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德育功能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利用课堂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品质的培养。本文阐述如何结合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讲求证据的科学态度;讲求实证的科学精神以及如何培养合作、分享、安全、意志品质等。
  【关键词】小学科学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138-02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利用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有四大目标: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这些目标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相关要求是一致的。
  仔细研读小学科学教材,分析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我们会发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场景和具体的德育内容,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德育内容,把它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下面将举例说明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实现德育功能。
  一、如何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讲求证据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过程。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会通过观察、实验收集各种证据,包括:图形、数据、标本等。老师要指导学生如实记录,防止学生随意修改实验记录,不尊重科学事实。
  在三年级观察一棵大树时,老师组织学生画树的形状,画树叶的形状。如果老师认真检查学生的记录就会发现,有的学生画的大树形状,不是他所观察的那棵树的形状,画的树叶形状,也不是它所观察的那片叶。这就是不尊重事实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如何做呢?首先,在学生观察之前,一定要提醒学生画图时要如实记录,一定是你所观察的那棵树(那片叶),而不是你想象的。其次,要及时检查学生的记录,发现不一致的,要及时提醒。最后,可以做一个全班性的集体评价。把同学所画图形与真实的样本做对比,看看哪里画得像,哪是画得不像。并对画得像的同学评高分。经过这样的强调和强化,学生会逐渐养成如实记录的习惯。
  在研究影响摆摆动快慢因素的时候,笔者曾经发现学生为了对上数据,而对部分数据进行事后修改的情况。笔者及时抓住这种现象,请全班同学反思,随意修改实验数据会带来什么问题。教育学生如果觉得实验数据有问题,可以重复实验,但不应直接修改。因为这是不尊重实验事实的。
  二、如何培养学生大胆猜想,注重实证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培养,不是一天就可以建成的,需要在长期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建立。
  小学科学在探究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猜想与验证。以《马铃薯在液体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为例,老师把马铃薯放进某种液体中,学生发现马铃薯浮起来了,结果大部分的学生猜想这杯液体是盐水,并说马铃薯在盐水中才能浮起来。为了验证学生的想法是否正确,老师组织了一个蒸发结晶实验,结果发现结晶出来的物质不是盐,而是糖,用证据反驳了学生的想法。然后又引导学生开展了“制造一杯能让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发现,不是放了盐马铃薯就会浮起来,而是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老师通过活动的设计,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用实证证明猜想不一定是对的,唯有实验出证据,培养学生实证精神。
  三、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
  未来社会,是合作的社会,要学会合作和分享,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合作和分享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安排上,要多运用小组合作、小组交流等协作环节,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尊重彼此的观点。
  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为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老师要把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分成一组,指导学生做好具体分工,比如:组织学生选好小组长、材料员、实验员和记录员,并监督各小组合作情况,对分工合作好的小组给予表扬。防止出现假合作,假分工,防范学霸包办,其它人旁观的情况。曾经有这么一个小组,小组长特别积极,把小组内所有的事都包办了,其它同学无事可做,然后产生组内冲突。在小组合作完成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全班分享交流,并对分享得好的小组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积极分享的热情。
  四、如何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爱护实验器材的良好习惯
  科学学习,需要用到很多实验器材,有些器材是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的,而有些器材则是容易被损坏的。爱护实验器材本身也是对学生安全的保护。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方面的教育。一般来说,开学第一课,要进行安全教育,用具体案例提醒学生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每一个实验前,要有更加具体的安全提醒。比如:在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活动中,老师准备了各类的食物(马铃薯、西红柿、米饭、肉等),而学生则有可能在活动中偷尝这些实验用品。老师可以在分发实验用品前强调这些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不能吃或尝,否则可能会生病;也可以发动同学互相监督,发现偷吃要扣安全分。
  在水和水蒸气一课实验中,要用到酒精灯加热,这个实验器材也是不安全的。老师采用一些有效的方式来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比如:教会学生正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防止学生用嘴吹。可以视频演示用嘴吹会带来的安全问题。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可以在用酒精灯加热时,把酒精灯放在水槽中,而人则在水槽外观察。这样的话,即使酒精灯出现问题,也不会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太大影响。再如:温度和温度计一课时,学生要学习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玻璃做的,很容易破碎。实验前,老师要强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温度计容易损坏的部位。要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进行强调。否则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会损坏温度计。   为了更好地保护实验器材。在做好安全教育以及防范措施的情况下,还可以加入奖惩,损坏器材要照价赔偿,没有损坏的,进行表扬,激发学生保护实验器材,维护自身安全的热情。
  五、如何培养学生长期坚持的意识品质
  科学学习过程中,有些活动是历时一个月以上的,比如:记录一个月的天气;种植凤仙花等。这类活动需要学生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得快,去得也会快。尤其是这种需要长期观察的活动,学生容易懈怠,难以将观察进行到底,特别是难以进行详细认真的记录。老师要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和督促,通过定期的评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长期坚持品质的培养。比如:可以把一个月的长期记录,分解成四个星期来检查评比,通过评比来促进学生。也可以通过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明白科学是需要坚持的,比如: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
  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科学教材中会学到动物、植物、生态平衡、污水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内容。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时,应该引导学生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来理解动植物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比如:在观察大树时,要提醒学生不要随意采摘树叶,观察小动物时,要提醒学生保护小动物,不要伤害它们,在学习生态系统时,要引导学生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垃圾和污水处理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垃圾,做好垃圾回收处理工作,还可以通过写一封环保倡议书;做一个环境调查等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环保主人翁意识。
  七、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喊口号,要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三年级科学观察纸一课时,要渗透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学到指南针时,也会讲到中国发明的司南;学到宇宙时,要介绍中国的航空事业,神舟飞船、以及北半导航系统等,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总之,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各项活动,在课堂中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好科学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
  [2]邢建辉,自然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若干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
  [3]周秩榆.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2013年2月.
  作者簡介:
  祝守宏(1972-),男,汉族,四川泸县人,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学。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169-01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坐在办公室备课,忽然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拿起电话,里面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声音:“是王双燕老师吗?”“是。”“啊!老师,总算找到你了!我到过学校好几次,你换了办公室,一直没碰到你。我是你以前的学生X小琳啊。你还记得吗?”“哦,我想起来了,记得,记得!”“老师,我考上公务员了,现
期刊
【摘要】微课作为新型教学模式的一种,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微课以其短小精悍,效果明显的特点,受到了数学教师的欢迎。微课作为信息技术时代的产物,逐渐进入到了数学教学当中,而且,为职高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效把握微课的形式,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微课 职高数学教学 优化 新方式  【中图分
期刊
【摘要】为了优化高中生的科学素养与整体质量,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培养目标,通过建模能力的培养教学提升高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其总结出学好生物的客观方法,加强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程度。其中,概念模型是高中生物模型构建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基本途径,便于学生从生物概念的本质上理解生物概念的内涵与应用条件。本文将从明确生物概念的模型特征、通过概念要点建立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物理概念教学难点、规律教学难点,开展了学校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研究,并运用物理实验教学突破物理难学难教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物理难学难教主要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两个方面,要突破这两个难点,关键在于概念的引入和规律的发现环节,我们要做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获取更多感性认识,从而认识和发现感性现象内在的共性和本质,理解概念和规律,突破物理学习
期刊
【摘要】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如何积极借助大数据发展的优势,渗透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本文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并从大数据渗透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几点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 高职院校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随着军改不断深入,部分承担任职教育的军队院校或校区对于教员队伍的要求随之提升,教员队伍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适用于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學方法。本文以工程装备维修士官培养为背景,分析了当前工程装备教员队伍距离“双师型”教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师型”教员教学能力转型的对策。  【关键词】任职教育 双师型 能力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新理念的学习的重点以学生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改变以往的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局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实践能力。因此,新课改的教学更是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探寻适合学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另外,创新创新能力是信息化社会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前在问题驱动下化学教学策略下,对于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
期刊
【摘要】在《贵州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积极支持高校国际化办学。鼓励和支持省内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国际交流水平,切实引进国(境)外知名学校、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号召下,贵阳市多所高职院校都引入了外籍教师资源。科学管理外籍教师师资队伍,能够在维护国家安全、国民利益的前提下,保证引进教育资源的教学质量和效益,达到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行政管理 教学管理 生活管理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中的典型错题作为一种客观且丰富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形成电子典型错题资源。教师有效利用典型错题资源从而成就课堂精彩,微平台中的电子典型错题资源成为学生课后个性化循环学习的宝贵资源。总之,学会巧收集且妙利用典型错题资源将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师实现高效课堂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电子典型错题资源 收集与利用 微平台  【课题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转变初中科学学习方式,在以《摩擦力》一课中设计的五个学习任务展开分析,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下,如何改变中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建模等高阶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关键词】摩擦力 学生 学习方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154-01  所谓“任务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