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文化身份研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de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作家,正是由于她的获奖,黑人文学作品才正式登上世界的文坛。莫里森通过诗意化的语言对黑人女性进行描述,突破了黑人妇女作家作品的题材,描述了从未在美国其他黑人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黑人女性形象。以《最蓝的眼睛》为例,这篇作品的主人公充分展示出了黑人心灵文化的迷茫,和他们对自己经济弱势的忧虑与无助,更展现出了在种族与性别歧视的双重压力下,美国黑人女性的意志和特征。本文通过研究《最蓝的眼睛》中主人公的文化身份研究,来反映出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文化身份 《最蓝的眼睛》
  托尼·莫里森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自20世纪60年代末登上了世界文坛,通过对美国黑人生活的敏锐观察,莫里森创作出了一系列有关美国黑人尤其是妇女的文学作品。她的作品充满着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因素,把自我追寻作为小说的重要主题,充分且客观地体现出黑人妇女生活的艰辛与无助。莫里森习惯让作品中的人物不断追求自由,直到疲惫甚至死亡,或者是让人物面临被白人文化所同化的窘境,让他们忘记过去,放弃自我追寻。
  莫里森能够把不同的社会声音组织结合起来,构成不同的人物形象,所以她笔下的人物有着鲜活的生命,符合社会现实,很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因为她不是硬生生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读者,而是通过对人物的描述,自然地反映给读者。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就是通过一个黑人女孩在一个充满丑陋、歧视、欺凌的世界中,通过在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蓝色眼眸”的诱惑下,对美丽人生的梦幻。这是从一个小女孩的眼睛里反映出的社会黑暗,让人们明白了黑人生活的艰辛,又因为从小女孩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她曾经成功塑造的人物“苏拉”的影子,这部文学作品奠定了莫里森文学风格和写作基础。因此,对《最蓝的眼睛》进行深刻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 《最蓝的眼睛》的写作特点与意义
  《最蓝的眼睛》作为莫里森的处女作,为黑人文学作品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讲述了一个黑人女孩佩科拉·布里德拉夫由于深受种族歧视制度的迫害,渴望一双“蓝眼睛”,最终失去了理智的悲惨故事。通过对佩科拉命运的描写,莫里森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社会中成千上万个受种族制度所迫害的场景。在《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通过对章节的独特安排、奇特的开篇描写、多角度的叙事手法和隐喻的运用,巧妙地为服务主题,这样的创作手法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和快感,令读者产生无限的深思和遐想。
  《最蓝的眼睛》这部小说的主题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大家庭,无论黑人还是白人都有生存这个最基本的权利,要把黑人和白人文化精华相融合,两个民族携手共同发展。这部作品不仅对文化霸权主义有很大的冲击力,对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寻找生路的人也有很强的实际意义,而且告诉整个世界人民如何坚守个人身份和民族文化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这部作品对人类的影响,尤其是其主人公文化身份的意义,是十分值得研究的。
  二 《最蓝的眼睛》的文化身份研究
  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文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作为美国黑人文学的领军人物,莫里森无疑是这段时期最值得一提的黑人作家。她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折射出“文化身份”这一严肃问题,而后殖民文学文化批评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文化身份问题。其中,具体的历史过程、特定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等,都对“身份”和“认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莫里森把这些巧妙地融合起来,从而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1 《最蓝的眼睛》的文化身份缺失的悲剧
  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致力于保存和弘扬黑人文化。《最蓝的眼睛》这部小说就以黑人文化传统为主线,把黑人传统文化和小说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及其表现结合起来,目的在于突出表现传统文化对黑人自我身份或是黑人性的保存与缺失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接下来,让我们对小说中“文化身份”的缺失进行具体的研究,使主旨表现得更加深刻。
  (1)社会的黑暗
  虽然在同一个社会背景下生存,但是由于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不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强势文化不断寻找机会向弱势群体证明其存在的合理合法性,同时灌输自己成为统治者的天经地义,时间久了,不平等的现象只能被弱势群体所接受,而且没有任何反抗理由,也没有能力反抗。尤其是美国,在以白人为主导的社会条件下,黑人群体被强迫推到社会的最底层,并被不断压榨走向消亡的边缘。面对这种社会的黑暗,莫里森知道或许自己没有强大的反抗能力,但是可以根据社会的黑暗,拿出自己的优势,去为人类用语言反映一个真实的世界,唤醒人们的意识,让他们觉醒,鼓励他们要有反抗意识,不要安于现状。为此,她创作了这部震撼全世界的小说《最蓝的眼睛》。
  (2)小女孩佩科拉悲剧的思考
  佩科拉,原本是一个单纯可爱善良的黑人女孩,因为生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下,导致了其最后悲惨的命运。佩科拉一直嫌弃自己是一个黑人女孩而且长得还不尽人意,所以她一直很自卑、不自信。因为在家里永远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疼爱,在学校不断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和冷遇。所以她更加讨厌自己的黑皮肤,在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后,她更加想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蓝眼睛是白人的标志),她认为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就可以改变她现在的一切不公,但是造物弄人,在被父亲强奸、产下死婴、遭人鄙视、母亲不闻不问的种种打击之下,佩科拉变成了一个疯女孩,直到这时命运才停止了对她的折磨。因为,她已经尝遍了世间所有的痛楚,再也没有什么苦痛能够折磨到她了。故事的情节看似简单易懂,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思想。眼睛是一个人的生命充满活力的象征,是人的心灵的窗户,但是佩科拉却十分讨厌自己的眼睛,而渴望拥有一双蓝眼睛。这是怎样的一种处境,才导致一个小女孩这么厌恶自己的眼睛。可以说,一双眼睛不仅体现出社会的黑暗,也体现出了黑人的困境。
  (3)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   美国之所以存在文化身份的缺失,是因为白人对文化的殖民统治,还有黑人本身的层次观念和不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而导致的。这些原因都应当为佩科拉的悲剧负责。佩科拉的父亲乔利在认父的过程中遭遇挫折,使得他不能够正确认识作为父亲的责任,进而摧残了佩科拉稚嫩的生命;作为佩科拉母亲的波琳,她没有展示母爱的魅力,没有做到对孩子的一视同仁,相反,她却对自己白人主人的孩子展示出特别的喜爱,这使得佩科拉更加厌恶自己的肤色;在学校,在社区,佩科拉更是他人眼中的另类,或是根本不存在。父亲的“爱”没有被正确的传承,而母亲则是被白化并丢失了民族灵魂的空荡的躯体。这些都是民族文化身份缺失的体现,其原因不仅仅是白人的殖民统治,还有黑人不能坚守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任其白人进行殖民统治而没有反抗意识和反抗行为,从而遭遇丢失了自己本民族文化身份的厄运。
  2 《最蓝的眼睛》民族生存的反思
  通过《最蓝的眼睛》我们发现,一个民族要想有生存的资本,就要在这个多元异质的文化背景下,自尊、自爱、自重,并且关心自己的民族身份、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外来民族的精华。只有这样,黑人的民族文化身份才能被保留,才能充满活力地生存下去。在《最蓝的眼睛》中,莫林森通过黑人女孩佩科拉的悲剧告诉人们,在这个人人都在受不同程度伤害的世界上应当怎样完整的生存,告诉人们对民族生存的反思。
  (1)文化身份的认同
  文化身份的认同当中隐含着一种带有固定特征的“身份”的含义,其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所寻求的“认同”。文化身份认同是一个种族或群体拥有自身文化特点的标志,同时也是对种族或群体向往美好生活的依赖。莫里森用她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黑人民族要想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仅要使自己的经济政治独立,而且要保护自己的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换成物质力量,能够对人类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文化的力量在民族生存中是不容忽视的。黑人民族更是如此,在白人文化霸权主义的控制下,只有保护好本民族的文化,才能抵挡来自白人的文化霸权主义,才能逐步走向文化身份的认同。
  (2)社会最底层女性生存下来的思考
  在《最蓝的眼睛》中,有三个社会最底层的女性——妓女。在小说中,她们是乐观、豁达、敢爱敢恨、不随波逐流的象征。她们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抵抗来自白人文化的霸权主义,尽管力量弱小,但是她们存在的意义却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她们按自己的生活方式去体验生活,改变生活,来保留自己的生活特点。但是由于她们是这个社会中最底层的人群,更是受人歧视,不被人尊重。因此,她们没有能力去挽救像佩科拉一样,被白人文化所同化而丢失了自我和本民族文化的人。虽然她们身份卑微,但却并没有在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丢失自己,反而尽自己的努力来改变黑暗的社会。尽管这样的努力显得力不从心,但我们没有理由去鄙视甚至责骂她们,相反,我们应当尊重这样的女性,她们是其他黑人学习的榜样,是黑人民族生存下去的希望。她们的生存是值得被镌刻在黑人种族的历史上,永久保留的。
  (3)《最蓝的眼睛》主人公生存的对比
  佩科拉的家人对自己的生存存在着严重的不满,因此,他们自然地被白人的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主义所同化。佩科拉的爸爸不懂得什么是爱,面对自己和一家人自暴自弃;她的妈妈,偏爱白人主人的孩子,对黑皮肤的佩科拉不管不顾。然而,书中另一个黑人家庭则与佩科拉一家产生鲜明的对比,他们就是麦克蒂尔一家。虽然生活贫困,终日为生计劳累奔波,但是麦克蒂尔一家的精神世界却不匮乏。麦克蒂尔一家家庭和睦,家人自尊自爱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自尊心。父亲勤劳勇敢,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十分怜惜;母亲虽然脾气不好,有时候甚至大发雷霆,但是总是能够通过行动表达自己对孩子和丈夫的深深的爱;孩子们对自己的黑皮肤充满自信和骄傲,因为麦克蒂尔夫妇对孩子们的爱和鼓励,使得他们能够在遇到困难和窘境时,保持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和积极向上的态度。通过这两组家庭的对比,我们发现,态度对一个家庭的影响有多么重要。黑皮肤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白皮肤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无论白人或是黑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尊重自己,才能让别人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民族。
  三 小结
  托尼·莫里森这位伟大的黑人作家,为黑人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她的《最蓝的眼睛》把黑人的文化身份和生存意义,描写得淋漓尽致。这部小说通过对佩科拉一家、麦克蒂尔一家、三个黑人妓女的生动描写,把黑人的生活生存方式与文化身份,讽刺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进而告诉人们,作为一个民族的个体,应当如何做才能让本民族的文化稳稳地站在世界之林中,从此不朽。
  参考文献:
  [1] 孟庆梅、姚玉杰:《莫里森〈最蓝的眼睛〉民族文化身份缺失之悲剧与思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 丁岩:《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后殖民主义解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第4期。
  [3] 王明霞:《黑人性的遗失与保存——从黑人文化传统看〈最蓝的眼睛〉》,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张利萍,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色诺芬在《会饮篇》中认为,爱情的本质是在只追求求爱者的爱情也与考虑到被爱者快感的爱情之间的对立;还有把短暂的爱情转化为平等,互惠和持久的友谊的必要性。把灵魂的爱当做真正的爱,从友谊中寻求赋予一切关系以价值的原则。爱人的友谊能拯救性爱,保持它的力量。①虹影在《好儿女花》中用自己波折的生命线索完成了这道爱情本质的解析题。  一  虹影生于没有个人话语的六十年代,那时女性的命运是被社会所书写,被制度所驯
期刊
刘震云新作《我不是潘金莲》延续了他一贯的怪诞,以占大量篇幅的两个序言“那一年”和“二十年后”讲述了李雪莲上访二十年的始末。李雪莲为生二胎,提出和丈夫秦玉河假离婚,为丈夫的另结连理提供了文化的缝隙。李雪莲为此诉诸法律,结果从镇里法院告到县里、市里,都没能讨得一个说法,反被秦玉河诬陷为潘金莲。愤怒的李雪莲到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申冤,因此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也无法把假的说成假的。
期刊
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回归的春天,是中国文学界愿意想起、愿意回忆的时代,也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时代。很多作家记录了关于80年代的回忆,他们叙述苦难,揭发伤痕,书写难过,表达反思。基于同样的人生历程叙事,蒋韵的长篇小说《行走的年代》,蒋韵的理解与感受与众不同。她在《后记》中写道:“有的人终其一生注定要行走在路上,他们是我们的翅膀。”八十年代让“这些人”狂热,狂热地行走在路上,也让他们迷惘,迷惘地找寻翅
期刊
方方是一个长于叙事的作家,尤其善于书写底层人的世俗生活,将武汉的人生百态呈现于笔端,彰显了她独特的创作个性。她于二零一二年在《北京文学》发表的中篇小说《声音低回》,延续了她以往的创作风格,讲述了作为家里顶梁柱的母亲突然去世后,弟弟阿东想尽办法操持低智商的儿子阿里生活的故事,把阿里一家人的苦难与挣扎叙写的不动声色却又令人震颤。小说在承续了写畸零人的生活内容,借助多种文化交织的神话原型,完成对于普通人
期刊
摘要:萧红与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两位才女,两人的遭遇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其中乡土与都市不同的出身背景,以及童年时享受温情的程度不同,使萧红在相似的不幸的生活中,更加执着地寻找温暖,而张爱玲则显得灰色和苍凉一些。这种不同使得两人在她们的创作上也就显示出来不同的倾向。  关键词:乡土 都市 童年 苍凉 自然 身体 主动  萧红与张爱玲,两个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
期刊
摘要 《迷旎花园》主要讲述的是权力世界失序的故事,其荒诞性在于私人关系成为权力获得的终极力量;《活着,为自己快乐》以两性世界的失序为主要脉络,心灵的褊狭、性格的残缺、精神的浅薄、人性的盲区使其中的婚恋世界显示出令人憎恶的荒诞面目;《大家小事》展示的是经济世界的失序,其荒诞性起源于人性中的兽性,起源于兽性中那无底深渊似的贪婪。静心小说中的“书生”们不断追问着关于权力、两性、财富和关于人生、社会、世界
期刊
摘要 在朱天文的作品中,小说内容描绘的世态众生相及字里行间的“苍凉”风格都显现着对张爱玲的承继,同时作品中又时时展露胡兰成式的妩媚文风及博识倾向,因此朱天文被戏称为“张腔”与“胡说”,也正是这种影响使其有意无意间开辟了一条超离的路。为了摆脱标志性的印记,有意识地在一些特点上进行反拨,也因两种影响的交织无意间产生了一种新的效果。  关键词:朱天文 张爱玲 胡兰成 承继 超离  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
期刊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改革文学致力于建构一种二元对立式的道德化写作模式。这一道德化叙事的形成与特定社会时局的影响紧密相连,也离不开时代语境转换下社会大众潜意识的支持,同时透露出一代作家、批评家期望以文学担负起历史责任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对这一写作模式的批评形成对改革文学的另一种“主流”评价,从而使改革文学显现出与时代“错位”的尴尬。这一现象正凸显了当代历史
期刊
摘要 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小说中呈现了诸多沉默的人物形象。男性形象一反常规处于失语状态,根据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和叙事学的叙述声音理论,作家谭恩美采用这一叙事策略,成功解构了以男性为中心的书写传统。然而故事中的女性也依然沉默,不能大声呐喊,母女间也缺乏彼此的交流,沉默背后的原因则依旧是中国长达几千年之久男权文化的影响。谭恩美于沉默中寄托自己的期望,希冀华裔女性可以打破沉默,建构自己的话语权。
期刊
摘要 小说《百年孤独》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曲折,将魔幻与现实完美结合,但其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曾是作者马尔克斯迟迟难以下笔的原因。本文将从小说的主题、独特的叙事方式与叙述方式及小说人物设置等方面讨论《百年孤独》的完美连续性。  关键词:连续性 主题 叙事方式 人物设置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作品以虚构的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