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七味之米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愁,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似乎比较陌生。虽然我们经历过上山下乡,但随着时间的磨砺,也渐渐地把那种似乎可以称之为乡愁的感觉淡漠了。
  我虽还未退休,可年龄相当的女同学、女荒友们都已经退休一段时间了,自然聚会越来越频繁。话题除了日常的琐碎客套之外,更多的还是对于儿时(少年、青年)的追忆。慢慢地,就像打开了一本尘封的诗集,润物细无声。而乡愁,就像书中文字的墨香,也浸染上自己的胸口心头。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从记忆源头驶来的那条船上的一叶陈帆,渗透着故乡的气息;乡愁是夹在儿时课本中的一片枫叶,虽然色彩渐褪,可清晰的叶脉却溶解着多彩的无猜童真;乡愁虽然不是甜咸苦辣的味觉极端,可它好比几滴香醋,使你本来紧绷的生活增添了些许亲和、几缕温馨。而乡愁对于我,可能不像林海音、龙应台那么细腻缜密、柔情万种,我对于乡愁的界定,就是我儿时的东板桥,以及对我有异样感受的那个特别普通的粮店。
  东板桥一条街,从东板桥北口数起,西边这溜儿:菜站(中转级批发站)、饭馆、酒铺、羊肉铺,然后是副食合作社,那时叫13店。然后是菜铺,接着就是北京卫戍区司令罗舜初家。东边这溜儿:剃头棚龚家、粮店、回民小吃白家、车马店,又是一个小杂货铺。再过了织染局胡同口,又一个剃头摊老杨家,然后就是北京的肉食品加工厂。这么密集的商业设施,在50年代就这么个规模,可见东板桥的人气。
  我要说的粮店就设在东板桥这条小街的东北角。一个居民区,总有一个粮店。在上个世纪,粮店是和副食店、菜店、烟酒店分开的,这很正常。可为什么偏要说起粮店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打我记事起,或者说我能够打酱油的时候起,买副食、买粮食的事情就由我——这个家里的小男子汉担当了。从每次买5斤分量的单一的棒子面、标准粉,到品种的增加,分量的加重。每次将近半月吃食的购买,都是我来操办。
  其实,这对于当时那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正常中蕴含着特殊,因为买一次粮食总得花掉几块钱,可谓一大笔支出。所以有时候,管家的母亲总会留出毛八七的余份,作为母爱的恩赐。而这些钱,对我就是“大钱”了。所以,每月我总惦记着,又该买粮食了。
  另一个更本质的原因,我的父亲也在粮店工作,但一直是在北京的远郊。原来在石景山,“文革”期间调到丰台。据母亲讲,因为早间家里靠父亲的工资买吃食,所以我的大姐每每哭的时候,母亲就哄她:MEN,火车来了,爸爸回来了。所以,我大姐的小名就叫MEN。在我有记忆的日子里,父亲从来没有完整地休息过法定假日,而每周的星期一晚上,他才赶回家来,休息到星期二下午,就又走了。每到星期一时,母亲总会留下一些钱,让我到东板桥的小酒铺打上二两酒,买一些酒菜来。因为时间总是错开,平时我很难和父亲呆上一整天,所以当时对于父亲只是一种理性大于感情的概念。
  因为父亲也是在粮店工作,我为了了解父亲,对我所接触的这个粮店格外注意了起来。后来,学校组织作文比赛——“我的(母亲,父亲)”,我就开始认真观察起父亲来。
  可以说,父亲没有什么爱好,平常也不多说话,只有我哥哥偶尔和他谈起篮球的时候,眉飞色舞。说到杨伯镛、钱澄海,如数家珍,三步上篮,联防盯人,绝对是行家老手。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国家级的二级篮球裁判(业余的不评一级裁判)。平时他到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事,只是在不停地抄写一些东西。我曾经偷偷地看过,原来是各种粮食品种,各种粮食分量购买时的不同组合。当时,商业提倡学习张秉贵“一把抓”(不是后来谣传的“一团火”),而粮食系统就搞“一口清”。父亲异常地认真,到家后不是抄写,就是默诵,好像他回家除了到烟袋斜街鑫园浴池洗个澡,就剩下这么一件事了。我当时看着觉着很好笑,给我唯一的感觉就是,父亲的钢笔字比我们学校教书法的老师写得还要好很多。现在想起来,无非父亲还真是把这种能够写得出留得住的字,作为一种硬笔书法修身养性了呢。
  当我把这件事写到我的作文里的时候,在学校里得了第一名,但是事后老师跟我说:“你说的一口清,描写你父亲‘爱岗敬业’很生动,但是东板桥的粮店怎么就没有这种事呢?”为此我不服,我特意到东板桥的粮店去观察,这里的确和郊区粮店不太一样。售货员更宽泛一些,买什么用算盘一扒拉,也慢不了半分钟,差不了半分钱。所以,我就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感到了诧异。
  因为如此,再加上我每月总去买粮食,所以对于当时粮食的一些事情了解得比较清楚。有时,为了和父亲搭话,便开始问各种各样跟粮食有关的话题——什么叫好米?什么叫籼米?什么叫碎米?什么时候我的粮食标准该长了?为什么北京没有半两粮票……只有这样的话题,父亲才可能给我说出几句完整的话来。通过观察父亲和我见到的粮店售货员,当时的我暗暗发誓:这辈子绝不当又脏又累、和家人没有感情交流的“卖粮食的”。
  后来,长大上山下乡,与粮食最直接相关的就是全国粮票。当时,按每个人一个月的定量换全国粮票,在报上临时户口的原则之下,转化成当地粮票的同时,还可以含有半斤油票。那个时候,北大荒只有麦子(白面),所以有时候从家里带来几斤好米,几个同学晚上偷偷地围坐在火炕上,几乎不就任何蔬菜,只细品大米的清香。除了怀念家人,更体味到了家乡带来的大米饱含着的深情厚意。
  等我返乡回城,父亲退休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老人家乘鹤西去。在整理旧物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份写得工工整整的检查材料。(这份检查,我至今珍藏着。)看过之后,原来母亲和我聊起的一些关于父亲的零散事情,一下串联了起来。而对于母亲说父亲是一个老实人,一个“绝不给家里惹事”的人,我才有了真正的理解。
  我的爷爷是商震的一个军官,抗战之后退役赋闲。父亲是长房老大,备受宠爱,后来考取的是辅仁大学财会专业。解放后,作为留用人员进入了粮店系统。因为出身的关系,只能是最低级的普通营业员。毕竟学历在身,所以在那个小粮店里,工资是最高的。这必然引发各种问题,但父亲知道自己出身的症结,所以直到临退休的时候才涨了一次工资。粮店的工作无非两种,一是收款开票,一是柜台售粮。父亲可以称得上专业知识分子了,但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别人开票总有差漏,而父亲收款一清二楚。一来二去,父亲就基本是干收款开票了(非体力劳动)。虽然还是有人不时地找茬闹事,但父亲从来都不争,服从安排,放眼常宜,有容乃大。据我推想,当时的父亲为了维持家庭,忍辱负重,用自己的忍耐换得一家的平安无事。说起来简单容易,可人要是大半辈子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换作我肯定受不了。而正是因为父亲对于家庭的大爱,使得我家在“文革”的时候没有让人抓到把柄。面对这一沓材料,我流泪了——这才是真正的父亲,这才是真正的爱。
  近几年,我总去拍胡同,也经常去东板桥,除了到东吉祥胡同我家的旧址去看一看之外,必定要走到东板桥的街口,总想看看那个粮店还在不在。其实,粮店是最早拆没的,但是我每每站在雪泥鸿爪犹存的废墟砖石之前时,晃动着的不仅是那个记忆犹存的粮店,更仿佛又见到了我的父亲——他那平和包容的伟岸心胸,他那知足常乐的只言片语。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要从心底说,男人,我的父亲!
  编辑/麻 雯 mawen214@163.com
其他文献
近几年因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不少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子女。通过深入交流,知道他们父辈都是我国抗日爱国的名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作为较为特殊的群体经历坎坷,经过特殊年代的洗礼和成长,如今都成为各行各业杰出的人物。  倾听他们口述的历史,走近他们的人生,追忆半个多世纪的时代缩影。    屈令婉,台儿庄保卫战31师代理参谋长屈伸将军之女  原北京化工研究院工程师    我是在团结湖公园青年公寓8号院,一间装
期刊
来路不明的包车“大人物”  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段时间北京“的哥”真不好干,没人打车,扫马路10公里没有一位抬手叫车的。排饭店,一蹲就半天,跑一天下来,累得进家门躺下就着,還完不成车份儿。  我这个人命挺好,在民族饭店排了一趟活,一位客人拉车门上车,我问:“您发哪儿?”  “去通县,有几个烟厂转转,还回来。”客人说话有点结巴,挺痛快,穿一身名牌,鳄鱼。那会儿皮尔卡丹、鳄鱼算上流社会了。  我一听
期刊
每次上下班都经过中国铁道博物馆,它在天安门广场的东南角,与正阳门隔街相望,默默守视着日新月异的北京城。父亲跟我说,这个博物馆就是老前门火车站,而我怎么也不能把这座略带俏皮、可爱的欧式建筑与火车站联系在一起。在我印象里,火车站是宏伟庄严的苏式建筑,而它,更像是我儿时去游乐园见到的那座古堡。    一个尘封在泥土里的老车站  我曾留心观察博物馆正门的文字,除“中國铁道博物馆”几个字外,在建筑的拱顶,还
期刊
住在回龙观的居民很多人看到过这样的一幕:344公交车总站,一名身着西装,光头,中等身材的男人站在一辆大奔前高喊:“马甸、北太平庄有没有走的?免费!”一旁的协管员大爷也挥动着小旗跟着喊:“有顺道的快点,能坐四个,不要钱!”  他叫王永,像这样免费搭载人的事已经做了13年。    顺风车,大城市里的另一个社交平台  “现在还免费搭人吗?”“搭呀,不过现在我搬到世纪城住了,这边大家去的地方比较分散,公交
期刊
潇洒灵动的台风,细腻大气的嗓音,浑然天成,宛若天籁。常思思早已熟悉了舞台上的细枝末节,然而,每一次登台都像新生般饱满而鲜活,浸润着情感的歌声开出了花朵。  2005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2007年获得第6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银奖第一名;2008年3月被海政文工团特招为独唱演员,成为该团最年轻的青年独唱演员;2009年,“思源思愿——常思思独唱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办;2011年
期刊
看艺术电影这件事就这么一下子发生了  多年前的小录像厅、盗版影碟的泛滥,在电影院大萧条的时候,培养了一大批热衷类型片、文艺片的电影青年和影迷,其中有些人后来干上了与电影相关的工作,还有些人成了著名电影导演,比如贾樟柯、宁浩等。如今电影院又重新繁华起来,但是能够看得到的好电影依旧屈指可数。作为一个地道的影迷,我不得不经常蜗在电脑前看电影。这样做也不全是图省钱。虽然中国的电影票价过高是个不争的事实,可
期刊
美国俄勒冈波特兰的冬给人的感觉像中国江南的梅雨季,阴天小雨不太冷,早上会有点雾,晴天就像“奢侈品”。这时候如果选择去海边度假,夏威夷当然是首选。那里四季宜人,只是在一二月份有点凉。没来美国之前,我就听说夏威夷如何如何好,印象最深的就是老爹常挂在嘴边的“二战日本偷袭珍珠港”。所以,当知道要去夏威夷的时候,我抱着一百二十分的期待。虽然夏威夷给我的印象没有想象中好,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还是很有趣。  飞机
期刊
他是一个纯粹的行伍。宽肩乍背、双目炯炯、声如洪钟、雷厉风行。  他是一个双料传奇军人,先后在国民党青年远征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大半生。  他是新中国空军的开山老兵,组建之初,他就投身其中成为一名身经百战、睿智机敏的情报参谋,他随着新中国空军的成长不断转战到战火纷飞的一线战场,先后在朝鲜战场和福建前线为中国战鹰指挥引航。他的履历见证着中国空军从成立到发展的艰辛过程;他的行伍经历是在战机和炸弹的呼
期刊
头一次访美归来,少见多怪的鄙人,抡开膀子写下了一篇1万多字的随笔《美国行来十大怪》,后来被摘登在《北京纪事》上,流传甚广。今年夏天,我和几个朋友再一次拖着箱子,来到了地球另一面儿的 “怪地方”,稍带手儿把他的街坊加拿大也看了。这一看不要紧,又让我找出了他们那儿和咱们这儿好些不一样的地方!有的涉及社会风气,有的涉及饮食习惯,有的涉及生活心态……有道是“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何况是万里之外的地球那
期刊
黑衣,黑框眼镜,眼睛微微闭着,眉头并不舒展,两手错落地握着麦克风,全神投入的样子很容易感染他周边的每一个人。我甚至能听到录影棚内音乐的律动,音符在空气中流淌、跳跃,“那是属于我自己的世界”。  在“我为什么摇滚”一文中,汪峰说,因为我愿意,我喜欢,我感觉它才是我的空气,我因此而活着。这个理由已经足够充分。    童年·零回忆  5岁,有扇窗,窗外有个身影,甚至像个剪影。天天都见,有阳光,孩子的表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