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实践中的教育思想理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031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人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教育思想理论的运用都有必须要适用于教学实践中,只有在实践运用了才能更好的体现出教育思想理论的意义所在。
  一、教学实践
  随着现代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断更新,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科技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
  对于实践教学来讲它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论知识,二是实践操作,两者是相辅相承的,结合的好,教学会如虎添翼,而且使学生拉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把理论知识和实践一体化,易于突出所学专业的重点便于学习。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对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是外在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和提高。二是内在的影响,是指学生的自我完善,它源于学生自我角色愿望、需求以及实践和追求。但是不管是外在影响还是内在影响,都离不开教学实践。实践证明,只有重视教学思想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学生的素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才有了根本性的保障。
  二、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只有教学实践中才能彰显出它的意义所在,同时,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得到的继承,对后世的教育产生可巨大的影响,也对后人在教育的基础有了一个很好的借鉴,至今都影响深远。
  2.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陶行知始终把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因此,要“用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来教育,教育与生活要有高度的一致。我们想受什么教育,便需过什么生活。
  生活本来就在实践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理论很好的诠释了,教育思想理论在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在生活中得到了体现与继承。只有通过生活,教育的思想理论才会有存在的意义。他的这一思想理论对现代的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为现代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3.聂圣哲先生的“养活教育”思想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聂圣哲,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基础上,创立“养活教育思想”:教孩子做不会做的事情,逼迫孩子做(不断改善)会做的事情。督促孩子从三四岁起开始做家务,学习各类劳动,这是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金牌课程,该课程的老师就是父母。教孩子做不会做的事,逼孩子做会做的事,帮助孩子们尽早独立生活,立足于社会,培养“不拼爹娘、不坑爹娘”的下一代。
  养活教育思想核心:教孩子做不会做的事情,逼迫孩子做(不断改善)会做的事情!养活教育思想要点:优秀是教出来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其实,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将来能否立足社会的根本。从人生的教育总量来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占80%的比重。家庭教育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劳动教育,两件事情,做家务,学吃苦。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逼迫孩子劳动。
  “养活教育”思想理论归根到底也是要源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它才有它存在的意思。否则一切脱离教学实践的思想理论都是纸老虎,不能发挥出它原本该有的作用。
  三、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理论的关系
  (一)教育思想理论和教学实践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
  教育思想理论的研究对象不是纯粹的理论前提或者假设,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教育实践,这也就表明了教育思想理论与教育實践一开始就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教育思想理论研究的目的上,教育思想理论研究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归纳出抽象的教育思想理论,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实践,促进人的成长,一切都是服务于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育思想理论在研究目的上也是与教学实践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意味着教育思想理论在其研究的前提和研究的目的上都是与教学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另外,我们也应当清楚,虽然教育思想理论研究的前提和目的都是为了教学实践,但是我们不能够由此就把教育理论等同于教学实践。事实上,虽然教育思想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本质差异的。   (二)教育思想理论能够增强教学实践者的理性
  教育思想理论是一种以教学实践作为分析对象的特殊性知识,而教学实践则是一种活动。虽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育思想理论并不能够直接指导教学实践者如何去做,教育思想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也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这并不表示教育思想理论没有加入到教学实践中来。
  教育思想理论是对教学实践的原则、特点和可能性的探讨,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教育思想理论可以满足教学实践者对于教学实践知识的需求。虽然教育思想理论并不能够告诉教学实践者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如何去做,但是教学思想理论会告诉教学实践者“教学实践的原则是什么”、“教学实践应当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等。虽然原则的知识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原则的知识却可以让教学实践者更理性地思考教学实践。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说教育思想理论解放了教学实践者的思想,让教学实践者的思想更加自由了。当然这里的自由不是社会和法律下的自由,而是思维的开阔性和智慧性。教育思想理论可以让教学实践者的思想更加开阔,更加富有智慧,也就意味着教育思想理论让人变得更理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更方面的素养。
  (三)教育思想理论对于教学实践具有批判功能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许多的教育工作者把教育思想理论看作是具体教学实践的指南,事实上这是对教育思想理论的一种误解,因为教育思想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不存在直接指导的关系,而同时,当我们把教育思想理论当作教学实践指南的时候,实际上就放弃了教育思想理论对于教学实践的批判功能。
  从本性上来讲,教育思想理论是人们对于教学实践的理性反思,是人们对教学实践的原则、可能性和价值等问题的研究,因此,教育思想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也正是因为教育思想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距离,教育思想理论才可以判断某一个教学实践是不是正确的,才可以批判不正当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人给予性的实践,这就意味着在教学实践中必然存在着由于人自身的原因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不正当问题。
  但是,如何才能夠辨析出教学实践中的不正当问题,如何才能够把不正当问题带来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的限度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有教育思想理论的帮助。一个正当的教育思想理论,除了辨析教学实践的规律和特点以外,还会告诉教学实践者“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正当的教学实践方式”。因此,这都要借助于教育思想理论,教学实践者就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样,借助于教育思想理论,我们才可以对不正当的教学实践进行批判。从而更加懂得学生的发展需要什么,我们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该怎么去做,以及才能更好的运用思想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寻求发展需要,进而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
  四、总结
  当今教育的时代发展要求是使教学实践与教育思想理论相结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逐渐被教育界所重视,教学实践的比例和条件已经成为评价和考核一个学校的重要指标。但是一切的教学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只有将教学实践与教育思想理论二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所谋,利学生所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在当今的社会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的家庭生活条件也越来越优越,然而,我们却发现,有很多孩子在享受这些关爱时,他们越来越任性自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贴尊重长辈,同伴之间不会谦让,不能友好相处,不知道关心爱护他人,没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缺乏自信心,独立性自主性差。幼儿园开展混龄教育是针对现代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幼儿无兄弟姐妹的现状,思考试图通过混合的组织方式,为幼儿提供一个近似家
期刊
课程改革提倡建立评价项目多元化、评价项目多样化、既关注结果又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实现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功能,改变课程评价方式过分偏重知识记忆与纸笔考试的现象以及过于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在我们的课堂中过于重视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考察,而忽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评价方法单一,往往过多地依靠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
期刊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名著阅读再次走进我们的视野,成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也在高考的试卷构成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无可回避的要面对这一现实。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我的学生中绝大部分阅读量及其有限,也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再加上习惯于快餐文化的孩子们似乎很难沉下心静静地阅读。面对这些实际困难,为保证名著阅读课的质量,我也努力地进行了尝试,争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確保阅读活动
期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因素,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为目标必将是我国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在未来现实生活中能用数学的思维去抽象概括、收集分析
期刊
一、分科在活动区中的理论  分科课程是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按照其逻辑顺序组成的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分科课程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本身的发展而产生,从古代萌芽、近代形成到现代应用,已有了数千年历程,参与并见证了整个人类教育的发展史,因此是历史最为悠久、为人类社会发展做了财富重要贡献的学校课程。然而,在当代教育中,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的深入,许多人提及分科课程,大有“谈虎色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时,不难发现一个突出而棘手的问题,就是家庭作业的质量不如在学校时作业的质量,表现在:每班都会有几个学生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很多学生的作业态度较差,字迹潦草(与认真写出来的字比相差甚远),页面不整洁。对于学生作业情况,有好多农村家长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学生做不做作业,家长根本就不管,或者只是表面的督促。针对这些现象,我
期刊
近几年来,现代化的人才观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要求日益迫切,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培养具有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赞扬过“小孩教小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当今也出现了许多与此有关的教学模式,但是具体做起来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遇到许多困难。至今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还比比皆是,笔者是一个普通的初中教师,近来正在实践和探索怎样
期刊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一种教学模式,总有一定的理论主张、理论倾向和理论依据。但是,在各种教学模式纷呈的当下,我们更趋向于从事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及其实施的研究,以促进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主题引领,分层解决”为核心理念的教学模式,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本文从“主题引领,分层解决”的涵义与特征、程序、规则和方法等环节系统地构建本模式的
期刊
1.依附于分层教学深化学生文言文能力  常规的文言文教学对差异化个体都会予以相同的教学模式,并不会侧重于学生个体的个性以及接受能力。本人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侧重于个体化差异,经多元化的教学举措引导学生,进而保障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很好的接受文言文学习。而且我们需深化师生间的理解与交流,将师生互动融入之文言文教学环节,构建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  不同学生的文化底蕴、智力、理解能力以及接受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任。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  当今,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都要日益增强的创新人才。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才”两方面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也直接关系着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