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丁:不可思议与几乎疯掉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imadebicao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能够抗拒生命,而不能抗拒文字的人。
  他在小说中说:“夏天结束得像个不耐烦的婊子,当你汗津津地趴在她身上还没出净存货的时候,这具刚才还火炭似的躯体已渗出凉意侵入我的肌肤。一个天性凉薄的季节已然来临。”
  他在电话里说:“写作几乎是我的全部。假如我现在不能写作了,比方我傻了,或是不能正常思维了,那么我就等于死了。”
  他是《无尾狗》的作者,阿丁。
  不可思议的小说
  阿丁起初是麻醉师,当他结婚了想买套房子时,发现微薄的薪水不足以支撑骇人的房价,就辞职开了个诊所。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二十八九岁的人却像个老中医一样,深感生活极其无聊。
  后来阿丁学会了上网,喜欢在网上写足球评论,便被一个朋友推荐去《重庆青年报》写球评专栏。千禧年,阿丁处于半失业状态,诊所也开不下去了,《重庆青年报》老总赏识其才气,便请他去做编辑。在这期间,阿丁的写作领域开始拓展,不限于体育,文化、影评、书评、社评,由此正式进入写作行业。
  后来跳槽到天津《每日新报》做副刊编辑和娱乐编辑,《新京报》成立以后又去做体育编辑,做了七年半,是他做媒体时间最长的,也是变化最大的。在这期间开始写小说,因为自己对这个世界有表达的欲望。这期间的小说尝试过各种投稿,结果却是屡投屡败。
  “我的朋友阿乙和我有十几年交情,他写小说比我早一些。2006年的一天,他把小说发给我看,我觉得挺不可思议的,在我的朋友里居然出现了一个写小说的。我就想,自己是不是也能写小说啊?”在那一年,阿丁写了几个短篇,因是习作,也没有拿去发表过。
  突然有一天,心中萌生一个想法,他要写一个长篇。“我从2006年开始写《无尾狗》,因为写作习惯不打提纲,心里可能只有两行句子,连一百字都不到,但是有一个影影绰绰的梗概,就开始写,居然不可思议地写完了。”
  我几乎疯掉了
  这个小说经过艰苦的九个月,中间有几次都写不下去了,阿丁说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写小说的料。阿丁的逻辑思维不够好,小说脉络不够清晰,在写的过程中,发现后面的内容和前面的内容发生冲突,对不上了。不过很快,这个坎就过去了。阿丁说自己在写作期间会不间断读一些名著,就是这些世界文坛的巅峰给了他无穷的力量,“你需要写出来,只要你追求自己的内心,只要你选择最适合你的表达方式,就能够写完。”
  对作家而言,写作是一件事,出版却是另一件事。听闻六易其稿,阿丁说:“我几乎快疯掉了,这本小说,我整整放了五年。这五年挺失望的,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因为我看到有些所谓的小说,其实比我写得烂多了,我觉得那些完完全全不如我写得好,但反倒在市面上卖得很好,就觉得不平衡。
  “后来我还是安慰自己,我说,那就放着吧,一个好东西,假如我写的是一个好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衍愈发地闪现细小的光芒。这五年,我就专门去修改它,同时没有耽误写作,我的第二个长篇已经写完了,还有一个短篇集也写完了。我心态算好吧,没有把它看得太重。你想要证明自己在文字上的价值,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不断地写下去。”
  阿丁有很多文学榜样,比如福克纳,胡安·鲁尔福,卡夫卡等。坦言自己尽力朝他们的方向去努力。“我没有特别大的志向,我就是希望我写的东西让大家读着不是特别累,我不相信让普通人读着累的文学作品就是伟大的作品。如果说有真正的野心或是大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了以后,我的书还能够上架。”
  阿丁的心态很好,他认为艰难是上天给他的一种磨练,他敬仰的很多作家,都是四五十岁才发表东西,但他们的年龄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伟大地位。阿丁一直以他们为榜样,因为作为一名写作者,他需要一直写下去。
  马桶上的阅读者
  阿丁有个习惯,喜欢在马桶上阅读。“我喜欢利用一些垃圾时间,那个时间在我看来是彻底的垃圾时间,如果在那个时间只是执行一个生理行为,这个时间就太浪费了。我想在执行生理活动的时候同时执行一些心理活动。”他对阅读环境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只要不是邻居在用电钻,只要不疲劳,在飞机上,在地铁上,他随时都拿出一本书来静静地读。
  阿丁从小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这得益于做图书管理员的母亲。在二十岁之前,他的阅读只为了内心的愉悦,读自己喜欢的书。到了二十几岁以后,开始有目的性地读书,因为发现自己的思维领域不够宽广,思维深度也不够,就会有意识找一些弥补自己弱点的书来读,包括历史、文学等等。
  在写小说的时候,阿丁开始更有目的性的阅读。“我读一篇小说,会把自己代入进去: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去写这个情节?我会怎么去描述这个人物?当然这不是功利,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阿丁看来,一本好的书,就像一个伟大的老年朋友,把他的人生经验传授给你。你不必去体验他的这些人生经验就可以得到这些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说现在有一个人,有一种势力,给我下一道命令说,阿丁,你以后再也不许读任何一本书了,我宁可死掉。意思就是,在不断阅读美好的文字时,我觉得那才是我活得最幸福最开心的时候。一个人没有阅读,他的收获会非常苍白,像在撒哈拉沙漠里一样。”
  任何人都有评价的权力
  《无尾狗》的主人公丁冬身上有阿丁百分之三十的经历,通过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我想呈现我们的生存现状。我们大部分人的生存现状和我小说里描绘的基本一样,越脏的环境,活得越好。”
  有人说,《无尾狗》受福克纳的影响很大。阿丁不认同这种说法,“其实我在写的时候,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我也没有想到他们,我就是单纯地认为这部分虚构需要谁来承担,我就会用他来承担。”但也承认,自己在写《无尾狗》的时候,读得最多的便是福克纳的作品,大师的东西影响力太强了,可能会潜移默化。
  也有人说,《无尾狗》的阳刚气很浓。这便与阿丁的写作初衷相同。“我所理解的阳刚气无非就是两个字,真实。如果你编的故事完全超出了人类的共同体验,硬度是不够的,阳刚气是不够的。如果连最基本的真实都达不到,那他的文章无疑就是软趴趴的,硬不起来的。”
  在《无尾狗》中,叙述者身份的突然介入,隐含的独白系统,回忆的穿插,不时造成读者阅读的混乱。阿丁解释说:“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读者自己会去梳理,不是我本意造成读者的阅读混乱,但我认为那是最合适的叙述方式。我相信大部分作家都是为自己写作,这跟他的作品想让更多的读者读到是两回事。我写我想写的东西,不会管读者的感受。对于读者的评价,我无所谓,任何人都有评价的权力。”   在写作上,阿丁从不要求自己完美,因为知晓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我尽量让自己写的东西让自己最满意。《无尾狗》,相对来说,我觉得还可以吧,我不认为它是写作,它是突破。如果读者认为还可以的话,那只能说明其他作品太差了。”
  如果说对小说有什么期待,阿丁只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读到它。如果有十个人能读到,他一定不想让九个人去读它,而至于这十个人怎么评价,阿丁又是无所谓了。
  走进自己的人物
  阿丁是对文字有洁癖的人,现在写任何一篇稿子,他都要改到六七稿。在他的心中,能够符合“文字最简练的作家”标准的,只有前苏联的巴别尔。比如《骑兵军》和《敖德萨故事》,读过很多遍之后,绝望之心顿起,只觉一字不可删,一字不可减。但他不是阿丁努力的方向,阿丁坦言没有自信,觉得自己这一生也不可能达到他对文字的精妙程度。
  阿丁曾建议没有痛感和有文字洁癖的读者不要读这本小说。他解释说,对他而言,文字洁癖是指描述语言是否到位。对某些读者而言,文字洁癖意味着拒绝脏话,但阿丁认为,脏话是人话的一部分。
  至于没有痛感,“正如我在小说中也写过的,我越活越不知道真正的快乐是什么,但也谈不上痛苦。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什么是真正的痛苦,我也不太懂。我尽可能地把我不懂的呈现出来,让大家去判断。”
  正是这无以言说的痛感和固执的文字洁癖,阿丁能够出入自己笔下的人物,与他们同喜同悲。阿丁的家人告诉他,他在某一行字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不断变化的。他自己并不知晓,现实中的自己和小说中的自己身份互换时,还有别人看到了他的喜怒哀乐。
  “这应该能证明我跟我笔下的人物能融为一体吧。其实一个作家,他在写一百个人物的时候,其实都是写他自己,这一百个人物都是他自己的一个侧面。”阿丁明白,自己在安排人物的命运时也是在安排他自己。
  “我是个感性的人,喜怒都写在脸上的人。除了写作就是看电影,和特别知心的朋友聊天、喝酒,相对还是比较宅的。我尤其喜欢需要动脑筋才能看明白的电影。导演、编剧、小说家,都是靠脑子吃饭,而且全是靠虚构呈现。他们的作品产生之前,必须在脑子里有一个轮廓、梗概,都属于从虚空中建造一个实际建筑的人。小说家构想的是一个既有平面,又有立体,还有心灵的东西。而大部分导演,只需要把一个平面的东西变成立体。”
  面对文坛,阿丁是单薄的,巅峰已经在书写人类的未来。就像《百年孤独》中乌苏拉说的那样,“天哪,这世界一直在打圈圈。”
  面对自己,阿丁是强硬的,他亲手创造了一个燃烧的自己。“我是野生的,我不受任何所谓的文学规则所左右。我觉得我最大的优点就是,谁也左右不了我。”
其他文献
思想与时尚有许多共同点。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它们来来回回潮起潮落,革新之后又复古,复古之后又革新。弄潮儿可以敏锐地把捉到时机,顺风造势,掀起一阵热风,引得观潮者翘足探首,趋之若鹜。今天,书本不仅是思想的产物,它也成了一件时尚品,拥有它便代表着一种身份的归属。读书,不再只是诉诸于内心,也诉诸于身份。于丹、易中天的红火与国民试图寻根有关,“祭孔”、“汉服热”也属同类,在中国经济迅速奔跑的同时,中国人似
期刊
“创意市集”(Fashion Market)这一名词,第一次出现于2004年王怡颖的同名著作,书中引介英国东伦敦区Spitalfields's Market和邻近的UP Market,置身老街区、旧建筑的市集像是传统市场加跳蚤市场的综合体。该年底,创办“南海艺廊”的台北教育大学的学生们在艺廊的院子里,面向街区摆起市集,是华人地区第一场正式使用“创意市集”为名称的活动;次年更与台北市中正区龙福里办公
期刊
“书香不敌咖啡香,重庆南路书店倒8成”,一则新闻开启了九月的风雨。  重庆南路书街有六十多年历史,包括老字号的台湾书店、三民书店、台湾商务印书馆、东方出版社、幼狮文艺,全盛时期一条街上聚集书店、出版社一百多家,至今则仅余二十家左右。重庆南路与武昌街口,书街凋零,书味稀淡,但书店仍在,只是全面转向复合经营的连锁书店(诚品)和折扣很大的网络书店(博客来),间杂努力经营出特色的独立书店如有河book,应
期刊
台湾顽石剧团从9月到10月,开始台湾巡演龙瑛宗的由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燃烧的女人》,并启动多场读书会,重新再认识早期客语作家龙瑛宗。  龙瑛宗本名刘荣宗,祖籍广东饶平,是刘家来台的第四代子孙。1911出生于新竹北埔小镇,父亲曾经营杂货店、樟脑生意,也做过占卜先生,并不富裕,终其一生为了生活努力工作。龙瑛宗从小体质虚弱,严重的哮喘使他经年累月如野草般在风中喘息;成人之后的龙瑛宗则身材瘦小且略带口吃,
期刊
“录像局·档案6:陆春生”艺术家讲座  时间:9月20日19:00  地点:广州博尔赫斯书店小洲店  主讲:陆春生  陆春生,摄影家。2000年他做出了短片《会咳嗽的曲线》,接着又一口气做了摄影作品《水》和《嗨!拉娜》,开始在当代艺术界广为人知。代表作为《夏天时谋杀托洛斯基,金融界的先生们更消沉了》、《对科幻小说最愚蠢的抨击之一是认为它不能预测未来》、《唯物主义者都睡着了》等。  胡思好“10”节
期刊
传统出版,包括出版品的选择、制作、发行。由于新技术,特别是数码技术和硬件载体的变革,传统出版变得危机四伏。传统出版业者如果不改变自己,将会没有立足之地。  传统出版如何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首要是定位,即在 出版产业链中打造属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对了,可能一顺百顺;反之也就一错再错。如何定位自己,我想无非要符合两点要求,一是社会需要你,二是你的条件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即出版产业的需求。  出版
期刊
每当画家为一个人物画素描的时候,我们兴许会问:那个人物和画家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画家惟独挑选他/她作为画中主角?当我们注视着那栩栩如生的五官轮廓,感觉我们就像画家那样充满深情地凝视着模特儿,甚至拥有那位他/她的感官、思想以至情感时,画家的作品就成功掳获了我们的心。作为画家、作家、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的确作如是想。伯格以《观看之道》重新定义画家、绘画与被绘画者(不论是人或物)的关系,以充满关注的“观
期刊
访联经出版公司副总编辑  胡金伦  马来西亚作家在台湾出版作品的历史可上溯至1962年,张寒的《梦里的微笑》,而第一位在台湾获得文学奖的则是商晚筠。从那以后,大批崇尚中华文化的马来西亚年轻人沿着前辈的足迹到台湾,并在台湾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文化梦想。现任联经出版公司副总编辑的胡金伦就是其中的一员。  1998年,胡金伦在吉隆坡《星洲日报》当了两年专题记者之后,留学台湾。政治大学中文所毕业后即进入出版
期刊
2003年9月开业至今,经营轶田书集的店主人是陈政宜、洪一珍夫妇。妻子洪一珍出生澎湖,原本学习服装设计,现为县府文化局的公务员。而丈夫陈政宜则是苗栗后龙镇长大的闽南人,图书资讯、新闻学系毕业后,在报社担任过记者。媒体工作时间弹性,却不一定自由,洪一珍说:“水灾、风灾、地震……他必须待命和回报总社,重要时刻未能陪伴家人,长年错过小孩的成长,总会有很多遗憾。”当时陈政宜已过而立、迈向中年,生怕年纪渐长
期刊
2月1日,“台北书展”开幕第一天,强调中华文化传承、以两岸四地为市场目标的“龙图腾文化”在会场宣布正式成立,准备进军青少年阅读版图。该公司发挥两岸四地出版资源、人才资源、市场资源优势,创新华文“出版交流”平台。龙图腾文化与厦门“大龙树文化传媒”共同企划、引介华文青少年板块好作品,两岸同步作业,此策略联盟运作顺畅,两岸读者也可“同步”阅读。本刊专访大龙树总经理张叔言,畅谈两岸出版合作新模式以及未来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