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文本中,笔者从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激发学生潜能;树立学习榜样,营造积极班级氛围;做好评价工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激励教育,驱使学生有效发展,实现骆路梨花,竞相开放。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激励教育;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032-01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需要发挥自身的德育功能,以德育人,实现骆路梨花,竞相开放,促进学生有效发展。在此要求的指导下,我在组织小学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尝试发挥激励教育的作用,以多样的激励手段,发挥学生的潜能,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在班级活动参与中不断发展。
1.善于发现学生长处,激发学生潜能
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参与主体,其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性差异。个性差异使得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优势与不足。在以人为本该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需要发挥激励教育的作用,在日常对学生观察的过程中,以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优势所在,并给予其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其在此过程中建立自信心,深入发挥自身潜能的作用,从而查漏补缺,不断发展。具体而言,我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会对所执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从细微之处入手发现其各自的优势。在这样的观察过程中我发现,A学生作为一名插班生,其不愿意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中也是抱着应付心态,得过且过。面对这种情况,我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在此次观察中我发现,尽管该学生不愿意学习,但他篮球打得很好,而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其他学生都愿意听他的指挥。立足于此,我在响应学校号召,选择该学生作为篮球队队长,由他带头组建本班的篮球队。在组建篮球队的过程中,该学生因为经验不足,与我和其他班干部进行了积极交流,并对报名的学生进行观察,从而选择组员。在日常训练中,该学生也主动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在历次篮球比赛中,为本班赢得荣誉。针对其发展情况,我不吝啬自己的鼓励,并激励其将打篮球的劲头放到学习中,学习成绩的提高自然会赢得更多学生的支持。在我的激励下,该学生不仅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中改变传统的学习行为,还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之中,以此在潜能的发挥下,实现了有效发展。
2.善于给学生树立榜样,创设积极氛围
众所周知,榜样是一种好的模仿,在榜样的塑造中,学生不仅可以受到激励,其还可以在模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促进自身良好发展的实现。除此之外,榜样的树立还可以为班级建构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以环境熏陶学生。对此,我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会从榜样的树立入手,为学生创设积极的班级氛围。具体而言,我在树立榜样的时候,会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在班集体中探寻榜样,以此才能使学生在身边人的激励下,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比如,我在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对各组每天的值日情况进行观察,以一个月为期限,将能保质保量完成值日任务的小组树立为劳动榜样,给予其“卫生标兵”给予物质方面的鼓励。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我还将此小组的劳动情况与其他小组进行对比,以此在榜样的示范下,使其他小组成员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在榜样的激励下,约束自身行为,积极投身到卫生活动之中。在这样树立榜样的过程中,班级氛围变得生机勃勃,学生们干劲十足,纷纷下定决心,以自身的行动赢得下月卫生标兵的称号。
3.做好管理评价工作,激励学生发展
评价是班主任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点评学生发展情况最常使用到的一种方法。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一些班主任吝啬自己的评价,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点评,或者单纯地就学生不良行为进行点评,以期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所在,不断完善自我。如此点评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是流于形式的,甚至会削弱学生的班级参与积极性。针对该情况,在激励教育的引导下,我们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需要将评价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且以表扬为主,以激励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激励增强学生的内驱力,使其在自我改善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我在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立足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其设定了成长评价袋,以此记录其各自的成长、发展情况。在每个月组织主题班会,依据所记录内容,对学生发展情况进行点评,尤其点评其成长之处,从而使其在我的赏识下,继续发展。在此过程中,我还将家庭教育引入其中,鼓励家长参与学生评价,使学生在家长的点评下获得满足,产生继续发展的愿望。
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班主任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激励教育的作用,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学生榜样,积极点评学生,从而促进骆路梨花,竞相开放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玲.把激励方式融入到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56
[2]賴则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7(04):31-32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激励教育;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032-01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需要发挥自身的德育功能,以德育人,实现骆路梨花,竞相开放,促进学生有效发展。在此要求的指导下,我在组织小学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尝试发挥激励教育的作用,以多样的激励手段,发挥学生的潜能,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在班级活动参与中不断发展。
1.善于发现学生长处,激发学生潜能
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参与主体,其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性差异。个性差异使得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优势与不足。在以人为本该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需要发挥激励教育的作用,在日常对学生观察的过程中,以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优势所在,并给予其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其在此过程中建立自信心,深入发挥自身潜能的作用,从而查漏补缺,不断发展。具体而言,我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会对所执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从细微之处入手发现其各自的优势。在这样的观察过程中我发现,A学生作为一名插班生,其不愿意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中也是抱着应付心态,得过且过。面对这种情况,我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在此次观察中我发现,尽管该学生不愿意学习,但他篮球打得很好,而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其他学生都愿意听他的指挥。立足于此,我在响应学校号召,选择该学生作为篮球队队长,由他带头组建本班的篮球队。在组建篮球队的过程中,该学生因为经验不足,与我和其他班干部进行了积极交流,并对报名的学生进行观察,从而选择组员。在日常训练中,该学生也主动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在历次篮球比赛中,为本班赢得荣誉。针对其发展情况,我不吝啬自己的鼓励,并激励其将打篮球的劲头放到学习中,学习成绩的提高自然会赢得更多学生的支持。在我的激励下,该学生不仅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中改变传统的学习行为,还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之中,以此在潜能的发挥下,实现了有效发展。
2.善于给学生树立榜样,创设积极氛围
众所周知,榜样是一种好的模仿,在榜样的塑造中,学生不仅可以受到激励,其还可以在模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促进自身良好发展的实现。除此之外,榜样的树立还可以为班级建构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以环境熏陶学生。对此,我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会从榜样的树立入手,为学生创设积极的班级氛围。具体而言,我在树立榜样的时候,会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在班集体中探寻榜样,以此才能使学生在身边人的激励下,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比如,我在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对各组每天的值日情况进行观察,以一个月为期限,将能保质保量完成值日任务的小组树立为劳动榜样,给予其“卫生标兵”给予物质方面的鼓励。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我还将此小组的劳动情况与其他小组进行对比,以此在榜样的示范下,使其他小组成员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在榜样的激励下,约束自身行为,积极投身到卫生活动之中。在这样树立榜样的过程中,班级氛围变得生机勃勃,学生们干劲十足,纷纷下定决心,以自身的行动赢得下月卫生标兵的称号。
3.做好管理评价工作,激励学生发展
评价是班主任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点评学生发展情况最常使用到的一种方法。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一些班主任吝啬自己的评价,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点评,或者单纯地就学生不良行为进行点评,以期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所在,不断完善自我。如此点评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是流于形式的,甚至会削弱学生的班级参与积极性。针对该情况,在激励教育的引导下,我们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需要将评价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且以表扬为主,以激励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激励增强学生的内驱力,使其在自我改善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我在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立足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其设定了成长评价袋,以此记录其各自的成长、发展情况。在每个月组织主题班会,依据所记录内容,对学生发展情况进行点评,尤其点评其成长之处,从而使其在我的赏识下,继续发展。在此过程中,我还将家庭教育引入其中,鼓励家长参与学生评价,使学生在家长的点评下获得满足,产生继续发展的愿望。
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班主任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激励教育的作用,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学生榜样,积极点评学生,从而促进骆路梨花,竞相开放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玲.把激励方式融入到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56
[2]賴则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7(0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