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情中,一个日本人的中国梦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53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日本横滨的中华街长大,耳濡目染下对中国充满了好奇。18岁那年,我毅然来到北京,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追寻我的中国梦。
  2015年夏天,我参加了有相声“洋教头”之称的丁广泉先生举办的“快乐课堂”相声班,而后在丁广泉先生的引荐下,又认识了快板师父姚富山先生。洪亮的声音、独特的唱法、讲究的站姿是他最吸引我的地方,也让我对快板这种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产生了莫大的兴趣,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它。
  即使已经在北京生活很多年,中文运用也日臻纯熟,但刚开始学唱快板时,我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让词汇合辙押韵、唱演气息流畅、台风挥洒自如等,都花费了我大量的时间。为了做好这一切,每一个作品中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反复琢磨,有问题就多问几个为什么,并把每一场演出都看作一场考试。在姚富山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快板技巧稳步提高,逐渐获得了观众的认同。他们赞许的掌声是对我的肯定,也是鼓励我不断前行的澎湃动力。
  为加深对北京民俗文化的了解,不断“烘焙”自身的快板技艺,我平时会多看具有北京特色的节目,北京电视台的文化栏目《这里是北京》,以及眾多名家的评书相声节目是我的最爱。闲暇时,我也喜欢徜徉在北京的胡同里,听老北京人是怎么聊天的,这对我提高中文水平,提升快板技巧很有帮助。如我学唱的快板段子《健身欢歌》中,就出现了许多的北京方言,观众听着有意思,我自己说得也有味道。由此我总结出一个规律:快板是中国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它的精微奥妙之处藏在街头巷尾和老百姓的日常交谈中,只有真正触摸过、体会过、回味过这些,才能真正品读出快板的烟火气和人情味,这是没法从字典中“抠”出来的。

  尽管因为签证到期,我不得不于2018年回到日本,但我并没有就此放下心爱的快板。为了让更多的日本人找到学习中文的方法,我开始在日本从事中文教育工作,将自己多年来学习中文的经验与诀窍分享出去。当我的同胞听到在快板伴奏下中文字句如碎玉般清脆悦耳地迸溅出来时,都变得目瞪口呆,“原来中文还可以这么练”“原来练习中文可以这么好玩”,这一下子就让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哪有比在玩中学习更快乐的事情呢?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保持快板水平,我经常会在公园里温习学过的段子。有一次,3个日本小朋友被竹板清脆的声音吸引了过来,他们在旁边安静地看着我练习了几分钟后,终于鼓起勇气,问我他们可不可以尝试一下。我很爽快地答应了,一边手把手教他们快板的拿法,一边向他们解释快板的来历和其中的妙处。看着他们渴望学习的眼神,我对艺术感染力的普适度有了更深的理解。
  现在对我来说,快板就像心跳的节奏,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希望我能在师父教授的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加入我自己的理解,在快板的华韵中融入和声,让这对小小的竹板成为两国文化沟通的桥梁。
其他文献
第二幕:信仰的坚定  时间 1943年的一天。  地点 国民党监狱。  人物 监狱班头,老兵,新兵,铁血剧团演员曹火星、汪血坡、焦云翔等四五人,监狱长,副监狱长,小队长,普通群众,政治犯,八路军伤兵。  【近景布置:四个囚牢两边排开,囚牢内铺稻草、木板、木桶等。一面背景墙下,放置一张桌子,上面摆设一些残羹剩饭、几个酒瓶。下设三张凳子。墙上悬挂一个音箱,还有各种刑具,如手铐脚镣、皮鞭、狼牙棒等。其中
期刊
2019年年底,《扬州评话:王少堂(口述本)》(以下简称《王少堂》)由扬州广陵书社正式出版,我们已经为这本书付出了近10年的努力。2009年至2019年这10年间,我们采访扬州评话老艺人,向相关专家请教,走访老听众,以充分了解书场状况与当时的风土人情和艺术概况。扬州评话界目前最年长的老艺人费力先生、评话表演艺术家黄俊章先生、著名汉学家易德波博士、学者曹永森,以及教场老听众陈金龙、王派弟子任德坤等,
期刊
6月6日晚,作为“姑苏八点半”夜经济江南小剧场的组成部分,苏州市民间相声社团嘻哈壹笑堂(以下简称“壹笑堂”)开箱预演,在“老根据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大儒巷鸿儒茶馆试点营业。该社团负责人、青年相声演员张解表示,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园子里只能允许30%的观众进场,但是毕竟迈出了今年的第一步,而且售票形势喜人,演出票被观众一抢而光。在13日晚上第二场的开箱预演中,壹笑堂还举办了一场“不插电、原生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两会”期间看望全国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曾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并深刻指出文艺具有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回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历史进程中,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许多脍炙人口的红色题材经典文艺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彰显了耀眼的时代光芒,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情怀,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作出了不可替代
期刊
山东评书《铁道游击队》是20世纪50年代由山东评书老艺人傅泰臣根据刘知侠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长篇评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山东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出较早、影响较大的曲艺大书新作品。作为在新社会背景下开展的传统曲艺表现现代革命英雄题材的一次探索和尝试,山东评书《铁道游击队》在创作中得到了当时曲艺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乃至小说原著作者、广大观众的极大关注和热情帮助,在运用传统艺术形式塑造革命英雄形象、
期刊
马伟兄的扬州评话《王少堂》出版发行,既可喜可贺,更可珍可重。这不仅仅只是忆旧的情结,追思的意义,更是文化承传的价值所在。扬州市曲艺研究所的这个举动,是为我们那些光荣而伟大的先贤所开辟的精彩盎然、底蕴丰厚的文化历史长河,增添了新的充盈着时代精神的文化积累,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忆崭新的延续和流淌,使古老的扬州评话艺术精粹在与现代扬州评话艺术水乳交融般的妥帖自然中呈现出别样的光彩,同时也讴歌了我们文艺工作者
期刊
曲艺,历史悠久,口口相传,它利用方言特色讲故事,在我国文化艺术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活跃在人民群众中,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兴起,曲艺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在农村,曲艺仍然是群众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笔者有多年文化工作经验,同时通过下派基层驻村书记,与民间演艺团队接触,感受到根植于农村的广阔天地,曲艺大有可為。  据史料记载,清末以来,蒙城县便有了曲艺表
期刊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离不开互联网,其冷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东北大鼓艺术应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或自媒体共同合作,建立推广平台,为东北大鼓的发展寻找更多的经济支援。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东北大鼓艺术的推广和宣传在运用传统媒介平台传播的同时,必须加强与“互联网+”的融合,利用新媒介平台进行品牌构造、运营,构建立体化的传播平台,扩大传播范围,提高其传播效率,擴大东北大鼓在老百姓
期刊
在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总体得到控制时,江淮等地又遭受了洪水的侵袭,此次汛期时间长、范围广,蒙洼蓄洪区成为了抗击洪灾的一个重要支点。为保证淮河上下游广大居民的安全,19万蒙洼人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家园构建起了抗洪一线的坚固阵地。一、战歌一曲唱真情  洪灾无情义,人间有真情。蒙洼群众以小我奉献大我,全国上下就以大我回馈小我。以党员为基干,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干部群众和志愿者密切协作,在短时间内就完成
期刊
2019年12月29日,我的恩师刘兰芳先生荣获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称号,文旅部非遗司司长陈通亲自为她颁奖。  “一尺台,嬉笑怒骂,说不尽悲欢离合,她演绎的是百姓生活;一张口,家国忠义,道不完古往今来,她延续的是文化根魂。”这是先生登台时主持人的致辞,凝练地道出她的艺术成就,而台下如雷鸣般的掌声则是观众最真诚的褒奖。作为弟子,我站在台下,也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成绩是一个人在不懈努力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