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思考是——想知道什么?要怎么知道?还有不知道?
围绕一个具体教学情景,教师一般怎么教?科学家如何思考;教师可以怎么教?这三个递进的问题怎么解决的。
板块1:想知道什么?
教学情景:夏天到了,蚊子来咬我们了!关于这个,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教师一般怎么教?
我们今天探究下第三个问题!蚊子不喜欢什么味道?
学生1:我的问题不重要。学生2:以后不提了学生。3:照书提问就行。
科学家如何思考?
这些是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可以怎么教?
1.孩子的问题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引导他们把非科学问题筛出来。
2.孩子提的科学问题不一定适合他们探究,引导他们把暂时很难探究的科学问题筛出来。
这里分析问题的引导,筛选标准的引导,恰恰是我们“帮”学生筛选问题而不是“替”学生筛选问题。学生已然融进了科学家思考的模式,只是他们还不知道……
板块2:要怎么知道?
教学情景:怎样知道植物生长需要阳光?
教师一般怎么教?把实验方案给学生:
科学家如何思考?设计实验没那么简单:
教师可以怎么教?
设计实验有好多要考虑的事情,我们逐个讨论下:什么叫长得好?哪株会长的更好?学生:有灯泡的那个
注意:教师可没有告诉学生怎么做哟!我只是说……怎么知道?……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么?
注意,我可没有告诉学生他的方案不行哦,我只是说:什么特点……?什么告诉你……?看到什么就知道……?引导学生设计和提示方案标准,让我们“帮”学生设计实验而不是“替”学生设计实验。
板块3:还有不知道?
教学情景:我们来总结下,植物生长需要阳光?
这里评估结论的确定性,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恰恰是我们“帮”学生筛选问题而不是“替”学生筛选问题。学生已然经历着科学家思考的模式,只是他们还不知道……
生活教育不是你让学生做了什么,而是学生实际想了什么。这才是决定教学效果如何的标准。这里通过教育实例让科学教师思考以下这样做能够高效借用生活教育促使新时代小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1:怎么思考?2:孩子在探究3:怎么教思考?4:科学什么样?5:不读书,不行!
1.怎么思考?
案例:植物向光生长
现象:幼苗歪向窗户了,再拿一盆放旁边,一天以后……天啊,也歪向窗户了。实验:用光照幼苗,如果朝着光歪,就说明是这样。在幼苗旁边点亮灯泡,当作太阳。阳光在左,灯光在右。改进:在黑暗的房间里,只点亮一个灯泡。一天以后,观察得出结论:幼苗歪向灯泡了。知识笔记:植物有朝着光生长的特点。把长歪的幼苗转个方向放着,过一段看到,它歪向另一边了。
新问题:幼苗的“眼睛”在哪里呢? “眼睛” 在叶子上,因为叶子大,能“看到”更多地光。挡住茎,只露出叶子。拿黑塑料袋裹住茎,灯泡照幼苗。如果幼苗朝着光生长,就说明“眼睛”在叶子上。一天以后,没朝灯泡长。看来“眼睛”不在叶子上。根在土里不见光,那只能在茎上了。用黑色的纸贴在叶子正反面,再用灯泡照它。一天以后,果然歪向灯泡了!知识笔记:植物上能“看见”光的地方在它的茎上。
总结一下,我们思考了什么?
~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窗边的幼苗歪向窗外?
~知道了什么~植物有向光生长的特点。茎能“看见”光在哪里。
~怎么知道的?~猜想现象的原因。做试验检验猜想。
~还不知道什么?~植物的“眼睛”在茎的哪里?
实例告诉我们,孩子只要留心身边,总能发现有意思的现象。他们想知道现象是怎么回事,会提出自己的假设。实验好不好,看到的是实验方案能不能实现目的。为此,拿到一个实验,科学家会做这几件事。搞清楚目的-梳理方案-评价实验。
3.科学什么样?
看到蜡烛的火苗斜了——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可能只是觉得有意思,而科学家会问很多问题:风从哪里来的?……问题是科学家认识自然的动力,而我们确实会带着去哪里找研究问题的疑问。与我们不同的是,科学家会精心挑选问题才开始,我们可能随便挑一个就探究。科学家会选择问题的基础先探究“风是怎么形成的?”因为循序渐进是科学知识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可能只看看能不能说得通,而科学家会想办法检验一头热一头冷,能产生风么?因为观察和实验的证据是科学知识的基础,没有证据,假设旧知识猜测~在我们觉得简单直接就可以设计实验时,科学家往往要做很多设计,弄点烟,看看有没有风~因为好的实验就是需要回答各种问题:在什么条件下做?用什么材料样本?……到了最后,我们会觉得假设肯定正确,而科学家会各种担心犹豫:烟是自己动的,还是风吹的?对于结论的确定性,我们会从坏实验跳到好实验,而科学家身处好实验会再跳到更好地实验获得更肯定的结论。得到了结论,我们可能就觉得探究就结束了,而科学家发现了跟多问题要探究:温度差更多,风会更大吗?有了新问题,新的探究才能开始……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不满足于知道,要知道如何知道。不一定要做科学家,要學习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以学会学习为导向培养学习力。以健康生活为导向培养生活力。以责任担当为导向培养自治力。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培养创造力。社会发展呼吁生活教育要与时代同脉搏。百年来,生活教育始终与时代需求密切结合,参与到我们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等一系列发展的大势中。生活教育的百年就是不断融合中西、走出中国特色的百年,而未来的一百年,生活教育还会也必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围绕一个具体教学情景,教师一般怎么教?科学家如何思考;教师可以怎么教?这三个递进的问题怎么解决的。
板块1:想知道什么?
教学情景:夏天到了,蚊子来咬我们了!关于这个,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教师一般怎么教?
我们今天探究下第三个问题!蚊子不喜欢什么味道?
学生1:我的问题不重要。学生2:以后不提了学生。3:照书提问就行。
科学家如何思考?
这些是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可以怎么教?
1.孩子的问题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引导他们把非科学问题筛出来。
2.孩子提的科学问题不一定适合他们探究,引导他们把暂时很难探究的科学问题筛出来。
这里分析问题的引导,筛选标准的引导,恰恰是我们“帮”学生筛选问题而不是“替”学生筛选问题。学生已然融进了科学家思考的模式,只是他们还不知道……
板块2:要怎么知道?
教学情景:怎样知道植物生长需要阳光?
教师一般怎么教?把实验方案给学生:
科学家如何思考?设计实验没那么简单:
教师可以怎么教?
设计实验有好多要考虑的事情,我们逐个讨论下:什么叫长得好?哪株会长的更好?学生:有灯泡的那个
注意:教师可没有告诉学生怎么做哟!我只是说……怎么知道?……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么?
注意,我可没有告诉学生他的方案不行哦,我只是说:什么特点……?什么告诉你……?看到什么就知道……?引导学生设计和提示方案标准,让我们“帮”学生设计实验而不是“替”学生设计实验。
板块3:还有不知道?
教学情景:我们来总结下,植物生长需要阳光?
这里评估结论的确定性,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恰恰是我们“帮”学生筛选问题而不是“替”学生筛选问题。学生已然经历着科学家思考的模式,只是他们还不知道……
生活教育不是你让学生做了什么,而是学生实际想了什么。这才是决定教学效果如何的标准。这里通过教育实例让科学教师思考以下这样做能够高效借用生活教育促使新时代小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1:怎么思考?2:孩子在探究3:怎么教思考?4:科学什么样?5:不读书,不行!
1.怎么思考?
案例:植物向光生长
现象:幼苗歪向窗户了,再拿一盆放旁边,一天以后……天啊,也歪向窗户了。实验:用光照幼苗,如果朝着光歪,就说明是这样。在幼苗旁边点亮灯泡,当作太阳。阳光在左,灯光在右。改进:在黑暗的房间里,只点亮一个灯泡。一天以后,观察得出结论:幼苗歪向灯泡了。知识笔记:植物有朝着光生长的特点。把长歪的幼苗转个方向放着,过一段看到,它歪向另一边了。
新问题:幼苗的“眼睛”在哪里呢? “眼睛” 在叶子上,因为叶子大,能“看到”更多地光。挡住茎,只露出叶子。拿黑塑料袋裹住茎,灯泡照幼苗。如果幼苗朝着光生长,就说明“眼睛”在叶子上。一天以后,没朝灯泡长。看来“眼睛”不在叶子上。根在土里不见光,那只能在茎上了。用黑色的纸贴在叶子正反面,再用灯泡照它。一天以后,果然歪向灯泡了!知识笔记:植物上能“看见”光的地方在它的茎上。
总结一下,我们思考了什么?
~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窗边的幼苗歪向窗外?
~知道了什么~植物有向光生长的特点。茎能“看见”光在哪里。
~怎么知道的?~猜想现象的原因。做试验检验猜想。
~还不知道什么?~植物的“眼睛”在茎的哪里?
实例告诉我们,孩子只要留心身边,总能发现有意思的现象。他们想知道现象是怎么回事,会提出自己的假设。实验好不好,看到的是实验方案能不能实现目的。为此,拿到一个实验,科学家会做这几件事。搞清楚目的-梳理方案-评价实验。
3.科学什么样?
看到蜡烛的火苗斜了——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可能只是觉得有意思,而科学家会问很多问题:风从哪里来的?……问题是科学家认识自然的动力,而我们确实会带着去哪里找研究问题的疑问。与我们不同的是,科学家会精心挑选问题才开始,我们可能随便挑一个就探究。科学家会选择问题的基础先探究“风是怎么形成的?”因为循序渐进是科学知识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可能只看看能不能说得通,而科学家会想办法检验一头热一头冷,能产生风么?因为观察和实验的证据是科学知识的基础,没有证据,假设旧知识猜测~在我们觉得简单直接就可以设计实验时,科学家往往要做很多设计,弄点烟,看看有没有风~因为好的实验就是需要回答各种问题:在什么条件下做?用什么材料样本?……到了最后,我们会觉得假设肯定正确,而科学家会各种担心犹豫:烟是自己动的,还是风吹的?对于结论的确定性,我们会从坏实验跳到好实验,而科学家身处好实验会再跳到更好地实验获得更肯定的结论。得到了结论,我们可能就觉得探究就结束了,而科学家发现了跟多问题要探究:温度差更多,风会更大吗?有了新问题,新的探究才能开始……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不满足于知道,要知道如何知道。不一定要做科学家,要學习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以学会学习为导向培养学习力。以健康生活为导向培养生活力。以责任担当为导向培养自治力。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培养创造力。社会发展呼吁生活教育要与时代同脉搏。百年来,生活教育始终与时代需求密切结合,参与到我们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等一系列发展的大势中。生活教育的百年就是不断融合中西、走出中国特色的百年,而未来的一百年,生活教育还会也必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