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评价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jiajign1323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激励性评价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动作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的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策略。
  一、激励性评价的意义
  (一)激励性评价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多数是在家长和老师的鼓励、赞扬下成长的,他们虽然已到成年,但心理还未成熟,依赖性很强,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得要激励他们,对他们的成绩、那怕一点点成绩都要予以肯定,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有种亲近和信任感,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和谐的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激励性评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加之高中时代对体育的不重视,造成对体育有厌学的心情,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正确引导、奖励与赞美能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并强化他们的动作技术,让他们知道自己某些方面还不差,从而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形成热爱体育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激励性评价的误区
  (一)教材研究不透彻,滥用激将式的激励评价
  激将式的激励评价是一种带有挑战性的评价,遣将不如激将,这种带有挑战性的评价,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潜能。通常一次体育课通常安排两个教学内容,课的内容是否安排合理,直接对学生知识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提高练习效果,减少伤害事故及对学生身体的全面锻炼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下面这则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该授课教师对所教授的教材研究不够透彻,没有合理搭配好两个教材内容,以致在课堂上出现低效、无效的评价。
  案例一:大学一年级的体育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基本以技术为主的,教师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情景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他将教学术语改为情景语,例如:低头称为::"猴子看天",团身称为"筋斗云"等,让学生明白易懂,可是当课即将进近尾声时,教师却匪夷所思的组织学生进行前滚翻的激励游戏,比赛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味的追求比赛的成绩,而忽略了前滚翻的技术要领。该案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以及激励性评价的语言从表面上看,似乎能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达到了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领域的目标,而且又在潜移默化中巩固了所学的技术。可是仔细分析其过程,不能发现这种激将式的激励评价给学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其技术动作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相反,由于保护与帮助措施的不到位甚至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形式主义盛行,为激励而激励
  "为激励而激励"是指在研究激励的动力原理和内容,不结合体育学习的特点和教材教法的特点进实质性的工作,而只是追求表面有激励的形式和表面效果,于是就会出现形式主义,就会语言空洞,抓不隹问题的要点,有时甚至会脱离教材,说大话,说空话,这们一来反而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在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坚决摒弃这些形式主义的旧框框,不为激励而激励。而应循规及时、多样、适度的激励评价的原则,师生共同参与,既不简单否定,也不无原则肯定,提倡组织学生的反思评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激励性评价泛化,为表扬而表扬
  "为表扬而表扬"是指一些教师把"激励"直接理解成表扬,把"以表扬为主"变成"多表扬就好",于是体育教学中就出现了"表扬满嘴挂,不停说好话",使得表扬经常化、低估化、厌倦化,使体育课变成"你好我好"的吹捧场。
  表扬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评价手段,或肯定成绩,树立下面的学习榜样,或挖掘亮点,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案例三中,授课教师一节课中评价的频率是如此之高,但仔细分析下,大多数评价趋于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有效的评价却微乎其微。学生根本就不明白自己好在什么地方。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多名即无名。"评价的泛滥化必然带来激励功能的淡失。试想一下,经常处于被表扬的环境中的人,"表扬"还能带来多少激动?还能够激发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吗?
  (四)批评的缺失,为了激励不敢批评
  "为了激励不敢批评"是指忽视了激励有多种方法的特点,否定了批评、斥责等方法同平在激励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种错误导致了教学方法和管理和方法的"软化"和"虚无化",导致了学生错误行为的"宠惯"和"放任",也导致了对学生教育的缺失,实质上最终导致了"激励"作用的全面丢失。
  众所周知,用激励的方式评价学生是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信的有效教育途径之一,但同时不应该忽视"批评"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现在教师普遍认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就不该批评学生。我们必须认识到:批评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歧视或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批评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一般说来,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恰恰是教育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曲宗湖.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体育科学,1998, 18,(4).
  [3]李建芳.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 01.
其他文献
一、辩诉交易在美国兴起的原因  辩诉交易所在美国兴起的社会背景正值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时期,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犯罪率也出现了惊人的增长。为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迅速处理刑事案件,一些大城市的检察官开始采用交易和协商的结案方式,即减少对被告人的指控,或允诺降低对其判处的刑罚幅度,以促使被告人答辩有罪。由于这种结案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诉讼效率,因而它在美国联邦和各州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期刊
婚内强奸("婚内强迫性行为"和"婚内强奸"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后者含有刑法犯罪评论,本文为行文方便,统称两者为"婚内强奸"),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违背妻子意志,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在女性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这种既特殊又隐蔽的现象渐渐成为理论界和司法界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方面,"婚内强奸"侵犯了女性的性自由,违背了我国传统的家庭美德,然而同时,若将其定为犯罪
期刊
正如沈壮海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里所说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适应性。即一方面适应社会的需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适应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发展状态,遵循教育的内在逻辑规定。任何教育活动在其本质上,都承担着解决社会与个体之间矛盾的使命,这种使命的实现,内在地要求教育活动必须在对社会与个体双方的把握与适应中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在以年轻人为主要教育对象的高校教育,更应该重视大学生同
期刊
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应加强对团组织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一、共青团在高校的组织工作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关系  (一)建设和谐校园的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环境和制度保障  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要求,落实到高校中就是要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
期刊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随着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的出版,环境污染问题以更加清晰、紧迫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在核危机影响之下,出现了以库尔特·冯内古特的《猫的摇篮》为代表的一系列反乌托邦小说或曰生态预警小说,这些小说大部分采取科幻小说的形式,承袭了启示录文学的传统,旨在揭露造成生态危机的文化历史根源,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西方传统文化。在《猫的摇篮》中,冯内古特告诉世人:正是那些宗教的,科技上的
期刊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从狭义上看,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从广义上看,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学习,在掌握知识内
期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全国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原教学方案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合而成,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的养成教育。传统教学理论认为,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实践教学为理论教学服务。本文认为这个原则对高校所开设的其他政治理论课可能比较实用,但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则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期刊
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主体,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受到政府、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经过近年来的努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但总的来看,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还处于发展和探索的初期,在建设的深度、广度和层次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团队建设的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何做好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创建和谐企业,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亟待认真研究和努力实践的问题。另外,在团的自身建设方面,我们工作对象没有理顺,可延伸的工作手臂受到局限,影响了团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如何在新形势下稳固团的工作,乃至创
期刊
国民党抗战时期实行的新闻出版检查制度,始于1928年,国民党先后公布了《指导党报条例》、《指导普通刊物条例》、《审查刊物条例》。这三个党报条例的规定,奠定了新闻检查制度的基础。1930年国民党以国民政府名义颁布了《出版法》、《日报登记办法》、《出版法实行细则》。同时司法院公布了《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把新闻检查政策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进而还将政策进一步延伸,对违反者进行追惩。  1933年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