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角度谈《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2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老人与海》是欧内斯特·海明威于1952年出版的一部中篇小说,它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品,先后获得了美国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坛中的重要地位。小说以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为原型,讲述了老人桑提亚哥苦战两天两夜捕获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却于返航途中遭遇鲨鱼围困、最终丧失了胜利果实、只带一副马林鱼骨架而归的故事。该创作延续了海明威的一贯风格,语言精炼、内容含蓄、象征丰富、意蕴深刻,具有浓厚的美学色彩。
  一 创作风格:简洁之美
  海明威的创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其语言精炼朴实、富于美感,能于三言两语之中道尽人生哲理;其架构简单鲜明、情节不蔓不枝,能于简短的故事之中望穿人生百态。《老人与海》就是最为鲜活的例证。
  在语言方面,海明威强调直接的身心体验,他愿意让读者自己去吸取印象,而不介入到读者和小说人物之间。于是,他斩断了一切冗言赘词和心理描写,全面依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去刻画人物形象,用一连串快速的动作和简单的对话来传达人物情感,从而无限地拉近小说人物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可以切身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在描写老人与大马林鱼最后一轮搏斗的场景时,作者省去了整个繁琐的过程,借助几个有力的动词,用寥寥数语就把这一壮烈的场面生动而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老人放下钓绳,用脚踩住,尽可能高举鱼叉,使出全身的力量和临时唤来特殊的劲头,把鱼叉刺进大鱼侧面胸鳍的后方。”“他觉得鱼叉刺进去了,他靠在上面,再往下猛刺,然后将一身的重量往下压。”尽管数个小时的殊死搏斗被浓缩成简短的几句话,过程的艰难性和长期性却因精挑细选的一系列词汇而展现得淋漓尽致。对鲨鱼的描绘也是如此,不动用任何一个形容词,也不使用任何一个比喻句,只是单纯的纪实外加“窜”、“冲”、“涌”这样几个强有力的动词,就将鲨鱼的凶猛和迅速展露无遗,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立即感受到形势的紧迫与危急。
  值得一提的是,海明威的语言虽然简洁,甚至可以说是简单朴实,却不乏诗意和美感。读罢《老人与海》,人们不会因为语言的简单而觉得枯燥乏味;相反,人们会因为其语言与思想的高度统一而领悟到哲学的崇高之美,也会因为其精缩的词句而体会到宛如天堂奏乐般的诗性之美。特别是小说中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无论是蓝天、白云、红日,还是大海、陆地、山丘,都成为了美的载体,化为了人们欣赏、赞美和敬仰的对象,大自然与人类建立起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成为了一种壮美的感性存在。例如,在老人出海打渔之前,作者对陆、海、天三个层次的美景进行了真实却唯美的描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深远而悠长:“陆地上空的云块这时像山冈般耸立着,海岸只剩下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深蓝色,深得简直发紫了。他仔细俯视着海水,只见深蓝色的水中穿梭地闪出点点红色的浮游生物,阳光这时在水中变幻出奇异的光彩。”看似粗线条的勾勒把三个层次的画面完美呈现,看似平常普通的语言绽放出诗画般的光辉,陆、海、天连为一线、相互交织、变幻无穷,整个画面像油画那般鲜明而厚重,又如水墨画那般简约而悠扬。语言明快、清新、凝练、传神,正是《老人与海》简约之美的最大体现。
  在情节架构方面,该小说同样胜在“简约而不简单”。小说的主要人物只有老人桑提亚哥和男孩马诺林两位,情节则是围绕老人第八十五天出海打渔的经历展开,没有任何细枝末节。海明威曾经表示,《老人与海》本可以写成一千多页的长篇小说,他可以对渔村中的每一个人物进行细致的塑造,讲述他们是如何成长、如何谋生,展现他们每个人的多面个性和独特性格,还可以展望他们后代的生活。然而,他却像修剪工一样,剪去了一切可有可无的人物和情节,全面聚焦一个人物和一个故事,使小说浓缩成三万余字,显得简单凝练、充满生气。
  整部小说行文流畅、毫无拖沓,读罢清新明了,富于美感的散文文体和颇为讲究的遣词造句使小说形象生动、诗画感十足,洋溢着丰富的思想和无穷的魅力。《老人与海》不愧是海明威在创作上简约之美的有力体现。
  二 丰富象征:意蕴之美
  语言简洁而意蕴深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托丰富的象征。象征是指用外显的事物和符号等来表现内隐的思想和哲理。也就是说,人们的视线落在象征意象上时,会不自主地联想到一些更高层次的思绪,由此自然而然地步入小说人物或者作者的精神世界之中。《老人与海》之所以能够以短小的篇幅取得震撼人心的效果,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使用了丰富的象征。
  首先,大海是生存环境的象征。它变幻无穷、神秘莫测,时而绚丽多姿、仁慈美丽,让人收获颇丰;时而惊涛巨浪、残忍无情,让人九死一生。这就像人生的平台一样,跌宕起伏、辗转不已,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老渔夫桑提亚哥以捕鱼为生,却连续八十四天没有丝毫收货,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第八十五天出海捕鱼的过程中,他与鱼鸟为伴、与风水交谈,历经艰辛终于捕获一条巨大的马林鱼。此时的大海是仁慈的、美丽的、宽厚的、温柔的。然而,成群而来的鲨鱼却抢走了他的果实、粉碎了他的梦想,让他精疲力竭、伤痕累累,几乎要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此时的大海则是残忍的、可怕的、无情的、暴力的。老人既要依存于大海又要与大海抗衡,与大海是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这正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真实写照。
  其次,鲨鱼是一切破坏性因素的象征,代表了一切阻碍人们实现梦想、达成愿望的灾难和挫折。老人奋战两天两夜才制服了大马林鱼,本想回去告诉村民们特别是小男孩这个好消息、与大家分享胜利果实、讲述搏斗故事,却在满心欢喜之际遇到了成群而来的鲨鱼,吃光了大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瞬间冲散了老人的喜悦、剥夺了老人的希望,留下的是无尽的愤怒和忧伤。人们在生活的海洋中会时不时地遇到“鲨鱼”,也就是各种挫折和困难,它们让人们陷入痛苦的巨浪,有时甚至会让人失去一切希望、沉入黑暗的海底。
  再次,老人桑提亚哥是“硬汉”精神的象征。海明威素来有“文坛硬汉”的美誉,他笔下的人物也都传达着为人称道的“硬汉”精神。《老人与海》的主旨可以用小说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桑提亚哥就是这样一位硬汉形象。尽管他的努力化成了泡沫,尽管他最后仍是空手而归,在许多人看来是个失败者,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他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因为他从不曾向命运屈服,无论环境怎样艰苦、无论生活如何无情,他都凭借着自己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与命运进行着奋勇的抗衡。他虽然失去了大马林鱼,却在与鲨鱼和大海的斗争中捍卫了人类灵魂的尊严,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勇气和超乎想象的力量,是精神上的胜利者,让人读罢萌生出对生命的无限崇敬和对生活的无限希望。另外,小男孩马诺林和老人梦境中的狮子是希望和勇气的象征。无论其他人怎样说、怎样想,马诺林都从未放弃过对老人的信任和希望。他不断地给老人鼓励和支持,让老人有继续尝试的勇气和希望,也让老人在深海之中有了一个心灵栖息的港湾。   这些象征意象使小说在内容上更加饱满、在精神上更加深刻,短小的篇幅也渗透出悠扬的意蕴之美。
  三 冰山原则:含蓄之美
  “冰山原则”是海明威创作的最大特征,其简洁的文风和深刻的意象都是以此为根基的。海明威曾经说过,好的作品要像海上漂浮的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剩下八分之七则应该在水下。作者不必担忧他省却的内容会给读者造成困扰、进而影响思想的传达,因为他认为,如果一位作家对自己想写的东西心里非常有数,那么,只要写得真实,读者就会“强烈地感受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这种方法可以保证作品的精炼性与思想性,避免浮华与繁琐。在海明威眼中,真正美的作品应该是自然的、含蓄的,而不是人工对华丽辞藻的简单堆砌。他反对一切华而不实的藻饰,反对毫无意义的迂回曲折,反对任何没有个性千篇一律的无病呻吟,更反对那种对人物和情节一览无遗式的细节描写和心理分析。相反,他主张用最简洁的词句来表达最复杂的意义、传达最丰富的情感。因此,他“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去描写”,把想象和阐释的宽广空间留给读者,让意义和思想在读者头脑中自然涌现。
  《老人与海》就是如此。作者对老人的生平只字未提,他的家境怎样变迁、他如何长大、接受了何种教育、去过哪些地方、交过哪些朋友、有过何种婚姻、经历过哪些幸福与挫折等等,都要靠读者自己去想象。作者对村庄的环境没有进行任何渲染,对村庄中的其他人物也没有耗费多少笔墨;其笔锋稳稳地聚焦在老人此次出海打渔的前后四天。同时,老人捕获大马林鱼以及与鲨鱼搏斗的整个过程也只是三言两语带过,但作者反复斟酌的词句却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场面的紧张与激烈。在气氛上,作者点到为止,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的具体情节和场景则需要读者自己联想。另外,象征手法的丰富运用也是“冰山原则”的一大特点,显露出来的是大海、鲨鱼、老人、男孩和狮子等意象,隐藏起来的部分则分别是他们所指代的生存环境、破坏力量、硬汉精神、希望和勇气等。
  总体而言,“冰山原则”的运用使该小说虽然简短却意蕴丰富、思想深刻,并且能够实现与读者的精神互动,可以随着读者的不同和时代的发展做多重解读,具有不朽的文学价值。
  结语
  《老人与海》是一部极富美感的作品。在语言上,小说简洁、清新、传神,寥寥数语就将宏大的场面展露无遗,可谓凝练而生动。在架构上,情节单纯明了、不蔓不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谓行云流水,处处洋溢着简洁之美。为了增加作品的深度,作者在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以变幻无常的大海象征人类的生存环境,以鲨鱼象征一切阻碍人们前行的破坏性力量,以老人象征集勇气、信念和毅力为一体的“硬汉”精神,以小男孩象征希望的源泉和精神的港湾,以狮子象征前行的勇气和不竭的力量,由此指引要人们正确看待人生中的挫折和失败,鼓励人们时刻充满希望和勇气,以“硬汉”精神与命运抗衡。这些意象使小说意蕴深刻,绽放出哲思的光芒。此外,《老人与海》也是海明威“冰山原则”的具体体现。该小说省去了一切读者可以想见的内容,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与读者的互动,并可以随着阅读对象和时代的不同进行多重解读,具有强烈的含蓄之美和深厚的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海明威,吴江雄、邹树德译:《老人与海》,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
  [2] 海明威,吴劳译:《老人与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3] 董衡巽:《海明威谈创作》,上海三联出版社,1985年版。
  (马佳,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王年文,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回归的春天,是中国文学界愿意想起、愿意回忆的时代,也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时代。很多作家记录了关于80年代的回忆,他们叙述苦难,揭发伤痕,书写难过,表达反思。基于同样的人生历程叙事,蒋韵的长篇小说《行走的年代》,蒋韵的理解与感受与众不同。她在《后记》中写道:“有的人终其一生注定要行走在路上,他们是我们的翅膀。”八十年代让“这些人”狂热,狂热地行走在路上,也让他们迷惘,迷惘地找寻翅
期刊
方方是一个长于叙事的作家,尤其善于书写底层人的世俗生活,将武汉的人生百态呈现于笔端,彰显了她独特的创作个性。她于二零一二年在《北京文学》发表的中篇小说《声音低回》,延续了她以往的创作风格,讲述了作为家里顶梁柱的母亲突然去世后,弟弟阿东想尽办法操持低智商的儿子阿里生活的故事,把阿里一家人的苦难与挣扎叙写的不动声色却又令人震颤。小说在承续了写畸零人的生活内容,借助多种文化交织的神话原型,完成对于普通人
期刊
摘要:萧红与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两位才女,两人的遭遇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其中乡土与都市不同的出身背景,以及童年时享受温情的程度不同,使萧红在相似的不幸的生活中,更加执着地寻找温暖,而张爱玲则显得灰色和苍凉一些。这种不同使得两人在她们的创作上也就显示出来不同的倾向。  关键词:乡土 都市 童年 苍凉 自然 身体 主动  萧红与张爱玲,两个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
期刊
摘要 《迷旎花园》主要讲述的是权力世界失序的故事,其荒诞性在于私人关系成为权力获得的终极力量;《活着,为自己快乐》以两性世界的失序为主要脉络,心灵的褊狭、性格的残缺、精神的浅薄、人性的盲区使其中的婚恋世界显示出令人憎恶的荒诞面目;《大家小事》展示的是经济世界的失序,其荒诞性起源于人性中的兽性,起源于兽性中那无底深渊似的贪婪。静心小说中的“书生”们不断追问着关于权力、两性、财富和关于人生、社会、世界
期刊
摘要 在朱天文的作品中,小说内容描绘的世态众生相及字里行间的“苍凉”风格都显现着对张爱玲的承继,同时作品中又时时展露胡兰成式的妩媚文风及博识倾向,因此朱天文被戏称为“张腔”与“胡说”,也正是这种影响使其有意无意间开辟了一条超离的路。为了摆脱标志性的印记,有意识地在一些特点上进行反拨,也因两种影响的交织无意间产生了一种新的效果。  关键词:朱天文 张爱玲 胡兰成 承继 超离  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
期刊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改革文学致力于建构一种二元对立式的道德化写作模式。这一道德化叙事的形成与特定社会时局的影响紧密相连,也离不开时代语境转换下社会大众潜意识的支持,同时透露出一代作家、批评家期望以文学担负起历史责任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对这一写作模式的批评形成对改革文学的另一种“主流”评价,从而使改革文学显现出与时代“错位”的尴尬。这一现象正凸显了当代历史
期刊
摘要 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小说中呈现了诸多沉默的人物形象。男性形象一反常规处于失语状态,根据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和叙事学的叙述声音理论,作家谭恩美采用这一叙事策略,成功解构了以男性为中心的书写传统。然而故事中的女性也依然沉默,不能大声呐喊,母女间也缺乏彼此的交流,沉默背后的原因则依旧是中国长达几千年之久男权文化的影响。谭恩美于沉默中寄托自己的期望,希冀华裔女性可以打破沉默,建构自己的话语权。
期刊
摘要 小说《百年孤独》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曲折,将魔幻与现实完美结合,但其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曾是作者马尔克斯迟迟难以下笔的原因。本文将从小说的主题、独特的叙事方式与叙述方式及小说人物设置等方面讨论《百年孤独》的完美连续性。  关键词:连续性 主题 叙事方式 人物设置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作品以虚构的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
期刊
摘要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作家,正是由于她的获奖,黑人文学作品才正式登上世界的文坛。莫里森通过诗意化的语言对黑人女性进行描述,突破了黑人妇女作家作品的题材,描述了从未在美国其他黑人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黑人女性形象。以《最蓝的眼睛》为例,这篇作品的主人公充分展示出了黑人心灵文化的迷茫,和他们对自己经济弱势的忧虑与无助,更展现出了在种族与性别歧视的双重压力下,美国黑人女性的意志和
期刊
摘要 小说《珍珠》虽然形式简洁,但是内涵丰富,可以从多个角度予以解读。作者斯坦贝克在小说中不仅运用了丰富的隐喻语言,而且巧妙地赋予了“珍珠”多层隐喻意义。“珍珠”不仅讽喻了“邪恶”之意,而且还可以令读者从《圣经》的角度体会到其中的道德观念的隐喻,小说中的邪恶与善良的交织融合不仅使作品的内涵得以加深,更使作品本身得到升华。本文从隐喻的角度对小说《珍珠》中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并深层次地解读“珍珠”的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