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事故频发 该去问责谁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文呈现】
  一个长期不达标、屡次整顿却没有关停的幼儿园;一辆荷载7人、却实载了17人的小面包“校车”;一段面目可疑、已经塌陷了两年的乡村小路;几个善良热心、自己凑钱希望在平安夜前为村民做点好事的基督徒老人;一个被雇来修路、从来没修过路、只把鹅卵石和沙子倒在路上压平就了事的普通村民;一个热心留守儿童教育、却最终犯下“滔天大祸”的女幼儿园园长兼肇事司机;11个最小3岁、最大6岁、让人不忍再次目睹照片的幼小生命;这几条各自存在、互不相关的线索,在2012年那个气温降到了零度的贵溪平安夜的清晨,以一种最惨痛、最悲剧、最不应该发生的方式发生了交会。同时交会的,还有许多拥有各种合理以及无奈的理由,默默从这件事情的背景中浮现出来的当地教管以及交管部门的官员们。
  他们中没有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恶人”,但他们无一可以不在这寒冬池塘中翻覆的农村校车面前,在这11条永远消失的幼小生命面前,低下头来。幼儿园园长兼司机周春娥,面对镜头,她泣不成声,她说:“是我太大意,我对不起家长们。我也没想到我会活下来。” 她1977年出生,曾经做过裁缝,后来模仿别人做了家庭幼儿园。她原来的心愿是,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缺”。她还曾经挨家挨户地给家长们送过书包,就为了说服他们,放心把孩子“托付”给她。
  村长说,这条路下面是个涵洞,造成路基变松。出事的这部分路,塌陷有五十公分,已经塌陷了两年。这条村组公路修建于2008年,每公里大概花费二十多万,国家补贴8万,剩下的一多半要由村民自己来筹,平均每人四五百块,这对于人均收入只有7000元的贵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发生事故的春蕾幼儿园。一学期学费600元。镇上没有公办的幼儿园,县城的幼儿园在20公里之外。公办幼儿园进不去,高价民办幼儿园上不起,很多父母只能选择这样条件相对简陋、收费较低的乡村民办幼儿园。
  这真的只是一个非常“偶然”的交通事故,它发生的原因无比简单,但对每个灾难的样本分析都可以无比复杂。比如《校车管理安全条例》针对的只是“义务教育”,对于此次事故中的“学前教育”其实并无明确的指导意见;比如现有的国家和地方界定“幼儿园是否规范”的标准,对于城市和农村并无差别,于是有些农村民办幼儿园其实几乎没有可能“达标”(如江西省要求3个班,90个孩子需要1260平方米,每个老师都需要教师资格证);而那些注定经不起审批的幼儿园,如果不出事,就永远存在并满足着最朴素的底层教育需求,也绝不会被取缔,一旦出事,都是罪大恶极的“长期整顿的违法幼儿园”;还有交管部门其实查不到校车的“超载”,因为人力不够,因为出岗时间差异,因为“猫和老鼠”长期的游斗;还有农村村级道路的深层问题,事故不断,隐患不断,就算换了国标的校车都可能陷在泥里根本开不起来;还有初衷充满善意的“修路”这样的民间好事,如果不按照科学的规律,也完全可能制造灾难;当然还有更多的未解,主管教育部门的监管和安全意识是否能真正到位?关停了违规幼儿园,大量农村孩子如何上学?事故后为农村配备了几十部国标校车,但道路和配套系统能否跟上?
  类似这样的事件并不少,到底谁错了?我们要去问清楚。
  (柴静)
  【一句话点评】
  “要把孩子放在心上。”这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这需要个人的力量、完善的体制和社会的监督。
  【素材运用】
  理性“救济”:这些孩子需不需要外界善意的救助?答案肯定是需要。但是仅凭“善意”,还不足以真正地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近日河南兰考弃婴所袁厉害收养7名孤儿被烧死一事更是引发人们的反思。都是在行善,为什么善却未能到头?我们不仅仅需要慰问、赠送书包、捐献爱心等善意的行为,更需要长期的、安全的、让孩子们安心的能够解决生存问题的救助,这就需要理性的思考。
  善后,心灵的补救尤为重要:17条生命,只剩下了6条。这6个孩子的生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将无可避免地遭逢着一次又一次精神上梦魇的噬咬。关爱他们的心灵健康,一如关爱着很多留守儿童的成长一样,不是一些慰问品可以止血,更不要自作聪明地去采访、曝光他们的生活——这样只会让他们活得更加艰难。
  农村的学前教育的忧思:农村的学前教育,就像这些幸存的孩子一样幼小,几乎只是靠着本能的力量,踉踉跄跄地往前走,缺少扶持,无人看护。悲剧千百种,但是本质一样:我们的政府需要加强规划、建设、投入和监管这些教育春风很难吹拂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中国并不少。
  (作者:张韶晨,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想通过高考成为一名军人,可通过报考相关的军事院校、普通院校的国防生和定向培养士官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首先从定义出发,来了解一下这三种方式的区别。  总观:共性和差异共存  军校生  军校生,从广义上讲,只要是通过国家考试并录取到军队院校中就读的学生,皆可称为军校生。就高三学生而言,一般是指根据军队建设需要,由军队院校从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录取入学且毕业后由军队统一分配的学生。  国防
期刊
2012年度感动中国  十大人物事迹  1. 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住院期间,他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
期刊
文题亮相  作文题为第7页“本期作文”。  自我检测  你如何审题?  你如何立意?  你如何构思?  你如何选材?  你会选择哪种文体?  写作指导  关于审题:人字,本无大小写之分。我们从字典上也仅仅只能够查到“大写”的原始意义,而这个意义显然是不能用来修饰“人”的。“大写的人”的“大写”应当是它的引申义,它的文化意义,是反映人的品格人格的,而决不能只是从本义上去理解。  于是,我们只能另辟蹊
期刊
【延伸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帝召开了一次会议,了解他自从赐给鸟儿翅膀后,鸟儿是怎么使用的。  鹰说:“我用我的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腿在地上奔跑,翅膀对我好无用处,它成为我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了鳍,它让我能像鱼一样在海洋自由来往。”  这时,上帝发现会场里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处方碑  吴克敬  ①法门寺北去十里,见一座石碑,巍然高耸,立于人来人往的大路边。  ②克敬问过家父:“这是谁的碑子呢?”  ③家父说:“一个善人的。”  ④再问家父:“善人是谁?”  ⑤家父不再回答,也去看碑石,迷茫的眼睛显见也不知道善人是谁。立碑的“善人”此后成了克敬心中一个抹不去的谜。后来识得一些文和字,再与家父去法门寺赶会,歇在石碑下,想想能从碑上
期刊
推荐人语  “人”字,书写不是靠纸笔,而是靠精神。人生是一种生命过程,而每个人的人生观也会有所不同,要做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有关生命意义的严肃命题。  有人说:芸芸众生中,我,只是沧海一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我更像是个无知者。有什么必要有“大写”般的高贵品格?  但更有人认为:我不因自己渺小而妄自菲薄,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上,时刻不敢放松自己。在物欲面前,在喧嚣声中,以凛然正气,守住本分,守住理想,
期刊
模仿是学习的开始,这个观点在考场作文练习方面很值得参考。但是,模仿什么,怎么模仿,模仿后为了什么都是需要注意的。模仿什么?不是看到文章就模仿,也不是看到满分就模仿,模仿前要判定模仿对象的价值,选作模仿的文章应该是平稳中有大亮点的文章,必须是合乎自己审美口味的文章,必须是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可能接近的文章。怎么模仿?一篇文章只要模仿其一个方面即可,仿其方法、神韵为上,先反复琢磨,再动手仿写,再细加比
期刊
读前思考:这几年龙应台突然成了一个“热词”,但想想,这份“突然”其实真的都不算是突然。她的文字总会让你获得感同身受的冥想或是垂泪,譬如《目送》。她在一页文字中娓娓告知你的是: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的她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那么,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以一根线串起这篇分量很重的文章呢?  目送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
期刊
读前思考:  “共老”,下意识我们想到的必然是夫妻之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么兄弟呢?我们这一代,常常听到,一母同胞为了房子、遗产,争得头破血流……龙应台的《共老》,却是这样一幅画面:“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同树同根,日开夜阖,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作者在行文中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来表现“共老”的主题?  共老  我们走进中环一个公园。很小一块绿地,被四
期刊
所谓就业率,是指已就业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它反映的是某一阶段或某个时点上就业的“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003年,教育部首次公布了部属院校的就业率。现在,大部分高校每年都会发布比较详细和直观的就业率数据,成为广大高考考生填报高考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重要参考。  考生在参考就业率时,需要明白其差异性。就业率在整体上是由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但它的形成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