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高等院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保障、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的党风廉政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认真分析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对做好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保证高校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党风廉政 现状 对策
高等院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保障、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体现在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中。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的自主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渠道和资金来源多元化,基建项目增多,物资采购种类、数量增大,办学收费途径更加灵活。这些变化为高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职务犯罪呈现出明显的多发和高发趋势。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已成为关系高校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高等院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分析
从总体上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态势比较好,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以“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围绕以下几项工作展开:
一是重视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高校普遍将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扩大教育阵地,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网络,党委与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通过任务分解,细化廉政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和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通过开展责任制落实检查、责任追究等来促进责任制的落实。三是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高校廉政制度的建设,除了构建学校顶层制度以外,对于易发腐败的重点部门和岗位,督促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公开办事程序,堵塞管理漏洞,严防腐败产生。四是以校务公开规范学校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高校推行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和制约。在“三重一大”决策民主化制度基础上,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主持,纪检和工会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师生积极参与,促进了学校民主管理。五是加强易发腐败部位和部门的监督监察,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在完善查办案件工作机制,拓宽发现案件的渠道,提高查处案件质量和效率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发挥监察职能过程中,重点加强了腐败易发部位如干部任免、招投标、基建、采购、招生、财务以及建设项目与大额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监管力度。
在肯定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正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严峻挑战和考验。
一是党中央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当前出现一些案件多发的新领域,高校、医院等单位案件呈多发态势,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一刻也不放松”。贺国强同志也强调要“健全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对财务、基建、采购、科研经费、校办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校务公开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二是社会大环境给高校带来的影响。社会大环境对高校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物质环境和意识形态两方面。高校在加快自身改革和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与社会经济交往日益广泛,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也直接入侵高校,高校成为社会的“晴雨表”,社会上刮风,学校就会起浪。另一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西方各种思潮和文化观念也不断冲击和渗透高校领域,西方的价值观、道德观、金钱观等悄然侵蚀着大学人的思想,其落后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及现代消费时代以休闲和享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大众文化思潮,都对大学良好的文化氛围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三是高校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在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制度建设滞后、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下,高校的权力部门和领导干部如何使用自主权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权力越来越大,权力的制约却没有及时有效地跟进,存在许多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群众监督、本单位同级监督某种程度上多少成了摆设,客观上没有形成非常有效的监督机制。如大项物资采购、基本建设中的招标、设计、监理、验收等诸多环节,常常会产生收受贿赂的空间。从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曝光情况看,基建、采购已成为高校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易发、多发点。
二、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对策探讨
高校出现腐败,不仅会增大教育成本,影响教育质量,而且会侵害教育者的良好形象,危害公众对教育的信心,扭曲年轻一代的心灵,直接贻害于将来。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力度,通过创新,建立一套包括“不愿犯”的保障机制,“不能犯”的防范机制和“不敢犯”的惩治机制在内的客观实际的权力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教育和疏导使其“不愿犯”。一个人的退化往往是从思想上的退化变质开始,教育的功能在于改造人性,使其向一种道德、理想、健康、正义、文明发展,这是其他任何措施和办法都不可代替的。因此,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健康的精神家园,对于树立教育者的良好形象,提高公信度十分关键。大力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是搞好反腐倡廉的前提和先导,教育为主,防范在前,从思想上牢筑防腐堤坝,其中最根本的是教育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当前,一要着力解决党员干部的“三观”问题,利益的驱使、权力的失控、道德的失落,是影响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主要因素。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其根本原因是价值取向偏离了正确方向,在权力观上表现为私权意识膨胀,在利益观上表现为追逐个人名利,在道德观上表现为丧失荣辱。所以要坚持权与责的统一,强化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党员干部牢记“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真正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教育党员干部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大力弘扬奉献精神,不为杂念所扰,不为亲情所困,不为私利所动。教育领导干部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二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成员,教风对校风、学风建设具有示范作用。广大高校教师尽心尽责,辛勤耕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但近些年,个别高校干部以权谋私,个别高校教师“以岗谋私”,有的甚至在学术上“造假”,令人痛心。随着高校参与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市场陷阱无处不在,校园内部的人稍不注意就会成为别人腐蚀的对象、进攻的目标。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加强师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把职业道德与学术道德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用共同的价值理想、共同的事业追求凝聚人心、凝聚队伍,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言行引导人,以敬业的精神教育人,以渊博的学识折服人。三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应使荣辱观教育、公民教育、廉洁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等德育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交织,使之成为一种相互和谐、统一完整的过程。当前,大学生队伍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受社会影响,校园中不讲诚信的问题时有发生。必须把学生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从诚实守信抓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辨别是非、抵御腐蚀、自省悔过的能力。大力弘扬校园正气,营造文明、祥和、友爱的氛围,创建良好育人环境。四要注重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时效性。当前,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尽管千教育万教育,有些人就是抵御不住金钱的诱惑。从一位犯了错误的高校领导在自省中说:“学校确实开展了各种反腐倡廉教育,但我的躯壳在现场,却没有入耳,更谈不上入心。”当思想道德的约束抵御不了金钱物质的诱惑时,教育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这反映了当前高校党风廉政教育注重实效不够的问题。要有效解决部分人心理失衡、道德失序、行为失范、价值失向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转变党风廉政教育观念,拓展有效途径,创造有效载体,增强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让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最大限度地接受教育,真正从心灵深处“不愿为之”。
[关键词]党风廉政 现状 对策
高等院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保障、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体现在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中。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的自主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渠道和资金来源多元化,基建项目增多,物资采购种类、数量增大,办学收费途径更加灵活。这些变化为高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职务犯罪呈现出明显的多发和高发趋势。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已成为关系高校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高等院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分析
从总体上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态势比较好,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以“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围绕以下几项工作展开:
一是重视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高校普遍将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扩大教育阵地,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网络,党委与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通过任务分解,细化廉政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和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通过开展责任制落实检查、责任追究等来促进责任制的落实。三是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高校廉政制度的建设,除了构建学校顶层制度以外,对于易发腐败的重点部门和岗位,督促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公开办事程序,堵塞管理漏洞,严防腐败产生。四是以校务公开规范学校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高校推行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和制约。在“三重一大”决策民主化制度基础上,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主持,纪检和工会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师生积极参与,促进了学校民主管理。五是加强易发腐败部位和部门的监督监察,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在完善查办案件工作机制,拓宽发现案件的渠道,提高查处案件质量和效率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发挥监察职能过程中,重点加强了腐败易发部位如干部任免、招投标、基建、采购、招生、财务以及建设项目与大额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监管力度。
在肯定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正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严峻挑战和考验。
一是党中央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当前出现一些案件多发的新领域,高校、医院等单位案件呈多发态势,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一刻也不放松”。贺国强同志也强调要“健全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对财务、基建、采购、科研经费、校办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校务公开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二是社会大环境给高校带来的影响。社会大环境对高校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物质环境和意识形态两方面。高校在加快自身改革和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与社会经济交往日益广泛,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也直接入侵高校,高校成为社会的“晴雨表”,社会上刮风,学校就会起浪。另一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西方各种思潮和文化观念也不断冲击和渗透高校领域,西方的价值观、道德观、金钱观等悄然侵蚀着大学人的思想,其落后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及现代消费时代以休闲和享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大众文化思潮,都对大学良好的文化氛围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三是高校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在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制度建设滞后、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下,高校的权力部门和领导干部如何使用自主权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权力越来越大,权力的制约却没有及时有效地跟进,存在许多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群众监督、本单位同级监督某种程度上多少成了摆设,客观上没有形成非常有效的监督机制。如大项物资采购、基本建设中的招标、设计、监理、验收等诸多环节,常常会产生收受贿赂的空间。从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曝光情况看,基建、采购已成为高校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易发、多发点。
二、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对策探讨
高校出现腐败,不仅会增大教育成本,影响教育质量,而且会侵害教育者的良好形象,危害公众对教育的信心,扭曲年轻一代的心灵,直接贻害于将来。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力度,通过创新,建立一套包括“不愿犯”的保障机制,“不能犯”的防范机制和“不敢犯”的惩治机制在内的客观实际的权力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教育和疏导使其“不愿犯”。一个人的退化往往是从思想上的退化变质开始,教育的功能在于改造人性,使其向一种道德、理想、健康、正义、文明发展,这是其他任何措施和办法都不可代替的。因此,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健康的精神家园,对于树立教育者的良好形象,提高公信度十分关键。大力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是搞好反腐倡廉的前提和先导,教育为主,防范在前,从思想上牢筑防腐堤坝,其中最根本的是教育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当前,一要着力解决党员干部的“三观”问题,利益的驱使、权力的失控、道德的失落,是影响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主要因素。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其根本原因是价值取向偏离了正确方向,在权力观上表现为私权意识膨胀,在利益观上表现为追逐个人名利,在道德观上表现为丧失荣辱。所以要坚持权与责的统一,强化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党员干部牢记“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真正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教育党员干部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大力弘扬奉献精神,不为杂念所扰,不为亲情所困,不为私利所动。教育领导干部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二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成员,教风对校风、学风建设具有示范作用。广大高校教师尽心尽责,辛勤耕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但近些年,个别高校干部以权谋私,个别高校教师“以岗谋私”,有的甚至在学术上“造假”,令人痛心。随着高校参与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市场陷阱无处不在,校园内部的人稍不注意就会成为别人腐蚀的对象、进攻的目标。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加强师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把职业道德与学术道德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用共同的价值理想、共同的事业追求凝聚人心、凝聚队伍,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言行引导人,以敬业的精神教育人,以渊博的学识折服人。三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应使荣辱观教育、公民教育、廉洁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等德育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交织,使之成为一种相互和谐、统一完整的过程。当前,大学生队伍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受社会影响,校园中不讲诚信的问题时有发生。必须把学生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从诚实守信抓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辨别是非、抵御腐蚀、自省悔过的能力。大力弘扬校园正气,营造文明、祥和、友爱的氛围,创建良好育人环境。四要注重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时效性。当前,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尽管千教育万教育,有些人就是抵御不住金钱的诱惑。从一位犯了错误的高校领导在自省中说:“学校确实开展了各种反腐倡廉教育,但我的躯壳在现场,却没有入耳,更谈不上入心。”当思想道德的约束抵御不了金钱物质的诱惑时,教育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这反映了当前高校党风廉政教育注重实效不够的问题。要有效解决部分人心理失衡、道德失序、行为失范、价值失向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转变党风廉政教育观念,拓展有效途径,创造有效载体,增强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让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最大限度地接受教育,真正从心灵深处“不愿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