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法治思维全面推进学校管理的几点看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afasaasassa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近日出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从全局来看,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是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总体布局的重要环节;从教育内部来看,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都离不开依法治校。“治校”是手段,前提是“依法”,因此,依法治校,说白了就是立规矩、守规矩,让学校各项事务运行在法治轨道上,让学校管理者树立办事依法、遇事用法、难事靠法的法治思维。
  在学校管理中,如何贯彻法治思维呢?我从以下五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加强学习,让法治思维潜藏于心
  第一,思想上要重视。学校领导要高瞻远瞩,善于把握教育规律,锐意创新改革,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发,应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平时要注重加强学习,多读书看报,多留意时事新闻,提高对相关政策、文件的解读和领会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校工作。
  第二,善于转变观念。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学校治理要从行政治理思维转变成法治治理思维。一个平时没有法治理念的管理者,遇到问题时不可能突然形成法治思维,也不可能突然形成法治方式。因此,转变观念是势在必行。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习惯和意识。
  二、加强管理,以法治思维健全制度
  第一,加强章程建设。章程相当于一所学校的宪章,是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没有科学的章程就谈不上依法办学、自主管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更是空中楼阁。
  第二,健全制度体系。对内部如何治理、权力如何运行、学科如何建设、人才如何培养等核心问题,应以健全的制度规范执行。
  三、加强宣传,营造法治思维学习氛围
  第一,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的内涵理念,大力弘扬新的价值观教育风尚。利用学校电子屏、宣传栏,橱窗、墙壁、班级板报等,营造浓厚的法治学习氛围。召开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长会,通过学校去带动家长,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第二,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提高实效上下功夫,使学校法制教育逐步走向深入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三,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要全面贯彻“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重要思想,并努力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开展“在家讲孝敬、在校讲勤奋、对人讲礼貌、对己讲仪表”的系列道德教育活动,严格行为规范教育和行为管理,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习惯,遏制学生违法犯罪和各种不良的违纪现象,促进优良校风的进一步形成,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不失时机地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四、加强培训,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素质
  第一,重视教师的法律知识学习。需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如《宪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通过学习,使教师明确法律法规是我们生活、学习的准则,明确学习法律法规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并对教师中存在的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进行讨论,逐步消除此类现象的发生。组织学校教师学习普法知识,并进行法律知识考试,从而增强法律意识。
  第二,高度重视教代会。民主选举教代会代表,对学校的各项决定,教代会有权利参与决策,充分发扬民主,倾听群众的呼声,广泛采纳各种合理化建议,努力营造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氛围,为保证学校依法治教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第三,积极开展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应把抓好教师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作为依法治校的基础,联系教育教学和教师思想实际,经常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作风整顿活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师德建设上,抓住教育和个别教师存在的为师不正等不良现象,可以通过观看师德启示录等活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爱生乐业,艰苦创业的精神,进一步净化教师心灵,纯洁教师的思想。
  五、加强活动,拓展法治思维学习领域
  把法制教育作为依法治校的基础,结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直观形象地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依据,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第一,法制教育与课堂文化教育相结合。把法律知识教育列入学校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内容。做到每周上一节法制课;
  第二,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深化法制教育内容。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把法制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使学生在规范日常行为中接受法制教育。特别是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后,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本身就是化法为规的产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学到了基本法律知识,又提高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第三,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兴趣小组,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夏令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第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开展“三个延伸”,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使学生全方位地受到法制教育和熏陶。一是向课外延伸。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公开审判大会、法庭旁听、参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使青少年学生在参与中受到生动、形象的法制教育。二是向家庭延伸。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重, 通过举办家长培训班的形式,使家长形成正确家庭教育观和人才观。三是向社会延伸。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协助和支持学校法制教育。首先通过聘请镇司法人员担任法制副校长,协助学校制定法制教育计划和完善管理制度,指导法制教育活动,为学校上法制课。
  思想支配行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有清晰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坚定立场,并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落实到学校的管理中,依法治校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当然,这需要从学校日常管理的每个细节入手,让法治成为一种习惯和必然,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在学校管理中都能直接感受到法治的力量。教育是民族振兴之基,让我们凝聚共识、开拓进取,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学校管理,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教育领域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善之区。”
其他文献
一幅好的范画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并合理运用范画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范画的作用  提起范画,人们通常会将其与“临摹”混为一谈。事实上,临摹范画仅仅是美术学习的起步。如果将“范画”的运用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临摹,不但无法发挥“范画”真正的作用,而且脱离了美术教育的本来目的。其实,范画除了可以让学生临摹外,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
期刊
高效课堂是教师在每堂课上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美术教师教学改革的课重要课题。对学习成效起决定意义的是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因此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是教师引领下学生探索领悟知识的过程。笔者认为引导自主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已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我结合多年来的美术教学实践,总结出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
期刊
应试教育的桎梏以及经济水平的落后导致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出现了许多的学困生,并局限了该地的经济发展,长期的恶性循环加大了我国的贫富差距同时也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成,因此对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进行分析势在必行。  一、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  教育资源的不足使得许多农村地区的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在课堂之中往往处于消极的应付状态,机械地顺着老师的思维进行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在班主任岗位上已经工作二十多年了。回想起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生涯,有辛劳也有许多收获。应该是累并快乐着的一段经历。这么多年,我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总结了许多经验,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浅谈一下我在班级管理方面的方法与实效。  一、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当学生踏入校园时,一切对于他们都是新奇的,陌生的。尤其是自己的启蒙老师
期刊
2015年12月4日,邵东高三学生杀师案,让舆论哗然。随着媒体采访,更多细节曝光。弑师的学生小龙仅是因为班主任阻碍其看小说,竟当着母亲的面刺死教育了自己三年的老师,事后居然说“我从来没把他的命放心上”。“冷漠”“无情”“冷血”……一系列的标签被贴在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少年身上,不得不让人反思。  2015年12月11日“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的被告林森浩已被依法执行死刑,2015年4月斯坦福女博士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从教十多年了,一直教高中,去年高三结束,学校安排我带初一的班主任。刚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感到压力很大,困惑很多。毕竟初中的孩子和高中的学生在心理、生理、智力水平、道德修养、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怎样带好这些小孩子,怎样使这些小孩子更好的成长,怎样在三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经验优势和知识优势,把高中的适合初中孩子学习的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学科能力以及教育方法渗透到
期刊
新课程的编写加大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师,有义务、有责任紧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利用课堂这一教学主渠道,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去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传承民族技艺 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基于此,笔者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探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策略。现阐述如下。  一、欣赏感悟,在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欣赏是一种对事物的喜爱、同情、赞美
期刊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小学数学也是如此。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应该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数学问题。  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传统的数学观将数学看成一套已完成的严密的数学结论体系,而教师又
期刊
在美术教学中,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印度哲人泰戈尔说,德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点燃知识之灯的智慧,其目的在于造就健全的人格,完善人的心灵和精神。所以,我们需要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点缀”,使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培养。使美德教育成为一种艺术。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提供的,美术课
期刊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养成好的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用。在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一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抓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