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良好习惯,而且使学生学得轻松,寓教于乐,收到了事倍功半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方法 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熟悉的情境中去学数学,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快乐学数学。例如,我在教学数学口算加减法时,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爸爸看中一台DVD标价,470元;妈妈看中一辆儿童车,标价230元。妈妈对小明说:“孩子,你帮妈妈算一算,如果把它们都买下来得花多少钱?”小明想了想,很快告诉了妈妈答案,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很快算出结果吗?学生兴致盎然,纷纷举手回答,我将一个计算题放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增强了学习欲望。
2.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据心理学研究,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胆皮质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的兴奋剂,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如我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在巩固练习阶段让同桌一组,进行“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统计五分钟内输赢情况,然后制成简单的统计表。既锻炼了学生绘图能力,又使运用“正”字法整理数据得到了很好的深化,“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说中巩固了新知。
3.利用用谜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用猜谜语讲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第四册“小时、分、秒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又根据书本四幅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和小时、分、秒,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
4.利用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艺术性的劳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势和手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自己的数学语言,无论在复习旧知导入新知,还是进行新课教学时,都应注意巧妙地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计算,或师生进行计算比赛,接着提问:“教师为什么一下子能算出结果?这样连加多麻烦,还有没有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更简便?”当学生认识到用乘法计算简便后,教师又提问:“2×3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3×4读作什么?表示什么?乘号前面的数是什么数?乘号后面的数是什么数?结果叫什么?”通过层层设问,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5.利用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展竞赛性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维持较长时间,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中经常进行“速算、口算和抢答题比赛”等生动有趣的数字竞赛。例如,在学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给学生一组数,让他们比赛,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哪些数能同时被2、5整除?哪些数能同时被2、3整除?哪些数能同时被2、3、5整除?学生利用窍门很快算出了分别能被2、3、5整除的数。而同时能被两个或三个数整除的数,就通过竞赛赛出了结果。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学生得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6.利用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单凭教师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就差。而通过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这样做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区分面积和周长,可以让学生先剪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面积和周长各指的是什么。为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先让学生用纸剪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用它量一量长方形、正方形图形的面积有多大,量一量数学书的书面有多大。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加实践,所以学习兴趣很浓,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理解深刻,记忆牢固。
7.利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总量,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兴趣。
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美丽的三角形状的实物图,接着抽象成几何图形,并利用多媒体具有动画与声音的特点,一一出示三角形的三条边,出示的同时还伴有悦耳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三角形是由三条钱段围成的图形。练习时,还让学生利用鼠标操作,在众多的图形中找出三角形,找对了,电脑会鼓励学生“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这样利用美丽的图像形象的动画,悦耳的声音等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良好习惯,而且使学生学得轻松,寓教于乐,收到了事倍功半的良好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进取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兴趣是学习中的活跃因素,引起兴趣的原因和激发兴趣的途径和方法各种各样,关键还在教师的爱心,在教师的创造性,少年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突变时期,他们健康的兴趣只要得到正确引导、热情关怀、精心培养,就一定能很好地发展。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方法 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熟悉的情境中去学数学,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快乐学数学。例如,我在教学数学口算加减法时,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爸爸看中一台DVD标价,470元;妈妈看中一辆儿童车,标价230元。妈妈对小明说:“孩子,你帮妈妈算一算,如果把它们都买下来得花多少钱?”小明想了想,很快告诉了妈妈答案,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很快算出结果吗?学生兴致盎然,纷纷举手回答,我将一个计算题放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增强了学习欲望。
2.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据心理学研究,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胆皮质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的兴奋剂,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如我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在巩固练习阶段让同桌一组,进行“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统计五分钟内输赢情况,然后制成简单的统计表。既锻炼了学生绘图能力,又使运用“正”字法整理数据得到了很好的深化,“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说中巩固了新知。
3.利用用谜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用猜谜语讲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第四册“小时、分、秒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又根据书本四幅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和小时、分、秒,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
4.利用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艺术性的劳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势和手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自己的数学语言,无论在复习旧知导入新知,还是进行新课教学时,都应注意巧妙地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计算,或师生进行计算比赛,接着提问:“教师为什么一下子能算出结果?这样连加多麻烦,还有没有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更简便?”当学生认识到用乘法计算简便后,教师又提问:“2×3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3×4读作什么?表示什么?乘号前面的数是什么数?乘号后面的数是什么数?结果叫什么?”通过层层设问,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5.利用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展竞赛性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维持较长时间,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中经常进行“速算、口算和抢答题比赛”等生动有趣的数字竞赛。例如,在学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给学生一组数,让他们比赛,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哪些数能同时被2、5整除?哪些数能同时被2、3整除?哪些数能同时被2、3、5整除?学生利用窍门很快算出了分别能被2、3、5整除的数。而同时能被两个或三个数整除的数,就通过竞赛赛出了结果。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学生得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6.利用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单凭教师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就差。而通过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这样做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区分面积和周长,可以让学生先剪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面积和周长各指的是什么。为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先让学生用纸剪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用它量一量长方形、正方形图形的面积有多大,量一量数学书的书面有多大。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加实践,所以学习兴趣很浓,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理解深刻,记忆牢固。
7.利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总量,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兴趣。
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美丽的三角形状的实物图,接着抽象成几何图形,并利用多媒体具有动画与声音的特点,一一出示三角形的三条边,出示的同时还伴有悦耳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三角形是由三条钱段围成的图形。练习时,还让学生利用鼠标操作,在众多的图形中找出三角形,找对了,电脑会鼓励学生“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这样利用美丽的图像形象的动画,悦耳的声音等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良好习惯,而且使学生学得轻松,寓教于乐,收到了事倍功半的良好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进取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兴趣是学习中的活跃因素,引起兴趣的原因和激发兴趣的途径和方法各种各样,关键还在教师的爱心,在教师的创造性,少年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突变时期,他们健康的兴趣只要得到正确引导、热情关怀、精心培养,就一定能很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