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联想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z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相似联想
  微题目
  小沙弥说:“师傅,早起晚睡,打坐念经,自忖再没有比我更用功的了,为什么总无法开悟?”
  禅师说:“你一天到晚用功,怎么会开悟?”
  小沙弥说:“难道不用功就可以开悟吗?”
  禅师说:“修行如弹琴,弦太松,弹不出声音;弦太紧,又会断裂。你绷紧了用功的弦,却没有留下思考的时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话。
  微指导
  小沙弥自以为用功至极却始终无法开悟,满腹疑惑地问禅师,禅师巧妙地运用相似联想,以弹琴为喻,点化小沙弥思考的重要性,一语中的,点明一味用功而不思考之弊。相似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对于用功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如果一味地诉诸理论,则过于枯燥,生活中与之相类似的道理有很多,可恰当取譬,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微作文
  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没有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正如葡萄酒的制作,若想酿出色正味美的葡萄酒,光有色泽饱满的葡萄还不够,还需要种植葡萄时的悉心培育和精心呵护,更需要葡萄酿酒前的发酵:慢慢的沉淀,静静的等待。同样,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就像葡萄酿酒时的发酵。唯有沉淀出自己学习中的收获,酝酿出自己的感悟所得,才能真正收获属于自己的那杯回味无穷的人生甘醴。
  微点评
  作者巧妙地引用孔子的名言,点明学与思的辩证互补关系,进而指明只学不思的严重后果。接着宕开一笔,改谈葡萄酒的制作,运用相似联想,以葡萄佳酿贵在发酵之理,来阐述学习中思考的重要作用,化抽象为具体,使文章的说理饶有情趣。
  二、相关联想
  微题目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迅速席卷全国。荆楚大地,不闻鞭炮阵阵,却见战鼓频摧。举国“既过年关,又过难关”!
  度过了那个特别春节的你,有哪些切身的感受?请联系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话。
  微指导
  2020年的春节,让人们心有余悸。关于疫情,我们有太多的话想说。可以以疫情为触发点,运用相关联想,向时间和空间延展,谈与之相关的人或事,使感悟更加全面、深刻。
  微作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随着疫情的深入控制,街道上人烟稀少,每夜只有几盏孤灯,撩拨着人们忧愁的心火。元宵佳节,亦是一片惨淡。几枚稀疏寥落的星星幽幽地悬在天际,寂寥无人,凄神寒骨。人们不禁感叹:此事何时休?
  浊酒一杯家万里,疫病未愈归无计,针管根根霜满地。我们不知晓武汉情况如何,但看见网友们每日鼓励暖心的話语,即使不是一个武汉人,我也万分感动。国难当前,我们永远是齐心协力的,永远是团结一致的。从前,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我们亦面不改色;如今,面对这场灾难,我们更能发扬民族精神,同舟共济。羌笛何须怨杨柳?疫病不度玉门关。希望这一次的病情风暴能够尽快过去,希望我们的生活早日回归正常与平静。
  微点评
  疫情来袭,全城封闭,人们被迫困在家里,没有了拜年,取消了团圆饭,庚子鼠年当是最为冷寂的新年。作为这场疫情的见证者,这一文段除了抒写作者自身的孤寂难捱的感受外,还借助电视媒介,相关联想到千里之外的武汉疫情,表达深深的关切与祝愿。空间隔不断同胞的牵挂,时间渐渐抚平病疫的创伤。
  三、对比联想
  微题目
  【人物事迹】2018年,武汉一位退休老人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的。他们至今生活简朴,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网友纷纷向两位老人致敬、点赞。马旭,女,193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的一个中医世家,中国首位女空降兵。
  【颁奖词】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话。
  微指导
  马旭女士将半生积攒下来的钱捐赠家乡,回馈教育,只为心中对家乡教育的殷殷期盼。其行可赞,其品可敬。在为老人的品行赞叹之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当今社会的一些人,他们陷于名利的浊流,物质至上,精神空虚。相比之下,高下立见。
  微作文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2018年,您乡音无改,将一千万元捐给木兰县教育局,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学习的机会。我想,这不仅仅是您对家乡的深切爱恋,更是您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对祖国未来的关怀。这是您作为共产党员坚守半个世纪的家国情怀!赞叹之余,作为当代青年人的我深感惭愧。与您高贵富足的精神相比,我们常常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迷失自我,过度追求生活的奢侈;也常常囿于自我,忘记抬头看看祖国、家乡的需要。感谢您,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更让我们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正如您所说:“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为祖国的贡献是无限的。”我们一定努力向您学习,为国为乡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祖国的美好蓝图上写下青年之歌!
  微点评
  生活中很多事物、事态都是相对而生、相伴而现的。马旭女士的无私与大爱,表现在她对物质生活的舍弃,对精神境界的崇高追求。反观当今社会,人们利欲熏心,深陷于物质的泥淖中不能自拔。文段以马旭和当代青年人作对比,呼唤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因果联想
  微题目
  “凡今抄袭者,一经查实,不问考勤,皆黜落,以儆效尤。”近日,一封文言文写成的邮件引发关注。邮件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教师苏湛,在他授课的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课中,他给了22名学生零分,因为他们的期末文章被判定为抄袭。为了避免学生们为此“道歉、申诉、求情”,苏湛老师特意写了一封邮件发给学生们,言辞犀利,明确表示“此分不改”。对于认真完成文章的学生,苏老师表示:“人各有能,不能强求,但诚实勤勉,皆我赤子。”而“抄袭剽窃、沐猴而冠之丑行,诸恶之首,天下所共诛,必不容也”。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话。
  微指导
  大学“抄袭”行为已司空见惯,背后的诸多乱象不由得引人唏嘘。因此,我们可反思当今的教育环境,追溯苏湛老师此严厉做法的良苦用心,也可展示将来的教育前景及长此以往的后果。
  微作文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代考替考、作业抄袭、论文造假等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大学“放水”,当然不能全怪老师“心太软”。严格要求万一影响到学生的毕业就业,不仅自己于心不忍,而且影响学生的前途。在这样的心态下,很多老师无论是否情愿,都只得戴上“好好先生”的帽子。
  在很多大学生印象中,选修课大多是走走过场而已,鲜有较真的老师。虽是一门选修课,苏湛老师却坚持“凡抄袭者皆黜落”,断然给22名学生零分,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苏湛老师“凡抄袭者皆黜落”仅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想“为难”这些学生,目的在于帮助当事人正视失信问题,纠正不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倘若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能有如此严肃认真的态度,有多少学生在学业上敢投机取巧?
  微点评
  作者通过此则新闻,揭开了大学中普遍存在的考风、学风不良的现状,表现出对大学教育的隐忧,并追溯造成这种现状的人情、社会原因,进而深刻剖析苏湛老师严厉惩戒的良苦用心,以因预果,推而广之,明辨严师于学生和社会的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近日调查发现,公共管网漏水惊人。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而事实上,部分城镇地区供水管网漏损率仍旧居高不下。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城市、县城公共供水管网漏水量近百亿吨,这相当于700个西湖的蓄水量。  水之于生命的重要意义自不必说,从公共管网中漏出如此巨大的水量,绝非小事。刚刚过去的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
期刊
王老师:我们现阶段所写的议论文缺少论证意识,论述极少能上升到理性的层面,缺乏一种宏观、哲学、开放的视野和胸襟。  王飞:不擅说理,不会辩证地分析问题,看不到事物的复杂性、矛盾的特殊性、问题的多样性,无法给人以警示与启迪,不具有任何的创新价值。  林芮:我们所写的议论文,不是从一个观点平行滑到另一个观点,就是理不够,例来凑,大量堆积材料。  王老师:写议论文,必须有论证意识。下面我们来探讨写议论文如
期刊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1842),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而且他在文学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  司汤达是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的。他的长篇代表作《红与黑》传世一百多年,魅力分毫未减。同时,他的短篇小说也写得十分精彩。  司汤达被公认为“心理描写的巨匠”。在《
期刊
外公有一片稻田。  虽说是“一片”,但事实上稻田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只有两亩多。但在年幼的我看来,这简直是一个偌大的游乐场。  放暑假时,妈妈常常骑着电瓶车,载着我一路“兜风”去田里找外公玩。到了那个来过无数次的路口,远远望见那辆熟悉的电动三轮车,我便兴奋地跳下车,一路小跑着来到外公的稻田前。沿着纵横交错的狭窄的田埂,我时而侧身,时而猫腰,小心翼翼地在一块块稻田间穿行,寻找着外公。这时,外公正在田中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南京某高校将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1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列为资助对象,直接把补贴款打进饭卡。这件事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  学生甲:“这是一种‘隐形慈善’,既帮助了贫困学生,又维护了他的尊严,好!”  学生乙:“这种做法初衷是好的,但不够公开透明,难保公平公正,也可能会出现‘暗箱操作’。”  学生丙:“这样悄悄地进行补助,对个人固然有好处,但对
期刊
当下的校外培训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应试、超标、超前培训等问题。“唯分数论”的教学方法、包装出来的名校师资……种种套路,让培训内容偏离了教育的目标。培训机构应当回归教育的专业性,将注意力从关注分数的“一时之得”,转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找一线名师,学解题大招”“哈佛北大清华名校背景师资,教学质量有保障”“独家大招,秒杀重点题型”……在不少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语上,优质师资和优质教学是招徕家长和学生
期刊
原文呈现  舍小家,筑大爱  【从整篇来看,题目需重新推敲关键词。】“牵妈妈的手”暖心活动由发起到响应,表达了百姓的生活意愿,然而总有那么一些岗位上的人身不由己,他们为了岁月静好,负重前行。他们越来越习惯这份担当,懂得舍小家筑大爱。【如此看来,此文中心论点是“舍小家,筑大爱”,但是关照下文的几个分论点核心词:家国情怀、坚守、奉献等,就会发现中心论点难以引领分论点。】  舍小家,筑大爱,是对家国情怀
期刊
台下几十余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实在让人发憷。他们眼中像有很多情绪,但我一时间没办法分辨。我感觉上了漆的金属讲台泛着黏腻的质感和我的手正一点点丧失热量。不止现在,一进入报告厅,我就开始紧张。站在台上更甚,还在无法克制地发抖。  该开口了!我想。  口是张开了却没能发出声来,喉头燥得几乎冒烟。不知道在台下的人看来,这一幕是不是有一种哑剧般的喜感。我只好用咳嗽掩饰尴尬,然后迅速地瞥了眼揉得发皱的稿子—
期刊
最近看了《东周列国志》,其中齐桓公、管仲、鲍叔牙的故事值得回味:三驾马车话春秋。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当之无愧是把控方向的一驾马。通晓人心、运筹帷幄的管仲和伯乐慧眼、大局为重的鲍叔牙则是齐桓公左右的两驾马。无疑,桓公是齐国的核心,管仲和鲍叔牙是齐国的股肱之臣,没有他们就没有齐国蛰伏蓄锐的二十年,没有这二十年,就没有一飞冲天的东周霸主。  但我以为,鲍叔牙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他洞察入微,宠辱不
期刊
“一位身穿隔离服的医护人员躺在草坪上,或许是隔离服太厚重,躺在地上的他身体绷得笔直,看上去疲惫不堪……”2020年12月11日,这张照片在朋友圈刷屏,网友们纷纷称其为“草地哥”。12月11日,有記者获悉,刷爆朋友圈、在寒风落叶中给西南交通大学学生连夜进行核酸测验的“草地哥”,其实是位“小姐姐”,名字叫王红,是成都青羊区核酸检测预备队队员、青羊区一家医院的护士,今年30岁出头。  (选自“天府评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