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教科书83页例1、84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旋转的意义和旋转三要素,感悟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4.感受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旋转的意义,感悟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规范的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钟面),学具(尺子,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二年级时,我们认识了物体的两种运动现象,谁能说说是哪两种现象?”
  学生:平移和旋转。(若学生忘记了,教师可做适当提示:一种是沿直线运动,一种是曲线运动。若学生能顺利说出两种运动,则让学生用手势比划比划是怎样运动的)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后面新内容的学习找到连接点和起点。)
  2.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教师:下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种物体的运动,请同学认真观察,判断分别属于什么现象?
  学生:旋转现象。
  教师: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学生交流。
  3.小结揭题
  教师:物体围绕一个点(或轴)转动的现象,叫做旋转。(板书)同学们能轻松得判断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旋转现象里还有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接着来探究图形中的旋转。
  板书课题:旋转
  (设计说明:通过生活实例进一步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旋转现象给“旋转”定义,为后面深入探究旋转现象作铺垫。)
  二、新课
  1.教学例1:感知旋转三要素,深入体会旋转的意义
  (1)感知旋转方向:(出示钟面)
  教师:旋转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钟面,谁能找找钟表里的旋转现象?
  学生交流。(钟面指针的转动)
  教师小结:我们把和钟表指针转动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叫顺时针方向,与钟表指针转动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叫逆时针方向。(板书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2)感知旋转中心
  教师:(教师拨动指针转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拨动指针转动,指针移动时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体会指针自始至终都围绕一个点转动,教师说明这个点叫做旋转的中心。在旋转方向下面板书旋转中心)
  (3)感知旋转角度
  教师:老师把时针从12拨动到1,谁知道指针旋转了多少呢?为什么?
  教师对发言的同学做出评价,并说明只能从起点到终点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度。(板书:旋转角度。)
  (设计说明:钟面是一个圆形的,可以把它看做一个周角。学生已经学过一个周角是180度,钟面上的12个数字把周角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30度。作为五年级的学生,能完成这个知识的迁移。)
  教师:指针从12拨动到1,谁能用一句话完整的描述一下这个旋转过程?
  学生交流。
  教师再拨其它度数,让学生描述。(完成教科书第83页的例1)
  讨论: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几方面去描述?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和角度,我们把这三个叫作旋转三要素。(在黑板上完善刚才的板书)
  (4)归纳总结进一步体会旋转的意义
  (结合钟表指针和课件图示小结)
  教师:我们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了,谁能说说什么是旋转呢?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物体围绕着某一点或某条轴转动的现象,叫作旋转。(设计说明: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叙述和教师的引导,虽然表述得不一定规范,数学语言不太精准,但基本能表达正确。)
  (5)议一议:钟摆的摆动和荡秋千是不是旋转现象?
  學生交流。
  教师小结:(用自制教具说明)钟摆运动是钟摆围绕一个点做局部圆周运动,而且在摆动中既包含了顺时针旋转,又包含了逆时针旋转。旋转的角度是任意的。
  (设计说明:生活中的有些旋转现象可能不够典型,容易淡化概念的本质,甚至产生歧义,对学生建立正确表象产生干扰,这里特意选用教科书上的典型实例,钟摆、秋千等,充分感知旋转现象。)
  (6)反馈练习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旋转的意义和旋转三要素,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掌握了没有。请完成教科书第83页的做一做。
  2.教学例2:探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旋转现象还有没有其它特征呢?
  (课件出示例2)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每次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学生回答若有问题,教师可作适当提示,抓住:谁变谁没变,当学生找到大小、形状没变时,问问学生怎样证明,为后面教学旋转的性质作铺垫)
  (2)归纳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谁能归纳一下旋转有什么特征呢?(学生交流时教师作相应的板书: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发生变化;对应点到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长度相等、对应角度一样。)
  3.教学例3:画旋转后的图形
  教师:我们旋转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那么怎样来画旋转后的图形呢?
  (课件出示例3)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先让学根据旋转的特征和性质,独立思考怎么画。
  (3)交流。
  (4)教师讲解画法,学生在题卡上完成。
  (5)反馈练习:完成教科书第84页的做一做。
  三、全课小结
  1.学习内容整理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交流。
  (设计说明:在总结回顾中,进一步理解提升所学知识。)
  教师小结,研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图片欣赏
  (课件出示图片)
  (设计说明:通过对图片欣赏,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真谛。)
  3.课后延展
  教师:你还想知道旋转的哪些知识,请同学们查阅资料或网络,下节课来交流。
  (设计说明: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四、板书设计
  旋转
  意义:物体围绕着某一个点(或某条轴)转动的现象,叫作旋转。
其他文献
教学材料选取和情境设置及问题设计对于课堂效率的实现至关重要。我们选取课题进行了一次课例研究,课题为山东人民出版社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合作竞争求发展》第一项目《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敞》,主要收获为以下几点。  一、选材与情境设置方面  (一)主题性(典型性)是选材的第一原则  选材和情境设置必须是与主题紧密结合的典型性材料和情境。  (二)生活性是选材重要原则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期刊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接受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对于那些因个体差异而有不同特殊需要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接受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教育。残疾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这就更需要教师用一颗平等心耐心地来了解并对待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  一、最初印象  今年新接初一新生,没想到在当中发现了一名学生是残疾人,感到很意外。  报到当天,我找这名女生,她大大的眼睛,带
期刊
我校从2013年11月开始打造高效课堂,全面进入课程改革。我们的阳光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 “2253”阳光教学模式展开的,它的主要体系就是学案导学。  所谓“导学案”,是一种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学习方案。它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教学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際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
期刊
新授课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课型,也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主阵地。因此,新授课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显得非常重要。传统的新授课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标理念,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概念,我在尝试改善常规的概念引入模式,形成一种新型的概念课引入模式。  很多学生觉得学生枯燥,提到数学就厌恶,数学课就是他痛苦的根源,数学试卷简直是他无能的指证。针对这样的学生,针对这样的一部分现状,我总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初步理解“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和灵活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教学过程
期刊
本节的知识容量较大,也是考试的热点,有些知识较为抽象,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作为新课,不宜讲太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为此,进行了以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深入浅出,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第3章第2节的内容,是第3章的重点。洋流的分布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理论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小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且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  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今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例3。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四种运算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含有两步、三步计算的一种综合算式。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学段以简单的数学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初步认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此时,学生对运算的顺序仅仅是一种感知。到第二学段,教材专门用一个单元的内容来编排“混合运算”的教学,而且从两步计算开始,依次设计了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到三步计算的加
期刊
一、课程标准及解析  (一)课程标准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课程标准解析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做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要求学生读图绘图归纳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绘图掌握水循环的每一个环节,各环节在水循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思考人类对各个环节
期刊
【教学目标确立依据】  1.课程标准  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教材分析  主要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教学目标】  1.能归纳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明确马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