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本是有情物 字字句句皆育人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00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苏教版小语教材大多是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授语文知识,还要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情感教育必须讲究方法,怎样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教育水乳交融,让学生在寻觅知识的同时受到深刻的情感教育,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的精心研究,不断努力。
  一、挖掘背景,触发情感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语文教材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积极引领学生收集、处理、了解相关背景资料,接触发现并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目的之一。
  《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日本帝国主义蓄意挑起事端企图侵略中国的文章,由于文章内容离学生现在的时代太远,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本、领略文章情感?这是每个上课的老师都曾经考虑过的问题。笔者以为:如果教师课前引导学生收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所作所为以及现在大家都关心的钓鱼岛事件的资料,并在课堂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后再进行文本学习,那么学生能很快进入文本,感受到文本中日寇的无耻行径,会较快地感悟文中守桥官兵的爱国情感,并自然生发一种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以及对日本侵略行为憎恨的爱国情怀。
  苏教版教材中的很多课文背后都饱含着不为人知的丰富情感,教者在教学时可布置学生收集并交流相关背景资料,这对完成教学目标尤其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如果说收集资料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从而触发情感,那么创设情境,尤其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录音、幻灯、挂图等策略则可以激活学生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感人情节,通过多媒体课件灵活地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地走进情境,触摸到文本的情感,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相融,学生才能得到情感的教育与感染。
  教学课文《狼和小羊》时,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一条清澈的小溪随着山势缓缓流淌着,小溪的上游站着一只模样凶狠的狼,小溪的下游站着一只小羊。”的动态画面。课文中抽象的语言文字描述变成直观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画面中,狼与小羊动态的形象不但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为学生有了表象后再细读课文中狼与羊的对话,感受狼和羊的个性打下基础。事实证明:这一动态画面,的确让学生对课文中小羊的诚实、善良和狼的狡猾、凶恶、虚伪的性格特点有了深刻体验与理解。此时,再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学生对羊的同情之心和对狼的痛恨之情就油然而生。
  三、熟读成诵,体味情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可以了解文章的内涵,反复诵读则可以读出文章的韵味与情感。课文中有很多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对表现文章内涵有很大作用,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感觉,读出情感。
  课文《理想的风筝》中的刘老师为学生板书的细节是较为感人的,怎样引导学生领悟这一感人细节,让学生反复诵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教学时,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诵读: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刘老师为我们讲课,讲着讲着,他要板书了,于是,生读重点句段: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左腿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炎炎夏日里,风轻云淡的秋天里,北风呼啸的冬天里……学生在这样一遍又一遍的引导下,声情并茂地读着这一细节描写,对刘老师的尊敬全都融化在声音里倾泻而出……
  朗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情感的最好的方法,但语文朗读最忌无病呻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注重引读、导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文章,积蓄情感,并适时地利用音乐,采用竞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尽情地读,大胆地读,读出文章的情感,读出独特的体验。
  四、透彻理解,升华情感
  理解文章的内容,要通过语言文字的挖掘,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使讲授的知识在学生心目中成为感受得到并能激励情感的事物,并由此升华情感。从而提高鉴赏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如《孔子游春》中论水的部分——要做真君子。教学中,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孔子所说的水的品质: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后,教师又深层次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水还有哪些品质?学生们思考后说出了水还有谦虚、知足常乐、勤奋等等品质,初步感知做人要像水一样的道理,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总之,文章本是有情物,字字句句皆育人。在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挖掘文本内涵,想方设法触发、激活、体味、升华学生情感,打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让文本情感转化为学生情感,让“情感”在教学中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起到培养人、教育人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经济开发区小学)
其他文献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关注人的发展,即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体贴和关怀学生的身心感受,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学习和探索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关心科技、社会的发展。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人认为人文精神教育中只适用文科教学,理科教学是一些机械的数字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其得以平衡,以静态、有效预设给动态生成的深层次、多样化创造广阔舞台,从而促进同学们综合发展,律动他们的生命活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生成与预设如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其中,预设尊重文本,而生成尊重学生,预设教学是封闭计划的,而生成教学是开放动态的,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在
期刊
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调控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师生间情感发生共鸣,教学互动,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益才能达到最优化。为了调控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充满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希望,应体现民主与平等的教学意识;我们应以表扬为主,暗示批评为辅,随时发现学生的亮点,哪怕学生只有一点微小的进步都应鼓励,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培
期刊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对学习英语非常重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词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词汇学习的“量”和“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强调从运用的角度学习词汇。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不尽如人意,前背后忘,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薄弱环节。传统教学活动中,单词记忆采用的往往是读、背、写这种机械的记忆方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英语课堂教学中和谐化情境创设来探析教学过程的优化,旨在尝试运用该模式来探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的策略方法。创设和谐课堂学习情境是增强学生语言表达交际运用能力和激活学习潜能的有效动力。探讨和谐课堂学习情境创设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价值意义,能更好培养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使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生;和谐情境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通过创设
期刊
【摘 要】主题式情境教学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寓于一定的主题活动中,以“景”激趣,以“景”激“情”,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全面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主题式情境教学;实践;思考  在素质教育中,我们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所以,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把握体育基本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不畏艰苦、敢拼搏的高尚情操以及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等,从而发展学生体能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小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情感,重视对学生探究实践问题过程的指导,强化对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培养和提升小学生动手探知的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能力;学习技能  常言道,实践是获取真知的唯一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学生学习新知、解答问题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探究实践,不断思考分析,不断改进提升的过程。小学生是小学阶段学习活动的“主人”,直接参与
期刊
【摘 要】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忽视知识内涵、解题活动过程的引导和指导,将方法技能直接灌输给学生,缺少了学生锻炼、实践、巩固的有效“过程”。初中数学教学应按照新课改要求,将知识内容和学习技能循序渐进的传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真”本领和“真
期刊
【摘 要】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知识内容,解答问题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和水准。阅读作为学生“接触”新知内容,获取知识真谛,掌握间接经验的重段和方式之一,“读”懂知识,“读”出真谛,是学生所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阅读渗透贯穿到知识讲解、能力培养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阅读数学知识、获取知识内涵、提升解题技能,实现教与学的同步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教学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促进学生成长进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出发,把握学生语文基础、感知能力、情感爱好,创新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育围绕学情转,方法随着需求变,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健康的发展,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提高,情感得以满足,滋生想学、愿学、乐学的愿望,实现勤学、会学、善学的转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能力素质得到提高,成长为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优秀人才。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