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疑·激疑·质疑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lu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教师善于提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怎样才能掌握提问艺术,而避免“满堂问”呢?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扣住一个“疑”字做文章。
  1.设疑,就是教师精心地设计问题。钱梦龙老师认为: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问题要有启发性,不能太大了,学生无法下手,无从回答;问题太碎,光是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既啰嗦、无意义又烦人,耽误课堂时间,影响课堂效率。
  一般地说设计的问题要达到两个目的。其一,启发学生把新旧知识衔接好。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了解学生对旧知识和旧经验的掌握,贯穿到新的知识中去,既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与回忆,又有利于学生自然地学习新知识,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过渡作用。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往往在上一篇新课文之前,总设计一些问题,引发学生对有关旧知识的回忆。比如:有的教师在教《沁园春·雪》的时候,就先问问大家学过的古诗中有哪些描写雪景的句子,让大家背一背,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自然地导入新课。
  其二,精心地设计问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精美的句子,深刻地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正因为这些句子的含义深刻,寓意丰富,所以,就要求我们设计出一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维与思考。而这组问题,要围绕一个中心,有连贯性,还要由浅入深,有一定的梯度。例如在教小说《孔乙己》高潮部分,笔者设计这样一组问题:这部分中表现小说高潮的句子是什么?孔乙己为什么“坐着用手走”,来的时候什么样?孔乙己这么可怜,而周围的人还在笑他,说明这些的人什么心态?从中揭示了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这一组问题,逐步深入,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另外,设计问题要讲究“曲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跳一跳摘果子”。“曲问”就是要具有启发性,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一个问题出来大家不经思索就脱口而出,这个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钱梦龙老师在教《愚公移山》时就设计一连串的“曲问”:愚公有多大年纪了?遗男几岁?他去参加移山劳动,他爸爸肯让他去吗?这些问题的设计看似平常而含匠心,第一个问题意在启发学生注意:愚公将近九十岁。后两个问题是让学生搞清遗男无爸,母亲是“孀妻”。而更主要的是通过上面问题的讨论,使同学们明白在又高又大的太行、王屋二山面前,越能体现出老的老、小的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当然,不能为“曲”而“曲”,“曲”得太多太深,那对学生来说,也可能是无益的。
  2.激疑,就是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无论学生的问题是肤浅或是幼稚的,这都是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性的表现。我们不能打击或扼杀,而要鼓励与支持。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是名家名篇,但也在不断增删与修改,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有些课文会逐步地不适应,也会被人们发现许多的问题,而有许多问题也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因此,我们在上课时一定要挤出时间鼓励学生提问题,发现一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价值,因为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3.质疑,是辨明是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过程。无论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都要搞清楚,给个正确的“说法”。怎么给?首先要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有的时候,学生各抒己见,不一定要求有统一的结论。比方在教学《愚公移山》时,让学生回答写了几个人?每个人对待“移山”的态度怎样?愚公愚不愚?智叟智不智?这是希望在教读的起始就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教师也可以借此了解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情况,便于教学中心中有数。
  有的时候,对学生众多意见中,要引入对一、两个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这一、两个重点问题正是文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其次,对学生确实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教师要进行讲解。但要把握火候。“不悱不启,不愤不发”。该讲解时才讲解。
  最后,对于,学生提出一些无法在课堂上及时回答的问题,教师应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科学态度,切不可随便乱说,信口开河会误人子弟。
  设疑——激疑——质疑,就是巧妙的设计问题、善于鼓励学生提问和解决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三点,也可以说做到了善于提问,掌握了设疑激趣的艺术。
其他文献
所谓“初高中衔接”,是指保持和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进一步发展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南宁市初中课改自2001年起已进行了7年,新课标理念逐步转化为了教育教学行为,初中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情况,跟以前有很大差异;但高中课改目前仍未进行,初高中教与学如何衔接这一难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初高中语文衔
近三年来,重视能力考查,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已真正成为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命题的价值取向,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表格题这种新题型近年来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一、题型分析    听力测试中的表格题是一种表格补充题,这种听对话或短文填表的题型是近年来英语听力测试的一种新题型,要求考生听一段对话或独白,根据题目要求,从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素质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因为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有没有素质高的历史教师。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使其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没有高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先接触的、出现最多的修辞格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具体的、形象的、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描写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用比喻修辞格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用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明喻爽朗、明快;暗喻灵活自如;借喻形象含蓄。任何事物形象的特征,都可以通过恰当的比喻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    一、感受比喻句的形象
探究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及进行的各种活动。     1 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意义。①探究需要做观察,需要提出问题,需要设计调研方案,需要用实验来检验人们已知的东西,发现人们未知的东西,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研究成果告诉他人。   ②探究是能动的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学生的不良品德是指中学生经常违反行为规范的行为。造成中学生不良品德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的原因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旧思想意识的影响,不良的家庭影响,以及家庭、学校教育工作上的失误等。主观方面的原因有:学生的主观要求与客观条件之间的矛盾,学生在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上的矛盾,以及学生内部心理结构的矛盾等。正是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着这样的一些矛盾,因而当客观外界没
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亲密的学习伙伴。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只是教师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何改变课堂上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象,如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如何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我认为,首先必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出境游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并成为全球旅游业增长的新机遇。  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中国入境旅游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出境旅游继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为世界第四大出境国,然而,在2002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就超过了日本,2007年超德国,2010年便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大国。  面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及对各行业的影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突出的,学生的错位性认识便是其中之一。  现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一种突出现象,即由于已经受到或正在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中也包括来自学生家庭生活境遇的影响,学生们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结果出现了一些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乃至表现出对教学的“逆反心理”。表面上看这些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究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盛行“唯分数论”,学校把考试成绩看成是评判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通常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就事论事,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师“满堂灌”、“填鸭式”,师生互动少,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少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常听一些学生说“历史课枯燥无味”、“历史都是过去的事,学习有什么用”等让人很痛心的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