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学派特色的中国儒学史研究成果

来源 :理论与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94895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多种中国儒学史专门著作出版,如赵吉惠等主编的《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广东教育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的多卷本《中国儒学史》等都各具特色,为学界所关注。近由黄宣民、陈寒鸣二先生主编的三卷本《中国儒学发展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汇集思想史研究专家最新研究成果并具有突出的学派特色,这是同类著作中不多见的,因而颇值得重视。
  首先,该著展现了突出的学派特色。
  形成于20世纪中期的侯外庐学派,以集体撰著的《中国思想通史》和《宋明理学史》两部大书为代表作品。这两部作品显示出侯外庐学派将社会史与思想史打通研究的一贯传统,始终注意分析把握社会思潮产生的物质基础,集中体现了侯外庐学派重材料、重事实,强调“独立自得”和勇于“决疑”的科学精神。《中国儒学发展史》的撰述群体继承并发展了侯外庐学派的优秀学术传统,显示了突出的学派特色。
  本书的主编黄宣民先生作为侯外庐学派中人和侯外庐先生晚年的助手,亲身参与了《中国思想通史》和《宋明理学史》这两部大书的著述,乃是侯外庐学派的中坚力量。另一位主编陈寒鸣先生长期得侯外庐学派前辈尤其是黄宣民、姜广辉二先生沾溉,并曾受到晚年侯外庐先生的亲炙,得侯派治学精髓,著有《中国文化史纲》、《中国理想社会探求史略》等。其他著者大多是侯派传人或是与侯派有着很深渊源关系的学者。这些学者皆各有专攻,成就斐然。如姜广辉先生主编的《中国经学思想史》第1、2卷,在海内外学术界影响巨大。《中国儒学发展史》吸纳了这些学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就学派特色而言,这部著作的“绪论”紧扣社会变革探究儒学演进,颇具代表陛。该著立足于从社会史把握思想史的侯外庐学派优秀传统,循此路向,自然且深入地揭橥了儒学“经世致用”以及“不断创新和自我改造”等的基本特征。从社会史研究出发,此种剖示既合历史,又合逻辑。而以儒家“民本”传统为例的考察,又是对此前所揭橥的儒学“经世致用”以及“不断创新和自我改造”等基本特征的再次论证。这显然是与对社会史的深入研讨分不开的,正因该著把儒学发展牢牢地筑于社会变革之上予以解释,其结论才是厚重而有说服力的。侯派治学特色在此有鲜明体现。
  其次,该著注重发掘表彰思想史上的“异端”与平民性。
  侯外庐学派的思想史研究,始终注意发掘表彰思想史上的“异端”与平民性(或日人民性)内容。《中国儒学发展史》亦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大有发展。
  如该著在论及傅山反理学的儒学思想时,大力表彰了他的“异端”风骨,深入剖析了他对理学的批判,以及他对晚明清初“天崩地解”时代的种种“奴行奴俗”的批判与挞伐。书中列举了傅山所批判斥责的丧失了民族气节的“降奴”、推行专制主义的“骄奴”、死守经传章句的“奴儒”、因循守旧的“庸奴”、拘囿于封建礼法的“腐奴”等后指出,“傅山要下一味猛药,去攻治社会的‘奴欲’痞积,然而这痞积毕竟太顽固了,不得不留给三百年后一位‘神医’——鲁迅去攻治。”(《中国儒学发展史》下册第1801页)联系鲁迅
其他文献
复旦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何爱国博士多年来潜心于现代化研究,2011年推出新作《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是目前国内中国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将会因为以下特点而成为了解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与未来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首先,该书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期刊
摘要:目前国内学界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多集中于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批判理论上,而往往忽视了它对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的整体性批判理论。本文主要以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从自由主义文化传统、利己主义以及消费主义价值观三个方面阐释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内在文化价值观根源,并从中得出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生态环境危机的逻辑推论。  关键词: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文化价值观;反生态性  中图分类号:B
期刊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文士的评价,是以其文学创作为参照的。这种做法虽无不妥,但视野稍嫌狭窄,因为文学从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精神文化是文化成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精髓就是文化精神。文学创作一方面遵循着文化精神,另一方面则对文化精神发挥着充实与完善的作用。文士,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与传播的核心力量。这一特征,在宋代文士的身上,体现得尤其鲜明。可见,从文化角度观照宋代(包括其他时期)文士的作为,不
期刊
摘要:天津市文化产业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绩斐然,但是也面临着产品品种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政府必须大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在消费服务市场中的地位,准确把握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加强对产业的扶持、引导和管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期刊
摘要:传统的文学研究的终端成果大都只是纸面文章和书籍,具体到地域文学研究,一般只是研究作家作品、社团流派,研究成果基本也还是文章和书籍。这样的研究自有其价值,但就服务于当下的城市文化建设而言,这种形态又必须进行调整或转型。本文以天津文学研究为例,通过具体的个案剖析,提出应当从历史社会学的视野来调整我们的文学研究,以便使它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的城市文化建设。  关键词:历史社会学;文学研究;文化建设;田
期刊
摘要:当下中国社会所经历的结构转型与体制调整不仅在客观环境上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更在主观内心世界里影响着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生活状态的认知与判断,一方面,由于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现代性”的主题效果在中国社会日益扩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与多样性同时在不同层次上作用于中国社会的日常运作模式中,这一社会变迁中两种力量的相互碰撞在事实上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取向,并且造成了目前的“信仰真空”
期刊
摘要:市场经济是一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形式。此种经济形式不仅无限地增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同时又对人类的道德带来一定的冲击。亚当·斯密不仅揭示了道德与市场经济这种紧张关系,而且他的正义观对此做出了回应。因此,考察亚当·斯密的正义观对我国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亚当·斯密;经济;正义  中图分类号: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
期刊
摘要:由邓小平首先提出并在实践中日渐丰富、成熟的小康社会理论是一条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小康社会理论是对近代中国盛行的大同理想,特别是毛泽东时代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中革命浪漫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扬弃。小康社会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定位不注重宏大、辉煌、光彩夺目,而注重切实可行。从选择的角度看,可以说是一种理性的次优选择。小康理论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也重视搞活国有经济,但其目的是要建立真正
期刊
摘 要:非政府组织的非政府性、志愿性等特征决定了其成员行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间的关系与互动。当环境和个人因素对消极行为扩散具有较弱的约束时,通过社会网络视角来分析成员消极行为的扩散最有预见性。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构建出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扩散综合模型。要预防消极行为的扩散,就应从非政府组织成员的社会网络入手。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消极行为;社会网络;行为扩散  中图分类号:D669
期刊
摘要:法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对法经济学的批判,都表明法经济学的应用范畴是有限的。海商法研究是适宜应用法经济学分析的典型领域,但我国海商法研究对法经济学理论的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并应以科斯进路作为长远发展方向。  关键词:法经济学;海商法;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DF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1-0097-05  一、法经济学理论及对其批判  法经济学兴起于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