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要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 直觉思维 发散思维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我们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应该贯彻的指导思想。笔者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学习过程再也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参与,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在获得数学概念、定理、解题方法等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获得了参与创新性思考的机会,能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财主,常常扣克在他家打工的人的工钱,因此,附近村民都不愿到他那里打工。有一天,这个财主家来了一位年轻人,要求打工一个月,同时讲了打工的报酬是:第一天的工钱只要一分钱,第二天是二分钱,第三天是四分钱……以后每天的工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这个财主听了,心想这工钱也真便宜,就马上与这个年轻人签订了合同。可是一个月后,这个财主却破产了,因为他付不了那么多的工钱。那么这工钱到底有多少呢?由于问题富有趣味性,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纷纷猜测结论。这时,教师及时点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同时,告诉学生,通过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算出,这个财主应付给打工者的工钱应为1073741824分≈1073(万元),学生听到这个数学,都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非常惊讶。这样巧设悬念,使学生开始就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迫切地想要了解所学内容,也为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理想的环境。
二、培养直觉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家吴文俊说:“只会推理,缺乏数学直觉是不会有创造性的。”直觉思维在创造的关键阶段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甚为重要;要使他们敢于怀疑,敢于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察中有所发现,因为只有通过观察才会出现问题,思考问题。同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适当分析,也容易触发对一般结果的猜测,对深层次关系的预感,这是一种可贵的创造性素质。
比如对“方程 x2+4x+p=0的两根为α、β,且│α-β│=3,求实数P。”,一位学生是这样板演的:│α-β│=3 <=>│α-β│2=9 <=>(α-β)2 =9 <=>(α+β)2-4αβ=9<=>(-4)2-4P=9<=> 。我没有直接指出其错误,而是充分肯定其转化得很巧妙,因为出现这一错误的人不在少数。我要求学生对这一过程重新审视一遍;特别留意X1,X2∈C时,其每一步推理是否正确。通过观察分析,不少学生发现:当X1,X2∈C时,│α-β│2=9与(α-β)2=9并不等价,弄明白错因后,我并未罢手,而是要求学生继续观察与分析;这里是否有合理的因素,不少学生发现只要Δ≥0就行了,Δ<0另行处理;还有的学生发现 │α-β│2=9 <=> (α-β)2=9尽管不成立,但只要改为│(α-β)2│=9就成立了。从而得到更一般的思路:即使P∈C 此法也成立。这里将│α-β│2=9与(α-β)2=9对照起来观察,使学生有所发现,同时也学会了“对比观察”这一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培养发散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支点,是学生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基础。比如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对同一个数学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什么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他的思维尚未扩散到能够完成解题的思路上来。所以说,我们实施创新教育,大量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将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上。发散思维的本质就是想象力的充分自由,发散思维是最为活跃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教学及解题训练,达到使学生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思维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现状,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结构,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增强学生兴趣,激发探索精神。比如在学习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时,能做到静动结合,给学生以实感、美感。如在学习立体几何中的旋转体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旋转体的形成过程,这样,就将抽象概念转化了形象直观的三维动画。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效果好。如果能根据课程内容,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等,不仅能提高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材、研究学生,设计出最佳的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参考文献】
1.李红婷:《数学创新教育中的教学原则探微》,《数学通报》,2009.2.
2.刘邦耀:《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通讯》,2008.6.
3.张以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尝试》,《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论文集》,2009.
(作者单位:726300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鹿城中学)
【关键词】创新思维 直觉思维 发散思维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我们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应该贯彻的指导思想。笔者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学习过程再也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参与,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在获得数学概念、定理、解题方法等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获得了参与创新性思考的机会,能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财主,常常扣克在他家打工的人的工钱,因此,附近村民都不愿到他那里打工。有一天,这个财主家来了一位年轻人,要求打工一个月,同时讲了打工的报酬是:第一天的工钱只要一分钱,第二天是二分钱,第三天是四分钱……以后每天的工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这个财主听了,心想这工钱也真便宜,就马上与这个年轻人签订了合同。可是一个月后,这个财主却破产了,因为他付不了那么多的工钱。那么这工钱到底有多少呢?由于问题富有趣味性,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纷纷猜测结论。这时,教师及时点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同时,告诉学生,通过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算出,这个财主应付给打工者的工钱应为1073741824分≈1073(万元),学生听到这个数学,都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非常惊讶。这样巧设悬念,使学生开始就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迫切地想要了解所学内容,也为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理想的环境。
二、培养直觉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家吴文俊说:“只会推理,缺乏数学直觉是不会有创造性的。”直觉思维在创造的关键阶段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甚为重要;要使他们敢于怀疑,敢于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察中有所发现,因为只有通过观察才会出现问题,思考问题。同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适当分析,也容易触发对一般结果的猜测,对深层次关系的预感,这是一种可贵的创造性素质。
比如对“方程 x2+4x+p=0的两根为α、β,且│α-β│=3,求实数P。”,一位学生是这样板演的:│α-β│=3 <=>│α-β│2=9 <=>(α-β)2 =9 <=>(α+β)2-4αβ=9<=>(-4)2-4P=9<=> 。我没有直接指出其错误,而是充分肯定其转化得很巧妙,因为出现这一错误的人不在少数。我要求学生对这一过程重新审视一遍;特别留意X1,X2∈C时,其每一步推理是否正确。通过观察分析,不少学生发现:当X1,X2∈C时,│α-β│2=9与(α-β)2=9并不等价,弄明白错因后,我并未罢手,而是要求学生继续观察与分析;这里是否有合理的因素,不少学生发现只要Δ≥0就行了,Δ<0另行处理;还有的学生发现 │α-β│2=9 <=> (α-β)2=9尽管不成立,但只要改为│(α-β)2│=9就成立了。从而得到更一般的思路:即使P∈C 此法也成立。这里将│α-β│2=9与(α-β)2=9对照起来观察,使学生有所发现,同时也学会了“对比观察”这一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培养发散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支点,是学生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基础。比如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对同一个数学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什么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他的思维尚未扩散到能够完成解题的思路上来。所以说,我们实施创新教育,大量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将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上。发散思维的本质就是想象力的充分自由,发散思维是最为活跃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教学及解题训练,达到使学生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思维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现状,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结构,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增强学生兴趣,激发探索精神。比如在学习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时,能做到静动结合,给学生以实感、美感。如在学习立体几何中的旋转体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旋转体的形成过程,这样,就将抽象概念转化了形象直观的三维动画。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效果好。如果能根据课程内容,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等,不仅能提高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材、研究学生,设计出最佳的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参考文献】
1.李红婷:《数学创新教育中的教学原则探微》,《数学通报》,2009.2.
2.刘邦耀:《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通讯》,2008.6.
3.张以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尝试》,《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论文集》,2009.
(作者单位:726300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鹿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