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马的诗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bu365H3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天马,本名李发强,昭通彝良人,1975年生,乡村教师。有诗歌在《星星》《诗歌月刊》《上海诗人》《滇池》《岁月》等刊物发表。
  搬运工
  他们佝着脊背,用破口袋包着
  灰色的头,仿佛在保护他们唯一的
  财产。事实上,他们的身上已经糊上了一层
  厚厚的水泥。他们的皮肤坚硬,头发坚硬,睫毛坚硬
  如同楼房坚硬的承重柱,只有蹒跚的脚步,才是他们
  不小心打造的豆腐渣工程
  这些搬运工扛着水泥,每天在我上下班经过的路中央穿行
  汽车遇到他们,全都停下来鸣笛
  给他们行注目礼
  孔明灯
  一旦点燃,他便会飞起来
  关于此,他是欣喜还是悲傷?
  每一盏孔明灯都有自己的命运:
  不能拒绝风,不能绕过
  比自己更高的物体,不能预知
  下一秒的天空或大地
  而关于光芒,关于存在的虚无,关于
  夜晚的幸福或孤独
  一只萤火虫比他更有发言权
  冰雹之夜
  我看见所有的事物都在狂奔
  老人奔向檐下,脚步很慢,像积潭里的白色垃圾
  那些倾斜的事物:树、河流、人、房子
  他们惊慌失措的表情,让天空有了发动战争的理由
  微信朋友圈里,人们捧着逐渐融化的冰雹
  试图留下侵略者的证据。之后
  一声巨响,气象局的马后炮翻过黑夜
  天空和大地坐在谈判桌前,西装革履,笑容可掬
  《培训会》会议纪要
  作为史料部门的笔杆子,他终于
  有机会端坐主席台,手持稿子,陈述空话
  他像一个在月光下磨剑的人
  流落江湖,稿子上的一招一式早已演得
  滚瓜烂熟,可是,面对一群玩微信的刀客
  他剑上的月光很快生锈
  剑走偏锋的想法,被自己铸造的剑打败
  他喝干了一杯茶,坐直身体
  给自己松绑,然后想一鼓作气
  把招式一五一十念出来
  然而他仿佛患了失语症,他的舌头惜墨如金
  一再过滤修辞,背叛他的想法
  他不知道自己便输在这里:
  这一生,他一直替人磨剑,没有机会
  手刃穿西装的江湖侠士
  服务员过去,把他的茶杯倒满了开水
  他拿着稿子,像手持一枚断剑
  习惯性地端起茶杯,把滚烫的茶水
  喝了一大口。一种说不出的痛插入他的身体
  他想跳,想尖叫,但他依旧正襟危坐
  不过,他总算被滚烫的茶水拯救了
  “谢谢大家!”他的声音很怪,里面像注入了
  滚烫的温度,会场里的参培人员都被烫伤了
  培训会立马进入了高潮
  评:
  朝天马有冷眼旁观的清醒,能捕捉到不错的诗材,最大的难题在于怎样发挥语言的表现力。《培训会会议纪要》有意思,冷静描写,客观陈述,那位端坐主席台拿腔拿调很把自己当回事儿的正襟危坐者让人忍俊不禁。(朱彩梅)
其他文献
千里孤岸,汉族,生于1979年12月,云南牟定人,本名陈冬,云南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文联,曾出版个人诗歌专集《公元前的月亮》《大脑周围充满蝴蝶》,长篇小说《霜降夷方》,散文集《指尖上的牟定》,编著30余种。  尖嘴钳  那个在教堂口若悬河的人叫尖嘴钳  他发达的嘴能让河水浓缩成一个池塘  能让池塘夏天下雪以后结冰  冰层下面的荷花粉红盛放 鱼群却噤若寒蝉  四处飞散的语言像尖牙齿
期刊
张扬 笔名羊咬鱼,安徽枞阳人,现居合肥,文化学者、作家。出版有《悠城悠客》《最美的雕塑》《山水安徽》《发现徽州建筑》等,在《散文》《安徽文学》《中国美术报》《东方文化周刊》等发表有散文。  苏子云,人间有味是清欢。五味芬芳,大概可抵风景万千,可消解尘世琐屑纷扰。过山过水过桥,食过滋味最难忘却。  过桥米线  米线加过桥两字,如平地起峰,如廊桥曲曲。菜名之妙,大约只可意会,诸如佛跳墙,东坡肉,麻婆豆
期刊
杨碧薇,云南昭通人。诗人、作家、文学博士。文学作品见《诗刊》《十月》《解放军文艺》《青年文学》《花城》等,文学及艺术批评见《读书》《诗刊》《文艺报》《天涯》等。在《南方周末》开设个人艺术专栏“在路上”。著有诗集《诗摇滚》《坐在对面的爱情》,散文集《华服》。《中国诗歌》2013年度十佳网络诗人,获2016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诗奖、2017年胡适青年诗集奖等。个人诗歌研讨会于2016年12月在安徽桃花
期刊
彭然,1996年生,云南昭通人,现就读于昭通学院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作品见于《边疆文学》《中国诗歌》《滇池》《诗歌月刊》《草堂》《昭通作家》等刊物。  黑蚂蚁  我听见蚂蚁赶路,另一只黑蚂蚁  追上和自己相仿的一只。匆匆超过去  我听见了它们擦身时说的话,是生活  让它们黑的严肃,是同样的肤色  让它们的脚步可以持久的流动。比水还快  两颗水中的石头,站了几十年  还在谦让。它们借流水对视,一
期刊
趙家鹏,云南昭通人,现居昆明。诗歌见于《人民文学》《星星》《边疆文学》《中国诗歌》《滇池》等,获第一届复旦大学光华诗歌奖,参加第五届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  旷野  与一匹马并肩站在旷野  大风吹着它漂亮的鬃毛,也吹着我的  胸膛  在一匹马眼里  落日如无物。它低头吃草  我弯腰疏理沟渠。在远山渐渐暗下来的  背景前,我们拥有相似的  起伏的身形  一个个饱含露水的将来  证据  也只有在死后
期刊
杨刚,1980年生,陕西汉中人,2006年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居昆明。  老根  不叫发小。从小光屁股长大的  在我们老家那边,叫老根。就像一棵树  最初生出、最后不知所终的那些根  小学毕业就未见的国明,是其中之一  听说镇上读初中时,他砸了拦住村道的  那扇大门的锁,被七八个混混暴打  然后辍学去东莞打工,至今在外  他哥哥则在昆明做活,至今未婚  军娃哥略大几岁,整天带我们抓黄鳝  烤青蛙
期刊
陈景涛,1996年生于云南姚安,湖南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2014级在读。诗作散见于《诗刊》《星星》《边疆文学》《2016年中国诗歌精选》等刊物及选本,参加第九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获第三十四届樱花诗赛奖(2017),第五届野草文学奖(2017)。  小县城笔记  一  起于青苹之末,也起于蜉蝣  拼命扇动的翅翼,无足轻重,冲击波  在高空接纳溃兵,渐渐演变为  一场暴躁的革命。由东向西扫荡  在横
期刊
张晋斌,1993年生,云南省安宁市人,云南大学研究生在读,热爱诗歌。  冬夜之火  火, 在漆黑的冬夜中点燃  隔着虚空  照亮一群围观的面孔  目光,像一只飛鸟  降落在火焰上  散发出虚幻的味道  微弱的火光,包裹在暗夜中  像襁褓的婴儿  等待被深渊吞噬  终于,火星熄灭  灰烬之蛇  钻入冰冷的大地,消失  树影  楼下一棵白色的树,浓郁,繁茂,香味四溢  树旁有一处风口,在黄昏时叫嚣着命
期刊
张晖,1978年生,汉族,出生于青海,现工作定居于昆明。自1999年开始在《星星诗刊》《诗刊》等刊物零星发表诗作,曾获全国优秀校园作家。工作后辍笔十余年,自2016年重新写诗,近两年少量诗作发表于《星星诗刊》。  那柯里的下午  阳光是一股明亮的泉水  自青石上一串串马蹄印里汩汩冒出来  飘浮在小巷 肥皂泡上演着独幕剧  追忆马锅头与小镇的爱情  沉在河底驮马的哭声又把它们一一刺破  静谧的老时光
期刊
陈德远,云南宣威人,1986年生,现为文山州砚山县乡村小学教师,居文山。有作品在《诗刊》《星星》《散文诗》《上海诗人》《北方文学》《边疆文学》《云南日报》《滇池》《含笑花》等刊物发表。有作品入选多种诗歌选本。  在大风中摇摆不定的时光(组诗)  青蛙  一片荷叶就够了  坐上去。对着一朵莲花  念诵着凡人听不懂的经文  念完一遍。就跳到水里洗一次身体  每天反复地念诵,反复地洗  呵!红尘里最伟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