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动物词的翻译策略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hsk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语
  人类在于动物长期接触的过程中逐渐熟悉了他们的生活习性,品质特征,并将这些与人类自身的某些现象和特征联系起来,产生了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于是各种动物的形象纷纷进入人类的语言(如谚语、成语、俗语等)中。这些词形象、逼真地描绘了一类人或事物的个性、特征,大大增强了人类的语言表现力。同时,它们也承载了人类数千年的生活经验、语言发展和文明进步,映射着各个民族的文化。
  二、翻译策略
  翻译的目标是把源语言的信息转化为目标语信息,并实现最大等值。一般的翻译方法有以下二种: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 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指称意义, 求得内容和形式相符的方法。如果原文和译文的文化背景中对该动物的喻意有相似的理解和观点,可以采用直译法。如"scapegoat" 替罪羊,"barking dogs do not bite" 吠犬不咬人, "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
  (二)直译意译结合法
  将两种方法相结合, 也就是在译文语言中找对等的动物词汇来翻译原文, 同时能传达出原文隐含意义及该语言的文化。
  三、英语动物习语的翻译策略的具体方法
  不同的民族由于在文化方面的差异, 对动物的认识和情感也不尽相同, 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物的文化内涵是准确把握翻译的关键。所以我们应首先对动物习语所涉及的文化内涵作深入比较, 熟知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内涵的异同, 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使译文表达与原文相符, 又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
  (一)中英文动词喻意的完全对应
  完全对应指的是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相同的文化内涵的现象。比如:as timid and tame as deer 温柔的像个小鹿;as slow as a snail 慢的跟蜗牛一样;as busy as a bee 忙得像蜜蜂等等。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直接用直译法,直接翻译既生动又传神,保留原意,最大程度地做到"信"。
  (二)中英文文化喻意相似
  有些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意义很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比如,英语中的 Lion 和汉语中的老虎:regal as a lion (狮子般庄严);majestic as a lion (狮子般雄伟);as brave as a lion (勇猛如狮)。西方文化中狮子是百兽之王,被视为勇猛、庄严的代表,而在汉语文化当中,老虎却当此大任。
  这样情形下,译者应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模式, 在尊重动物词惯用法的基础上,采用代换法。当英汉语言中动物词习语喻体不同, 喻义相同时, 我们可以在译入语中找到合适的习语来替换原语中的习语。由于两者间的相同或相似,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有理解方面的问题,同时又能感受到"雅"。
  (三)中英文喻意相反
  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一些动物比喻具有相同的指称含意,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语用含意。最典型的例子是"龙"(dragon)。
  "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也是权势、高贵、尊荣、吉祥、天才、成功的标志。在汉语语言中,"龙"构成的词语多带有美好的含意,例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雕凤咀等。但是,英语中"龙"(dragon)却是一种邪恶的动物,被描述成"体形巨大,生有翅膀,能喷火的假想的动物"。在英语表达中,"龙"(dragon)的语用含意与汉语中的是完全相反的。
  这时要把直译法和意译法结合,采取增词法或注释法。当直译法很难完全表达翻译的效果的时候,可以采用增词法或注释法。因为一些动物习语直译后虽不会产生冲突, 却会造成语用失误。译文可直译其字面意思时, 再点出隐含意思, 使译文生动形象, 可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做到"达"。
  (四)中英文喻意空缺
  人类文化具有共通点,也有很大差异。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色的部分。所以有些文化赋予部分动物词汇非常丰富的内涵,在另外一种文化中,这些词却仅仅是指示动物的名称而已。
  此外,由于中英文中很多动物比喻毫不对应,目的语中根本就没有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时,我们也可用直译法将源语中的比喻以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进行翻译。这既能保存源语言文化的异国情调,又可以吸收外来语,丰富目的语的语言文化,使两种语言文化能够相互兼容、相互影响及相互促进,例如:ostrich policy (鸵鸟政策)、纸老虎(paper tiger)等。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习语具有历史的文化渊源和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并体现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我们在翻译这些动物习语时,要充分考虑原习语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性,结合原习语的文化背景,找到中西文化的异同,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可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等不同的翻译方法,在不违背原意的表达基础上再现该习语的文化意蕴,达到忠实原文又使译文容易理解的目的,从而促进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语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 01.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 02.
  [3]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语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5]林明金,霍金根.英美语言与文化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7]吴友富.英语动物词汇用法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英汉双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一、追根溯源 PCK思想的雏形  从源头上说,PCK思想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杜威(Dewey),他在1902年提出:有必要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师的不同知识,因为前者创造的是学科领域的新知识,而后者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新知识。他将这一过程称之为"心理学化"(psychologizing)。当然,仅从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理解PCK,显然是狭隘的。但是,从杜威的论述中,我们已经隐约看到了一些"转化
期刊
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湖北是农业大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农村小康社会进程,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就是要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通过推荐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为农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期刊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手段发生了多样性的变革,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信息时代,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在这样的背景下,远程教育的出现对当前成人教育中传统教育模式所存在的不足也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本文将从成人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间的矛盾入手,论及现代远程教育对成人教育的贡献,从而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  一、成人教
期刊
随着3G通信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无线网接入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出现,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几乎每个家庭。而无线通信技术最为基础一门课就是高频电子线路。学好这门课,对于今后从事无线通信相关工作的同学至关重要。但从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最后的考试效果差。这里我们将对以往的教学思路进行改进,从而探索出一条老师好教,学生好学的《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方法。 
期刊
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认真钻研教材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  对一名教师而言,钻研教材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钻研教材的能力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它是有效教学的前提。钻研教材要求教师要了解各册教材的内容及其编排意图,深人研究自己所教的那册教材,对准备教的一节或一段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包括掌握教学目标,明确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途径,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信息技术不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和情感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资源共享、多元交互、合作学习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生动并且情感性强的基础性学科,离不开师生之间的
期刊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为了达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需要为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恰当的教学内容。参加了姜大源教授和戴士弘教授等一些职教专家的培训班,经过充分的思考与准备,上学期在所授《多媒体素材与采集》这门课中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感悟。下面笔者谈谈其中的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就在于:了解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理解跨文化因素,提高交际能力;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传授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促进文化理解,提高人文素养。 可见,在英语教学
期刊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笔者也想了很多,借此机会把自己对新课程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整理成文,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并与同仁们共勉。  一、学习新课程,品味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
期刊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增长。少子化时代的逐步逼近,也使得高中阶段入学人数逐渐减少。中职面临严峻的生源危机,学校规模不断萎缩。  那么,在这两个大背景下,中职如何增加其吸引力,实现教育部门提出的扩展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目标呢?为了提升中职的吸引力,中职学校是否应该突破传统学历教育的一元模式,拓宽人才培养的服务层面,把开展职业培训作为多元化办学的重要部分呢?如果要拓展职业培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