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隨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而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和思想性并存的学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既是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的必然要求。那么,关于家国情怀素养的三疑问“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样培养”的问题已然成为每个历史教师必须积极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侨乡文化
“有家才有国,化家而成国”,其核心是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高度自豪感和责任感,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性学科,从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家国意识薄弱,对家与国同形同构之间理论根源缺乏深刻的认识,再加上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滞后性,导致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得不到长足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要以历史核心素养为导向,梳理五大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增强家国情怀素养融入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并全面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观念和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建立。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本地侨乡文化为载体,发挥侨乡文化在家国情怀塑造过程中的积极意义,从而让学生形成“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观念。
一、挖掘历史教材
“以史为鉴”是学习历史的意义之一,丰富的历史知识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从历史中借鉴和反思的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历史教材作为历史教育的指定书目,合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关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并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加以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初步使学生形成对家国同构观念的自觉性。
例如:在教学“五四爱国运动”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首先,我会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案,首先,以多媒体视频(建党伟业)中的五四运动片段作为导入,为学生提供历史信息,激发其情感,揭示课题。之后,我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内容,并派出代表在课堂上描述五四运动的过程。进而,我再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对五四运动的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达成统一的认识,并选择一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讲比赛,从而使五四精神能够深入学生的观念中。最后,我还会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有力途径搜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料,以进一步了解这次伟大的爱国运动,提高思想认识。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
二、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学内容的输出、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家国素养隶属于价值观范畴,传统的说教式显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高中生的学习心理的认知规律为参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教学语言或教学行为的改变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一方面,我会根据教学要求,通过相关史料来帮助学生学习各思想流派的主张,并在教学中穿插一定的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创设合理的表演情境,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思想流派,并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以“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展开讨论,在适当的情况下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此一阿里,能够有效落实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发展。
三、关注时政材料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关注最新的史学动态以及时政材料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有效渠道主动关注历史的时政知识,增强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的历史活动,并以侨乡文化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体会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使家国情怀与侨乡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其精神体验。
例如:在上历史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我会以本地侨乡文化为载体,创建多媒体网络课堂,让学生结合实际分析侨乡文化的历史意义。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本地侨乡文化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情感。之后,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活动,让学生以“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影响”为话题,展开充分的讨论。进而,我会出示与之相关的时政材料,来拓展学生的思路,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对建设新一代中国青年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家国情怀观念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既需要教师长期的观念培养,也需要学生的主动意识。作为一名一线历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以进一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小琳.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3):3.
[2]田拾德.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36-37.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侨乡文化
“有家才有国,化家而成国”,其核心是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高度自豪感和责任感,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性学科,从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家国意识薄弱,对家与国同形同构之间理论根源缺乏深刻的认识,再加上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滞后性,导致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得不到长足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要以历史核心素养为导向,梳理五大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增强家国情怀素养融入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并全面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观念和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建立。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本地侨乡文化为载体,发挥侨乡文化在家国情怀塑造过程中的积极意义,从而让学生形成“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观念。
一、挖掘历史教材
“以史为鉴”是学习历史的意义之一,丰富的历史知识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从历史中借鉴和反思的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历史教材作为历史教育的指定书目,合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关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并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加以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初步使学生形成对家国同构观念的自觉性。
例如:在教学“五四爱国运动”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首先,我会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案,首先,以多媒体视频(建党伟业)中的五四运动片段作为导入,为学生提供历史信息,激发其情感,揭示课题。之后,我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内容,并派出代表在课堂上描述五四运动的过程。进而,我再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对五四运动的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达成统一的认识,并选择一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讲比赛,从而使五四精神能够深入学生的观念中。最后,我还会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有力途径搜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料,以进一步了解这次伟大的爱国运动,提高思想认识。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
二、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学内容的输出、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家国素养隶属于价值观范畴,传统的说教式显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高中生的学习心理的认知规律为参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教学语言或教学行为的改变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一方面,我会根据教学要求,通过相关史料来帮助学生学习各思想流派的主张,并在教学中穿插一定的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创设合理的表演情境,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思想流派,并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以“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展开讨论,在适当的情况下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此一阿里,能够有效落实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发展。
三、关注时政材料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关注最新的史学动态以及时政材料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有效渠道主动关注历史的时政知识,增强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的历史活动,并以侨乡文化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体会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使家国情怀与侨乡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其精神体验。
例如:在上历史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我会以本地侨乡文化为载体,创建多媒体网络课堂,让学生结合实际分析侨乡文化的历史意义。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本地侨乡文化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情感。之后,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活动,让学生以“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影响”为话题,展开充分的讨论。进而,我会出示与之相关的时政材料,来拓展学生的思路,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对建设新一代中国青年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家国情怀观念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既需要教师长期的观念培养,也需要学生的主动意识。作为一名一线历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以进一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小琳.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3):3.
[2]田拾德.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