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类型特质及量化评价体系建构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材是知识、思想与技能传承的载体,是教与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与教师、与学校、与社会的强力纽带,是解决“三教”改革中“教什么”的核心问题。发挥教材指南针作用,分析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六化”类型特质,构建以10个一级指标,41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职业教育教材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多元评价主体,建立教材大数据中心,推进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管理、评价在“三全”育人模式下为人才培养、市场供给、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充分必要条件。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材;类型特质;量化评价
  据统计,2019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可供品种有81554种,2020年春季有83030种,整个学年教学用书可供品种达164584种[1]。职业教育教材市场可谓纷繁复杂、种类多样,但质量却参差不齐。职业教育教材有其自身特点及编写要求,但市面上的教材往往不能达到知识、素质、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教材如何从量的积聚转变为质的飞跃?这需要国家、教育主管机构、学校、教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多方协力,共同建构教材管理评价体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材质量水平。
  一、职业教育教材的类型特质
  (一)意识形态首当其冲,确保教书育人正确方向
  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传播工具,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担负着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中国青年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重任。
  教材建设者和开发者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统一、矛盾的方法论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在教材开发中得以体现。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高尚品德贯穿其中,要以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为己任,要在教材内容选取、案例展示方面充分发掘积极向上的政治元素,真正达到课程思政、教材思政的效果。
  (二)体现鲜明类型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开发教材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不能与本科院校比拟理论知识获得的广度与深度,而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即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服务社会,培养一批技术技能精湛、职业道德素养崇高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知识传播媒介,教材建设与开发必须围绕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供精准载体。教材应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且针对市场变化实现动态更新,以市场需求为参考标准与撰写宗旨。
  (三)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教材开发遵循标准化
  近年来教育部组织统一规划353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规范专业大类教学标准,打造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2]。教材作为“教学做”具体表现形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充分体现教学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产业标准、职业标准、技术标准、顶岗实习标准、毕业生质量标准等,必须形成教与学、学与用的统一标准。另外,积极研究国际教学标准,教材的设定与国际专业标准、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材标准接轨,共同推进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的国际化发展。
  (四)适应知识技能更新升级速度,创新性开发教材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服务功能,职业教育教材的建设与开发应围绕产业最前沿、科技最前端开展实施。紧跟技术和产业升级需求,所有生产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流程、新标准、新步骤均应体现在教材中。基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行业企业不断进行知识革新、技术革新,职业教育教材的更新换代要比普通教育教材快很多。職业教育教材的编写者更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时俱进,实现教材动态化建设。
  伴随电子信息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化教材成为服务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化教材包含丰富立体的电子资源,是介于纸本教材之外的,依托于信息化的现代新型教材。电子教材可以使学习者通过互联网、电脑端、手机端获取知识载体,也可以辅助慕课、微课学习,在特定情况下满足广大学习者需求。另外,配套虚拟仿真平台、虚拟工厂、模拟办公软件等可进一步提高学习者兴趣,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情境下的实践学习,消除实际操作瓶颈。
  (五)培养面向具体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教材开发坚持岗位化
  职业教育教材必须匹配社会工作岗位特性,坚持以岗位需求为核心,形成高效实用、创新引领的工单式教材。以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流程与步骤为基准的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更能体现职业教育教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这些教材以“企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职业标准、工作过程或产品”为主体内容,使学习者更好地利用教材习得工作规范与技术技能,最终从教学设计环节、项目模块环节实现任务驱动与成果导向,为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推广提供教学材料保障。
  (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立体多元化
  从国际层面上看,德国各类职业学校的教材是培训企业、教育部门、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等多元主体学术合作的产物[3]。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材大部分也由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或TAFE教师编写。2019年我国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要“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4]。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与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职业院校开发教材提倡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业界精英、一线职工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职教教材可以实现双赢。一方面,行业企业专家把岗位实际需求、工作标准、最新技术标准、考核标准等纳入教材编写内容中,使教材更好地与学生未来岗位相结合,达到工学结合的教学目标,缩小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与行业人员共同进行教材编写,可以深入学习行业前沿动态,弥补自身实践经验不足、脱离岗位实际的不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材开发模式,可以为创建优秀职业教育教材,尤其是职业教育精品专业课教材奠定基础。   三、全面开展职业教育教材管理与评价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分层级实施
  2019年12月,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面对职业教育全方位、系统化的教材管理办法,其明确规定“国务院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建立教材选用跟踪调查制度,组织专家对教材选用工作进行评价、对教材质量进行抽查。职业院校定期进行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和分析,并形成教材使用情况报告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5]。该办法明确指出要分层级开展教材管理与评价工作。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域教材管理评价制度,指导各院校全面开展教材建设工作,确立自上而下的、全面覆盖的横纵交叉式管理推进模式。
  2020年1月,教育部印发《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我国将成立“国家教材基地”,该基地将“服务国家教育发展和教材建设重大战略,推动提高教材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教材建设、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与智力支撑,发挥筑牢思想防线的重要作用”[6]。此办法从国家层面推进教材基地建设,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评价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国家制度政策的前提保障下,各教学主体机构、行业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层层落实,创建我国教材职教联盟,确保国家战略的执行与推进。
  (二)设立专门评价机构,形成职业教育教材长效管理评价机制
  一是成立教材评价机构,定期开展可持续的、常态化的职业教育教材评价工作。通过长期督导评价,規范职业教育教材市场,层层督查,严把教材质量关。二是不定期开展教材质量检查抽查工作,明令不合格教材、问题教材退出课堂,并责令加以整改。三是进行教材内容查新工作,坚决贯彻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的制度要求,对内容陈旧、使用效果差、配套资源缺乏的教材,要求更新修订,确保知识体系与内容、教学手段与载体的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在督导诊断检查的同时,发掘职业教育精品教材,设立精品职业教育教材库,为广大职业院校提供选用依据。开发网络测评系统,与院校教学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多方线上评价功能,打通“互联网 教育”服务渠道。形成教材大数据中心,为教材建设、研究、开发、管理、评价提供资源支撑。
  (三)确定多方评价主体,实现职业教育教材评价多元化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参与职业教育教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首先,教师是衡量教材质量的第一群体。教师授课与教材使用之间的高比率,决定了教材是否为教师所用,是否易于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群体同样也离不开种类繁多的教材。教材在课前、课中、课后、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获得、实际技能的输入给学生带来多少知识与能力的取得,都将决定教材质量层次。教师与学生作为教材使用的两大主体,其评价权重可各占20%。家长作为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可以通过教材内容设计与使用率、学生知识获得程度参与教材评价,家长评价权重可占10%。院校教学督导在课程教学督查指导过程中,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教材辅助影响力、学生项目任务执行情况对教材进行评价,将课堂诊断、教学诊断与教材诊断融为一体。由于教学督导的主要任务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对教材评价的权重可占10%。职业教育教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评价主体还须包括行业企业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将评定教材是否面向岗位设计、是否涵盖最新技术工艺、是否对接产业升级、是否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鉴于行业企业专家在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开发的重要地位,其评价权重为20%。另外,教科研人员也应参与教材的评价工作,在教学改革、学科研究的基础上评估教材在课堂教学、知识体系、理实结合上的效用。教科研人员的评价权重可为20%。
  (四)积极导出评价结论,推进评价结果转化
  通过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职业教育教材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对社会影响力大、课堂效果好、实用效果佳、教学目标明确的高品质教材给予表彰奖励。一是表彰奖励著作人员,将精品教材纳入教学成果奖或匹对相应类别的研究课题,并在工作量核算、绩效奖励方面加以体现。二是将优秀精品教材进行宣传展示,扩大优秀教材影响力,鼓励学校教师及行业企业专家开发探索一系列高品质的应用型教材。三是规划建立国家精品教材网,分类展示我国教材建设开发中的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与国际教材管理研究资源共享,提高我国教材国际影响力。
  参 考 文 献
  [1]2019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EB/OL].(2019-04-22)[2021-02-22].http://www.textbooking.com.cn/foreground/news/27,2019-4-22.
  [2]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教职成[2014]9号,2014-08-25.
  [3]张志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5(8):42.
  [4]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国发[2019]4号,2019-01-24.
  [5]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的通知[Z].教材[2019]3号,2019-12-16.
  [6]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Z].教材[2020]1号,2020-01-13.
其他文献
入选理由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在促进内涵发展上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努力形成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企业的良好氛围,满足公司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要。  亮 点 集团提出要围绕自身的产业发展培养出用得上的高技能化工人才,将所属20余所中专、技校、职工大学和各企业培训中心整合为一个高职学院和两个中职学校,深度推进校企融合。其一,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共育机制。一是实现资源共享。强调集团的生产企业有
摘 要 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把专业认同作为隐性目标,也就是把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情感、学习引导和就業意愿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把专业认同理论作为专业教学和实践活动开展的理论依据,以促进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以连锁经营专业为例,通过宣传相关专业文化、改善教学条件以及提升就业工作等途径来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和情感的培养,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适切感和就业意愿。在提升专业认同感的同时,要改善学生在校期间
摘 要 教材建设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对已发布的“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高职部分的分布特征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包括按高职专业类别分布、教材第一主编单位分布、教材所属出版社分布、教材与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中专业课程的对应关系进行特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国家规划教材对应的专业大类实现了全覆盖但分布呈两级分化,国家规划教材分布与高职在校生人数分布关系不成比例,国家规划教材与专业教学标准之
摘 要 近十年中职免费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国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目标,但其实施效果如何值得进行检验。通过对四川省贫困地区调研数据的分析,从中职免费政策设计的价值目标入手,综合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消除混杂因素引致的偏差,对中职免费政策教育公平目标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估,并尝试构建我国中职教育质量公平、就业质量公平两套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贫困地区适时调整、改进和制定新的中职
摘 要 院校治理结构是困扰我国高职院校优质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欧洲高职院校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自主理念始终贯穿其中,英国多科技术学院主要在外部制度环境变革下确立了自主地位,芬兰政府在“契约制”导向下“有限介入”学院管理,德国职业学院和应用科学大学则在服务于市场的理念下建立起了协调式的院校治理结构。欧洲高职院校治理结构是在宏观法治框架下,为实现高职院校共同目标而以协调和平衡利益相关者间关系为重点的开放
摘 要:预防与纠错法是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产生动作错误,选择最有效的手段,及时地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的一种方法。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动作,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针对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正确分析原因,循循善诱,做到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析错;纠偏;年轻教师;科学纠错;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
入选理由 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十三五”开局之际,召开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会,围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进一步明确发展农村职成教育抓什么、怎样抓,对抓好重点、突破难点具有重要作用。  事件回放 2016年12月15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北京召开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会,总结交流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
摘 要 以“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标准内涵”为逻辑起点,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明确设计与开发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思路,以“专业质量标准”为例,积极借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暑(QAA)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做法与成功经验,共设计和开发了108条贵州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标准。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五大发展理念;
摘 要 以高职院校为探寻体系现状的切入点,通过对390所高职院校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初步探明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中、高职衔接渠道单一,高职毕业生缺乏上升通道,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以及劳动就业不能有效衔接等问题。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要完善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机制,培养本科、专业研究生层次职业人才,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国家统一的资格制度,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2013年6月,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主赛区和其他分赛区开展。全国400多万名职业院校学生参加大赛,1万名学生参加总决赛,来自50多个国家的500名外国学生参加了比赛和技能展示活动。6月28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在天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闭幕式。刘延东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六年,为展现职业教育成就、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