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绘画教学对学生创作意识培养之反思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f0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国内多数普通高校绘画类专业教学对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比较薄弱,更多的倾向于手头绘画基本功的培養,导致美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对创作缺乏认识,创作意识淡薄,甚至大学四年进入毕业创作阶段还不知何为创作以及如何进行创作,这一现实问题不得不引人深思。本文试图分析普通高校绘画教学对学生创作意识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希望能够以此更好地促进普通高校对美术类大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普通高校;绘画教学;学生;创作意识;培养
  普通高校绘画专业的毕业创作是美术类大学生四年学习的最终检验,同时还是学生从创作学习阶段过渡到独立自由创作的关键环节,美术类大学生在进行毕业创作之前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创作知识,尤其是充分的绘画创作意识。所谓创作意识是画家个体面对生活有进行创作表达的自觉动机和成熟思维,充分成熟的创作意识可以很好地支配绘画技法学习,并且能够指导创作表达的顺利完成。有的高校老师认为绘画创作没办法教,因为每个人的最终创作都是因人而异,个人创作是自由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具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具体的创作方法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用以教学,但是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是可以在普通高校绘画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的。目前多数普通高校绘画专业教学中对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都比较薄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美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对创作缺乏认识,创作意识淡薄,甚至大学四年进入毕业创作阶段还不知何为创作以及如何进行创作,这一现实问题应该引起每一位普通高校美术老师的反思。
  一、普通高校绘画教学中关于学生创作意识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多数绘画专业的大四学生毕业创作意识薄弱
  经过实践调查,多数普通高校的大四毕业生在进入毕业创作阶段之前,对绘画创作缺乏系统的认识,对大学阶段绘画学习的目的也是认识粗浅,没有基本的创作意识,所以在进入大四毕业创作阶段,多数大四学生面对毕业创作都是举手无措,无所适从。这跟平常的绘画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大谈毕业创作,实际上却还不知道绘画创作到底是什么,如何进行绘画创作以及一些基本的创作程序都不清楚,甚至连原始生活素材与创作的区别都是模糊混淆的。最后只能在老师短期的带领下勉强入手,无非挑选一些相对完整的素材照片,对着照片就原样画下来,被动地进行描绘,由于缺乏清楚的创作思路,没有主观的表达取舍,作品的水平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始照片素材,因此他们对照片素材的依赖性特别大,没有好的照片素材就不知道如何下手进行毕业创作,多数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照片素材,而根本没有领会绘画创作的要义,最终只能无奈对着照片画完一张类似照片的画面作为毕业创作作品而草草毕业,以至于即使完成了毕业创作,创作意识依然还是处于模糊和薄弱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毕业以后的个体自由创作。
  2、绘画教学的各个阶段偏重技法教学,缺乏创作知识的讲授
  目前国内多数普通高校的绘画教学多偏重于绘画技术层面的教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各个阶段教学缺乏关于创作知识的系统讲授,学生在低年级的绘画学习中就被引导到绘画技法层面的审美评判价值上,没有兼顾到对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大学四年的思维意识里只有绘画技法,而无基本的创作意识,因此也无法对熟练的绘画技法进行主观的取舍表达和创造,等到大四毕业创作,由于创作意识的缺乏,绘画技法再熟练,临阵磨枪也无法改变学生对创作无知的现状。普通高校绘画专业教学各个阶段偏重绘画技法层面的教学,缺乏创作知识的系统讲授。这一方面跟绘画本身的技术性有关,绘画本身的技术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必须认识到绘画技法是在载体,创作表达才是核心,所以在绘画技法训练的同时应该兼顾到创作意识的培养,不然很容易误导学生认为绘画学习就是绘画技法的练习,思维掉进绘画技法训练的泥潭里而不能自觉,无法领悟真正创作的要义。另一方面原因跟普通高校美术专业教师自身的创作修养也有关系,美术教师自身的创作修养不够,自然无法认识到培养学生创作意识的重要性,更没有能力对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进行引导和教学。学习绘画的终极目的就是创作,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等到学完所有绘画课程后才能进行创作,实际上创作伴随着绘画学习的全过程,因此,在普通高校绘画专业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应该唐学生逐渐了解创作的相关知识,明白学习绘画的终极目标,如果心中失去了创作这一终极目标,在漫长的绘画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己,忘记学习绘画的初心,一味钻进绘画技术层面的泥潭而不能自觉,最终成了为了绘画而绘画的牺牲品。
  3、平常繪画作业缺乏创作意味表达和创作思维的引导
  由于普通高校绘画专业大学生的创作意识不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平日绘画作业普遍存在完成度不够,缺乏作品的完整画面意识,往往只能停留在粗浅的技法习作层面,画面没有一定创作意味的表达,大部分绘画作业还是半成品就结束了,无法使平常的绘画作业提升到创作作品的高度,导致学生养成半途而废的绘画坏习惯,这对创作是十分有害的,久而久之,学生一直画不出完整的画面效果,便会逐渐丧失了学习绘画的兴趣,形成恶性循环,永远无法走进创作的园地。究其根源,学生的作品品质不高不仅仅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核心的应该是创作意识的缺乏,由于缺乏对创作表达这一终极目标的认识,他们不知为什么要画画以及为何要那样去表现,对目前要学习的绘画缺乏自身内心目标的预设性,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学习,不知道自己应该画成什么样子,无法把控自己的画面,学生无法把握自己画面到底画到了什么程度以及将要达到什么效果,所以学生平常绘画作业只完成了一半就结束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的绘画作业自然不能提升到创作作品的高度,即使参照了名家的优秀作品,更多的也只是学习了技法,无法主动去追求自己作业中的创作表达,一旦在自己的平常作业中有了创作意识表达的冲动,学生自然会慢慢理清创作的思路,驱使着自己最终完成作品。
  二、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创作表达是学习绘画最原始的动机,内心想要表达什么才是最根本的,这也就是基本的创作意识,绘画技法的训练作为载体是为创作表达服务的,普通高校绘画教学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思想,加强对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首先,从低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在各个教学阶段的相应课程设计上,引导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慢慢学会在自己的每一张画里多多少少融入一点创作意味的表达,甚至条件成熟可以适时完成一张完整的创作作品,这样久而久之的练习,学生就会对创作不断的进行深入理解,逐渐培养出学生一种强烈的创作意识,顺利地过渡到大四毕业创作阶段。其次,绘画技法训练与创作意识培养相结合,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绘画技法的同时围绕一定创作意味的表达主题去表现,这样就会明确思路,学生会想尽一切办法表达出自己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并对绘画技法进行主观取舍表现,这样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认识创作表达与绘画技法的关系,逐渐意识到创作表达的核心位置,从而增强创作意识。再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把自己平常完成的作业参加各类美术展览,他们会在展览中慢慢自觉地去发现差距和区别,学习借鉴别人作品的优点,不断提升自己作品的创作高度,通过展览来增强学生的创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永健,唐晓明 著 . 水彩画创作教学[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0
  [2]王世琴 .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反思[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4)
其他文献
【摘要】:为己之学是自孔子至宋明诸子一直推崇的为学之道。儒家传统中有两种学习内容:一是尊德性,二是道学问。作为一种自觉的道德趋向,做到为己之学既要从“由己”的自觉性出发,又要在“克己”的过程中践行。为己之学的德性主义肯定个体价值的特质,这对克服当下学风教风中的功利主义,以及化解当代人在科技文明异化下的主体性缺失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为己之学;为人之学;现代意义  儒家先贤们一贯排斥以沽名钓
期刊
【摘要】:讲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大概是每个英语学习者都梦寐以求的事,然而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必须经过长期科学、系统、严格的训练,必须下番功夫才行。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只要掌握的词汇量大,记住的基本句型多就行,于是苦背单词和句型;也有的纯粹依赖课堂和教材,可最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许多同学口语差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连许多英语老师都感到困惑,觉得无计可施。下面就谈谈自己对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一些做法。  
期刊
【摘要】:中国1934年的长征是对中国工农红军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一种考验,是一首伟大的人间英雄史诗。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不畏艰险、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谱写的团结战斗的光辉史,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它所表现出的不畏千难万险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奉献精神,已经突破了时空和国度的界限,在人类历史上树立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伟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中华民
期刊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育人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所以,本文首先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三个层面探讨了它们对实效性的制约,为了提高实效性我们将从社会环境、高校教育,自我教育几个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在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所达到的实现程度,产生良好效果的可靠性 。
期刊
【摘要】:《野草》这篇散文语言平实/寓理深刻。刘士聪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了“韵味”说,他提出散文的韵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声响与节奏、意境和氛围、个性化的话语方式。本文依据这一翻译原则,将译文与原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译者很好地把握了野草的内涵意义,成功再现了原作野草之韵,充分证明“韵味”说这一翻译原则的可行性。  【关键词】:刘士聪; 《野草》;“韵味”说;韵味再现  【Abstract】: W
期刊
【摘要】:高师声乐教师习惯于声乐课堂上进行大量的歌唱技术训练,一节50分钟的课堂教学,歌唱呼吸、歌唱位置、歌唱共鸣、声区转换等等发声练习曲占用了绝大部分时间,到了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分析和艺术处理时所剩时间就不多了。而普通高师的人才培养任务不是为了培养歌唱演员,而是为了塑造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强调加强学生对声乐作品音乐情感、音乐审美的体验,培养能够胜任未来教育事业的人才,才是普通高师声乐教学
期刊
【摘要】:以美丽公寓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学生公寓硬件和软件建设。一方面改善和提升学生公寓的硬件设施,提高大学生公寓居住条件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党团、思政、就业入寝室,建设品牌公寓楼栋,提升大学生公寓文化品位,实现环境育人目标,探索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模式。  【关键词】:美丽公寓、环境、育人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
期刊
呼吸技巧中的矛盾  对于呼吸技巧,不同的声乐教育者、表演者及理论者对于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在美声唱法产生之初,呼吸的经验是采用胸式呼吸的方法,由于此时呼吸技巧对于歌唱的重要性还没有一个充分的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歌唱技巧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歌唱者演唱的旋律大多数较平缓、音域不宽,抒情性、叙事性较强,对于歌唱呼吸量的要求程度还不高。因此,胸式呼吸方法在当时普遍的运用。随着声乐演唱
期刊
【摘要】:随着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小学的教育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作者对广西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情况作了深入的调查,进而发现当下使用的小学美术教材并不适合大部分农村地区,开发符合当地美术教学的课程资源才是促进美术教育更好发展的有效方式。文章整合了一些实用且条件许可农村的美术教学资源,富于地域特色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望能对农村地区小学美术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地区;美术资源;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是以大学生的个人爱好、专业兴趣以及共同意愿为基础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学生组织。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作为第二课堂的学生社团成为了高校育人体制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本文以对西南石油大学社团建设现状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社会文化促进方面、素质教育拓展方面和政治导向方面论述了高校学生社团在育人体制中起到的作用,也指出社团人员、资源、影响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