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习惯比打破纪录还难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99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跑步的时候,我们追求在同样长度的跑道上花费最少的时间,竞技比赛就是如此辛苦。但是工作并不是竞技比赛,走走,跳跳,有时候滑出轨道外以旁观者的眼光看,会有更大帮助。
  
  林桂枝
  英文名Kweichee Lam。香港人,被老北京丈夫留在了北京。她是互联网上被年轻人以“名震江湖”、“传说”、“大腕”形容的人物。桂枝一路工作走走停停,随遇而安却也努力专注。
  除了广告创意,其间还做过公益,开过导演工作室,这些都成为其创作养分。
  摩羯座。
  
  桂枝其人
  
  她即便知道要拍封面照,也不会因为要多点漂亮而有所改变。她喜欢早起,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上午,因为觉得“每天醒来事情就会变好,到了下午基本就是废人”。
  “中午盒饭太咸,秘书丝袜走线,没所谓,不重要。”“于浩歌狂热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不再让我演那么多个自己,自己就是自己”……林桂枝的办公室里有一本很重的灰色笔记本,书脊已经裂开,里面记录着上述这样各式各样的句子,包括摘抄和自己的梦呓,还有报纸上剪下的片段。这笔记本扉页上写着“To:My Biggest Challenge”,我以为她指的是广告事业,然后才在这行字下方看到一个拼音写成的名字,问及此处,才明白她指的“最大的挑战”不是工作,而是这个名字的主人、她的女儿——这个笔记本里的林桂枝和网上可以搜到的那个由广告光环笼罩的林桂枝不一样。
  
  适时留白
  林桂枝2000年左右的时候跑去北京大学念了一年的古代汉语,不是因为想读书深造,只是不想再重复此前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在那之前她是赫赫有名的达彼思中国区执行创意总监。林桂枝说那是一份“很悲惨的工作”,要兼顾北京、上海,有时还有香港,三地出差,“一觉醒来,看着一样的天花板,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觉得很害怕,怎么变成这样子”的林桂枝于是辞职,放慢生活,打算做点“一个人的NGO”。她读报时看到北京某个寺庙里懂得明代佛教音乐的艺僧已经年迈,于是想为他们保留一些影像和记忆,不料对方要求她向文化部提交计划书,还要求出资十几万赞助,林桂枝的婆婆——一个80多岁的老人还特地跑到庙里去解释“儿媳妇的想法”。但最后计划还是不了了之,她索性把自己“藏”起来,去念了一年书,“干什么也好,学习总没有坏处。”
  
  良性压力自现在,恶性压力自未来
  读书一年后,盛世长城邀请林桂枝加盟,出任执行创意总监,她自然而然开始再一段工作,同样全力以赴;后来因为怀孕,林桂枝回香港静养,再出来到奥美工作,女儿已经六岁,“她2006年9月1日上学,我9月1日来报到上班。”
  似乎林桂枝做任何决定,都不需要太多辗转反侧。她自己说是“无所谓”,实际是“无欲”。“我的快乐很简单:在傍晚五六点钟泡一杯茶,捧一本书。我只需要一个角落。”她说。
  当然,这样的自由是因为“当年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什么都不想,疯狂做好手上每一件事”,自然积累了声誉和自由的本钱;当然,这样爱惜自己的人一定也有过因为工作而不太爱惜自己、累坏身体(患上大叶性肺炎,半边肺坏掉)的经历。“身体有时候聪明过我们。”现在的林桂枝对规律更加敬畏,更懂得所谓“限制”,也因此更清醒,更会控制自己。她每天早起,工作时则全力以赴,但是追求完美之前,会给自己“一二三四”几道时间限制,不行就放一放,因为“时间就在那里啊,怎么能忽略它呢?”
  对于眼前对未来充满了困惑的年轻对谈学员,林桂枝的忠告是,这么年轻,与其操心以后的事情,不如先做好手上的东西。“人应该有良性的压力,而不是别的必须要得到什么到达哪里的压力。”林桂枝说,“良性的压力是,我要做好眼前这件事,而恶性的压力是我要通过做这件事得到什么。”
  当你有了足够的积累,你才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也许那时才谈得上面对选择的困惑。
  
  人最大的魔是“习惯”
  林桂枝说自己刚来奥美时做了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就是她打破了很多人的工作惯性,让大家一时难以接受。有一天她与一位男同事谈了很久,之后她在博客里写道:“希望他第二天穿裙子来上班,不要还是老样子。”她说自己倒是没别的意思,就是穿裙子也属于打破惯性,“也许能激发他的感觉。”
  “我们总是习惯地去上班,习惯地加班,或者守着某一行,但问题是,人习惯后就不愿意改变。而且习惯一件事情后会变得不敏感,不敏感就没有观察力。”林桂枝常说:人最大的“魔”就是习惯,打破习惯比打破纪录还难。
  所以她一度去做个人的NGO,一度去开导演工作室,“人和人的确有很大不同,我是需要人生有更多状态的人。”
  林桂枝说,即便手头只有能够支撑3个月的薪水,只要确保3个月后还能找到工作,那就辞职喽!
  
  林桂枝奥美广告创意总监
  徐全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大三学生
  
  谈就业
  Lesson 1:喜欢做设计的人在销售岗位上也能设计。
  徐全:上次您跟我们说,毕业时不要挑工作,有工作就上。我想知道为什么不坚持自己的工作目标呢?宁缺毋滥。林桂枝:如果你喜欢这个行业,哪怕毕业时没有机会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比如搞不好获得了一个销售职位,你也可以在做销售过程中悄悄把公司的LOGO改进一下,在工作之余琢磨你的设计;比如你想去的设计公司不招聘设计师,但是招聘快递员,那就去。因为客观经济形式不是很乐观,你不一定说非要找一个助理设计师这样的工作。
  Lesson 2:当你没有选择,唯一的选择就是别放弃。
  徐全:可是我担心,如果换出这个行业还能换回来吗?
  林桂枝:没问题呀。现在很多广告人原来也不是做这个行业的,他们中很多人生活经历丰富。
  不是说你一毕业就要进入这个行业,当你有了生活和工作积累,又没有丢掉技术的时候,愿意回到这个行业其实很简单。比如我,一直很喜欢这个行业,虽然中间出去开了家导演工作室,但还是跳回来了。尤其当你没有选择,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别放弃。
  Lesson 3:这是一个服务行业。
  徐全:您原来在自己博客里说过一句话,“当一个好妓女,必须要做到客户要什么就给什么,与广告这行当无异。”
  林桂枝:我都忘记说过那样的话了(笑)。现在想想,这么说还是有失偏颇的,要当一个好广告人,仅仅做“妓女”已经不行了。或者换一种比喻,假如你是“跳脱衣舞的”——你永远都脱不光,每天都换一种脱法,让客户每次都要来看你——不能只限于满足客户的需求,要超出客户的期待。
  我们从事的是服务性行业,这个行业的未来好比昨天去银行办业务,排队领号,隔天再去办业务,取号机就能自动打出一行欢迎的句子:“林小姐,你好!”超出预期,我们要迎接的就是这样的挑战。
  
  谈灵感
  Lesson 4:灵感,就是睁开眼睛,它就已经在那里。
  徐全:您怎么培养灵感,我有时候觉得自己想一个创意想到穷途末路了。
  林桂枝:灵感,睁开眼睛就已经在那里,但常常我们看不到。
  你对你需要思考的事情仍旧有思考,这就够了。不一定说要突然很有创意,文思泉涌,或者说“我要抽根烟”,做得好像很有创意时该有的样子,不是这样的。
  不需要那么全身而入,更多地是客观分析客户给你的产品,把它的核心抽出来,进行设计,把平常睁开眼睛看到的东西、吸收的东西放在这里头,和它产生关系,这就是灵感。
  Lesson 5:好作品都是以客户要求的时间为结束点产生的。
  徐全:我老觉得设计是一项没有终点的事情,但是现实不允许你一直设计下去,肯定要有一个Deadline,您是怎么控制何时结束那个度的?
  林桂枝:我一般是这样,比如要在四天之后交出作品,我会尽量让自己在这个时间段里做三次,比如今天写了一个文案,到晚上看一遍,去改一改,第二天再看一遍,改一改,以此类推,第四天准时交稿。只能是这样,你不能让自己无限制地做下去,你看对面的表,时间就在那里,我必须服从规律。
  
  关于作品细节,林桂枝这样说
  
  我觉得第一件需要搞清楚的事情是,你为什么设计这个作品,它要发挥什么功能。比如这个导示图,首先要明确“导示”的概念,就是引导大家的眼睛跟着你,从而找到他要找到东西。我觉得这个作品的功能性不够。而且,为什么叫“后海导示联想”呢?叫“后海导示”就好了。你想出人意表是对的,不过你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有功能,不能单纯让大家去欣赏。首先是导示,如果漂亮、趣味更好。先有需要,才有设计。
  
  桂枝再评徐全作品
  你问我你做的这个“课题”好不好,听见“课题”我的头就疼了。这两个字是束缚,会束缚你的思路和手段。这就是你的作品,你的心血。
其他文献
两个朋友,一场由转行聊人生的谈话。一个罹患典型的转行焦虑症,一个在转行道路上一直自顾自快乐前行。面对选择时,忽略个体差异、只谈技巧和路径是愚蠢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两种截然不同的解答,可以互见自己的独特。    小青年一直很快乐。且不论其转行是否成功,这是一种极其难得的状态。小青年在参加工作四五年的时候刚好成功转行,从金融财会跨界到市场媒介,而我在参加工作四五年后,正寻求一次改变,无论从哪到哪,至少
期刊
最不浪费资源:软件工程师—IT培训学校教师  软件行业是脑力密集型的产业,36岁以上还在一线从事开发工作的很少见。去IT培训学校做老师是个出路,绝对有一线的实践经验,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酸秀才。但是对于性格多数内向的他们来说,学会如何开口表达,不做盛饺子的茶壶,可能是最大的挑战。  安全系数:★★★★    最考验心态:媒体记者—PR  记者这行,在外人眼里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出门跟人打交
期刊
他的转行经历是大跨度的:10年临床医生;创立广告公司,至少10个世界500强企业都是他的客户;做网站;做艺术代理公司;现在他是国内户外运动圈里知名的大拿。传奇转行,什么才是成功关键?    吴可有着双子座与生俱来的善变和敢干,同时骨子里又跳跃着完美主义的基因,这样的性格注定了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从做临床医生到开广告设计公司、做门户网站、创立“当代艺术俱乐部”做艺术经理人。现在,吴可更喜欢别人叫他“
期刊
一切有关转行的源头和困惑,其实都可以用大脑的生理结构来解释——转行的风险永远大于机会,创新脑和分析脑强的人才适合转行做老板,而一直在犹豫转行的人其实先天比较保守和悲观。    面对职业上的取舍操戈,最老生常谈也最正确的话往往是——了解自己最难。詹志辉很早就接触到国外的大脑神经元理论,并惊讶地发现员工的神经元特质与企业人力管理的关系,于是他在十几年前从人力资源转向商业运营和咨询行业。透过他的大脑解析
期刊
别人的成功故事往往是对你的误导,你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心冲动,找到你自己,挖掘你自己。    我接触过的80%的职场人士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持否定或迷茫态度。原因很多,你可以列举出1000条理由表示你不喜欢某个工作,而这些理由听起来都是合理的,不过,我经常问他们:你想过怎样改变吗?“曾经想过”,这是大部分人的回答。  大部分人把失败的尝试都冠以“曾经”而抛弃,所以不是他们没有改变的动力,更多是因为他们
期刊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约瑟夫·哈里南(Joe Hallinan)的最新著作《错觉》,正在国内广受欢迎。在对他的专访中,针对我们关于转行决策的疑问,他解释了职业转向决策中屡犯屡错、屡错屡犯的奥秘。    在豆瓣网上,《错觉》被评价为一本可以轻松阅读的有趣读物,大量的例证甚至于啼笑皆非的糗事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很多错误是我们“不得不犯”的,正如作者约瑟夫·哈里南所说,“人生而犯错,或者说人类就是为某
期刊
不同时间段的社会、经济热点事件,在老朱的职业抉择中都有鲜明的影响,灵活不光是指随机应变,勇于回头有时也是一种策略。  老朱的故事不算另类,却让人听起来很是津津有味。采访北京义工联时与他结识,后来才听说原来他曾经做过16年法官,当过律师和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关于转行,他不是顺风顺水的精英派,也不是满头是包的沦落派,可是算得上孜孜以求。他的立场很普罗大众,代表着每一个为了更好的生活、更接近的理想、更
期刊
对大多数人来说,转行是个“计划外”动作,如何能让它跟你的职业规划不冲突?吴伟农的经历是个很好的启示。    三十出头就享受副处级待遇的新华社要闻特稿编辑室副主任,在职业生涯马力最猛的时候,突然一脚刹车“掉头”坐进课堂,辞去公职,自费留学,这在常人看来,确实有点“违章”嫌疑,“至少目前我已经比较接近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吴伟农说。  “9·11”事件发生之后,新华社第一篇来自美国的特写就出自吴伟农之手
期刊
请问,为何我熟看电影三千部,至今未成梁朝伟?再请问,为何我读尽谈判大全却仍未晋级为谈林高手?  熟看干部影片是否可变身梁朝伟?天天观看游泳是否可成为菲尔普斯?倘若如此,影院与泳池必然人头攒动。我们通过观察和阅读获得认知,却误会技能也可通过观察来掌握。与其狂读商务谈判书籍却极少获得技能性提高,不如和《职场》一起经历为期两天的商务谈判演练,迅速晋级为“谈”林高手。  演练像一面镜子,可以在模拟环境下不
期刊
在《职场》工作,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你可以了解人生百态。不同的采访对象,从事的职业各不相同,同他们一起看他们的活法是件趣事。这一点似乎与做演员有些像,能了解更为丰富的人生。不同之处则在于,不必挖心挖肺地改变自己投入其中,只要旁观就好;但又不是冷眼的,总是与你切身有些关系。你大可将自己曾经的、正在经历的或将有的烦恼与困惑,大大方方地拿出来与采访对象、同事甚至老板交流。  本期特别策划“转行焦虑症”,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