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的社会性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777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从没和我们的生活分离过,一直在社会或者个人生活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跟文学作品一样,艺术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外在表达,总是会承载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意义,从远古的占卜祭祀到中世纪的传播神学,发展到今天,艺术越来越成为反应社会变革、传达个人心声的媒介。也许各个时代的艺术家都渴望能够创造出与时代脉搏共振的艺术,希望自己的作品体现对人生、对社会、乃至对政治的关注和思考,渴望创造出比传统艺术更博大精深的心灵境界。要创作出这样的艺术作品,艺术家不但需要关注社会深层问题、关心普通人的生活,也需要掌握熟练的创作手法和技巧。墨西哥著名的壁画三杰之一,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1886-1957),就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成为在20世纪初,墨西哥社会变革大背景下,杰出的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宗旨是帮助广大民众理解现代艺术。成立2年后,1931年12月22日到1932年1月27日,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迭戈•里维拉壁画回顾展。理论上来讲,壁画应该是制作于墙上的作品,必须到现场观看,无法被带到在博物馆里进行展览。为解决这个无法携带和移动的问题,开展前六个星期,现代艺术博物馆为里维拉准备了一间工作室,供他在展览前特意为展览重新制作了5幅“便携式”壁画作品──在钢筋水泥板上制作的壁画,这些作品以墨西哥为题材,反映阶级不平等和革命的主题。展览期间,里维拉又现场制作了3幅反映纽约题材的壁画作品,以都市工人的形象来揭示大萧条期间的社会状况和阶级分化。在历时五个星期的展览期间,参观者之众,刷新了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参观人数记录。而那次展览中展出的《土地革命领袖萨帕塔》(Agrarian Leader Zapata),也成为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镇馆收藏。
  经过80年后,在世界经济动荡、民众备受生活前景煎熬的今天,现代艺术博物馆再次将这8幅壁画作品、以及为准备1931年里维拉壁画个展所产生的各种相关文献,以迭戈•里维拉: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所做的壁画个展(2011年11月13日到2012年5月14日)的形式呈现给公众,不知仅仅是个巧合,还是另有更深层的社会意义?
  此次展览展出了促成里维拉1931年个展的主要作品,除8幅壁画外,还包括了全幅绘图、小尺寸的准备图、与个展相关的档案资料、为个展制作的各种出版物、以及他为洛克菲勒中心的壁画所做的设计图(这个壁画没有完成,因里面出现了列宁像而被捣毁,后来,里维拉在墨西哥又重新制作了一幅相同的壁画)。此次展览的重点是里维拉在纽约期间创作的作品,并意图为公众描绘里维拉行走于墨西哥、苏联、美国之间的高度都市化艺术家的形象,同时试图揭示1930年代艺术和政治之间的联系。
  机遇
  迭戈•里维拉1886年出生于墨西哥的瓜纳华托州。他从小就表现出对画画的热爱,10岁进入墨西哥城的一所美术学院学习,经过7年严格的学院式训练后,于1902年毕业。1909年,里维拉赴法国学习美术,期间,接触了毕加索、勃拉克、克利等最新的艺术思想,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和绘画功底。1920年,在墨西哥政府的资助下,里维拉到意大利考察半年多,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积累了丰富的壁画知识,并决定回国推动墨西哥的新壁画运动。
  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里维拉从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力图用壁画作为宣扬自己对社会现状的观察,以期推动社会改革。 1927年,里维拉作为墨西哥共产党的一员受邀前往莫斯科,参加苏联十月革命十周年庆典,期间以素描的方式记录了自己在红场的莫斯科的所见所闻。
  在莫斯科期间,里维拉遇到了小阿尔弗莱德•H•巴尔(Alfred H Barr Jr.)和杰尔•艾伯特(Jere Abbott),两人后来分别成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首任馆长和副馆长,当时正在欧洲游历考察新兴的现代艺术,很高兴结识里维拉这位已经享有一定声誉的著名壁画家。192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不久,小阿尔弗莱德•H•巴尔就向里维拉发出了到现代艺术博物馆做一场壁画专题个展的邀请。
  为资助里维拉到纽约举办个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之一,艾比•阿尔德里奇•洛克菲勒(Abby Aldrich Rockefeller),以2500美元的高价买下里维拉的《莫斯科素描本》;一同购买的,还有下面这幅《反对派》。这笔画款,使里维拉1931年的纽约之行成为可能。
  《反对派》的主题是墨西哥南部的特万特佩克市的一个盛大聚会。1922年,在墨西哥教育部长Jose Vasconcelos的建议下,里维拉曾到那里游历,积累了有关墨西哥原住居民风土人情的丰富素材。画中以鲜艳的墨西哥民族服饰以及装饰为主,将墨西哥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创作手法相融合。画的前景是几个反政府分子──在这样的聚会中,当地原住民不同派别之间的小规模冲突可说是家常便饭。
  技术准备
  美国驻墨西哥大使德怀特•莫罗 (Dwight Morrow)对里维拉也赞赏有加,在任期间曾资助里维拉在库埃纳瓦卡所做的壁画系列。莫罗大使离任前,莫罗夫人,伊丽莎白•莫罗(Elizabeth Morrow),向里维拉订购了一张壁画。为方便莫罗夫人携带壁画回国,里维拉创造性地将壁画画在一个镶嵌的金属框中的水泥板上,从而摸索出制作便携式壁画的经验。这个经验,为里维拉能够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壁画回顾展,打下了技术基础。
  下面这幅《市场景象》就是里维拉的第一张便携式壁画作品,是库埃纳瓦卡壁画中的一部分,表现的是墨西哥叙事史诗中莫雷洛斯时期,墨西哥当地居民向占领者供奉食物的情景。图中妇女跪地而坐,两脚交对盘于股下,是里维拉使用的典型绘画语言,用以表现墨西哥原住民亡国后的卑微地位。
  纽约回顾展
  1931年回顾展中,最为著名的是《土地革命领袖萨帕塔》(Agrarian Leader Zapata)。在这幅画中,里维拉将萨帕塔描绘成一个衣着朴素的农民运动领袖,他的脚下躺着牧场主的尸体。里维拉是个善于创造传奇性的人,据他的传记作家说,在晚年的里维拉口中,他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已经被他自己传奇化。在这幅壁画里,他意图将萨帕塔表现为一个同情劳苦大众的朴素的革命领袖,但是这和萨帕塔本人对自己的定位并不完全符合。作为一个优秀的骑手,萨帕塔经常自称“牛仔”,身着华丽的衣服,紧身骑裤配银色亮饰的马甲,是当时墨西哥精英阶层典型的招牌装束。
  《印第安勇士》是这批作品中回溯墨西哥历史最远的一幅,表现的是16世纪西班牙占领时期的故事。图中一位阿兹台克勇士身着猎豹服装和面具,将一把石刀刺向入侵者的咽喉。在墨西哥的历史上,猎豹勇士是阿兹台克军队编制中的精锐部队,以英勇善战闻名。这幅作品充分展示了里维拉对前哥伦比亚艺术和欧洲艺术的深入研究。倒地西班牙入侵者身体的透视比例以及精心刻画的盔甲,都来自于里维拉1920年在意大利对文艺复兴时期壁画的认真观摩和学习。这幅作品中令人震撼的暴力景象,揭示着中美洲动荡的历史以及刚刚结束的墨西哥社会革命,也试图展现墨西哥革命后一直持续不断社会斗争。
  里维拉早期的壁画中多以墨西哥的农民为主体。1927年访问苏联后,里维拉越来越多地将城市工人作为他壁画的主体,将社会革命的主题从墨西哥本土扩展到世界范围内,成为宣扬世界范围内工人革命的斗士。下面这幅《起义》就是以城市工人和身着现代服饰的年轻母亲作为反抗军警的主题。对于纽约的左倾艺术家来说,里维拉的壁画为他们竖立了一个通过壁画反映和推动社会革命的榜样。
  纽约之行,正值美国大萧条期间,纽约市政通过大力扩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经济、创造就业。里维拉所见证的,是一个各种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如火如荼的城市发展图景。在随后的一次采访中,里维拉高度评价此次纽约之行对他之后的壁画创作的影响,认为纽约与墨西哥不同,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是最适合用壁画来进行公众教育和宣传的地方。
  《冻结的资产》被有些人认为是对纽约粗鲁无理的冒犯,因为它揭示了大萧条时期,无数无家可归的民工睡在拥挤的工棚里,为纽约的高楼大厦添砖加瓦,工薪阶层在拥挤的地铁站台上等候列车,而少数的富人却在忙着把自己的财富保存到银行的保险箱里。里维拉眼中的大都市景象,充满了繁忙拥挤、贫富对比的不协调,也表现了他对劳苦民众的同情。而《电力》则描绘了工人在电站发电机内部工作的场景。
  争议
  里维拉在纽约期间,还准备为他的主要赞助人,洛克菲勒家族的洛克菲勒大厦一号楼,美国无线电集团大楼的大厅,创作一副壁画。这幅壁画的设计稿也在此次展览中展出。此外,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从1932年9月到1933年5月,里维拉和洛克菲勒中心管理层的书信往来,以及这幅壁画被销毁后纽约报章的相关报道。
  虽然与其他的艺术家相比,里维拉的政治立场更加鲜明突出,他还是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艺术家,然后才是个政治家,一直保持着艺术家向真向善的童心。在引领墨西哥现代艺术启蒙运动的壁画三杰中,里维拉作品最丰富。虽然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却在1929年因批评斯大林、同情托洛茨基而被墨西哥政府驱逐,但是,这也没有让他闭上自己的嘴,他的一生都是一位忠实于自己,勇于表达自己的杰出艺术家。
其他文献
女》是用来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盟军并肩作战的女性志愿人员纪念性雕塑,但是它并没有触及这些志愿人员的个体身份,仅是以神话故事中的胜利女神Nike的形象来作为她们的抽象代表。1940年纳粹占领期间,这座雕像被锯成三截扔到库房里。1985年,它被重新竖立在卢森堡的宪政广场,并配以一个底座,上面刻满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士兵(注意,他们都是男性)的名字,使它成为纪念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纪念碑。2001
期刊
主持语:  本期师出名门向读者推介的是:西安美院版画系张凌教授和她的三位研究生。需要说明的是:杂志创刊四年来,张凌是本栏目推出的第二位女教师,通过教与学,我们可以看到,坚守版画教学和富有创作激情的张凌,是如何运用试验性和课题性的教学手段,打通和激活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也看到了王晶、张峰平、王涛在张老师的精心呵护和学术主导下,是如何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        版画教学与创作思考  在版画
期刊
蓝色的西湖并不多见,闲步西湖,眼见多是青色。青碧的水、黛绿的树,仿佛连天空也被绿意湮染,那么周刚为何舍绿而取蓝?又或是画家由环境生态出发,对城市天空提出的蓝色寓意?然细细想来西湖之蓝也确实存在。天晴时湖面是银色,下雨的日子则烟雾蒙蒙一片灰蓝,更何况夜幕初垂,星辰将启未启之间的那一种湛蓝,与湖边树下的蓝色灯光相映成影。周刚的画作,将我所忽视的那一抹抹蓝色瞬间唤至眼前,而西湖的绿色真的被舍弃了吗?《西
期刊
读 者A:陈老师你好,我很喜欢你的画,包括早期的西藏组画,我是80年出生,较之您的所有作品,更喜欢你早期的作品。您能分析一下您作品的发展演变过程吗?是不是早期作品感情更饱满呢?  陈丹青:这应该你帮我分析分析。我也想找人帮我看看画。我们三个人马上要到上海办展览,媒体就会动脑筋弄点戏出来,找来了王安忆,她和我同届,是个老知青,文学家。她很喜欢我们三个人年轻时期的画,可是我们三个人当中的韩辛,最痛苦的
期刊
周刚是我关注了很久的水彩画艺术家。前不久和周刚的会面,我和周刚就中国现代绘画,有过一番交谈。我的大致意思如下:当中国发生了至今难以完全确定功过的“五四运动”,一场深刻的物质形态的与精神形态的社会现代化转型就不可逆转了。这样的时代背景几乎注定了一切文化意义上的努力都染着上现代性的色彩。从粗陋而蛮横的工业化运动,到对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狂热般地吸收、挪用甚至错用,内在的逻辑动力不外乎适应现代化的世界生存
期刊
在众声喧哗的中国当代画坛上,有一种声音特别值得我们聆听和思考,那就是来自历史深处和个人灵魂中的反思、忏悔与创造之声。“生于1949:李斌画展”展示了画家在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红卫兵、知青、共产党员、探索者和反思、忏悔者等人生旅程上各个时期中所创作的重要作品,从中人们会发现一个经历过从红卫兵到忏悔者的心路历程的真诚的人。  李斌于1949年11月生于上海,在“文革”期间是《上海红卫战报》的美术编辑,
期刊
这  里摘录几段我的“画室杂记”:夜很静很静,独自坐在画室,想着窗外远远的风,吹过耳语着的树,树在谈论些什么?我好奇地谛听着。也许,在某一个清晨,昨夜的很多很多想象和幻想,都在这夜色中的耳语变得深沉厚实。  终于安定下来了,画画、抽烟斗、喝茶,看看书,打打电脑,还有很无聊地海阔天空地瞎想,或者什么都不想。安静是一份福分。阳台和窗台种了几株竹子,夜风吹来,竹叶嘎嘎地响,晃动的影子似乎是心的飘然悠然的
期刊
学术之路  SHMJ:白老师,您好。能有机会对您进行这样一次访谈,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您这次回国是在北大讲课吗?  白谦慎:我在北大做访问学者。  SHMJ:您前几天在故宫博物院参加的“兰亭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也去旁听了。  白谦慎:对,我只是去做了个评议。现在除了跟我目前的研究有关的东西,全都辞掉。我现在主要是在做关于晚清的吴大潋的研究,而跟吴大潋无关的邀请,我基本都不接受。因为十几年前,我
期刊
主持语:  照片上的来源、黄庆、任志忠、邬大勇、周小松,是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青年教师,他们在美院和西湖湖山境域的滋养下,氤氲着一种生活的姿态和创作的热情,代表着当今中国油画的一种特殊气质。他们乐于回溯探源,在追踪西方绘画“古典”精神的同时,也关注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走向。尽管他们的面貌各有不同,但对个体生存体验已成为他们艺术表达的一种主要人文意识。他们关注生活、关注情感、关注作品的纯正性,并努力
期刊
我  总觉得,画画是谛听心灵的回声。心灵像一个飘浮的钟,在时间的维度,在穿越着历史和现实的空间,有时被一阵风吹响,声音在旷荡深幽中飘出,清脆而沉逸,引来似有若无的回响。屏心息气,谛听这种回响,在画面的墨韵笔意、结构形态中感觉这回响,传达这回响。  不知是我有意去选择和标示“天地悠然”这一表现题材,还是老屋、云水、回栏、斜柱,撞击着我飘浮的心灵,由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画着,企求画出曾经有过的一阵阵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