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解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an_l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是教师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端正情感价值观的最重要载体和标准参照。旧版教材更侧重于知识的积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上显得不足。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在继承老教材众多优点后,在学科体系构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训练等方面有了新的定义和突破。教材变得更加科学,更符合学生学习的逻辑,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体系;思辨;创新;多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体系科学,侧重指导和学生能力培养
  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对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新的定义,根据不同学段和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变化重新细化了每个单元、每篇课文要掌握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让教师更加明确地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尤其是加强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方法、技能和策略的训练,相对于传统低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有了深入的革新。所以,今后语文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必须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把程序性知识教学列为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建构
  用程序性的过程和步骤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取代传统的陈述性获得知识的方式,更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和理解知识内涵,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新教材七年级(上)自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阅读提示”中,就明确安插了阅读指导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学习指导。这些“特有的安排”贯穿在每单元的自读课文“阅读提示”中。可以说,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的指导思路,很容易达到自主理解文章的要求。当然,这样也并不是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指导,完全放任学生自由学习,而是对于老师来说指导的难度有所增加,因为“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难。
  (二)知识体系科学,引导重在有序落实
  初中语文知识系统,必须从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有规律地、有梯度地来设计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习知识达到螺旋式上升的效果。在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如在阅读教学方面,初中阶段要掌握的阅读方法(朗读、默读、快读、精读、浏览等)全部囊括其中,并且科学地分布在各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各单元文章体裁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阅读技巧训练,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关于阅读方式、方法的教学性知识系统,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阅读技法认知。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各种阅读方式的比较训练,反复训练,学生阅读能力自然能有效提升。
  (三)学生为主体的思路更加明确,指导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
  “新课标”要求课堂要始终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也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切实地理解了知识、掌握了能力、培养了情感才是有效的课堂。新教材的设计已经很明确地渗透了这种思路。比如在教读课文的助读系统中,是由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理解探究”“积累拓展”构成的,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由“旁批”和“阅读提示”组成,这样的编写思路明确地体现了由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系统后,学生再经过“自读”课文训练达到由内而外、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最终实现了知识的能力化、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二、由传统读写走向思辨、创新读写
  传统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以按部就班、灌输为主,不够注重对学生思辨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性。思辨读写侧重于对学生自主读写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有独立阅读的习惯和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能力。从“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对学生高价认知能力训练的重视性。所以,如果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模式去教学生阅读、写作,就不能适应当今和未来复杂社会的高阶思维能力发展要求。新教材主张思辨读写的理念正是时代趋势所需,一线语文教师应该及时转变传统读写教学的观念,为学生创造一个思辨读写能力培养的平台和氛围,让学生在思辨读写活动中,促进自身的语言发展、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发展,最终达到提升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三、教材体现“多元融合”思想
  日益发展的社会,越来越多元、复杂。语文教材单纯地承载基础性知识和能力将使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而,语文课程教学要加强注重各方面的多元融合。比如教学内容上要课内外融通,能力培养上语文基本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相融合,学科之间相融合等,以此形成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做一个能适应未来复杂社会、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等实践能力的人。基于此,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在项目的研究性学习中就体现出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等特点。
  新版教材在阅读专题中,探究性鲜明。如阅读专题探究类的研究性学习与名著阅读相结合,与课外相关作品相结合。七年级上册的“名著导读”安排的是《西游记》的精读和跳读,在学生通过“读书方法指导”的学习后,要求全班共同阅读《西游记》,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探究。分别设置了“取经故事会”“话说唐僧师徒”“创作新故事”三个专题,这些开放性的专题探究显得复杂,但是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并结合课内外相关知识,是完全可以完成探究任务的。在整个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培养学生用“多元融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
  新版教材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到处都体现出“多元融合”思想。像这样,以研究性学习方式解决语文学习、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实际问题的策略将会成为今后语文綜合性学习的主要思想,而作为新教材新思想、新理念的传播者和贯彻者,我们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应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研读好新版部编教材理念,从而更准确、更有效地服务于广大的学子。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的目标在于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方式,形成语文核心素养,这对中学语文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可通过翻转课堂帮助学生建立起语文的思维模式,并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从而促使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翻转课堂;语文;核心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学教学中,语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
【摘要】价值体验,将行动学习导向“心悟行成”;价值澄清,让行动学习接轨“学生需求”; 价值内化,让行动学习得以“循序渐进”; 价值引领,让行动学习趋向“良性循环”。  【关键词】行动学习;价值体验;价值澄清;价值内化;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行动学习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雷格·瑞文斯(Reg Revans)在其所著的《行动学习的本质
【摘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教材仅是我们教学的“材料”而不是唯一内容,所以在教材处理上,就要打通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形成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外补充课内的一个相互补充的课内外循环开放性教材。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要求教师应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因此,教师就要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变成新课程的塑造者。  【关键词】教学反思;《沁园春
【摘要】初中课文《狼》若以常规教学来讲读,教学效果不能让人满意。而如果进行“图画启发”,则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文讨论的正是对《狼》一文进行图画启发、引入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彩出色的方法。  【关键词】狼;蒲松龄;创新教学;图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的《狼》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非常重要的一篇,也是引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典范性佳作。文章本身不算深奥,但是对刚离开小学不
【摘要】作业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迁移的必要手段。针对学生害怕作业、拖欠作业等不良现象,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作业?  本文对此展开了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语文作业;内容;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迁移的必要手段,也是在语文外延中的运用,从而掌握技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观察发现、理解分析、想象创
【摘要】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时期。要想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应当做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此外,还应指导学生大量阅读以及进行“语文摘抄”。  【关键词】真语文;高中学生;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兴
【摘要】近些年来,初中教师和学生对于语文教学关注较多。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需要面对未来的高中以及大学学习。初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完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教学难以达到当前的教学需求,因此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这对于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语文教学
【摘要】乡土写作是写作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写作必须要有真实情感,给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身临其境、实地察访,去发现家乡的美、欣赏家乡的美,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创造家乡美的积极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乡土情结;审美情趣;课程资源;渗透;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许多家庭都纷纷挤进涌进城市的潮流中,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创作能力有重要的帮助,并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
【摘要】教师的第一堂课在于教师阐明课堂的规则与刺激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触角的必要性。某些有经验的教师甚至认为,第一堂课完全可以不进入课文教学环节。语文教师只要舍得在第一堂课上花心思花时间,那么在课堂规则确立,课堂氛围形成以后,你的语文课堂将会变成高效的润泽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第一堂课;着装;自我介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与学生第一次见面的课堂,那最初的四十五分钟,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