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水”与“一条河”的新辩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sha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教育隐喻大家都耳熟能详: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自己就得是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这一隐喻教师似乎都坦然接受,很少有人提出异议,外界也普遍认同。
  这一隐喻的道理是分明的:教师必须学高、身正,必须有比学生高得多的知识储备,比学生宽得多的教育视野,方可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这一隐喻包含两层含义,其中第一句话单纯强调教师的知识储备要远大于学生,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教师必须闻道在前,方可传道,术业专功,方可授业、解惑;第二句话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学生的巨大学习需求,教师唯有不断引进“源头活水”、保持知识的适时更新,方能胜任持续的“传道、授业、解惑”重任。正是在这一隐喻的引导下,现实中出现了一些看似合理却又颇具争议的做法,如让教师和学生同考一张试卷或者让高中教师考高考试卷、初中教师考中考试卷,借以测试教师的“含水量”或“水深”,一旦教师考试分数低于学生,即意味着教师的“含水量”少于学生,教师就无法满足学生“喝水”的需求,就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合法性”,教师的尊严必受损。可以预见,如果教师作为一个“给水者”的身份依旧,教师作为课堂唯一“水源”的局面不改变,课堂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变革。
  但从现代教育学视角,我们就能分明地感觉到这条隐喻背后的理念偏差。这条隐喻完全站在“师本”视角,聚焦教师的“含水量”,将教师的“含水量”与学生的“吸水量”关联起来,似乎只要教师的“含水量”高,学生的“吸水量”就大,而要保证学生的“吸水量”,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含水量”。事实并不尽然,有的教师虽然“水”平很高,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由于没有恰当的“给水”方式,教师可能想倒也倒不出,学生想喝也喝不上,如此,即便教师是条源源不断的“河流”也不能保证学生就一定能获得“一桶水”,可见,教师的“含水量”与学生的“吸水量”并非线性相关。当然,如果教师连“一桶水”也没有储备,是断难解学生之渴,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平,而且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如果我们将视线转向学生,切实关注学生有没有“渴”,什么时候“渴”,以及“渴”的程度,教师根据“旱情”采用不同的“水策略”,帮助学生“解渴”。这种“水策略”的核心思维是:由教师“给水喝”向学生“找水喝”转变,由教师强行“灌水”向学生自主“喝水”转变,由教师一次让学生“喝个够”向学生“适度解渴”转变,课堂不再是“知识的殿堂”,而是师生间“一段独特的生命历程”。学生通过寻找“水源”,选择喝水的工具和方式,决定喝的水量,教师则在学生找水迷路时提供指引,在学生喝水呛时施以援手,在学生无端消耗水时加以阻止,在学生喝到水时加以勉励。如此,课堂上的“河流”不止一条,“水源”不止一处,“水具”不止一个,并不是学生一渴教师就给水喝,也不是学生一渴就一定有水喝,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寻水和取水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寻水之路、取水之法,这也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喝水量”并不相同,有的可能部分“解渴”,有的可能完全“解渴”,当然也有个别摸不着门道的难以“解渴”。如此,教学就不再是“一桶水”还是“一条河”的问题,而是若干条河的问题,教师充其量仅是其中的“一条河”。
  当我们纠结于教师是“一桶水”还是“一条河”时,我们看到的只是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教师是唯一的“生产者”,学生则是众多的“消费者”。只有一条“食物链”的生态系统是相当脆弱的,“生产者”的单一与“消费者”的多样始终是无法调和的矛盾。真正强大的生态系统应该形成纵横交错的“食物网”, “生产者”众多,“消费者”多样,“食物网”复杂,可见课堂决不应该是“一桶水”“一条河”,而应是阡陌纵横的水系。课堂如果是“一桶水”,这桶水必将干涸,课堂如果是“一条河”,这条河必定是一潭死水,只有若干条河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水系”,才能保证课堂生态的持续优化。
  如果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也是自动饮水机中的“一桶水”,教师不需要把水倒入一个个杯子中让学生喝,教师只需要把“一桶水”放在饮水机上,让学生自由地获取;如果说教师要有“一条河”,这“一条河”决非一条“小溪”,而是与各大水系贯通的河流,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教师的这条“河”应当如同一个门户网站,学生通过这条“河”,可以自由进入到各大水系去遨游,学生如果“口渴”,可以尽情地获取和享受。
  “一花一世界,一水一海洋”,透过“一桶水”与“一条河”之辩,折射出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而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必将对课堂生态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栏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虽然众多学者对数学能力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对于数学能力本质上的要求基本一致,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需要培养的重要数学能力主要体现在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上。  一、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能力是指能根据运算法则和性质,合理、简捷、灵活、正确地完成数学运算的能力。运算能力表现为: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一、“3H”智慧课程核心概念  智慧  所谓智慧,主要是指人们运用知识、经验、能力、技巧等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本领,同时它更是人们对于历史和现实中个人生存、发展状态的积极审视、观照和洞察,以及对于当下和未来存在着的、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明智、果断、勇敢地判断与选择的综合素养和生存方式。  智慧课程  智慧课程是在智慧教育实践基础上设计的。智慧教育则是以美德为支撑、以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习、审美
自杀作为主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身生命的行为,已成为目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自杀,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很大的伤痛和人力资源损失,这些伤痛可能会持续影响十余年甚至几十年。本文分析了青少年自杀的现状及原因,阐述了如何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对青少年自杀现象进行预防与干预。  一、青少年自杀现状分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全球青少年健康问题》报告,在全球1
“床前明月光,李白睡得香。举头望明月,我爸是李刚。”河北大学车祸“李刚门”事件后,因肇事者李启铭恰好与我班一学生同名,便有学生改诗取笑这个学生。  第二天的数学课堂上,两个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了一个考查能力的问题后,我赞许了他们的敏锐观察力,顺口说了一句“心有灵犀一点通”,马上有人接口“心有芫荽一棵葱”,说完还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样,嘻哈大笑。直至我用凌厉的目光扫射过去,躁动才止住。  这种窜改诗词自以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已经不止一次有值班老师跟我说了,每次考试结束后的那几个晚自修,学生很容易放松,或前后桌有一句没一句地交头接耳,或偷吃零食或发呆,或对着小镜子捋弄头发,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借书本的掩护偷偷把玩手机……我找学生问一问想法,惊讶地发现不少同学觉得反正现在不是高三,到时再充分利用时间发力冲刺高考就行了。怎么隐隐觉得他们的潜台词是“反正高考远着呢,时间充裕,小小任性一下随心所欲挥霍一把也没什么”?如果说时间就是
个人良好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青少年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是形成思想、铸造灵魂的最佳时期。错过该年龄段,再加以培养,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奏效。  一、重视养成教育,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  教师是学校德育的一线工作者,直接承担着大量的德育工作,其队伍的质量和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德育接收质量和状况。因此,要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德育教师队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明确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24字的基本内容。在全社会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实践中,学校成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环。除了各种横幅标语、宣传画、电子屏等营造的学习氛围,我们听得最多就是把这24字的核心价值观背出来。但是,对于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的需要要“背”吗?  答案是肯定的。背
2015年8月4日至10日,第十二届世界校长大会暨首届中芬校长高峰论坛在芬兰召开,全世界共1400多位校长云集芬兰。我有幸随广东省校长联合会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此会。这次会议重点探讨“芬兰基础教育的成功因素”“芬兰奇迹”“中芬教育改革及未来学校发展”“学习环境及教育科技发展”“教育管理及学校领导力提升”等内容,芬兰议会教育与文化委员会副主席Sanna Lauslahti女士、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