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ERCP治疗的老年患者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o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在老年经内镜逆行肝胆造影术中的可行性。方法:90例年龄在65-75岁行ERCP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人,采用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照组40人,靶控输注丙泊酚。每组记录患者不同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前两组的HR、SBP、DBP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的波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ERCP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复合麻醉更为安全可靠。
  【关键词】ERCP;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复合麻醉;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519-01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指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照影剂,从而对胰胆管行逆行造影。因其具有手术时间短且创伤小等优点,现已成为诊断和治疗胰腺和胆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该操作对患者的咽喉部、胃肠道刺激很大,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甚至会诱发严重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因此,寻找出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成了此操作最迫切的需求。本研究通过观察对比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的ERCP治疗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前者的临床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ASAI-III级择期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90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2士1.42)岁,其中男58例,女32例。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人,采用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照组40人,靶控输注丙泊酚。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术前体征等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研究并排除严重心肺疾病、有ERPC及相关麻醉禁忌者。
  1.2 方法
  术前9小时禁食水,入室后均建立靜脉通道,连接麻醉监护仪并持续监测心率(HR)、血压(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Q2)等各项体征。患者均取俯卧位,垫枕,鼻导管吸氧。对照组2分钟内静脉注射丙泊酚1.0mg·kg-1,持续微泵输注丙泊酚4.0~6.0mg·kg-1·h-1直至手术结束。术中患者如有不适,可追加静脉注射芬太尼1.0?g·kg-1;观察组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1.0?g·kg-1,后15分钟内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g·kg-1诱导,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速率:1?g·kg-1·1h。术中如有体动等反应出现,则追加6~8?g右美托咪定。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组患者在麻醉前及术中、术后不同时点HR、SBP、DBP及SPO2的变化.
  1.3.2 如实记录两组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出现的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体动等不良反映。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S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SBP、DBP及SPO2的比较(见表1)。麻醉前两组的HR、SBP、DBP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的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用药后观察组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体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患者行ERCP的检查时,常引起神经和精神等方面的应激反应,而老年患者则更易于引发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因此选择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观察组于老年患者行ERCP治疗中采用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结果显示,麻醉前其HR、SBP、DBP及SPO2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用药后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波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利用了两者麻醉的位点不同,继而达到协助麻醉、清醒镇痛的良好效果,安全性高,在老年患者行ERCP时具有较高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宝来,余剑波.不同麻醉方法在ERCP诊疗术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 (4) :475-478.
  [2] 张青,陈永强.右美托咪啶的临床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 (3) :434-437.
  [3] 李涵葳,李亚丽,刘喜成,等.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清醒镇静用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临床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3(9):724-726,729.
  [4] 邹鑫,工世端,冯伟.右美托咪啶的临床麻醉应用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32(2) :201-204.
  [5] 陈章玲,曹德权,徐军美,等.右美托咪徒临床应用新进展[J]广东医学,2012,33 (2) :290-292.
其他文献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502-01  1 病例简介:  患者王X,女,32岁,平素月经规律,自诉右下腹微痛1月余,尿HCG(-),外院行彩超检查提示右附件区混合性占位,考虑囊腺瘤,建议手术治疗。后来我院行阴超检查,见右侧附件区一囊性肿物(见图1),大小约5.8×4.8×4.0cm,内呈细密网格样改变,内壁较光滑,CDFI示隔上未见血流,囊壁见点状血流。周围少量液性暗区,
期刊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504-01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疾病,如诊断治疗及时可減少患者的痛苦及经济损失,甚至挽救生命。笔者通过2例宫外孕的诊断过程,在条件有限的医院,着重强调不止询问病史的重要性,还要B超追踪检查确诊附件区有混合性包块,后穹窿穿刺顺利抽出不凝血,避免误诊给患者带来痛苦及经济损失,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23岁,平时月经规律,末次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98-0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因转移性有下腹疼痛1天入院。患者自述1天前无明显诱因及原因出现上腹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无腹胀及背部放射痛。在村卫生室诊为“胃炎”予以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约8小时后疼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并较前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本院就诊。查体:T37.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64.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501-01  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目前临床上针对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最佳治疗手段。我科于2013-04 - 2013-08 期间对12 例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肿瘤样脱髓鞘病的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证实为肿瘤样脱髓鞘病的MR表现。结果:6例表现为单发肿块;2例表现为多发肿块。5例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3例呈长短T1、长短T2混杂信号;7例冠、矢状位呈“垂直征”或有“垂直征”倾向。增强扫描,单发病灶者呈非闭合性环形强化(“半月征”);多发病灶者无明显强化。结论:“半月征”和“垂直征”是中枢神经肿瘤样脱髓鞘病的重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阜蒙县居民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为确定疾病预防控制优先领域、制定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阜蒙县18岁及以上居民600名进行家庭问卷和个人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600个调查对象户均人口为2.65人,食用油69.18克/人日,食盐10.06克/人日,家庭做饭用最主要的燃料柴草/碳/木头/动物粪便86.8%, 被调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姜片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62人分成3组,托烷司琼组(托烷司琼静脉注射),穴位贴敷组(姜片神阙穴穴位贴敷),穴位贴敷加静点组(姜片神阙穴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静脉注射),观察止吐效果。结论:穴位贴敷加静点组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效果满意,且无毒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
期刊
【摘 要】讨论女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女性不孕症;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512-02  分析2013年第一季度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59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年龄一般在25 - 33岁,不孕时间3 - 8年。主诉不孕,无任何自觉症状及体征15例;主诉不孕,但诉慢性腹痛疑内异症、慢性盆腔炎24例
期刊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509-01  患儿,男,生后1小时,因“发现左足背及左小腿皮肤缺损”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8周,出生体重2700克。因母亲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剖宫产分娩,生后无窒息,羊水清,脐带、胎盘均正常。查体:神志清楚,足月儿貌,头颅及四肢无畸形,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左足背及左小腿胫前缺如面积为2.5cm×7.5cm,缺损部
期刊
【摘 要】目的:鉴别以心肌酶、转氨酶增高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方法:作肌电图及腓肠肌活检。结果:5例病人心肌酶谱、转氨酶皆明显增高,其中CK增高最显著,最高值达10903 U/L;肌活检均符合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病理改变。结论:提示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儿的诊断除了临床典型的Gower征阳性,腓肠肌假性肥大外,早期酶学的改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尽早作肌活检,以防误诊及漏诊。  【关键词】肌营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