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的滋味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ewong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风拂过淮河脉络的沟沟汊汊,一丝丝凉意送来了秋日的菱角香。不知谁喊一嗓子:“摘菱角走了!”一时间,一拨拨提篮端盆的老老小小纷纷加入摘菱队伍。
  瞧那多彩的河岸沟边,各显神通的摘菱人,有的扛起长竹竿,挽起长钩子伸向菱叶漂浮的水中;有的穿起防水衣涉水用手翻起菱叶查看;有的划起小船吱吱穿行其间,顺手捞起那东躲西藏的菱角。顿时,人影晃动,大大小小的菱角模样,在篮中和盆中纷纷跳动。
  从夏末到凉凉的深秋,菱角宛如一块大磁铁紧紧吸引着大人和孩子们前往探寻。想起两只大菱翘起的姿态,皮薄肉饱,白生生的,元宝般,脆脆的,甜滋滋的,十分惹人喜爱。那三个角的中菱,四个角的小菱,各有各的憨样,吃法也有不同。吃两个角的大菱,入口拦腰咬断,然后尽情享受白嫩的菱肉;吃三个角的中菱,需要咬去其中一角,再拦腰咬开,用手掰开,用嘴吸进嘴里;吃四个角的小菱,那要谨慎,防止入口扎嘴,可以把一个个锋利的角一一排除,才可以美美地吃。对于嘴馋人来说,吃菱角也难免伤了手,扎了嘴。最多就是抹抹手、擦擦嘴,又继续贪婪那长相奇特的菱角了。年长的吃菱角,小心用刀具剁开,细心扒拉着菱肉慢慢咀嚼。
  我曾经的年少岁月里,野菱角遍生沟渠中,小伙伴们早早瞄好了那一汪汪水面漂浮着绿绿诱人的菱叶。隔三岔五的日子里,便去看一看菱叶疯长的样子。铺满水面的菱秧,随着波浪起伏荡漾。贪嘴的我们,不等菱角成熟,就早早地拎起浮在水面的菱秧看个究竟。找最先露出青皮略欠火候的菱角一试滋味。那时没有小船可划,也没有潜水的防水衣,只能蹚着冰凉的秋水一步步前行摘菱角。有机智者,扛来家中的大木盆,坐在上面,雙手划水,晃悠悠荡开菱叶,翻开,采摘,扔下菱叶秧子。前面水路未开,后面刚刚蹚开的水路又被菱秧合上。
  一个个采菱人,有经不住硕大菱角诱惑的,拿着包裹着青衣的菱角就咬上一口。“嘎叽”一声,尚有嫩嫩的汁水流出。有耐心的伙伴总会把采摘来的菱角选一处干净的水淘洗一番,回到家里,呼啦啦倒入锅中,舀上几瓢水,炉膛下生火烧沸为止。等到热气退去,捞出锅中的菱角凉水冷却,赶紧找一舂米的碓窝,倒入胡乱捣上一通,待外表的那层软皮脱落,再次盛入竹篮,用井水一冲滤去浮皮,一篮子干干净净的菱角就呈现在眼前了。
  秋日里吃腻了苹果、梨子、葡萄等水果,美味的菱角此时来得真好,形态各异的菱角登场亮相了。菱角这长相不好看的家伙,却是人见人爱的美食,说它是水果类绝对称职,说它是食品类也不错。
其他文献
暑假的一天,我到承包水库巡逻,查看学生的安全情况。  不多久,我就到了大王庄水库。停下车,我把手伸进短裤口袋里掏手机准备照相,谁知手指触摸下去,口袋里空空如也。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坏了,手机丢了!丢了手机是小事,余额宝里还有钱呢?我赶快调转车头,顺着来路寻找手机。  道路还是原来的道路,田野还是原来的田野,可是我的身上却燥热不堪,头上的汗水润湿了眼睛,视线模糊不清,要用手背不断地擦拭,上衣紧紧地贴在
期刊
一  说起“三苏”,世人皆知指的是北宋的苏洵、苏轼、苏辙。  父亲苏洵的代表作为《六国论》。其文风纵横捭阖,条分缕析,气势磅礴。长子苏轼是北宋的文坛领袖,且工于书画,精通儒、道、释,代表作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次子苏辙是长于驾驭多种文体的散文家,其文风:“汪洋澹泊。深醇温粹,似其为人。”“三苏”现存诗作1189 首。因此人称“三苏”。此称源自宋英宗赵曙在位时的
期刊
1  有喧哗,有沉静,有奔流,有咆哮,有回旋,这是河流安放生命的形式。  许多年前,我顺着一条名叫掌鸠河的流向,从一个叫普驰卡的乡村出发,穿过名叫罗婺部的小城,走进了比父母想象更遥远的都市。  2  我穿过乌蒙山的根部,走向了远方,对故乡一样的河流,我总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她们都与生俱来地躺在我记忆最柔软的地方,哗啦啦地流响在生命的源头。  小时候,易笼河城就坐在我的身旁,易笼河就绕过易笼城,像一
期刊
似乎很久很久,没有念及“羞涩”这个词了——那种因害羞引发的内心的胆怯、憨涩、难为情;延伸至行为上的局促、扭捏、汗颜、慌乱失措。  而曾经那些时光,羞涩是一种原生态的世俗表情,它如同乡野阡陌上蔓生如茵的麦麦草那样寻常。  我也曾有过羞涩。  二十出头的光景,曾恋上县剧团一位二胡琴手。交往一段时间之后,女孩儿约我去家中做客。母亲知道这种登门的实质,提前为我准备了一网兜水果、点心,叮咛我对人父母礼数要周
期刊
《巴蜀风散板》是诗人黎冠辰长达三十年来持续关注巴蜀文明,细磨研读巴蜀遗风,大量走访巴蜀山川风物的散文诗新作,最近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以巴蜀文明为创作主题,巴蜀文明既是辉煌华夏文明的一叶,又是自成体系的特色文明,而作者以巴蜀山川、历史人文为创作对象,将巴蜀民间音乐节奏作为载体,采用八个章节,系统全面地展现了巴蜀地区乡风民俗、先贤人物、历史典故等的独特魅力,是诗人对巴蜀文明的全新解读和对巴蜀
期刊
4 月28 日,是我们结婚四十周年的纪念日,晚饭,我特地为她准备了一杯感谢的酒,等待她下班回家。  当她端起酒杯轻轻举起来的时候,我再一次看见了她那只少了半个中指的右手,在空中微微颤抖。我的心收缩了一下,喉咙里哽咽了好久,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眼里噙满了感激的泪水。  四十年前,我们是经媒人介绍认识的。她虽然长得不算漂亮,也没有什么文化,但是那年头讲贤惠,乡下人只要会干活儿,勤做家务,身体健康就行了
期刊
直白地说吧,天罗子就是一道菜,“今天没菜吃,打碗天罗子”这句话,村民一天到晚都吊在嘴上。有时,自己身上的“军用书包”还没摘下,就会接到母亲的指令:“打天羅子去!”“打”,就是“摘”,到天罗地里小心地采摘。天罗是何物?其实就是全身是宝的丝瓜呀。  那时,是生产队的年月。老家叫汪家园,既可爱,又可怕,一千多亩的泥沙地,有相当的肥力,自然就成为城里的“菜园地”。要命的是整个行政村(过去叫大队),正好长在
期刊
2012年的秋天,我和程浩谟相遇在北京的一个散文笔会上。以后的8 年里,我们再无缘相见。  直到前几天,读到他的散文集《石榴花》,我才知道这8 年里,远在山东的他遭遇了生命的痛:“我知道只有她收下了,我的内心才会真正的快乐。”这是程浩谟书中的散文《心肠》。或许这并不算啥,可为了帮助邻居大婶子的孩子凑学费,程浩谟一直靠摆地摊儿,先后三次送去了五千元学费,解决了大婶子的燃眉之急。几年过去,因为同情大婶
期刊
车到杭州市已是傍晚时分,天诚路华灯初上,感觉有点儿累,吃其他的东西也没什么胃口,还是去找碗面条吃吃吧!  这是一家安徽阜阳老乡开的牛肉面馆,掌柜是一位30 多岁的皖北汉子,圆脸小眼睛,笑起来好看。  “老板,来一碗牛肉面!”  “好嘞!要不要加牛排?”他指着一大锅炖好的牛排说。  “可以,那就弄一块不辣的给我。”香喷喷的牛排勾起了我的食欲。我告诉他,我去过安徽省的很多地方,皖北地区亳州、阜阳、利辛
期刊
他和我父亲是少年的情谊。  现在翻看《浙江体操五十年》一书,可以在其中轻松地找到他们的名字,上世纪50 年代,作为温州市的尖子运动员,他们,还有伯母,都入选了浙江省体操队,并且光荣地代表本省参加了第一届全运会。父亲一直称呼他们夫妻俩“大哥”“姐”,而未在他们婚后将“姐”改成“嫂”,应该就是循从了最初的习惯。当年父亲年纪小,训练、比赛过程中受了伤,大哥、姐的照顾多么重要啊!更何况,今天想来,那还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