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网民没到过汶川,对这里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因为信息不对称,将‘道德洁癖’强加给我们。灾区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下去,你会心安吗?无论从道德或其他什么层面来约束他们发展,是更不道德!”
——汶川县县长张通荣
“5·12”重灾区能否建成5A景区
5A景区计划惹争议
“5·12”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汶川县,最近陷入舆论“暴风眼”。2月20日,有媒体报道称,汶川县近日启动了“汶川映秀‘5·12’震中纪念地”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 消息甫出,一经网络发酵,许多网民质疑:在震中遗址上建5A景区是“伤疤上纹身”,“用灾难来创收”,会伤害灾区人民的感情,更是当地官员的“政绩冲动”。
汶川县县长张通荣坦言在遭受巨大压力时倍感委屈:“我们发展旅游,争创5A景区,有着很深厚的背景和现实选择,是经过充分论证和谨慎权衡的。”张通荣表示:“我们尊重他们发表观点、看法的权利,但显然他们误读了。”
事实上,汶川此次饱受争议的5A计划,实际是将映秀、水磨、三江这些成片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后,建成一个更成熟的景区,映秀地震遗址只是该景区中的一个点,位于景区的核心保护区。
汶川的县城、三江、绵虒等地,其实大地震之前就已经是成熟景区,“不能说震后反而不能搞旅游了,我们现在只是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提振旅游业”。
尴尬现实下的选择
经过3年多的努力,汶川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但灾区群众和地方政府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尽管映秀、水磨灾后建设得非常不错,但老百姓收入依然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张通荣表示,首先没有土地,无法搞农业,进行种养殖。“5·12”大地震前,汶川本来土地资源就很稀缺,震后耕地大面积被毁,土地更为紧缺。
其次,震前的汶川,是四川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 但大地震后,该县大部分工业转移到茂县、理县、成都。水磨以前是汶川的工业重镇,震后搬走企业,将土地完全让出来,用于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这样一来,汶川的工业优势没有了,“老百姓过去没有土地还可以到工厂去打工,现在这条路堵死了,发展旅游就成了唯一的出路。”张通荣说。
2月24日,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汶川争创5A景区一事时亦强调:“由于当地地势条件,老百姓在恢复重建结束以后,主要就业门路和商业形态是旅游。”
最大民意:生者幸福
对于汶川争创5A景区,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是,“是否尊重了当地人的权利和意愿”。公众担心,政府主导将地震遗址这个伤痛之地創建成高级景区,会伤害灾区民众感情。
记者采访中获得的民意调查表显示,受调查者中的90%知道创5A景区事情,77%称创建震中纪念地5A景区不会给他们带来情感上的伤害,所有受调查者则都表示支持创5A工作。
一家经营餐饮的渔家大院,最近在映秀震中纪念地附近开张。这是当地20多户居民联营的。蒋永福是联营者之一,他在地震中失去两位亲人,曾长时间陷入悲痛。“日子总是要过,我们得吃饭。”蒋表示,5A景区如果创建成功,将给当地居民带来两方面的好处:一是经济上的收入,二是能把灾区民众昂扬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让关心、帮助过灾区的人放心。
张通荣将震区民众需要表述为:住上好房子、拥有好身子、过上好日子。“好日子”需要选择一个好路子来支撑。张通荣认为,“旅游业发展起来了,灾区民众就可以去旅游企业服务,或者靠亲戚朋友资助,开一间投资不大的商铺、酒吧、茶楼,实现就业、创业。”
“许多网民没到过汶川,对这里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因为信息不对称,将‘道德洁癖’强加给我们。灾区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下去,你会心安吗?无论从道德或其他什么层面来约束他们发展,是更不道德!”张通荣说。
声音
“用历史给人以力量”
——国外的灾难遗址地旅游
对于灾难遗址的保护,大多数人认为应该保持原样,展现真实的历史。在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遗址,游客们能从“原爆纪念碑”里看到“希望过去的错误不要重演”的碑文。而原子弹爆炸中心被铁栏杆环绕围住,属于禁止入内的范围,白骨一样的建筑空壳中,只有青青的绿草算是生命的象征。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遗址自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对外开放。时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克拉克在访问了切尔诺贝利地区后对乌克兰的旅游倡议表示支持。他说,参观切尔诺贝利地区可以让人们了解历史的悲剧,重新认识核设施安全的重要性。
如今涉及死亡、灾难、暴行地的旅游正日益遍布于世界各地。一方面,它见证和保护了历史,另一方面“灾难消费”也为当地带来了经济上的收入。而关于灾难遗址如何在商业和保护间寻求平衡,一直是业界争论的话题。
美国“9·11”国家纪念馆的建立也经历了波折。有人希望重建更高的双子塔,有人考虑到遗址的神圣性,希望建立一个纪念馆。直到2006年,各方才达成一致,这才有了现在的纪念馆。随着“9·11”旅游业的高涨,如何为这一灾难遗址展开营销,而又不显得是在利用那场悲剧或削弱其意义,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
“9·11”纪念博物馆主任艾丽斯·格林沃尔德曾说过:“我们知道人类能够做出最恐怖的事情,我们还要记住人类有极强的复原能力,能够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能够重建生活。”不管“黑暗观光”何去何从,我们都不能销蚀其“用历史给人以力量”的功用。
——汶川县县长张通荣
“5·12”重灾区能否建成5A景区
5A景区计划惹争议
“5·12”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汶川县,最近陷入舆论“暴风眼”。2月20日,有媒体报道称,汶川县近日启动了“汶川映秀‘5·12’震中纪念地”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 消息甫出,一经网络发酵,许多网民质疑:在震中遗址上建5A景区是“伤疤上纹身”,“用灾难来创收”,会伤害灾区人民的感情,更是当地官员的“政绩冲动”。
汶川县县长张通荣坦言在遭受巨大压力时倍感委屈:“我们发展旅游,争创5A景区,有着很深厚的背景和现实选择,是经过充分论证和谨慎权衡的。”张通荣表示:“我们尊重他们发表观点、看法的权利,但显然他们误读了。”
事实上,汶川此次饱受争议的5A计划,实际是将映秀、水磨、三江这些成片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后,建成一个更成熟的景区,映秀地震遗址只是该景区中的一个点,位于景区的核心保护区。
汶川的县城、三江、绵虒等地,其实大地震之前就已经是成熟景区,“不能说震后反而不能搞旅游了,我们现在只是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提振旅游业”。
尴尬现实下的选择
经过3年多的努力,汶川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但灾区群众和地方政府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尽管映秀、水磨灾后建设得非常不错,但老百姓收入依然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张通荣表示,首先没有土地,无法搞农业,进行种养殖。“5·12”大地震前,汶川本来土地资源就很稀缺,震后耕地大面积被毁,土地更为紧缺。
其次,震前的汶川,是四川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 但大地震后,该县大部分工业转移到茂县、理县、成都。水磨以前是汶川的工业重镇,震后搬走企业,将土地完全让出来,用于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这样一来,汶川的工业优势没有了,“老百姓过去没有土地还可以到工厂去打工,现在这条路堵死了,发展旅游就成了唯一的出路。”张通荣说。
2月24日,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汶川争创5A景区一事时亦强调:“由于当地地势条件,老百姓在恢复重建结束以后,主要就业门路和商业形态是旅游。”
最大民意:生者幸福
对于汶川争创5A景区,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是,“是否尊重了当地人的权利和意愿”。公众担心,政府主导将地震遗址这个伤痛之地創建成高级景区,会伤害灾区民众感情。
记者采访中获得的民意调查表显示,受调查者中的90%知道创5A景区事情,77%称创建震中纪念地5A景区不会给他们带来情感上的伤害,所有受调查者则都表示支持创5A工作。
一家经营餐饮的渔家大院,最近在映秀震中纪念地附近开张。这是当地20多户居民联营的。蒋永福是联营者之一,他在地震中失去两位亲人,曾长时间陷入悲痛。“日子总是要过,我们得吃饭。”蒋表示,5A景区如果创建成功,将给当地居民带来两方面的好处:一是经济上的收入,二是能把灾区民众昂扬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让关心、帮助过灾区的人放心。
张通荣将震区民众需要表述为:住上好房子、拥有好身子、过上好日子。“好日子”需要选择一个好路子来支撑。张通荣认为,“旅游业发展起来了,灾区民众就可以去旅游企业服务,或者靠亲戚朋友资助,开一间投资不大的商铺、酒吧、茶楼,实现就业、创业。”
“许多网民没到过汶川,对这里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因为信息不对称,将‘道德洁癖’强加给我们。灾区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下去,你会心安吗?无论从道德或其他什么层面来约束他们发展,是更不道德!”张通荣说。
声音
“用历史给人以力量”
——国外的灾难遗址地旅游
对于灾难遗址的保护,大多数人认为应该保持原样,展现真实的历史。在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遗址,游客们能从“原爆纪念碑”里看到“希望过去的错误不要重演”的碑文。而原子弹爆炸中心被铁栏杆环绕围住,属于禁止入内的范围,白骨一样的建筑空壳中,只有青青的绿草算是生命的象征。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遗址自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对外开放。时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克拉克在访问了切尔诺贝利地区后对乌克兰的旅游倡议表示支持。他说,参观切尔诺贝利地区可以让人们了解历史的悲剧,重新认识核设施安全的重要性。
如今涉及死亡、灾难、暴行地的旅游正日益遍布于世界各地。一方面,它见证和保护了历史,另一方面“灾难消费”也为当地带来了经济上的收入。而关于灾难遗址如何在商业和保护间寻求平衡,一直是业界争论的话题。
美国“9·11”国家纪念馆的建立也经历了波折。有人希望重建更高的双子塔,有人考虑到遗址的神圣性,希望建立一个纪念馆。直到2006年,各方才达成一致,这才有了现在的纪念馆。随着“9·11”旅游业的高涨,如何为这一灾难遗址展开营销,而又不显得是在利用那场悲剧或削弱其意义,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
“9·11”纪念博物馆主任艾丽斯·格林沃尔德曾说过:“我们知道人类能够做出最恐怖的事情,我们还要记住人类有极强的复原能力,能够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能够重建生活。”不管“黑暗观光”何去何从,我们都不能销蚀其“用历史给人以力量”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