浅谈构建科学的高中语文课程方案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a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凭借,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改革的成败都与教材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本)虽然经过反复修订而成,但仍存在很大的局限和缺陷:(1)作为全国统用教材,仅此一种,很难照顾到各地不同的教学实际。(2)就高中阶段的学习情况来看,这套教材内容尚显单薄,与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视野还有较大的差距。(3)教材编排采用单元文选式,从高一到高三,选文难度差别不大,听说读写训练没有一条明晰的线索。(4)教学目标先后次序不明确,难以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年级之间、单元之间甚至课与课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一种文体分布在三个年级,各种文体交错穿插,教师难以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学了第一册不知道对学习第二册起什么作用,学了第二册也不知道比学第一册提高了多少。(5)语法修辞等基础的语文知识都穿插在初中教材中,高中语文教材中穿插的单元知识与训练内容本身构不成知识学习体系,也构不成能力培养体系,与单元学习内容也没有必然的联系。(6)许多课后的思考和练习在编排上也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同年级的思考和练习体现不出语文学习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教材内容的散乱、目标的模糊,自然容易导致教法的单一、学法的单一,教师找不到教学的梯度,学生感受不到进步的快乐。三年下来,学生学了六本书,到底有哪些收获,恐怕谁都难以说清。难怪有的高中毕业生并不认为自己的语文水平比初中阶段提高了多少;有的老师也反映,高中学生的作文书写不如初中时工整了,句子不如初中时流畅了,内容不如初中时明白了。这虽然说的是个别现象,但由此也可以发现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失误。其中教材编排上体现不出高中语文教学的广度、深度和梯度恐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样,变革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体系就显得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了。如何变革?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师,许多人都在思考和探索。张志公先生曾提出“教材改革要面向现代化建设”,并特别强调了现代化的几条根:一是“规范化”,二是“科学化”,三是“信息化”,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五是“国际化”,六是“坚持爱国主义”,七是“人的素质”。张先生谈到教材改革时还提出一种设想,“单开一门文学课”,另编一本“语文读本”,“教地道的语文”(见1995年第1期《中学语文教学》)。上海市建平中学的程红兵老师在他的《高中语文教材改革总体构想》一文中还提出了他所设计的一种高中语文教材编写方案:“每册教材根据培养目标,阅读课型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为筛选型阅读……第二单元为框架型阅读……第三单元为阐释型阅读……第四单元为赏析型阅读……第五单元为研究型阅读……”(见1995年第3期《中学语文教学》)。庄文中先生也强调:“要着眼于综合性和应用性,来构建高中语文应用知识体系”(出处同上)。这些讨论和建议,一方面说明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大家明确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的一些基本方向:广博、有序、梯度分明、操作性强,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现行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也有很大的局限性:(1)全国统用一本书,没有地域差异,也没有要求差异。(2)一套教科书,面向全体学生,有的吃不了,有的吃不饱,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3)单一的课程设置造成了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脱节。(4)单一的教学内容使许多高中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在我看来,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与初中阶段相比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别,初中阶段可以说仍然是基础阶段,高中阶段则可以说是提高阶段,应该具有广阔性、应用性、分析性、鉴赏性、研究性等特点。据有关报刊介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高中语文课程都不是我们这样的整齐划一。为了适应高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也为了社会的需求,除了开设必修课外,它们还大量开设选修课。如美国的部分中学,选修课程达300多门;日本中学的语文选修课程有许多是以中国文化为专题的,日本高中学生所掌握的唐诗、宋词等比我们的一般高中学生还要多。这许许多多的事实,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敲起了警钟。
  陈钟梁先生在与青年教师的一次谈话中说:“现代课程论力求把理论框架放在一个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是社会的需求,一个顶点是科学内在的规律,还有一个顶点是学生身心的发展,而三角形的中心为人的素质。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语文教学可以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设立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需要。”(见1994年第8—9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海在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据陈钟梁先生介绍:“必修课主要是打基础,用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基本能力的培养……选修课旨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以高中为例,上海为几所实验学校编写了《古代汉语》《古文选读》《影视剧评论》《外国文学作品选》《交际与言辞》《校园新闻写作》等课本……活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表现能力、组织能力,因此重在活动性、实践性。”(出处同上)这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全国各地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和推动作用。
  构建科学的高中语文课程方案是当务之急,我们期待着新课程方案的出台和进一步的完善,使之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一、本课内容的背景  “有理数加法”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概念教学,历来是难点课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比较省事的办法是:列举简单事例,尽快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习法则、背法则。本节课在设计时要体现“概念形成的过程”,尽量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采用了让学生观察、实践、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二、教学设计思路和理念  1、提出问题:大家小学学习过小数、分数、自然数
期刊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乐意去接受新知识,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目前音乐课存在种种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如教材导向与学生审美需求之间存在
期刊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
期刊
由于科技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依靠的整体,每个国家和个人,为了适应这一整体的发展,需要打破语言界限,以便更快地沟通思想、相互交流、调整个体的活动。英语,成了一门世界通用的非常重要的交际语言,显然,那种以翻译为主,块块教学重在教师传授语言知识的传统的教学法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那么用课文引路,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景,平等地、积极地开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关系的教学交流过程,实
期刊
2011年是河南省新课程改革高考的第一年,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高考的大纲和考试范围也相应有所调整,因此进入高三物理复习的方法、策略、导向都应该有所革新。教学中能否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能否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能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和高考成败的关键。以下是我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的一些探索。  一、研究考纲,研究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  通过
期刊
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大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够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如何才能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期刊
内容摘要:怎样在短时间内将三年所学内容加以巩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综合,直至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将其转化成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复习的效率,是所有学生关心的问题。本文重点谈一下高中语文的复习方法和策略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复习 策略    随着三年语文课讲解阶段的结束,高考前的复习冲刺阶段就会来临。高考复习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必然途径之一,是巩固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庞
期刊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研究,在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中早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许多物理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定律的教学发表了自己颇有见地的教学见解,并且得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教学策略时,我们发现,确实可以取得如同一些文献中所述的预期效果。然而,当我们设计一些新的情境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去解决问题时,令我们十分吃惊的是:学生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掌握程度却又非常之差。这使得我们困惑不解。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初中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新课程理念指导着我们的教学工作,落实在我们的全部教学活动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角色和任务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讲解者,而是要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的甘泉:另一方面教师不再是单一的
期刊
科学素质主要指自然科学素质,是指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实践发展起来的人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内在品质。高中化学新课标的理念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起关键的作用。与原教材相比,现行高中化学新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构建了更为丰富的科学方法体系,藉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正是由于化学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