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资治通鉴》。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须德才兼备。回顾近三十年的教学工作,反思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让我更为深刻的认识到,要想当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做到德才双修。
加强品德修养,就是要做到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同于社会的其他活动,它的显著特点是塑造人、培养人,即把一个活生生的自然人塑造成为一个社会人,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可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教育手段。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影响学生求知和处世的观念及态度,正所谓“师表,人之模范也”。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提高认识,自觉遵守和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身为教师首先要提高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要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先进模范典型,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不断地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师德认识和师德修养,积极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经常以师德榜样鞭策自己、评价自己。
2.加强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和管理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和管理内容之一,制定研修计划,确定研修内容和学时,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种职业习惯而自觉地坚持下来。同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合格计入相应学分,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制度化和规范化。
3、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1)、热爱学生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热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情感,也是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认真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
(2).严谨治学,鼓励个性发展,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特长生:有的学生悟性很强,学而善用,有些难题老师一时解决不了,他却轻描淡写的搞定了;有的学生思维活跃,能力强,解决问题时总有妙招;还有的学生或能歌善舞、或体育特好或善写能画,等等。在认真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鼓励每个学生都要发现并发展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使每位学生的学习与成才有机结合,让兴趣成为学习的老师。
(3)、尊重家长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尊重家长,是整合教育力量的需要,是树立学校、教师良好形象的需要,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接触学生家长时,不论家长年龄大小、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高低,都应该尊重理解他们。与家长平等相处,决不摆架子。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决定着一名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约着一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精神支柱与实践动力。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育部即将实施的“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必须提高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必须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必须能够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创新,否则无法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概而言之,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1、积极培育专业精神
教育工作首先是一个专门职业。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在从事专业工作中除了必须具备专门知识和特殊才能外,还必须要有责任感,有专业精神,这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具有专业精神的人,常能表现为以工作为乐趣,甚至达到忘我的境地。教师的专业精神必须体现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使学生蒙受益。专业精神有以下四种表现方式:
(1)、工作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支持一个人从事工作的动力,兴趣使人孜孜不倦,以至达到成功,获得成功的喜悦。
(2)、教育态度:教师的态度,主要包括教师的责任、价值和判断不仅影响学生的行为,也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对教育事业有了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观点,才能鼓励学生探索与奋斗。
(3)、教育理想:教师要树立为教育事业终生奋斗与追求的最高层次的目标, 一个人的奋斗目标越高,他的智能发挥就越充分;取得的成就就越巨大。
(4)、教育热情:教师的热情富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是一种无形的驱动力,是蕴含于心灵中的一种能量。教师只有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教育效果
2、努力提高研究能力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注重解决学校教育的实际问题。只有教师成为教育研究的完全参与者,学校教育改革才能够扎实有效的进行。
3、大力提升创新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培养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教师应彻底打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被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潜心研究当前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适应本地具体情况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
4、加强心理素质修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教师进行教学、管理以及与人交往的基础。教师应注意培养自知与自制能力、养成平和与随和的心态、培养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有条不紊的工作习惯。心理素质的修养要在日常教育活动和交往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
新时代需要新型教师。美国提出的“五者型”教师培养目标,很值得我们借鉴。即教师应当成为学者、教学者、交往者、决策者和示范者。 美国教育专家认为:一位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优秀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其主修专业、教育专业的学者;其次必须是懂得如何教育有成效的教学者;第三,能够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学生配合支持、善于与学生交往的人;第四,教师能运用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第五,教师的个人品格堪为学生的表率,是示范者。
(作者单位:青州市东坝初级中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须德才兼备。回顾近三十年的教学工作,反思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让我更为深刻的认识到,要想当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做到德才双修。
加强品德修养,就是要做到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同于社会的其他活动,它的显著特点是塑造人、培养人,即把一个活生生的自然人塑造成为一个社会人,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可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教育手段。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影响学生求知和处世的观念及态度,正所谓“师表,人之模范也”。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提高认识,自觉遵守和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身为教师首先要提高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要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先进模范典型,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不断地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师德认识和师德修养,积极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经常以师德榜样鞭策自己、评价自己。
2.加强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和管理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和管理内容之一,制定研修计划,确定研修内容和学时,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种职业习惯而自觉地坚持下来。同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合格计入相应学分,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制度化和规范化。
3、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1)、热爱学生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热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情感,也是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认真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
(2).严谨治学,鼓励个性发展,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特长生:有的学生悟性很强,学而善用,有些难题老师一时解决不了,他却轻描淡写的搞定了;有的学生思维活跃,能力强,解决问题时总有妙招;还有的学生或能歌善舞、或体育特好或善写能画,等等。在认真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鼓励每个学生都要发现并发展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使每位学生的学习与成才有机结合,让兴趣成为学习的老师。
(3)、尊重家长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尊重家长,是整合教育力量的需要,是树立学校、教师良好形象的需要,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接触学生家长时,不论家长年龄大小、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高低,都应该尊重理解他们。与家长平等相处,决不摆架子。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决定着一名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约着一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精神支柱与实践动力。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育部即将实施的“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必须提高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必须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必须能够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创新,否则无法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概而言之,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1、积极培育专业精神
教育工作首先是一个专门职业。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在从事专业工作中除了必须具备专门知识和特殊才能外,还必须要有责任感,有专业精神,这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具有专业精神的人,常能表现为以工作为乐趣,甚至达到忘我的境地。教师的专业精神必须体现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使学生蒙受益。专业精神有以下四种表现方式:
(1)、工作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支持一个人从事工作的动力,兴趣使人孜孜不倦,以至达到成功,获得成功的喜悦。
(2)、教育态度:教师的态度,主要包括教师的责任、价值和判断不仅影响学生的行为,也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对教育事业有了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观点,才能鼓励学生探索与奋斗。
(3)、教育理想:教师要树立为教育事业终生奋斗与追求的最高层次的目标, 一个人的奋斗目标越高,他的智能发挥就越充分;取得的成就就越巨大。
(4)、教育热情:教师的热情富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是一种无形的驱动力,是蕴含于心灵中的一种能量。教师只有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教育效果
2、努力提高研究能力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注重解决学校教育的实际问题。只有教师成为教育研究的完全参与者,学校教育改革才能够扎实有效的进行。
3、大力提升创新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培养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教师应彻底打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被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潜心研究当前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适应本地具体情况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
4、加强心理素质修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教师进行教学、管理以及与人交往的基础。教师应注意培养自知与自制能力、养成平和与随和的心态、培养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有条不紊的工作习惯。心理素质的修养要在日常教育活动和交往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
新时代需要新型教师。美国提出的“五者型”教师培养目标,很值得我们借鉴。即教师应当成为学者、教学者、交往者、决策者和示范者。 美国教育专家认为:一位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优秀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其主修专业、教育专业的学者;其次必须是懂得如何教育有成效的教学者;第三,能够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学生配合支持、善于与学生交往的人;第四,教师能运用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第五,教师的个人品格堪为学生的表率,是示范者。
(作者单位:青州市东坝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