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n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在生活中到处都有体现,意义重大。在当前新形势下,随着教育机制的深化改革,语文教改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了进一步提升语文教改质量,应采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的方法。首先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拓展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对固有的语文教育教学进行改革,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我国语文教育水平不断上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教研工作;语文教改;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对其人格素质的培养也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际教育工作中,许多教育者都对教研工作十分重视,并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坚持以教研促进教改,以教改促进教学,将教研和教改工作进行紧密衔接,从而保证教改质量,提升教改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也随之变化,效果十分显著,但不可否认其还存在着一些阻碍因素。
  一、语文教改的发展史及其现状
  1.语文教改的发展史
  在还未引入西方教育时,私塾馆学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内容多为识字、读书、讲学,优势在于针对性较强,能够因人而异,不足之处在于成本过高,且教学范围狭小。洋务运动之后,西学东渐促进了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教学也有了很大改进。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白话文逐渐普及,语文再次改革,与时代相融,思想方法皆有所改变,实用性更强。解放初期,语文教学采用的是前苏联的教学模式,趋于大众化,但缺乏灵活性。十年“文革”,语文多被政治化,陷入低谷。直到实行改革开放,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碰撞,语文教学不得不再次改革。而受高考的影响,语文变得固定化、机械化,带有功利倾向,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变得乏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改的呼声更为强烈。
  2.语文教改现状
  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的综合性较强,涉及范围广泛,知识零碎,需要灵活掌握,除了人文关怀,语文还体现出浓浓的科学、哲学以及民族精神。近些年来,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缺陷,批判之声愈发强烈,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各种有益的思考和方法的提出,使得语文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形势下的语文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相关的讨论对语文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教师素质等诸多方面,使得现代化语文教育日臻成熟。
  在肯定这些成果的同时,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如在语文教育的探索中,过于注重内部而对外部有所忽视,以细节为主,而整体性不强,且视野较窄,力度不够。从实际教育中可看出,近些年语文教育的改革将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上,模式却难以改变,虽然正朝着现代化改进,总体的思维方式仍难以完全放开。此外,语文教改的不足还体现在创新和整体性的缺乏,许多学校照搬成功实例,而没有结合自身状况考虑,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加上教师的教改意识薄弱,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以教研促进教改,将教研教改相结合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基础,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借助合理可行的方法,围绕各教育学科的理论内容,展开相应的实践探索活动,这是当前教研工作的基本工作和重要宗旨。鉴于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在开展各项语文教研活动时,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全面了解并准确把握教师的困惑,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相关的语文教研活动。
  在语文教研活动中,语文教师的地位应得到充分尊重,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其能够积极对待语文教改,同时强化教师的教改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教改活动,以免他们对教研工作毫不了解。由于教研工作和教改工作联系紧密、密不可分,教改工作往往是在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教研所探讨和扩展的知识内容需借助教改方能实现。所以,为了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
  三、以教改促进教学
  1.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要求,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教学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必须将其改变,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标。同时教师不再占据主体地位,而起引导辅助的作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实践,对学生多加鼓励、予以肯定,增强其自信,给学生留以足够的讨论时间。
  而做到这一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首先,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吐故纳新,紧跟时代变化,把握时代所需,更新、调整知识结构。而且当下学科交叉的状况十分明显,语文又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其次,教师应加强理论研究,语文教学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加大对教育理论的重视。此外,语文也算是一门语言学,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语言艺术修养,幽默诙谐、生动凝练的课堂语言能够营造一个轻松优雅的教学环境,进而吸引学生。
  2.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新课改以来,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学习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如生活化教学,在讲《中国石拱桥》一课时,可提前令学生收集生活中所遇各种桥梁的信息,或以白娘子的故事吸引学生,引出“桥”这一话题,再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中去,以提升学习效果。或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民俗文化,如在讲授《陈涉世家》一课时,学生可能会提不起兴趣,为使课堂氛围变得活泼,教师可通过秦汉时期“置书鱼腹”“篝火狐鸣”故事的讲解,活跃课堂气氛。在小学的识字教学中,可借助猜谜的形式吸引学生,如拆解“春”字,可说为“春雨绵绵妻独宿”,有雨就是没有太阳,妻子独宿就是没有丈夫,如此可将“春”字去掉一个日、一个夫,就剩下“一”,通过这种教法可使学生对汉字的组成了解更深,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有趣,而且实用性极强,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
  3.注重语文的实践性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关于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毕竟课堂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课堂只是一个平台,学生将来还要面对更为广阔的社会。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语文的外延性和实践教学,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将语文的范围扩及美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同时,必须具备语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且,除了传授知识外,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培养高尚的人格,如何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身价值。
  总而言之,语文的意义不言而喻,要想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根据时代所需,不断对语文教育进行优化调整。而教改的前提,必须做好相关的教研工作,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只有对语文进行全面的剖析,才能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然后具体落实到教学上,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魏梅英.抓住课改实质促进语文教改[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8):178—179.
  [2]唐 魁.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改刍议[J].山东青年,2013(3):214—215.
  [3]时静波.谈谈语文教改中应强化的几个问题[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7):152—153.
  [4]王茂胜.关于语文教改的几点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7):137—138.
  [5]雷晓霞.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小学语文教改问题研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3(10).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陈集镇第一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过程,是老师和学生的对话,更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所以,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老师不应该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对文本有个性化的解读与思考。但是个性化阅读并不是简单的口头上进行“读”的活动,它需要孩子们心灵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愉悦对话。  一、自主阅读,“趣
对于一个班级,有多少老师和班主任、学生关心它,爱护它,为它吃苦,为它的荣誉奋斗。当离开这个班集体时,又有多少人留恋它、想念它、回忆它。这回忆的感情,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非但没有消失,反倒越积越深。作为一个学生,想得最多的、留恋最深的还是班主任。作为班主任,桃李满天下,成为学生最尊敬的人,也是一种无比的满足。  一、做一名好班主任,必须扮演十种角色  (1)知识传授者。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名
6的分与合学生在幼儿园就有接触,但不少孩子只是简单地知道“6可以分成几和几”,并不能全面、有序地说出6的分与合的式子。因此,教学中应当立足孩子的认知起点,充分尊重孩子的数学学习现实,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孩子充分观察、比较,逐步渗透“有序”的数学思想方法。  2012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修改的第一年,拿了新教材大致翻阅一下,最明显的就是在内容上稍有调整,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以及例题、图示都没有大的改动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语言实践中完成,语言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搭建小练笔舞台,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让语言实践真正实现“读写两支莲,曼妙并蒂开”。  一、精彩仿写,练在经典语段处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好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独具慧眼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识字要求:让学生喜欢文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一年级中,第一册要求学生认识400字,并会写100个字;第二册要求认识550个字,会写250字。识字数量大,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是一项苦任务,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让学生能快乐识字——变苦学为乐学呢?以下就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心理学研究
射击是一项静力性、高精度、动作单调的个体比赛项目。在选材中,摞弹壳能力训练有助于从侧面检验射手的心理素质,把弹壳作为射击运动员一项选材指标,使得运动员天赋条件在提高能力中的地位显得更重要。福建省莆田市的训练场所有限、枪弹少,如果不搞选材,就会造成时间和器材的浪费,摞弹壳测试方法简单,即节省经费又省时间,对普查射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摞弹壳以重叠多为主,初选时测出的个数对其后天训练成绩提高的影响如何呢
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一堂《彩色的非洲》的公开课结束了。  “这堂课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什么?”课后主持人现场采访上课的学生们。  “老师搜集的非洲图片很美!”“老师播放的音乐很美!”  “除此之外,这节课还给你什么印象?”  孩子们沉思片刻后,没有举手的,甚至有摇头的。良久,有个孩子举手,似乎想要挽回这种尴尬的局面,笑着说:“老师对我们很温柔。”  这时听课的老师们一片哗然。一位特级教师走上讲台,
教材目录,是教材编写者对教材内容的精炼概括和简明呈现,是教材内容的纲目,是读者的钥匙。学习好课本目录,有助于学生对三年所学进行纲领性总括性的复习,使学生在复习中处于居高临下、统揽全局的地位。  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已现疲态,甚至个别学生觉得已没有继续复习的必要。为了克服学生的复习疲劳,暴露学生复习中的问题,给学生以新鲜感,我特意安排了课本目录这一课。  【课前准备】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
【案例背景】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地处城市郊区的农村高级中学,学生来自城乡结合部。有一小群学生的状态为:当大部分学生完成规定的任务时,他们还没有完成任务,甚至每一个步骤都跟不上节奏。对于这样的学困生,我们要多加关注,在课堂中要调动这部分学生,让课堂更高效。  【案例主题】  高一必修第三单元第三节《信息的智能化加工》,大多数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感兴趣,课上表现很好。但部分学困生课堂参与热情不高,这就对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不断多元化,我们的教学面临很多的挑战。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以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精神为指引,以学校“真文化”——求先求实,至诚至真为核心理念,落实“真教研”,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智慧”的“真课堂”。  关键词:区域文化;“真课堂”;实践探究  我校的教学质量在片区内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价值观念不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