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教育隐喻大家都耳熟能详: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自己就得是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这一隐喻教师似乎都坦然接受,很少有人提出异议,外界也普遍认同。
这一隐喻的道理是分明的:教师必须学高、身正,必须有比学生高得多的知识储备,比学生宽得多的教育视野,方可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这一隐喻包含两层含义,其中第一句话单纯强调教师的知识储备要远大于学生,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教师必须闻道在前,方可传道,术业专功,方可授业、解惑;第二句话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学生的巨大学习需求,教师唯有不断引进“源头活水”、保持知识的适时更新,方能胜任持续的“传道、授业、解惑”重任。正是在这一隐喻的引导下,现实中出现了一些看似合理却又颇具争议的做法,如让教师和学生同考一张试卷或者让高中教师考高考试卷、初中教师考中考试卷,借以测试教师的“含水量”或“水深”,一旦教师考试分数低于学生,即意味着教师的“含水量”少于学生,教师就无法满足学生“喝水”的需求,就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合法性”,教师的尊严必受损。可以预见,如果教师作为一个“给水者”的身份依旧,教师作为课堂唯一“水源”的局面不改变,课堂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变革。
但从现代教育学视角,我们就能分明地感觉到这条隐喻背后的理念偏差。这条隐喻完全站在“师本”视角,聚焦教师的“含水量”,将教师的“含水量”与学生的“吸水量”关联起来,似乎只要教师的“含水量”高,学生的“吸水量”就大,而要保证学生的“吸水量”,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含水量”。事实并不尽然,有的教师虽然“水”平很高,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由于没有恰当的“给水”方式,教师可能想倒也倒不出,学生想喝也喝不上,如此,即便教师是条源源不断的“河流”也不能保证学生就一定能获得“一桶水”,可见,教师的“含水量”与学生的“吸水量”并非线性相关。当然,如果教师连“一桶水”也没有储备,是断难解学生之渴,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平,而且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如果我们将视线转向学生,切实关注学生有没有“渴”,什么时候“渴”,以及“渴”的程度,教师根据“旱情”采用不同的“水策略”,帮助学生“解渴”。这种“水策略”的核心思维是:由教师“给水喝”向学生“找水喝”转变,由教师强行“灌水”向学生自主“喝水”转变,由教师一次让学生“喝个够”向学生“适度解渴”转变,课堂不再是“知识的殿堂”,而是师生间“一段独特的生命历程”。学生通过寻找“水源”,选择喝水的工具和方式,决定喝的水量,教师则在学生找水迷路时提供指引,在学生喝水呛时施以援手,在学生无端消耗水时加以阻止,在学生喝到水时加以勉励。如此,课堂上的“河流”不止一条,“水源”不止一处,“水具”不止一个,并不是学生一渴教师就给水喝,也不是学生一渴就一定有水喝,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寻水和取水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寻水之路、取水之法,这也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喝水量”并不相同,有的可能部分“解渴”,有的可能完全“解渴”,当然也有个别摸不着门道的难以“解渴”。如此,教学就不再是“一桶水”还是“一条河”的问题,而是若干条河的问题,教师充其量仅是其中的“一条河”。
当我们纠结于教师是“一桶水”还是“一条河”时,我们看到的只是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教师是唯一的“生产者”,学生则是众多的“消费者”。只有一条“食物链”的生态系统是相当脆弱的,“生产者”的单一与“消费者”的多样始终是无法调和的矛盾。真正强大的生态系统应该形成纵横交错的“食物网”, “生产者”众多,“消费者”多样,“食物网”复杂,可见课堂决不应该是“一桶水”“一条河”,而应是阡陌纵横的水系。课堂如果是“一桶水”,这桶水必将干涸,课堂如果是“一条河”,这条河必定是一潭死水,只有若干条河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水系”,才能保证课堂生态的持续优化。
如果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也是自动饮水机中的“一桶水”,教师不需要把水倒入一个个杯子中让学生喝,教师只需要把“一桶水”放在饮水机上,让学生自由地获取;如果说教师要有“一条河”,这“一条河”决非一条“小溪”,而是与各大水系贯通的河流,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教师的这条“河”应当如同一个门户网站,学生通过这条“河”,可以自由进入到各大水系去遨游,学生如果“口渴”,可以尽情地获取和享受。
“一花一世界,一水一海洋”,透过“一桶水”与“一条河”之辩,折射出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而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必将对课堂生态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栏责任编辑 邱 丽
这一隐喻的道理是分明的:教师必须学高、身正,必须有比学生高得多的知识储备,比学生宽得多的教育视野,方可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这一隐喻包含两层含义,其中第一句话单纯强调教师的知识储备要远大于学生,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教师必须闻道在前,方可传道,术业专功,方可授业、解惑;第二句话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学生的巨大学习需求,教师唯有不断引进“源头活水”、保持知识的适时更新,方能胜任持续的“传道、授业、解惑”重任。正是在这一隐喻的引导下,现实中出现了一些看似合理却又颇具争议的做法,如让教师和学生同考一张试卷或者让高中教师考高考试卷、初中教师考中考试卷,借以测试教师的“含水量”或“水深”,一旦教师考试分数低于学生,即意味着教师的“含水量”少于学生,教师就无法满足学生“喝水”的需求,就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合法性”,教师的尊严必受损。可以预见,如果教师作为一个“给水者”的身份依旧,教师作为课堂唯一“水源”的局面不改变,课堂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变革。
但从现代教育学视角,我们就能分明地感觉到这条隐喻背后的理念偏差。这条隐喻完全站在“师本”视角,聚焦教师的“含水量”,将教师的“含水量”与学生的“吸水量”关联起来,似乎只要教师的“含水量”高,学生的“吸水量”就大,而要保证学生的“吸水量”,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含水量”。事实并不尽然,有的教师虽然“水”平很高,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由于没有恰当的“给水”方式,教师可能想倒也倒不出,学生想喝也喝不上,如此,即便教师是条源源不断的“河流”也不能保证学生就一定能获得“一桶水”,可见,教师的“含水量”与学生的“吸水量”并非线性相关。当然,如果教师连“一桶水”也没有储备,是断难解学生之渴,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平,而且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如果我们将视线转向学生,切实关注学生有没有“渴”,什么时候“渴”,以及“渴”的程度,教师根据“旱情”采用不同的“水策略”,帮助学生“解渴”。这种“水策略”的核心思维是:由教师“给水喝”向学生“找水喝”转变,由教师强行“灌水”向学生自主“喝水”转变,由教师一次让学生“喝个够”向学生“适度解渴”转变,课堂不再是“知识的殿堂”,而是师生间“一段独特的生命历程”。学生通过寻找“水源”,选择喝水的工具和方式,决定喝的水量,教师则在学生找水迷路时提供指引,在学生喝水呛时施以援手,在学生无端消耗水时加以阻止,在学生喝到水时加以勉励。如此,课堂上的“河流”不止一条,“水源”不止一处,“水具”不止一个,并不是学生一渴教师就给水喝,也不是学生一渴就一定有水喝,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寻水和取水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寻水之路、取水之法,这也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喝水量”并不相同,有的可能部分“解渴”,有的可能完全“解渴”,当然也有个别摸不着门道的难以“解渴”。如此,教学就不再是“一桶水”还是“一条河”的问题,而是若干条河的问题,教师充其量仅是其中的“一条河”。
当我们纠结于教师是“一桶水”还是“一条河”时,我们看到的只是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教师是唯一的“生产者”,学生则是众多的“消费者”。只有一条“食物链”的生态系统是相当脆弱的,“生产者”的单一与“消费者”的多样始终是无法调和的矛盾。真正强大的生态系统应该形成纵横交错的“食物网”, “生产者”众多,“消费者”多样,“食物网”复杂,可见课堂决不应该是“一桶水”“一条河”,而应是阡陌纵横的水系。课堂如果是“一桶水”,这桶水必将干涸,课堂如果是“一条河”,这条河必定是一潭死水,只有若干条河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水系”,才能保证课堂生态的持续优化。
如果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也是自动饮水机中的“一桶水”,教师不需要把水倒入一个个杯子中让学生喝,教师只需要把“一桶水”放在饮水机上,让学生自由地获取;如果说教师要有“一条河”,这“一条河”决非一条“小溪”,而是与各大水系贯通的河流,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教师的这条“河”应当如同一个门户网站,学生通过这条“河”,可以自由进入到各大水系去遨游,学生如果“口渴”,可以尽情地获取和享受。
“一花一世界,一水一海洋”,透过“一桶水”与“一条河”之辩,折射出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而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必将对课堂生态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栏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