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传播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依据学科特点,针对传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了以传播学课程“三段式递进教学模式”为核心的传播学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传播学三段式递进教学模式理论探究模拟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传播学课程是我校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影视多媒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单就传播学这门学科而言,外延广大、研究课题广泛,内涵深且多学科交叉。其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应用层面上的价值也与日俱增。因此,开设传播学课程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切实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自如地将理论加以应用。传播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把传播理念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并加以创造,形成学习、应用、创造从低到高的三个逐级递进的学习层面。将“有用性”作为传播学教育的宗旨,这不仅仅是现代社会对传播学的现实呼唤,也是传播学发展历史的重要特征之一。
  
  1“三段式递进教学模式”提出的现实背景
  
  1.1“传播学”课程发展现状
  目前,在传播学课程教育方法的探索中仍存在许多障碍。一方面,来自于一些高等院校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不良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知”与“行”的分离,使学生缺少应对困难、挫折和复杂形势的训练和准备,从而养成了害怕解决真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由于传播学专业的本科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新事物,创新和实验还是带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色彩。如何向初次接触传播学课程的学生介绍在中国仅有30年发展史的传播学理论?如何使学生对生涩的传播学原理产生兴趣,并能积极主动的去探询分析传播学现象?这对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因此,传播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仍然有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针对问题, 有效改革”是“传播学”课程发展的惟一出路,也是现代教育目标的变化对“传播学”课程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
  
  1.2 构建课程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采用构建教学模式的方法来研究课程和教学的性质,是近年来比较盛行的教学研究方法。目前,中外教学模式流派纷呈,显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教学模式与教学实践的距离越来越近,教学模式所起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作用越来越突出,并有与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融为一体,形成体现课程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基于“传播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所构建的“三段式递进教学模式”就属此类。值得注意是,构建教学模式本身并不是目的,通过模式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变革性的创新、发展和应用,形成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促进课程的全面发展,才是研究的最终目标。
  
  2 “三段式递进教学模式”概述及其应用
  
  2.1模式的概述
  “三段式递进教学模式”是传播学课程教学实践与现代教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该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论探究阶段,模拟实践阶段,实践应用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三段式递进教学模式”是从理论探究到模拟实践,最后到实践应用这样一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上升过程。这种递进上升的过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来说,学生可以按照“探究理论、模拟实践和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步骤逐步获得对传播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从教师的教学活动来讲,“三段式递进教学模式”的教学思维方式就是先对理论知识的进行讲解,后运用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经验上的应用。
  
  2.2“三段式递进教学模式”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传播学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及教学目标要求的不同层次, “三段式递进模式”教学在三个阶段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创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2.1理论探究阶段
  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深入浅出的对理论进行梳理。学生在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获得基本的概念和理论;二是发展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因此,教师对传播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解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教学分两步走:
  (1)理论梳理,归结知识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点面结合,注重传播学课程的基础理论框架,突出重点概念、理论和观点,融合国外传播学研究的历史成果,介绍传播学的发展和延伸。
  首先,在介绍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方面,要从传播者、受众、信息、符号、媒介、传播技巧、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等几条路径讲述其相关的概念、理论、观点,从而整合形成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框架。
  其次,由于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20至40年代的美国,成长起来的经验学派和西欧的批判学派基本囊括了传播学现有的基础理论,而传播学从传入我国并得以发展也只有近30年的历程,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因此,教学重点就要放在介绍西方国家基础传播理论、观点上。比如,“六人”,即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威尔伯·施拉姆和麦克卢汉;“六模式”,即拉斯韦尔的"5W”直线传播模式,香农和韦弗的数学传播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马莱茨克的系统模式;"两学派”,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但考虑到只有32个课时的限制,且教学对象为初次接触传播学的学生,其多学科知识尚属薄弱,因此,“六人”与“六模式”作为大致介绍,没有深人讲述。
  再次,还有重点理论的梳理也要详略分明。传播学的重点很多,比如认知理论、角色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关人”理论、“沉默的螺旋”、“魔弹论”、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及理论、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的观点、两级传播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培养理论、知识沟理论、报刊的四种理论等。其中,“把关人”理论、“沉默的螺旋”、“魔弹论”、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的观点、两级传播论、培养理论、沉默的螺旋、知识沟理论等作为重点概念进行介绍,而受众的选择性因素及理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作为就重点理论进行课堂讲解。
  此外,“权力的媒介”、冷媒介、热媒介可作次重点概念;而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则做为外延扩展,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
  最后,在传播学研究方法上,由于传播学有定性和定量研究并重的特点,并在定量研究上引进了社会学的诸多研究力法,如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控制实验法,学生大致掌握“传播学研究方法”这一章中介绍的以上集中研究方法的概念以及基本操作方式即可。
  总之,要针对课程重点、难点对理论原理进行梳理,目的使学生对传播学这门新兴课程有一个基础了解。
  (2)结合案例,以事说理
  在对传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简单介绍后,再依据每堂课的教学进程,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当堂剖析传播学案例,用操作实例阐述基本原理,以达到教学目标。至目前,国内新闻学采用案例式教法者渐夥,有蔚成风之势,传播学采用案例法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其根本在于案例的选用,其关键在于案例的解剖。案例的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教师结合学科实际,选择经典性案例,以事说理,例出而理成,生动性的案例的往往使理论课富有趣味性。
  另一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收集案例,促使学生关注传播现象,培养学生分析传播学现象的能力。与其五十分钟满堂灌输枯燥的传播学理论,不如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寻求加深理论理解的方法。案例可以来自于书籍、网络,也可以来自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譬如,寝室的“卧谈会”,手机短信、网络聊天等,指导学生做有心人,好例子只要留心收集,俯拾皆是,教会学生将整个生活都纳入到传播学领域中,长此以往,循序渐进,必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播学现象、问题主动探寻和分析的能力。例子收集来之后,指导学生用传播学理论对其加以审视判断,期间遇到的不解和困惑及时给予释惑解难,对有代表性的案例要在课堂上进行具体生动的论释,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2.2.2模拟实践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采用讨论式、出入式教学方法模拟实践,将传播学理论知识纳入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即教师通过引发事实性、解释性和评价性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具体方法有两种:
  (1)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采用师生同堂互动讨论、意见交换式的讲谈、设擂攻擂式的辩论、说长道短式的评说等方式。一方面,完全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角色和念经式的照本宣科,另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被动性及对记忆的过分依赖,使学生在讨论中通过积极地思考问题,得到某种结论来完成理论知识的内化和建构。
  (2)出入式的教学方法
  除讨论式课堂教学外,还采用了出入式教学方法。所谓“出”就是将课堂搬到媒体、搬到新闻现场去,教师带领学生且读且思,且学且做,使学生耳闻目睹的感知教科书所述内容。而所谓“入”就是将相关人士请入课堂,现身说法,解答学生的提问,增强课堂教学的示范性。例如,请记者来谈采访,请编辑来讲版面,请媒介市场部人员来讲如何管理和增值媒介资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模拟实践阶段,两种教学方法都应在教师的指导和训练下完成。教师应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经验,通过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去同化新的知识,或进行知识结构的改造与重组。
  2.2.3实践应用阶段
  实践应用阶段旨在帮助学生将传播学理论知识予以社会实践应用。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巩固、运用、深化理论知识。
  实践是传播人才教育培养的基本环节和重要手段,是其最突出的学科教育教学特点。出色的新闻传播人才堪称社会活动家。只有经过丰富的实践,经历了实践的检验,才能出类拔萃。而如今的大学生,走出中学来到大学,他们的中学时代,基本上是在“关起门来读书”的生活中度过的,他们与外界接触少,不了解社会,稚嫩而不善于沟通。怎样使他们完成由中学生转变为“准传播人”的转变,社会实践显然是最佳途径,这也是传播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们首先应把“是否会用”作为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来衡量传播学教学效果。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播学研究方法作为重点,打破教材原有的设计序列,提前贯穿至教学中;采用做课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如何抽样,如何访谈,如何进行问卷设计,如何分析整理统计内容等。
  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采用合作实践与独立实践的方式,使实践活动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前者通过学生之间的实践经验交流、互助,促进学生个体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成长;而独立从事教学实践,则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学等能力。
  此外,为了协调好传播学课程教学评估与学校考试制度的关系,期终考试试题以主观题为主,考试内容中案例剖析题比重约占60%以上,重点考查学生的知识贯通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实践应用阶段中,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运用和深化,并为进入下一阶段新一轮的理论探究阶段提供更多的体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这也是教学的宗旨。
  
  3“三段式递进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现时期对传播人才的需求是能将传播学理论运用于多学科实践的复合型人才。为此,传播学专业的教育需要打破教师、教室和教材为中心的限制,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尝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拓展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传播学课程“三阶段递进教学模式”就是在这个思路下建立起来,并且在不同的阶段采用有效创新的教学方法,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最终使教学效果有了多元化的收获:一方面,传播学课程“三阶段递进教学模式适应了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也多层次地促进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帮助他们内化和巩固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强化了学生对传播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另一方面,传播学课程“三段式递进模式”教学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锻炼了学生对传播现象的探寻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所学知识向能力的转换,并且可以在提高学习难度、大幅度缩短教学时数的情况下,取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当然,模式不可避免的还存在一些不足,譬如,模式中缺乏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这在模式的进行过程中,容易挫伤学生及教师的积极性。这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加以探索和研究。继续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的有效创新,实现学生学习与应用互相促进、理论与实践互相整合、专业知识与能力相互融合,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互一致,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传播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对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统一战线提出的新要求,探讨高等学校统一战线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有效形式和评价体系,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高等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校和谐校园的概念,以及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容及意义,为充分落实和谐校园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和谐校园概念内容意义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1 和谐校园概念    自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决策以来,就有大量的学者不断地探讨和谐校园的建设问题。和谐首先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所在地,聚集着社会大量的优秀人才,因此和谐校园的构建对
期刊
摘要科学发展观在中小学校的贯彻学习和实践是指导教育健康发展的核心工作。近期,记者深入学校采访,据了解,中垌中学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黎有龙校长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他们根据上级德育工作建设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强调德育优质发展才是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使学校形成了科学的德育工作思想体系、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  关键
期刊
摘要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致使新老校区师资力量重新分配以及各年级学生重新安排,这使大一新生进校后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带来新的困难,加上大一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本身就呈现的一些特征,使他们的适应周期以及适应情况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同时也令适应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这对大一新生的管理和引导提出了挑战。本文在针对一个学院的学生跟踪调研的基础上,挖掘他们在适应大学生活中所呈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分
期刊
摘要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高校院(系)级单位的主要任务是落实校党委、校行政的决定,院(系)党总支和院(系)行政要明确职责范围,既分工又协作。要增强院(系)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关键就在于制度保证,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就是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实行的一种新的议事决策形式,有利于调动院(系)总支和行政两个方面。  关键词领导体制党政联席目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
期刊
摘要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应当致力于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地方高校在毕业(设计)论文、实习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验教学及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等七项具体措施。  关键词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    地方高校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院校,而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是实现
期刊
摘要在今天,如何有效的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对教学和生活的质量是否满意;怎样的课程改革才是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欢迎的;学校内部资源如何合理分配这样一些问题常常困扰我们的学校管理者。然而其核心问题是我们缺乏对学生在校期间满意情况的了解,高校内部的大学生满意度测评是解开这一难题的钥匙。  关键词大学大学生满意度测评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1 爱尔兰Limerick大学的内部满意度测评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提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指出实施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素质教育必要性具体措施示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必须增强国民素质,国民素质提高需要高素质人才,高校是培养这些人才的摇篮。中国传统高校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下降,也严重影响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从《政府论》中人的自然状态谈起,阐释人们为保护自由及财产等而通过社会契约形成国家,使人们的授权组成执政政府,进而浅析议会主权和理性自然法的法治思想及权力制衡机制是最能体现国家本质的形式。  关键词自然状态契约权力制衡  中图分类号:D031文献标识码:A    2009年4月,美国中东问题特使乔治·米切尔表示,巴勒斯坦建国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问题的“唯一”办法。他指出,巴
期刊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是培养高职学生基本素质和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工具课。在本着“适用、够用”的前提,体现“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特色下,本文对当前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效果检验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高职院校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 高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