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engfei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O6(2013)21-03-02
  化学学科的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发展学生个性为总目标,从化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确定化学学科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功能与策略。初中化学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能得以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课堂演示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做好预习实验报告,对一些较复杂的实验如氧气的制取等,采取先演示、讲解,后学生实验。对一般性质实验,则先讨论操作要点,再直接指导学生实验,最后由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障”、立“疑”,造成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时时处于有疑难问题可思,有各种矛盾待解的境地,从而促使他们联想比较,运用已学的知识去探究和解决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使学生经常处于“愤”与“悱”的状态。
  二、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施素质教育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征,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一方面要提高构成思维能力诸要素的能力,例如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等;另一方面要提高思维的品质,例如提高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活跃性、敏捷性、创造性等。化学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化学教育应自始至终贯穿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在化学课中进行探究学习,化学教师就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根据教材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打破学生对教材和教师的迷信,要鼓励学生质疑。要具体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尤其是要使学生明白怎样问,问什么,例如: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为什么铁会生锈?
  三、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化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既相辅相成又互相促进。课外活动侧重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化学课外活动方式很广泛,包括建立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组织学生编辑化学小报、撰写小论文、进行社会调查、进行环境保护宣传等。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起独特的作用。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使得化学知识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地进行想象、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实现知识的有效积累和储存,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如: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笔者为学生放映了下列实验录像:淡蓝色的液态氧气从贮罐中倾出,部分液氧气化,如沸腾状;把鱼缸中的金鱼捞出放入液氧,金鱼冻得僵硬如石头,掷地有声,把这硬如石头的“死鱼”放回鱼缸,顷刻金鱼又“活”起来,款款游动。一颗金刚石在火焰中灼热,投入液氧中,金刚石剧烈地燃烧,待燃烧结束,向容器中加入澄清石灰水,震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对小白鼠在密闭的玻璃钟罩里呆一天后逐渐疲乏、窒息,向钟罩内充入氧气,小白鼠又渐渐复活。不到3分钟的录像,把液氧的色、态,温度之低和氧气支持生命活动、支持燃烧的性质生动地呈现出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单位:贵州省册亨县第二中学552200)
其他文献
编号:G40(2013)23-03-03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期,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通过创造说话条件、提供语言刺激、注重词汇积累、鼓励完整表达、创设阅读环境、家园有机渗透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语言 说话 刺激 词汇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是鉴别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能力的发展中,不同能力的获得存在关键时期,
期刊
编号:G40(2013)23-04-02  不知不觉地参加工作已有了几年,这期间我一直从教于低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慢慢地与这些孩子接触,发现这些孩子是越来越可爱。有些人认为低年级好教,简单,等自己教了以后才明白其中的酸甜苦涩,就拿我自己来讲,开始也是这种想法,现在觉得这里面学问深着呢。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自制力差,表现欲望强,对自我保护的能力弱,还不懂得辨别是非。这就常常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去提醒,去
期刊
编号:G40(2013)23-04-04  区域活动这一概念来自于美国海伊斯科普(High/Scope)教育研究机构的高瞻课程,该课程非常重视以对材料的操作为基础的自导性的认知结构活动,活动的开展则以“活动区”为中介,儿童通过一系列的“主动学习”来获得“关键经验”。随着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我国对区域活动的认识、研究也逐步展开,区域活动作为实施课程的重要形式,它对幼儿自主学习的价值被
期刊
编号:G40(2013)21-01-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更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教与学的关系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其自我提高的潜力,是实施素质教育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教与学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两者应当协调统一,但
期刊
编号:G40(2013)21-01-03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有一个很明显的创新,就是在每一课和每一个学习园地中插上了模仿学习伙伴说的话,并用吐泡泡的形式出现。这些泡泡或以提问方式揭示课文的重点,或提示学习发现以供效仿,或指点学习的迷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或提供相关的资料拓展知识。我和学生们亲切地称它们是启迪智慧的疑云朵朵、问题泡泡。它们不是装饰或点缀的,实际上是在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发现问题
期刊
编号:G40(2013)23-01-01  目前,我们一些课堂教学的状况令人担忧,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压抑状态,犹如学习的旁观者,课堂上看不到他们的积极参与,宝贵的时间从身边悄然流逝,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动起来,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要实施课堂的有效教学,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动起来,首先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教师方面教师应
期刊
编号:O4(2013)23-02-02  “探究学习”与“探究教学”对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要重视能力的培养,从学习的各个环节入手,“以生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主要应用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探究学习”强调教师的任务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探究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
期刊
编号:H1(2013)20-01-01  开放阅读,自由创作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这就促使我们继续进行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不仅要抓课内,还要抓课外;不仅要抓教材所规定的量,还要抓减轻负担加大读写量的创造性探索。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使学生不仅乐写、愿
期刊
编号:H1(2013)21-02-03  从目前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灵活运用“引”、“议”、“联”、“结”,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
期刊
编号:H1(2013)23-04-01  一、高一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高一正是这样一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在语文学习上,大纲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从教材而言,高一新教材与高二、高三相对有别,既注意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