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同时又是临床检验的重要内容和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病理学教学内容安排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和其理论的理解掌握。针对上述特点,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且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病理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同时又是临床检验的重要内容和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实用型专门人才,医学检验技术类专业学生今后主要从事与疾病诊断、治疗的相关技术性工作,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应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但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病理学教学基本沿用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同的病理学教材,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没有体现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另外,目前有关临床、护理专业的病理教学改革或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较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教学改革的研究极少。在学校及部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2006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进行病理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
一、调整课程内容
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缺乏专业相关内容,重点仅局限于病理病变的讲解而忽视了与专业相结合的要求特点。为了突出专业特点,我们在与专业教师沟通和交流以了解专业课的需要、理论学习的情况下,在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删减。如:把缺氧、酸碱平衡紊乱两章内容联合起来,在讲解其概念、原因的基础上,重点通过案例等方法讲解反映血气分析的指标;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水肿、呼吸衰竭等病理过程内容删除,并把相应与检验专业有关的知识渗透到能出现此病理过程的常见病变及常见疾病中,如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水肿放在肾小球肾炎病变中穿插讲解;增添病理常规检验技术知识,包括组织学常规检查技术和细胞学检查技术;各病理过程及常见疾病中增加了常用的临床检验指标。根据修订的教学大纲,编写讲义。
二、选用教材和配套学习材料
我们选用的专科教材《病理学》第五版(和瑞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是国家级优秀教材,编写质量高,但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以本教材内容为主线,参阅《临床检验基础学》《生物化学检验学》《微生物检验学》《病理学检验技术》等教材并参阅“病理学习网http:// www.binglixue.com”补充编写讲义。为了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又为学生推荐了配套学习指导用书《病理学实验及学习指导》,按教材的章节排序,每一章含“知识结构提要”“学习纲要” 和“自测题”三部分内容。“知识结构提要”为每一章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学习纲要”为学习重点,“自测题”含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和简答题等,并附有参考答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课程教学安排
为解决教科书内容多、课时少、专业特点不突出的问题,全部教学内容均按修改后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认真书写授课教案。理论教学以小班授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息量,并把抽象内容直观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见疾病中增加常用的临床检验指标、化验指标的理论基础讲解、启发诱导学生学习。实验教学除利用课件对学生展示大体和镜下病变彩图外,还利用数码-互动实验室,学生人手一台显微镜,根据专业特点锻炼学生使用显微镜的能力,并对学生开展演示性教学、小组讨论,尤其是一对一的个体辅导。解决了过去看镜下病变老师和学生不能同步的缺陷,使每个同学都能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变特点,再通过绘图,对病理学的基本知识达到了强化巩固。根据学生需要,开放病理实验室,鼓励学生进入大体标本陈列室、实验室以及病理技术室参观学习,并有专业老师辅导,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
四、教改效果评价
(1)考核成绩。考核评价分平时成绩、实验考核和理论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给分标准根据课上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后学生提出问题的次数,涉及知识覆盖面、实验室开放的到场率。实验考核占总成绩的20%,包括实验作业和期末的组织切片考核两部分。期末理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考试内容增添了一些常用临床疾病或病变的检验指标(约占20%~30%),比如: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心肌梗死后心肌酶的变化,突出了专业特点。期末考试采取统一出题、统一流水阅卷,考试成绩理想,及格率较以往有所提高。
(2)学习态度。根据课后学生提出问题的次数增多,涉及知识覆盖面大、实验室开放的到场率高,反映了学生对病理课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
五、体会
通过教改,学生反映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较接近,对病理课的学习很感兴趣,收获很大,认识到病理学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改变了以往学生感觉病理课学习对本专业没有用的错误认识,从而为更好地学习临床检验专业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实验教学中,一是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方面,由不熟悉变为熟练;二是在观察病变方面,由原来的找不出问题、找不到病变,到找到病变、找到问题,且有问不完的问题。培养了学生专业操作能力,为以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了扎实的技能操作基础。
实验室开放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机会,弥补了课程学时少、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通过实验室开放,学生掌握了病理检验技术,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范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也拓宽了学生今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范围。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既能进行生物化学检验、病原生物检验、血液学检验等,又能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即培养学生的多面手技能,这正与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期末考核结果显示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目的。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充分体现了专业特点,发挥了病理学在该专业学习中的桥梁作用,及其临床病理诊断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研究,编写适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病理学教材。
参考文献:
[1]李楠,刘德纯,葛霞.医学检验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4).
[2]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李萍.生物化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姜元庆.病理学检验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
关键词:病理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同时又是临床检验的重要内容和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实用型专门人才,医学检验技术类专业学生今后主要从事与疾病诊断、治疗的相关技术性工作,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应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但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病理学教学基本沿用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同的病理学教材,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没有体现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另外,目前有关临床、护理专业的病理教学改革或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较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教学改革的研究极少。在学校及部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2006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进行病理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
一、调整课程内容
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缺乏专业相关内容,重点仅局限于病理病变的讲解而忽视了与专业相结合的要求特点。为了突出专业特点,我们在与专业教师沟通和交流以了解专业课的需要、理论学习的情况下,在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删减。如:把缺氧、酸碱平衡紊乱两章内容联合起来,在讲解其概念、原因的基础上,重点通过案例等方法讲解反映血气分析的指标;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水肿、呼吸衰竭等病理过程内容删除,并把相应与检验专业有关的知识渗透到能出现此病理过程的常见病变及常见疾病中,如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水肿放在肾小球肾炎病变中穿插讲解;增添病理常规检验技术知识,包括组织学常规检查技术和细胞学检查技术;各病理过程及常见疾病中增加了常用的临床检验指标。根据修订的教学大纲,编写讲义。
二、选用教材和配套学习材料
我们选用的专科教材《病理学》第五版(和瑞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是国家级优秀教材,编写质量高,但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以本教材内容为主线,参阅《临床检验基础学》《生物化学检验学》《微生物检验学》《病理学检验技术》等教材并参阅“病理学习网http:// www.binglixue.com”补充编写讲义。为了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又为学生推荐了配套学习指导用书《病理学实验及学习指导》,按教材的章节排序,每一章含“知识结构提要”“学习纲要” 和“自测题”三部分内容。“知识结构提要”为每一章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学习纲要”为学习重点,“自测题”含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和简答题等,并附有参考答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课程教学安排
为解决教科书内容多、课时少、专业特点不突出的问题,全部教学内容均按修改后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认真书写授课教案。理论教学以小班授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息量,并把抽象内容直观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见疾病中增加常用的临床检验指标、化验指标的理论基础讲解、启发诱导学生学习。实验教学除利用课件对学生展示大体和镜下病变彩图外,还利用数码-互动实验室,学生人手一台显微镜,根据专业特点锻炼学生使用显微镜的能力,并对学生开展演示性教学、小组讨论,尤其是一对一的个体辅导。解决了过去看镜下病变老师和学生不能同步的缺陷,使每个同学都能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变特点,再通过绘图,对病理学的基本知识达到了强化巩固。根据学生需要,开放病理实验室,鼓励学生进入大体标本陈列室、实验室以及病理技术室参观学习,并有专业老师辅导,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
四、教改效果评价
(1)考核成绩。考核评价分平时成绩、实验考核和理论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给分标准根据课上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后学生提出问题的次数,涉及知识覆盖面、实验室开放的到场率。实验考核占总成绩的20%,包括实验作业和期末的组织切片考核两部分。期末理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考试内容增添了一些常用临床疾病或病变的检验指标(约占20%~30%),比如: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心肌梗死后心肌酶的变化,突出了专业特点。期末考试采取统一出题、统一流水阅卷,考试成绩理想,及格率较以往有所提高。
(2)学习态度。根据课后学生提出问题的次数增多,涉及知识覆盖面大、实验室开放的到场率高,反映了学生对病理课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
五、体会
通过教改,学生反映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较接近,对病理课的学习很感兴趣,收获很大,认识到病理学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改变了以往学生感觉病理课学习对本专业没有用的错误认识,从而为更好地学习临床检验专业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实验教学中,一是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方面,由不熟悉变为熟练;二是在观察病变方面,由原来的找不出问题、找不到病变,到找到病变、找到问题,且有问不完的问题。培养了学生专业操作能力,为以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了扎实的技能操作基础。
实验室开放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机会,弥补了课程学时少、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通过实验室开放,学生掌握了病理检验技术,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范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也拓宽了学生今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范围。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既能进行生物化学检验、病原生物检验、血液学检验等,又能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即培养学生的多面手技能,这正与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期末考核结果显示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目的。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充分体现了专业特点,发挥了病理学在该专业学习中的桥梁作用,及其临床病理诊断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研究,编写适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病理学教材。
参考文献:
[1]李楠,刘德纯,葛霞.医学检验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4).
[2]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李萍.生物化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姜元庆.病理学检验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