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测量问卷编制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ang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相结合,分别展开了对302名与306名“90后”大学生数据的统计分析,编制了可信并且能有效测量“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的问卷。研究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测量问卷包含遗传素质、可能素质与现实素质三个维度,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遗传素质的内部标准α系数为0.86,可能素质的α系数为0.74,现实素质的α系数为0.82,整个问卷的α系数为0.89。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生态;“90后”;问卷编制;信效度
  作者简介:黄艳(1975-),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10YJC88005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136-03
  “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是指“90后”大学生基于个人的背景因素,包括个人特性、入学前的准备、性别以及民族因素,通过主动地塑造大学人际环境来影响大学和社会环境,并且在此环境中获取个人发展的可能性的主体性品质。评价“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除了进行定性的研究之外,还需要对其进行定量的描述和分析。因此,笔者拟构建一个科学的度量标尺,利用这一度量标尺去测量“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的现实水平,从而客观地回答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的现实水平与发展趋势究竟如何?如何增强或提升“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的现实水平?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素质测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逐步深入,大学生素质生态评价研究成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生态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目前,研究者对大学生素质的测量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客观测量与知觉测量。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者多从事实判断的角度,即采用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身体形态与机能以及心理症状自评指数等一些客观指标来测量大学生素质的现实水平。90年代之后,研究者发现大学生做出的行为反应通常不是基于客观刺激本身,而是基于他们对外界客观刺激的知觉。因此,研究者得出了采用知觉测量较客观指标更为恰当的结论。[2]虽然从90年代开始,研究者对大学生素质水平的测量已经逐步采用知觉测量的标尺,但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学界仍然没有开发出一套科学的测量工具,亟待编制一份用以测量“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的测量工具,为客观地分析和研究“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方法
  1.建构“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理论维度
  根据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生态的相关理论及各种核心要素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程度,大学生素质生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遗传素质、可能素质与现实素质(见图1)。
  (1)遗传素质是大学生具备的一种基因性素质。遗传素质主要是经生理遗传而获得的人的先天的生理特点,包括身高体重、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在内的解剖生理特征以及运动素质、反应速度、负荷限度、适应能力、抵抗能力等的生理机能特征。
  (2)可能素质是大学生具备的一种潜在性素质。可能素质主要是人的发展潜能或发展潜力,它既不具有遗传素质那种与生俱来的先天性,也不具备与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现实性,它包含在人的现实性之中,预示着大学生未来发展的种种趋势,是潜在而尚未实现的因素。
  (3)现实素质是大学生具备的一种获得性素质。现实素质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方面。现实素质是人的可能的遗传素质在外界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通过内化后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现实品质。
  2.编制与修订“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量表测题
  根据“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洋葱模型,编制了“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测量问卷。问卷分别给出了“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与操作性定义,根据各个维度和评价指标的含义,笔者要求问卷编制人员列出9~11个具体的事例,并从中选取编制了测量项目。在此基础上,获得了156个测量项目,并从中筛选出了测量“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的项目56个,其中反映“90后”大学生遗传素质水平的项目22个、反映“90后”大学生可能素质水平的项目26个与反映“90后”大学生现实素质水平的项目8个。笔者对项目又进行了反复修订,最后形成了由22个项目组合的“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试测问卷:反映遗传素质水平的项目6个、反映可能素质水平的项目5个与11个反映现实素质水平的项目。
  3.“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量表预测取样
  选取了316名“90后”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量表预测。调研发放问卷316份,回收问卷302份,其中有效问卷30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57%。被试“90后”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02岁;“90后”男性大学生占56.34%,“90后”女性大学生占43.66%;“90后”研究生占4.72%,“90后”本科生占89.06%,“90后”高职生占6.22%;“90后”理科生占18.32%,“90后”工科生占75.37%,“90后”文科生占6.31%;“90后”城镇家庭背景大学生占48.67%,“90后”农村家庭背景大学生占51.33%。
  4.编制“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正式问卷
  以主成分分析法作为因子提取方法,极大方差法作为转轴方法进行了探索因素分析,分析过程中保留因子的标准为选取特征根≥1。第一次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项目3“你具备专业领域的科研创新意识”与项目14“你具有跨学科或跨专业系统学习的经历”的载荷分别为-0.876与-0.854,说明这两个项目让被试“90后”大学生产生了严重歧义。本研究在删除了项目3与项目14后,得到了清晰的三维结构。研究结果还表明,项目5与项目13出现了双重负荷。为提升这两个项目的单维性,笔者对这两个项目做出了修订:项目5“我能够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修订为“我能够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外文书籍”;项目13“我能够阅读国外先进的科技类书籍”修订为“我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国际通用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根据第二次取样数据展开的探索性因素分析,项目5与项目13在各自维度上的载荷分别为0.674和0.823。笔者通过直接删除与再修订,最终形成了“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测评问卷,共20个项目。   二、研究结论
  1.被试选取
  选取了372名“90后”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372份,回收问卷352份,其中有效问卷306份,有效回收率为86.93%。被试“90后”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9.26岁;“90后”男性大学生占55.43%,“90后”女性大学生占44.57%;“90后”高职生占5.43%,“90后”本科生占91.33%,“90后”研究生占3.24%;“90后”理科生占21.32%,“90后”工科生占65.97%,“90后”文科生占12.71%;“90后”城镇家庭背景大学生占45.72%,“90后”农村家庭背景大学生占54.28%。
  2.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遗传素质、可能素质与现实素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其中遗传素质与可能素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9。因此,除了对三因素结构模型进行验证外,还对单因素和两因素两个竞争模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见表2)。
  3.实证效度
  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是衡量大学生作为“大学人”和“社会人”是否实现全面发展的一面镜子。研究发现,“90后”文科背景大学生的素质生态水平显著优于“90后”理科与工科背景大学生的素质生态水平,“90后”理科背景大学生的素质生态水平优于“90后”工科背景的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90后”城市家庭背景大学生的素质生态水平显著优于“90后”农村家庭背景大学生的素质生态水平。“90后”男性大学生的素质生态水平优于“90后”女性大学生的素质生态水平。“90后”研究生的素质生态水平整体优于“90后”本科生与高职生的素质生态水平(见表3)。
  4.同质信度
  “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测评中,遗传素质的内部标准α系数为0.86,可能素质α系数为0.74,现实素质α系数为0.82,整个问卷的α系数为0.89。
  三、讨论
  1.“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的内部结构
  科学概念是研究者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高度概括和抽象所得出的结论。科学概念的内容是多维而不是单维的,因此在编制测量工具前需要对科学概念进行维度建构。[3]关于概念内部维度的构建,通常有从前因建构与从性质表现建构两种方式。基于前因建构的学者胡永宏等提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五项原则:综合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代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4]刘亚东等学者在分析了传统评价体系存在的认识误区和科学构建素质评价应坚持的原则后,认为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继承传统与创新教育的关系、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关系。基于性质表现建构“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内部维度的学者王贵农构建了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提出了把纪实性评价作为大学生评价的主导方针,并设计了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表及具体的测评实施办法;[5]学者龙建成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全面素质评价的五个模块:思想道德素质模块、专业理论素质模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模块、文化素质模块和身心素质模块。[6]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结合“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的性质表现,将“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建构为遗传素质、可能素质与现实素质三个维度,并开发出了“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测量问卷,开展了“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的定量研究。
  2.“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测量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判断一个模型优劣与否要综合考虑多项指标,不能只看单一指标。笔者在综合考虑与样本容量N无关、惩罚复杂模型与对误设模型敏感等三个典型特征的基础之上认为,“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测量问卷的三因素结构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三因素结构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均优于竞争模型,因此“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测量问卷的结构效度是理想的。“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测量问卷的信度分析研究显示,各个维度项目之间均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研究结果也显示,问卷的总α系数达到0.89,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是笔者认为α系数高并不能充分证明测量问卷是一个维度,因为信度只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α系数高只能说明测量问卷存在一维的可能性,因此,总α系数比较高是可以接受的。
  参考文献:
  [1]刘贵华.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7):52-54.
  [2]何绍福,李晓霞.论生态学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J].教育科学,2007,(5):76-79.
  [3]Bailey KD.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M].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4:115-165.
  [4]胡永宏.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议[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2-17.
  [5]王贵农.构建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的动因、原则及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2-15.
  [6]龙建成,杨军诚.构建大学生全面素质模块化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0,(1):22-24.
其他文献
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管理理念的不断涌现并应用于生产实际,对生产人员的知识结构、技能素质、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但需要掌握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知识,更需要确保电网安全高效运行的熟练技能。在电网快速发展,信息全覆盖的条件下,如何加强电网所需各类人才的培训与培养?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何做好考核与评价?是目前电力行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考试作为人才培训
期刊
《中国电力教育》:回顾我国电力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历程,您能谈谈在促进行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及员工职业素质方面,电力技能鉴定工作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薛静:自1998年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成立以来,电力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可以说在促进电力工业安全、持续、快速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及员工职业素质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应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得益于全行业对技能鉴定工作所达成的共识
期刊
2013—2015年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化“两个转变”,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加快创建“两个一流”的关键时期,是山西省由电力大省向电力强省跨越发展的战略转型期,是公司全面建成“三集五大”体系、实现晋段发展目标的战略机遇期。抢抓机遇、科学发展、晋段跃升,核心在人,关键在队伍。构建集约化大培训工作格局,推进培训管理模式创新、优化培训资源、建立全职业生涯培训开发机制、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方式、开展全员教育培
期刊
摘要: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阐述了独立学院依托地方经济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独立学院依托地方经济进行“校企合作”的实施途径、措施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地方经济;独立学院  作者简介:王赟(1980-),女,浙江永康人,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讲师;刘伟(1981
期刊
弗布克员工职业素质系列——服从造就卓越  只有今天会服从的人,明天才可以指挥。能否服从,这决定了你是否是一位合格的员工。书中从认识服从、应该向谁服从、做服从的员工、服从的意义、如何培养服从等方面展开论述,意在使员工养成服从的品质,并以此开拓自己的职场之路。通过测试、漫画、观点、故事、职场指路、语录、方案、游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与读者进行互动性的交流,使读者明白服从的意义所在,成为一个肯听话、能办事的
期刊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实践证明,校企协同创新、共建特色专业、共建教培资源、共享投资效益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构建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可供同类高职院校借鉴。  关键词:协同创新;共建共享;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孙炎(1964-),女,河南郑州人,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培研究中心,副教授;
期刊
摘要:大学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只有在本科阶段接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前沿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在研究生阶段脱颖而出。主要探讨在基于差异化战略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如何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通过对开展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研究探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途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本科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  关键词:差异化;人才培养;本科生;
期刊
摘要:从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研究趋势来看,教学方式方法已经取代教学内容成为大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界即将迎来一场教学方式方法的大变革。这场变革只有真正撼动普通本科院校的主体之地方本科院校才能称之为“大”。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形式;变革  作者简介:陈萍(1979-),女,湖北广水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刘雪飞(1975-),女,湖南益阳人,北京信息科技大
期刊
摘要: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系统性、工程性和实践性,对现有专业课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建立了综合性、开放性、设计性的课程设计模式,在专业课课程设计中逐步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使学生获得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实践锻炼。  关键词:课程设计;开放性;综合性;工程实践  作者简介:孙亮(1973-),男,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娟(1972-),女,山东荣成人,东北
期刊
摘要: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组织的一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一个主要载体,既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独立学院来说,社团的发展与老牌高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品牌社团的建设方面。怎样推动独立学院学生品牌社团的创建就成了学生管理部门研究的话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品牌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