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学语文阅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kiss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是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近些年来在中考中,一套试题有三分之一的题目均是阅读分析题,分值占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由此可见,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
  一、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教师应有效地把课文作为重点训练材料,根据不同年级材料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阅读的具体训练。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重点字、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弄清不同体裁的文章的阅读要求。阅读记叙文,要弄清层次,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领会和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方法;阅读说明文,要理请层次,领悟内容的科学性和语言的准确性,理解文章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区分不同类型的说明文的特点及侧重点;阅读议论文,要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点,分清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分析议论的方法;阅读小说,要理清情节线索,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理解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领会文学语言的优美生动,初步锻炼阅读欣赏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训练阅读速度和语音的抑扬顿挫,培养学生快读、慢读、朗读、默读、重读、轻读等多种阅读能力。
  三、推进素质教育,实行教育改革
  改革传统的课堂结构,使学生被动听转为主动阅读。加强学生自我阅读的实践,要求学生对每一篇文章通过认真阅读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每一节语文课都让出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时间给学生阅读,让学会体会课文的意义。如,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在作了集中、精粹的讲解后,把时间留给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主人公是谁?“监狱大门”“钥匙”各比喻什么?等等。学生读得认真,讨论热烈,多数学生回答得很好。
  四、抓阅读中想象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中,题目就引发学生的思考,“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学生可以想象一下,该如何理解。从文章的线索上看:1.毕业典礼;2.花(夹竹桃),等等。学生的想象丰富多彩,合情合理。这种阅读想象力的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拓宽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五、在阅读中抓关键词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培养学生对部分句子中的语气词的运用能力。像这样一些句子: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使不知不觉地想到: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以上三句,如果去掉“吧”“呀”字与原句比较,就会发现表达效果的差异。一句是由“吧”字组成的祈使句,把读者的感情一下子拉入文中,多么亲切的话语,小山母亲般的慈爱与温情,全由“吧”字传出,冬日的济南在小山妈妈的怀抱中的幸福、温暖、安详的娇态也从侧面得以表现。第二句中的“吧”字,分别组成了功能相同的两个疑问句,将济南冬日里的春日气象进一步表现出来,同时将济南人渴望春天、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去掉“吧”字就成了表揣测语气的陈述句,大大改变了原句的口吻。第三句是以“呀”字收尾的陈述句,在表陈述的同时,平添了几许作者既赞叹又颇感自豪的神情。试看,如果不带语气词“呀”字,句子就只剩下陈述事实的交待,原句洋溢着的感情就消失了。
  六、拓宽阅读范围
  不局限于课本,开辟第二课堂,把阅读扩展到课外去,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去阅读。
  要求学生积极到学校图书室借书读,多到学校阅览室读一些有益的文章。每天读一至二篇课外的文章,并写出读书心得,在学习小组中或班上交流。使学生在阅读交流中,不断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阅读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知识,学生读得多了,接受的信息也多了,想象力也丰富了,思维更活跃了。通过阅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所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愿坚守在中学语文教学战线上的同仁,扬起阅读教学的风帆,走进新课程改革,让阅读欣赏之花,开得更加鲜艳。
其他文献
中学历史课本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德育元素,上至治国理政,下至为人处事,涵盖古今中外,容包各大领域,涉及人类社会发展整个过程。如,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品格修养、民主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战争启示等等。我在历史教学中尝试德育的渗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与团结合作精神  在历史教材中也有许多这类的素材。比如,在中国史中:中共在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
期刊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学生逐步形成好的个性和优秀的品格,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形成好的教学目标。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摸索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好初中语文教材,实现审美教育。教师应该重视总结一些先进的经验教训,重视形成自己的理解。  一、运用好的媒介,创造美的环境  文学作品存在好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放眼世界,正视现实,要想让教育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让多媒体走进中学语文课堂,无疑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打破了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调呆板教学模式,可以更灵活地选择先进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果,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改”考试的主要考查点。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只能是组织者和指导者,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同时,教师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如何才能有效地把握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能进入到自觉学习的状态中去,是很重要的。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使他们形成阅读期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所
期刊
进入初四,在中考的压力下,学生表现出迥乎不同的精神状态。有的同学为了追寻梦想,如饥似渴的学习,再苦再累从不叫一声。而有一部分学生,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上课会周公,下课似猛龙。更有甚者,自己学不进去,又无事可做,于是不停的和周围的同学说话,扰乱得大家都无法安宁,整个班级都被这几个人弄得乌烟瘴气。他们似乎总想搞出点什么状况,来吸引师生的眼球。老师想管教他们吧,又担心浪费宝贵的时间,不理他吧,又实在
期刊
改革后的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采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可是,实践过程中,农村中 学的许多教师都反映: "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农村中学 很难推行,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中学的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 主动性和积极性。现就这个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传统基础教育课程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存在以下特点:①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 授;②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
期刊
众所周知,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兼有毕业考试和选拔性考试两项功能。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常常扮演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角色,因而备受关注。要想中考语文考出好的成绩,就必须在作文训练上下大力气,下足功夫。那么,应当如何去实际操作呢?  作文应在平时训练中打牢基础,并辅以专题训练技巧。  让学生学会赏评美文、好文。“你现在可以不会炒菜,但至少要能分辨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写出好作文的前提,是
期刊
能听得到花开的声音是幸福的一种极致。作为老师,我见证着花开的过程,我欣喜的看着我面前朵朵花儿在舒展着枝叶慢慢地开放,聆听着天籁般美妙的声音,并为此深深陶醉……  ——写在前面  “王浩,怎么分到了我们班!”看到分班名单的时候,我惊恐的大喊。  “不行,不行,我要求调剂王浩。”我急匆匆的去找级部主任。  “名单已经公布了,不能再做更改!”级部长坚决的一口回绝了,不论我怎么软磨硬泡都无济于事,也只好悻
期刊
“如果学生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也就谈不上持久的兴趣。”这是新课程标准确立的大语文观,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很重要,可以这样说: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就没有生活,就没有完美的人生。阅读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应注重课内阅读的点拨方法,并在课外为学生精选有益的读物,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一、课外阅读是认识生活的钥匙  现代社会,信息是载体。一个人对社会的认识,最便捷、最快捷的途径就是通过
期刊
《关雎》流传两千余年而不衰,是一首对后世文学和爱情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古老恋歌。这首脍炙人口的优秀民歌,巧妙运用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描写了一个男子思慕一位女子时的心情,反映出他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纵观全诗,真切地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因此,作品健康向上的爱情观和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特点是本节课教学中的重点。那么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能合理引导学生解决此重点,成了课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