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桥》一课谈阅读教学中人物形象的有效建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更多关注形象化的解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得到了运用。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倡导对人物解读形象化,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教学热点。本文试图立足《桥》一课教学案例的分析,围绕“阅读教学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学误区诊断”与“人物形象有效建构的基本方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阅读教学人物形象有效建构
  
   崔峦老师曾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格外重视树立人物形象。” 沈大安老师也强调:“形象大于思维。”不难看出,领悟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然而,审视当下的阅读教学,一旦需要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数教师往往会建立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演绎式讲解。十有八九会迫不及待地提问道: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则以堆砌形容词类修饰语回答了事。稍好些,不过再让学生把这些修饰语当作标签贴到文本相应位置。至于人物言行举止所透露出来的心理都不去揣摩,言语特色更是无暇品味。
   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何以使文学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呢?鉴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笔者想具体结合《桥》一课教学案例的分析,就“阅读教学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学误区诊断”与“人物形象有效建构的基本方略”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阅读教学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学误区诊断
   纵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倡导对人物解读形象化,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教学热点。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有效教法,树立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教学误区的存在。
   (一)抽象演绎。我们都知道,写人记叙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是突出人物形象,把人物形象分析具体,让人物品质呈现出来,把人物形象读丰满。但是,由于写人的文章大多是为了赞扬文本主人公的品质,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将文本中人物品质的抽象分析作为了阅读的重心。
   2009年3月至4月期间,笔者参与了由特级教师费蔚组织的区级语文教研活动,并有幸执教了《桥》一课。这篇课文作者——谈歌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整个故事最令人动容之处在于老汉从人群中揪出一个青年,呵斥党员应该让村民先走。村民及时逃离了这场灾难,只有老汉和那个青年被无情的洪水夺去了生命。而他们是一对父子。
   作者用极其凝练的文笔,将一位普通老党员无私无畏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但遗憾的是,初次试教,笔者就过于理性的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上,忽略了对老汉这一鲜活人物形象的构建。课后,一位前辈的话令我受益匪浅。她说:人物教学应当留给孩子的是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不应该只是几个抽象的概括人物品质的词儿。
   (二)重心偏移。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感受和体验,产生情感的共鸣,领悟作者的心境,从而走进人物形象,这是毋庸质疑的。但以情感见长的教师,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往往会将情感目标凸显,甚至作为了教学的终极目标,致使整个课堂教学徘徊于情感的表面。在《桥》一课漫长的备课、上课与磨课的过程中,有一幕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第一次试教,我分外卖力。通过自己富有诗意的语言渲染,将课文的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课堂上极具煽情的结课处理也让许多学生潸然泪下。
   课后,我自信满满地向费老师请教,但她的一席话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语文阅读教学,归根到底是语言文字的教学。这堂课让学生真正研读老汉言行的有效时间不足15分钟。脱离了语文实践的煽情,不要也罢……”
   通过交流,笔者发现在研读“老汉言行”过程中,忽略了最基本的品词析句和朗读等语文实践,将教学的重心倾向到了文本外的拓展延伸上。如课堂上多处抒情音乐的使用,教师大段煽情话语的浸润和文本外感性文字的引用。从课堂呈现的表象来看,在感受人物形象过程中的这一系列煽情举措,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人景分离。写人记叙文一般都非常注重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都会花一定的笔墨描写环境,力求在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通过坏境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特征,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然而很多老师在文本解读时,即便熟谙作者的此番写作用意,课堂教学依旧停留在就景析景的层面。
   以《桥》为例,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洪水的来势之凶猛,以洪水的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能很清晰地发现洪水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危急。故事情节也在这样的环境烘托中,一步步地走向高潮。站在木桥前的老汉是有逃生的机会的,可他就纹丝不动地站着,一站就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老汉一次又一次地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而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那么无私无畏,那么坚定不移。可以说,洪水如魔的影像与老汉无私无畏的光辉形象交织辉映,就是《桥》一课教材编写的精妙之处。
   (四)缺乏通感。我们都知道,写人记叙文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要具体。但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面面俱到的分析就是具体,结果常常导致人物形象在蜻蜓点水式的“解”读下,变得支离破碎。
   在二次试教时,笔者一心想把老汉的光辉形象分析透彻,结果从一开始就努力让学生说尽老汉的优良品质,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自读课文,从文本中寻找依据。交流反馈时,学生关注的都是自己所阅读出来的一些单线形的人物形象。加上缺乏矛盾点的牵引,难以适时地将学生所获得的一个个零散而肤浅的人物画面有效整合。最终整堂课看似很热闹,人物形象分析得很全面,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
  二、阅读教学中人物形象有效建构的基本方略
   语文阅读教学强调从品味语言入手,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借此,笔者想通过《桥》一课老汉形象有效建构的案例研究来谈谈自己的点滴拙见。
   (一)从生本角度考虑归纳式教学,在品词析句中构建人物形象。笔者认为“归纳式教学法” 就是教师先用自已真切的文学体验营造文学欣赏的情境和氛围,对筛选出来的文字进行个性化的体验教学。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认同、共鸣后,文字所承载的形象也随之得以立体呈现。
   以《桥》一课为例,在试教“萃取言行,感悟老汉如山品质”版块时,笔者试图从主旨出发,集中呈现教学内容。希望通过反复扣击主旨,在学生心中形成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从而感受文章深刻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学设计中,笔者让学生找到中心句“他像一座山” 而后再找哪些语句看出老汉像一座山?教学每一处老汉的言行时,又不忘时时回应中心句,希望形成一唱三叹的情感基调。从教学内容看,能围绕目标选定,主次比较得当,但试教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教学内容的呈现出现了偏差。
   从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不难发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比较理性。教师先从文章主旨出发,然后寻找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所采用的是演绎的方式。由于此时学生尚未经历情感体验,即以道德灌输。因此,教学过程机械转化为找句子论证“老汉如山”的过程。即呈现教学内容而非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学效果不理想,亦在意料之中。
   斟酌再三后,笔者改以“老汉的哪一处言行引起了你特别的关注”作为主问题,引导学生朗读,交流自己感动的句子。从学生的阅读情感切入,贴近学生的情感起点。重点句交流版块时,笔者也未提及老汉的品质,而是让学生结合当时的环境,你觉得老汉会怎么喊?鉴于学生的朗读实际,随即追问“你为什么喊得如此有力?如此急切?”基于文本的阅读,学生从字里行间构建起老汉镇定、威严的如山形象。
   记录优秀人物的文章,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进人物,让单薄的文字活化成有血有肉的真人。我想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走进人物的“读”,才能真正读懂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物形象!
   (二)聚焦思维与情感的融合点,在对比体验中丰满人物形象。不同的教学内容对目标达成的作用不同。聚焦重点就是要特别关注对目标达成起到重要作用的内容,通过认真研读从中摄入语言的、情感的、审美的、文化的、精神的信息,让学生得以熏陶、滋养。
   例如《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段话中一个“揪”字可谓传神地刻画了老汉的高风亮节、不徇私情的党员作风。
   (三)集中梳理文本的侧面描写,在回文引读中提升人物形象。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指通过对相关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活化人物形象服务的。侧面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正所谓“细微处见精神”,写人的文章一旦少了侧面描写,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四)关注文本语言表达的特色,在回应板书中升华人物形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章语言的表达特点,许多教师往往将其从课文中剥离出来,孤立的进行传授。难以与形象的感受、情感的领悟相互渗透。而理性的解读和程序化的讲解更是充斥课堂,进而直接导致了对文本表达特色的独特体验缺失。
  《桥》整篇文章萦绕着悲壮的情绪,作者走笔至“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这几句时,这种情绪被推到了极致。而悲壮气息又是通过短句成段这一写作手法表现出来的。那么,如何将文本语言表达特色的体味与感受人物形象有机地融合?笔者以为,在教学时可以凭借上述教学内容,连带出对文章整体的回顾,通过师生合作、回文串联、重塑意像,真正形成教学的“通感”,使得所有的学生对于文本人物都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形象认识。
  三、小结
   综上所述,人物形象的感悟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在教学中,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不是截然割裂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穿插运用,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所蕴涵的思想感情逐步感受、逐步理解。以一步步缩小他们与文中人物情感的差距,使朗读达到“言自口出”“情自心达”的效果。这样的阅读,人物形象一定可以呼之欲出!
  
  【参考文献】
  [1] 费蔚由《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一课谈教学内容的选择
  [2] 崔峦《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发言》
  [3] 王一娴《阅读教学中目标的细化定位》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园应为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结合我园新市民子女不断增加的情况,我们尝试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提高新市民子女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新市民子女语言表达能力环境多种领域家园配合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园新市民子女不断增加,进入幼儿园小班后,相当一部分不会说普通话,不爱说话,不愿意和他人交流。教师在日常教学
从熔体中生长砷化镓时,由于重国引起的热对流,往往在晶体中会产生杂质条纹影响材料的质量,在消除杂质条纹的措施中,除在空间微重力这一理想条件外,在磁场中生长砷化镓晶体已被证明
一、怎样学习单词小学生对学习英语十分感兴趣,这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所致。通过一阶段的学习他们见到老师会说“Good morning”见到同学会说“Nice to meet you.”当父母送他
会议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启动司法鉴定程序,当事人只享有补充鉴定和申请重新鉴定的权利.这一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困境和难题.
摘要:在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央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现代社会,央行的独立性成为趋势。我国的中央银行起步较晚,其独立性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职能欠缺独立、组织欠缺独立、经济欠缺独立等方面。为此,应借鉴他国的经验,来完善我国的央行独立性问题。  关键词:央行独立性;货币政策;职能独立;组织独立;经济独立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论战  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发挥集中社会闲散资金的优势,产生了集存
【摘要】近年来,小学在实施创新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了创新教育的质量。作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认识到在小学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引导小学创新教育走出困境并且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创新教育;问题;对策    对于创新教育的探讨由来已久,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
摘要:有资料表明高一新生在初入高中阶段对高中英语学习感到困惑,这就要求高一老师对高一新生进行正确引导,使高一学生逐渐适应从初中英语学习到高中英语学习的转变。  关键词:引导:过渡:尝试  调查表明许多高一学生在刚刚进入高一这一阶段,对如何学好高中英语感到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学好。究其原因,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大量增加,语法难度加深,老师几乎用全英语教学,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学生
高三数学复习内容很多,时间跨度大,总结性又很强。既要总结规律,还要进行学法指导。在第一轮复习中,怎样上好复习课,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老师做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和探索。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方法,即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经多次应用,提高了复习效率。下面,我以《函数的奇偶性》一节教学为例,谈一谈具体做法,分七个环节完成。以供老师参考。  一布置预习内容  提前印好预习内容,在课前一至两天发
期刊
一、创新学习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0年下学期开始,我设计了“英语创新学习一日一测表”,着力用它来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表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探索和钻研或与老师、同学合作学习,通过对已有知识产生的感受理解来掌握已有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将学习活动、学习内容扩展到课外,对旧知识进行新的更替、组合或独创,得出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