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尘札记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69385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扬 笔名羊咬鱼,安徽枞阳人,现居合肥,文化学者、作家。出版有《悠城悠客》《最美的雕塑》《山水安徽》《发现徽州建筑》等,在《散文》《安徽文学》《中国美术报》《东方文化周刊》等发表有散文。
  苏子云,人间有味是清欢。五味芬芳,大概可抵风景万千,可消解尘世琐屑纷扰。过山过水过桥,食过滋味最难忘却。
  过桥米线
  米线加过桥两字,如平地起峰,如廊桥曲曲。菜名之妙,大约只可意会,诸如佛跳墙,东坡肉,麻婆豆腐之类。
  居地近旁,有过桥米线店,吃来吃去,总以为味道不及在蒙自地道。
  蒙自城中有个南湖,在民间传说中,过桥米线与这高原“小西湖”有关。数年前,迎着微风与花香在蒙自南湖畔散步,那几日,未抬足过桥,亦未见得过桥送米线的女子。
  南湖北岸,保存着闻一多先生当年的故居卧室。一九三八年的秋天,西南联大文法学院迁移到南湖畔,闻一多、陈岱孙等十多位教授教学之余,流连这湖光水色。那时的闻一多先生,空闲了,也许会从木质的楼梯拾级而下,走到越华咖啡馆里,喝上一杯热咖啡,咖啡馆就在他住的楼下;若不散步,或在卧室兼书房中做他的案头工作吧。
  南湖的水倒映着绿树与时间的光影,蒙自的过桥米线味道之好,叫人欲罢不能。餐餐吃米线,餐餐吃得欢快。有一顿午餐,吃得可谓幸福感荡漾。八人一桌,团团围坐,每人面前都摆了小碟子、大碟子,拢共十来个碟子,碟子里的佐料有荤有素,米线是提前煮熟的,用碗盛了,摆在桌子正中。坐下不大一会,一大盆鸡汤端上来,腾腾热气中散逸着香味,各人动手往汤里放鱿鱼片、三文鱼片,汤盆里滋啦滋啦响,像极了烈火烹油做菜,接着放菊花、草芽、绿豆芽、大蒜叶、葱、油渣、鹌鹑蛋,末尾将一大碗熟米线倒入盆中,用筷子搅和一通,便盛了呼呼吃起来。
  这顿过桥米线吃下来,仿若人生的婚嫁场面,直吃得心里春暖花开,耳畔百鸟啼鸣。
  吃酒
  从咸亨酒店的天井看天空,仿佛接近了鲁迅先生及其笔下的世界。
  咸亨酒店一侧,当街开有月形门,木柜台内陈放有一坛坛黄酒。绍兴人称喝酒为吃酒。按周作人记述,正当喝法要用浅而大,底有高足的酒碗。
  没有咪咪嘬嘬,也未一口口抿着,用白瓷碗盛了温热的太雕酒,大饮一口,温润入腹,再吃几口,便觉酒味肥厚,比平常喝的黄酒饱满雄强。当晚不胜酒力,回到房间酣然睡去。酒气团在身体里,次日人如飘絮。
  咸亨酒店所在的路,名曰鲁迅中路。这条路,青石板铺就,两边建筑都不高大。渐近鲁迅故居,可见藤蔓过墙头,或枯或青。雨痕深深浅浅,印在斑驳墙壁上。入鲁迅故居,可见院落里有多株树,爬山虎枝枝蔓蔓遮了大半个墙。鲁迅故居后园是百草园,原是周家与附近住房共有的菜园。百草园中有几畦菜地,萝卜青菜经雨一淋,分外鲜绿。有人说以前的百草园就是这般面貌。心生疑惑。
  一条窄窄的小河从三味书屋门前流过,河中一溜的乌篷船都淋了细雨,如同抹了桐油。书屋与周家隔河相望。中间有一道石桥。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鲁迅少时走过石桥走过青石板路,与小伙伴们纷纷散入深宅重院中。偌大的周家宅院,如同幽深的洞窟。生着傲骨的鲁迅,属蛇,按民间说法为“小龙”。这条“小龙”,终究游出水乡,变成“大龙”了。
  绍兴的古气古韵,蕴藏在此地名胜、建筑物乃至人名中。诸如范蠡的“蠡”,咸亨酒店的“咸亨”,会稽山的“会稽”,会稽山麓的“大禹陵”,大禹陵中的“岣嵝亭”,岣嵝亭中的“岣嵝碑”。大禹陵中的咸若亭,为宋代建构,亭名“咸若”二字源出《尚书》,意万物皆能顺其自然。此地窆石亭的“窆”字更生僻。亭因窆石得名,窆石相传为大禹下葬时从其出生地飞来。此地还有菲饮亭,亭旁泉水四季不涸,后人饮水思源,择孔子颂禹中的“菲饮”一词命名古泉。
  古越龙山,名有侠气,酒为佳酿。早年曾得几坛女儿红,宝藏柜中。十年后启封,酒色如琥珀,亲友争饮。那日午后,漫步于古越龙山酒窖间,积着冷灰的酒坛与酒坛之间,蛛丝牵连,不敢出大声,生怕惊了它们的梦境。
  绍兴人蔡元培每饭必酒,爱喝绍兴黄酒,常托亲友买绍兴黄酒,就连温酒锡壶也从绍兴带去。原籍绍兴的朱自清,与夏丐尊等人常“酒聚”,但只喝绍兴老酒。后来成立“开明酒会”,订入会条件,须一次喝五斤绍兴加饭酒。加饭酒,即花雕。不知晋代王徽之雪夜醒来,饮的是否为花雕。饮酒后即兴去访戴逵。琴家戴奎,安徽亳州人,时居会稽剡县。历经一夜,王徽之到了戴家门前,却转身返回,“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陆游 27岁时春游沈园,遇见前妻唐婉及其后夫赵士程,心有郁结,吃了一碗绍兴酒,信笔写下绝唱《钗头凤》。今日沈园里,辟有陆游纪念馆。驻足孤鹤轩许久,见到一方明代假山,遗迹况味深厚。白天逛沈园,人影憧憧。夜游应有趣。
  那一夜,与友临湖而聚,湖名瓜渚。又吃绍兴花雕,夜饮中,时有小雨。吃到深夜方才散去。
  泡茶之水
  原来不大在意泡茶之水。
  读袁枚《茶酒单》,识其治茶之道:“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中求中泠、惠泉。人家中何能置驛而办?然天泉水、雪水,力能藏之。水新则味辣,陈则味甘。 ”镇江中泠泉、无锡惠山寺石泉水,已难获得。凡夫俗子泡茶,一箪食、一瓢水。
  年少时夏日劳作,大汗淋淋,事先备下一大瓷壶茶水,放凉后直接牛饮,快意无比,自然顾不得河水、泉水、井水之分。明代徐文长在《煎茶七类》里写:“山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井贵汲多,又贵旋汲,汲多水活,味倍清新;汲久储陈,味减鲜冽。”他所说的江水并非长江水,但今日长江水除非过滤、净化,不然直接煮沸泡茶,断断不敢喝的。依经验,一般井水泡茶并不恰当,其碱性大,煮稀饭倒好。到皖北,每每带茶叶,却苦于当地水硬,如泡绿茶,喝在嘴里,味道怪诞。
  淮北临涣古镇素有喝茶之风。所用棒棒茶,源自六安、祁门,不过是剪断的一截一截茶枝。泡茶的水,取自当地一口古泉:龙须泉。用龙须泉水泡棒棒茶,汤色红艳,颇似祁门红茶。喝上一口,但觉滋味浓烈,肚中油水似被刮去。有水文专家化验,确认临涣古泉水含二十余种有益于人体矿物质。古泉水张力极强,入杯后,高出杯口而不溢。   某年到祁门牯牛降,见山涧水清如玉,用空瓶子装了带回,一瓶烧开,泡茶,茶似添香;另一瓶,冰在冰箱里,患有口腔炎症的朋友上门喝下,肿起的腮帮子当夜瘪下。
  到金寨燕子河大峡谷,行走于长长峡谷间,口干舌燥,行至天坑附近,眼见山上泉水倒挂下来,张嘴渴饮,又灌满几瓶,带回用作泡茶。
  由泉水想到雪水。曾在冬天铲雪用来腌鸭蛋。白居易说:“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香山居士扫雪煮茗,别有风雅。《红楼梦》里,妙玉收集梅花积雪,雪藏五年,寻了夏日开罐,煮茗招待林黛玉等。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好茶,须配好水,才得风味。今日有好茶,未必有好水。
  雪水鸭蛋
  乡间腌制鸭蛋,有用红泥土、红辣椒糊,也有用白酒的。白酒腌的鸭蛋尚未吃过。用红椒糊腌出的鸭蛋,轻轻磕碎蛋壳,剥开来,蛋黄金色渗油。
  现在的冬日,常有雾霾,即使下雪,是不敢张口吞咽的,至于用积雪腌鸭蛋,更显费事。三十多年前的一个深冬,风雪吼了一夜,次日清晨,雪光映亮窗纸,村庄鸡不叫狗不跳,都冷冷龟缩着。一个人穿上胶靴,拎着木桶,在屋前屋后铲雪。柴堆草垛或披厦瓦片上的积雪,须要铲掉浮层,只将中间一层雪铲到木桶里,每一铲都轻手轻脚,铲满一桶提回家,倒入缸里,反复如此。
  几日后,待雪融化,去掉缸里沉积物,将雪水倒入罐里,并往罐里放洗净的鸭蛋,雪水要没过所放鸭蛋,再放大把盐粒,盐量将近鸭蛋一半重。为了密封不走气,要用几层布封罐口。封存半个月左右,即可开罐取用咸鸭蛋。
  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记有江苏高邮咸鸭蛋的特色,“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鸭蛋腌得不好,又咸又臭,蛋心发黑,更别说见油。记忆中,家中腌制的咸鸭蛋,鲜有大量作废。咸鸭蛋以皮壳泛青,蛋心红亮为上佳。以前乡间人家招待客人,将咸鸭蛋带壳切开装盘,小孩们不得随便上桌拣吃。物质丰裕年代,连粽子、月饼馅都有鸭蛋黄,一顿吃几个咸鸭蛋不足为奇。咸鸭蛋佐酒不如油炸花生米,寡口吃较齁。
  腌制咸蛋的陶罐,比不得妙玉的花瓮,却像个魔术师,将“腹中之物”催眠于幽密世界。鸭蛋分批腌,雪水一用再用,陈年雪水宝贵。鸭蛋凉性,雪水腌鸭蛋,凉上加凉。以前逢牙疼或嗓子发炎,用腌过鸭蛋的雪水煮鸭蛋,或者打鸭蛋花,咸得发齁,吃下火气消减不少。中医说,咸鸭蛋清肺火、降阴火。《本草纲目》对蛋黄蛋白功效写有解释,倒也可信。
  菜薹粥
  田野的风无所不在,沟渠的水细细切切。七弯八绕,经菜地畔,顿一顿,复又顺流而下。地气生暖,蚯蚓蠢蠢拱动。旮旮旯旯冒出的荠菜、野蒜、马兰头,郁郁可尝鲜。
  三月里,菜薹正嫩,掰下可做菜薹粥。菜薹又叫菜心、菜尖,可用油清炒,可做素淡的菜薹面。
  粥有千百例,菜薹粥,家常一种。
  食粥令肠胃舒坦。陆游诗言,“只将食粥致神仙”。其前辈,苏子有书帖曰:
  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白米粥,于饥肠辘辘之人,赛过山珍海味。
  每有外出长差,回家首餐,吃粥几率,要高过干饭面条。
  各种花粥菜粥中,菜薹粥做法简易,又养胃怡神。熬煮菜薹粥,米不可太陈,大白菜、油菜之菜薹均可入粥。煮菜薹粥,先大火烧煮,焖至稠状,然后放菜薹,搁猪油与盐。食粥时,若嫌清淡,可就辣椒糊、豆腐乳之类。菜薹一旦开花,不宜做菜熬粥。老菜薹筋多,易绊舌头,也略涩嘴。
  用油菜薹熬粥较油润,口感滑嫩,但乡人不大舍得吃,缘在种油菜意图榨油。油菜花凡胎,却有气势。数年前,去徽州看油菜花。青山绿水黑瓦白墙之中,大片大片金黄色,大有气吞山野河流。烂漫春花中,油菜花引诗人着墨少。杨万里写有几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幼时钻油菜地,追蝴蝶、蜜蜂,黄的花粉沾满脸。
  俗云:油菜黄,人发狂。昔日乡间,油菜花开,有疯疯癫癫之人穿行其间,并喃喃自语。
  春吃花草夏吃果。以菜薹粥为题,写下数语,说的是菜薹与米粥、与人的粘稠绵密。
  啖椿芽
  初春枝头笼烟,紫红椿芽鲜嫩奇香。苏子说:“椿木实而叶香可啖。”
  椿木生得不秀气,树叶不如乌桕好看。万木争春中,却独霸春字而称“椿天”,并有“树王”之誉。椿天之名宽泛,红椿、香椿叫法,则有颜色或气味上的区分度。
  乡间椿树,蚊虫不欺,树皮大体光滑素净。幼时忌惮红椿,不敢碰椿芽,怕流出血样汁液。与顽童攀爬,蹭到树疤处,裤裆线滋啦一声裂开。
  谷雨前后,采了椿芽,放沸水锅里略淖一下,捞取切碎,拌豆腐、炒鸡蛋、摊饼子吃,清爽适口。馄饨、水饺、包子等内馅中,加入适量椿芽,吃起来清香见味。
  椿芽气味浓烈,起初吃不大习惯,吃的次數多了,胃口渐渐适应。爱吃椿芽者,有用冰箱冷冻到冬天的,皖北以及中原地区均有盐腌椿的风俗。
  较之沿江地区的椿芽,曾为贡品的太和香椿,口感肥嫩些,香气更浓郁,油汁也肥厚,且以黑油椿为佳。家居太和的友人,每逢春绿枝头,会邮来一包腌制香椿,前后寄有四五年,及至婉谢才作罢。由唐至明清,蜿蜒如蛇的驿道上,驮有上等椿芽的马匹,从太和急急奔向皇都……皇室贵胄居深宅大院,究竟有无吃到鲜嫩太和香椿,恐难求证落实了。诗家亦未曾写: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香椿来。
  吃椿芽,于男性,有缓解脱发之效,近同生姜;于女士,则有润肤美容之益。香椿既可做菜,还可泡茶喝。在文化符号中,椿被赋予长寿意义。《庄子》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未见有八千年之椿,倒琢磨过老木雕祝寿匾上的刻字“颂祝椿寿”,刻字描金,与牌匾大红底色相衬,见出喜庆与庄重。
  寄居之地,遗有一株椿树,枝桠如盖,友人装饰树下民房,称为“春树下”。晴好夜间,坐树下浅饮,树影摇曳,天宇幽幽,也有几分星光。   做米面
  沿江地区的人做菜做面,喜欢汤汤水水。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南人食切面,其油盐酱醋等作料,皆下于面汤之中,汤有味而面无味,是人所重者不在面而在汤,与未尝食面等也。”李氏所言,有失偏颇。南方人吃面也不尽其然。如米面,汤与面都重要。
  做米面要用早稻米,也就是籼米。粳米粘性强,不适合做米面。磨米粉,曾是乡村腊月的热闹场景。家家都磨,村子里散播着米粉味和轻快的气息。有的家里拥有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手工石磨,没有的,就串门借用。用的时间久了,固定石磨的木芯被磨损得尖滑,得找手艺人重新装置,不然磨起来打滑。早稻米要浸泡大半个月,磨的时候,一人推拉,一人添米,石磨咯吱咯吱地转动着,米浆如牛奶,从上下两爿的石磨缝隙中挤出来。要是面粉稠了就往磨眼里添点水,稀了就添点米。机械的动作易让人打瞌睡,磨一天不换工便昏昏沉沉。
  除了磨籼米,还磨糯米。磨糯米粉是为了做汤圆、面疙瘩以及大椒鲊。米没有浸好或未磨制好,都做不成上等米面。用籼米粉做米面是份细活,要将米面做得稀薄透亮,下锅又不易断裂的,得费一番工夫。
  米面条晒干后,要用透气性好的袋子封装,待到节日吃或招待客人。“送祝面”是老家一个礼俗,这“祝面”多用米面,亲戚中有哪家女人坐月子,就送米面,在米面上贴一块红纸,以示喜庆。女人生小孩前后吃的多是老母鸡汤下米面,娘家人或婆婆家得提前做好米面。挑食的孕妇、产妇对于鸡汤米面,多是喜滋滋吃下。
  做鸡汤米面,先要用冷水浸泡米面条,待面条软下来,就可以下到沸水锅里煮,要用大火烧,面条熟了要趁热捞着吃,不然错过最佳时间,面条的筋道就散了,糊塌塌的。以前农历正月初一早饭,无一例外要吃老鸡汤米面,面条里搁有鸡块和鸡蛋,图个顺顺利利。但生活贫困年代,过年舍不得吃鸡汤米面,一般人家象征性地吃点米面,鸡汤、鸡腿和鸡蛋都要预留给上门拜年的亲戚吃,更有甚者,一个鸡腿拣来拣去,要转三四个人的碗,亲戚也都心知肚明,并不吃掉。
  在水的掺和下,大米换了形式,变成米面条,人们吃到嘴里却大不一样,不同年代,不同人生阶段,吃出的味道,更是如此。
  烂萝卜
  烂萝卜的气味,是混搭的,臭烘烘中散逸着香味。上等的烂萝卜,色泽如同黄牛皮纸,软硬适中,又有轻度酸味,特别下饭。
  乡人若以“枞阳大萝卜”戏谑对方,则是形容人嘴拙,如含萝卜,说话含糊不清。枞阳大萝卜清脆泛甜,可谓地方“名头”。腌制烂萝卜,并非捡拾田间地头的腐烂萝卜,而是在秋季,择饱实的萝卜,拔了洗净,倒入陶质大缸,人穿着胶靴站到缸里踩压,一层层码上萝卜,一层层撒颗粒状粗盐,封存一段时间,便要“回味”,将萝卜转移到陶质瓮里继续封存。腌制烂萝卜,除了踩压到位,撒盐是关键,手法好的,用盐合度,腌的萝卜爽口开胃,不然色灰难看,还酸到掉牙。
  牙齿脱落的人,吃烂萝卜不费劲。夏天吃烂萝卜格外香,特别是农忙季,胃口难开,吃到烂萝卜,一两碗白米饭足可下肚,干农活也有气力。但烂萝卜不能常吃,胃不好更是不宜。咸菜含亚硝酸盐,过度摄入则伤身体。
  烧烂萝卜这道菜,用菜籽油或者熟猪油,拌入手工磨制的乡间红辣椒糊,放到饭锅里蒸煮,起锅时满屋飘香。有人用微波炉做,说熟了也是香气浓郁。
  从泥土中抽身的萝卜,携着最初的“植物记忆”,经由手工调制,休眠“鲜味”,而后又被唤醒鲜香。烂萝卜近似臭鳜鱼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均是化腐为奇。
  作家阿城认为,中国有腌制食品表明中国有着极长的颠沛流离的历史。烂菜咸货,大概是农耕社会为储存计,以备换季有菜吃。咬得菜根的,并非都是泛泛之辈。曾国藩颇好腌菜,曾氏家规中有“女子每月做鞋一双,腌菜一坛”,腌菜所用,全是菜根、菜叶。
  咸菜腐品,佐餐利口。如烂萝卜,如烂盖菜烧豆腐,如辣椒蒸豆腐乳。一个人的口味大抵定格在青少年时期,少年之际,为乡味所萦绕,离开桑梓之地后,念念的又多是少年之味。
  大椒鲊
  近二十年后,竟然无意间吃到大椒鲊,食欲与通感瞬间激活。
  在高山重围白云飘荡的岳西冶溪镇吃到的大椒鲊,主料是红椒,间有青椒片。母亲做大椒鲊,喜用青皮绿意椒。
  乍看大椒鲊名字,或许误为油炸辣椒或者虎皮青椒。从字的结构看,鲊应与鱼有关。实则如此。旧时,用鱼加盐等调料腌渍,便于贮藏,即称为鲊。但鲊,渐有演变,不全用鱼做料。如用米粉、面粉等加盐,和以其他作料制成的菜,也叫“鲊”。鲊在两宋盛行,由黄庭坚《黄雀鲊》可知,雀鸟可做鲊;《梦粱录》中则记有鲜鹅鲊、大鱼鲊与寸金鲊。清代学者朱彝尊编撰的《食宪鸿秘》,记下的有笋鲊、鸡鲊与柳叶鲊等。
  大椒鲊所用的大椒,并非《尔雅》所指的大椒(秦椒)或者说花椒。曾在休宁潜口,看到农家人兜售土菜,挑了几把四季豆、一瓶腌制的辣椒片,揭开瓶盖,土辣椒香味荡气回肠。带回家,母亲尝一小口,断定是土辣椒。接连两天用它烧豆腐,豆腐都被吃得汤汁不剩。
  做大椒鲊,得用這样的土辣椒。
  二十多年前,每到瓜果匝地辣椒累累,母亲弯腰摘了一篮又一篮,而后择选,将红椒洗净,剪成片状,搁了盐,封些时日后再用石磨磨成辣椒糊。长得皮厚汁满的青椒,则可用来做大椒鲊。青椒得剪成碎片,腌制几日,“椒气”被杀了,内蕴成新品质。
  少时见葱姜蒜如见恶人,并不敢吃刺激甚至翻胃的东西。对土辣椒也畏惧。在云南红河,吃过一种辣椒咸菜,辣味尖厉如刀,尝两口不得不移情别投。到湘西,吃到当地人做的辣椒风干鱼,辣味刚烈,也不敢多吃。
  做大椒鲊,除了土辣椒,还需糯米粉。长江两岸栽有双季稻,也间插一季稻,这一季稻,多是种糯米谷。糯米谷收成后碾了谷壳,稻米磨成粉,三月三、冬至都可做糯米粑,农历正月里吃的汤圆,也是用糯米磨制做成淀粉后食用的。
  用来做大椒鲊的糯米粉,得雪白干净。拿了瓷盆,放糯米粉、水与咸椒片,和匀和透,将裹有青椒片的糯米团摊成饼状,放入油锅,用文火两面煎,煎到金黄色起锅,再切片,切成三角形或其他形状,最后装盘,即可食用。   旱地长出的辣椒,青春勇猛;出自水田的糯米,憨厚包容。两者相遇,成为食谱上的黑马。
  童子蛋
  生活过的乡村,村北有株上百年树龄的枫树,前些年被锯掉了;村南老屋基旁长了五六十年的枫树,偏瘦,一直长不壮似的……枫树结的果子,可当柴火,也可熬水喝。更有甚者,拿它与鸡蛋一起放入尿液中浸泡,然后做菜吃。
  这尿液,是两三岁男童即撒的小便,即童子尿,又称轮回酒、还元汤。童子尿浸鸡蛋,听起来匪夷所思,但乡间确有其事,认为这类浸泡的鸡蛋,能补身子,管“头昏”。有从事医学的乡友,幼时曾被邻居索要“童子尿”。在他看来,这有些故弄玄虚。像《红楼梦》所说的“冷香丸”等中药引子,与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一样都属不靠谱。
  笃信的乡人以为,枫树果微苦,童子尿气凉不骚,鸡蛋富营养,三者相逢胜似甘露。一般选在开春后,并在清明节前浸泡,浸半个月到二十余天,其间尿液隔几天一换,所浸的鸡蛋挑的全是红壳的。用来盛装童子尿与鸡蛋的,叫火球钵,粗砺的红陶质,徽州人称之为火篮。用火球钵装了枫树果、鸡蛋,接了童子尿浸泡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白色的沉淀物结晶,这便是中医所称的“人中白”。鸡蛋浸泡差不多时间后,一个个取出,洗净,入锅煮熟,又取出,剥除蛋壳,并用刀在蛋白上划些口子,之后放入事先炼了腊油并放有腊肉的热锅里,大火猛烧,相机加水,之后改用文火慢慢红烧,等到鸡蛋与腊肉熟透,揭开锅盖,香气“扑”地散开,根本顾不得联想所谓的卫生不卫生了。
  妹妹幼时缺少营养,母亲不仅做童子蛋给她吃,还做过童子尿烧笋鸡,也是想给她补身体。童子尿浸鸡蛋不单见于安徽沿江地区,也风行于浙江东阳一带,并名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人称呼简洁:童子蛋;做法更绝:先将鸡蛋放入童子尿中煮熟,继而取出鸡蛋,剥开后再放入沸腾的尿液中烧煮。春天的东阳街上,飘有奇特的童子蛋气味。
  槐花白
  文登海滨有大片黑松林,出了松林,眼见一树一树的槐花,开得明媚热烈,奔到树下,采了数串,搁嘴里,齿间清脆溢香。
  少时喜欢生吃槐花。故里门前有一株老槐树,主干微曲,树根发有两株小刺槐,形如三槐。槐树枝条上布着尖刺,树叶却出落得清秀,若邻家小女。摘几片槐树叶,半噙半吹,声声清亮悠长。槐花盛时,蜜蜂嗡嗡取闹。取出花蕊用舌尖舔一舔,泛丝丝甜意。槐花晒干,蒸鸡蛋或煎鸡蛋,蒸咸野鱼或下面条都见风味,也可泡茶喝。槐花瓣略有苦味,吃前用开水焯一遍,滗掉后晒干,再入锅蒸鸡蛋吃,花香又被催发出来。
  夜雨来得急,晨起推门,一地槐花。拿扫帚将裏着纤泥的花,归拢归拢。门前水池里,野鱼俏皮地打着水花,白色的花瓣随水波悠荡,一时散开,一时笼到一角。
  槐花有红有白,乡间多见玉色。
  “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苏轼见槐花如见落雪;汪曾祺写槐花,也以雪比拟。槐花诗句中,尤其爱读林尚仁《简许有实》:
  闲磨霜刃破银瓜,沉水香销日影斜。吟客不来情思懒,晚风庭院落槐花。客未至,晚风吹起,主人闲到骨子里。
  宋人绘《槐荫消夏图》:槐树下,躺在藤编凉床上的文人,半敞衣襟,双脚架高,闭着眼睛像在聆听鸟鸣,怡然自得。正是寻常人家的闲适之风。初夏傍晚,叔爹在槐树下摆了方桌,端上一碟花生米、一碗辣椒酱、一盘咸萝卜条,自斟自饮。咸鸭蛋不常有,鸡肉猪肉也不多见。即使就一盘咸萝卜条,他一人慢悠悠能喝半斤多烧酒。
  文人取斋号书名,乐用“槐”字。如唐宋学士院中“槐厅”,如俞平伯“古槐书屋”,如姚希孟《公槐集》,如钱锺书《槐聚诗存》,如梁实秋《槐园梦忆》。
  周代有三槐,栽于宫廷外,“三公”朝觐周天子,面向三槐而立,“三槐”自此等称“三公”宰辅。北宋初年,兵部侍郎王祐植下三株槐树,希冀子孙攀登高位。王祐家祠堂,因植有三槐,尊为“三槐堂”。王祐为王巩曾祖父,王巩为苏轼学生。苏轼任职湖州时,笔蘸敬意,书就《三槐堂铭》,赞王家功德厚积,槐阴满庭。王姓堂号众多,带“槐”字有三槐堂、槐南堂、植槐堂、槐荫堂、槐德堂、嗣槐堂、听槐堂。三槐堂,为王氏子孙繁衍最大一支。休宁遗存一座三槐堂,明代王氏所建,十年前到访这座祠堂,站在皇皇“满堂柱”中,顿时被无形的气场慑住了。
  古城赤阑桥畔有数株槐树。姜白石旅居桥畔,多年后仍记挂此地杨柳梨花,小桥飞燕,但未宠幸槐树一句。作为守土树,槐树旧时多栽于村口或庙门,以望游子归根。“鹤书自天降,槐花呼汝归。”收悉儿子书信,杨万里老泪纵横,诗人长姜夔二十余岁,念念温情人伦。山西洪洞有大槐树,演化为移民圣地,后人拜谒不绝。凡尘人家,如荷叶滚珠,风吹不知散落何处。愈想愈茫然。
  酿乌鱼
  三月看桃花,纵然夭夭千亩,不抵古树一株。大山村里,有万株桃梨,有苍苍古木,有传奇小说般东乡武术。豪杰英雄随水流,不及灶边一厨师。禅是一枝花,吃是大江湖。
  大厨姓徐,居大山村附近。厨房中,水汽裹着油味,忽忽升成蘑菇。大厨揭开锅盖,抡铲翻飞。食材有限,大厨只做了一盘酿乌鱼,不够众人分。
  大厨说酿乌鱼,带着鼻音,首字之音近“náng”。问当地人,又有“ráng”读法。
  乌鱼,即黑鱼。野生乌鱼如补品,清蒸红烧,做白汤、做酸菜鱼都是上品。
  乌鱼皮糙肉厚,做酿乌鱼前,要用刀斜片鱼肉,片成皮肉相连,大小、厚薄适宜的鱼片,比做酸菜鱼的鱼片要薄,加入盐、白胡椒等作料并腌一小会儿。这当中,将买来的黑毛猪五花肉切好、剁碎,加作料,做的如饺子肉馅一样。鱼片、肉馅备妥,即可分片填装肉馅。先将腌好的鱼片逐片铺平,抹上蛋清,再放上肉馅卷成圆卷。手艺好的,卷包得齐整光溜,而且片出的乌鱼皮,像一道道黑色的皮筋裹着肉馅。此后连盘入锅清蒸(大厨称“炕”,有中原官话痕迹,应指“蒸”),起盘后,将蒸乌鱼的汤汁加水淀粉、作料勾薄后,均勻地芡淋在鱼卷上,酿乌鱼遂告成功。乡间也有在蒸之前勾芡,以免乌鱼卷粘盘。   酿乌鱼传自枞阳周潭、陈瑶湖一带,与当地多湖泊,盛产鱼虾不无关系。
  这道菜颇似谱系不明的一族,于移民大潮中随迁落地,又或石破天惊,由隐于村野高人所创,之后几近断脉,湮没于民间。上世纪八十年代,黄镇将军回故里,尝到失传已久的这道家乡菜。
  客家酿豆腐是一道相当有名的菜。客家话中,“酿”字有植入肉馅的意思。其做法,无论是植入肉馅还是“蒸”的程序,都与酿乌鱼相近;此外,客家菜“酿茄子”的做法,也与“酿乌鱼”接近。做法类似的,还有流行于广东的汉族风味名菜“焖酿鳝卷”等。粤系名菜“煎酿鲮鱼”则是用肉馅填充鱼腹被掏空的整条鲮鱼。由此可知,酿字在菜名中并不鲜见。
  酿,异体字为釀。釀,从酉,从襄,有包裏、包容之意。酿,本义是用谷物包裹酒曲的办法造酒。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记有“酿泉为酒”,此“酿泉”,又作“让泉”。是酿还是让,一直有争论。让,繁体为讓,从言,从襄,古通“攘”,有窃夺、推让、拒绝等含义。追溯古音遗迹,并据王力所拟,“让”为“
  ia
  ”,读“nàng”,同“酿”,与“穰”类似。因此,将“让”读成“酿”,不排除为古音读法所致。
  客家话多含中州古韵。周潭大山村旧属安徽桐城东乡,东乡人发音独特,与客家话多有相同。菜名沿袭已久,又不乏约定俗成。中式菜名向来多为短语,酿乌鱼属动宾短语。而且,这一菜名,整体上倾向名词化,可解释为“有肉馅的乌鱼片”。
  鱼加羊,为鲜;鱼配豕,味鲜。吃了酿乌鱼,闭目遐想,深山古村中果园芳馥,五谷丰熟,鱼肉俱全,若昔日醉翁来,或可按捺不住,亦摆一场“太守宴”,共襄山肴野蔌之乐。
  荆芥味
  多年前,暮春之日,随友人去管仲故里、黄淮平原南端的颍上,遇见一只造型古拙小巧的陶鬲,未能谈拢价成为遗憾。虽撼失古鬲,却吃到迥于南方的风味:凉拌荆芥。舌尖上的俘获,不亚于旧物摩挲。
  荆芥近似北方人的性子,直爽,有冲劲,在颍上乃至阜阳地区是常见植物。物有特性,荊芥尤为显奇,可能与黄淮冲刷后淤积的土壤有关。亳州也有,并盛产薄荷及薄荷油。薄荷与荆芥均有强烈的香气。民间称荆芥为“猫薄荷”,形容它的香气连猫嗅了都兴奋。荆芥以前多为药用,《本草纲目》中有记述。当食材,可以熬荆芥粥,做茶饮。作调味品入菜、入汤,更是见其长,如烹制鱼、虾、肉时,放入些许荆芥,不仅可以祛除腥味,还可增加香味。荆芥有清火之效,与苦瓜、苦菊类似,但又不同于二者之味。
  初至颍上,席间上一盘凉拌荆芥,以为与它物无异,夹几片叶子咀嚼,苦涩味泛满口腔,吞吐两难,碍着面子咽下去,随即,清凉如薄荷味从胃里升散至喉咙间。头一回吃凉拌荆芥,如同吃芥末。多吃几回,渐渐适应,甚至迷恋荆芥之味了。
  之后去颍州、太和等地,每餐都点凉拌荆芥,并带动同行人品尝,一盘不够又要一盘,以至于被笑为荆芥控。吃荆芥要掐嫩叶吃,用小磨麻油、蒜末、葱丝或青椒丝,加盐、生抽、鸡精等凉拌特别爽口。也可以拌黄瓜丝,香脆清凉。饭前吃荆芥可以开胃,也能提神。凉拌荆芥最好是即拌即吃,盐等作料一旦拌入,搁久了,叶子会变软发黑,品相不好,也不爽口。
  木兰谱
  渔村木兰,傍依烟波浩渺的大湖,从此就有了晓风明月百舸争流。
  行走巢湖西岸,湖水不似往常的激荡,只疏阔,只幽渺。湖滩上簇立着瘦削的芦苇,枯黄的样子映衬出春草的楚楚动人,远去则是湖水齐天的空濛。看一色湖天,一行人都欢喜雀跃。行至花木丛生的木兰村,看到摊晾的渔网,看到肉色晶莹的白面鱼,看到农家手写的食谱,想到饕客们兴味奔来,分明要比拼宽肠大肚,比拼舌与齿的软硬与伶俐。
  问了地名由来——以前此地聚有木郢子、兰郢子。郢是古地用名,江淮一带地理中常见。这两处均为集市,后来合成木兰村。由此而思远——居木兰,观湖听潮。三五鸡声,灯闪如豆,窗前浪花如雪卷起,青草的气味、刨木花的气味,鸡腿鱼的气味、青混子的气味,它们氤氲成风,在月光中散开,画舫一样飘到木兰臂弯里。桨声灯影里的木兰,声声叹字字玑。夜隼仿佛也嗅到历久弥新的气味与欢乐的潮动,连姥山塔的残破风铃声亦被吸附来,复又回响着隔世温柔与安恬乡梦。
  湖畔有情,万古如新,声息相通,鸿蒙一片。
  大风猎猎吹不散万年巢湖水,五味芬芳赛过华服香车。夕阳西下,万鸟归巢,其景也壮,其情也暖。最初的巢湖百川辐辏,落日如史诗。大湖不言,蕴藏千回百转风流,时至今日究竟怎样望湖生烟,呼应曾经的诗意开端?渔村如木兰,正在涅槃,民居或将变身月光抚过的酒吧;土菜馆或与绿杨红枫掩映的院落、客栈和咖啡屋比邻,可念天地悠悠可晒太阳可发呆。旧房子,新气息,调味的是多元素,合奏的是大湖新曲。大湖之城,不能没有新鲜的味与现代的派,不能没有蔚蓝之光与山河之气,不能没有旅人的梦,饕客的乐感。
  木兰两个字,一脉古风,如马蹄声远,如弦歌渐近。闭门欲写木兰纪事,又想借画家工笔细绘木兰旧貌——东市卖鱼,西街卖柴;独轮车嘎嘎碾过青石板……偶遇木兰,念念如兹。
  钱锺书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照此演绎,吃得美妙,可打动其它感官。一个人的饮食口味,有基调,更有色色杂树生花。譬如苏轼、袁枚、曹雪芹,譬如梁实秋、林语堂、张大千,譬如汪曾祺、陆文夫、车前子,他们舌绽莲花笔涌风云,所谓的口腹之欲,均牵引了胃的体会脑的联想心的飞翔。
  春日寻芳湖滨,寻了郁郁之香。乡味盛开如花,舌尖注定与耳目、与感官之外的时空深缘难了。每個人都可以带着舌头冒险,在尘世中寻猎滋味之妙。
  责任编辑 包倬
其他文献
荞子  荞子是土地上最清贫朴素而又最典雅富丽的庄稼,就像穷人家养的闺女,少小就懂事,把苦日子当成甜日子过,总是一脸阳光,楚楚动人。荞子无拘无束地摆在辽阔薄地上,在它长长的花期,仿佛一片片耀眼的积雪。荞子是山地最宝贵的财富,大地迸发的精华。风吹荞花,坡地摇荡,花的浪头把美丽芬芳送到故乡晃桥河两岸那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村庄。滇南很多地方,总是十年九旱。假如你问那些在酷旱中幸存下来的树木,它们会用枯黄的枝叶
期刊
张猫,本名张莹平,生于七十年代末,现居滇南。画画,写诗,游于野。诗画皆唯心,心寄空旷。诗作散见于网络诗歌平台,部分画作被收藏。  曾跟姑姑一起,去过一次佛堂  姑姑坟茔上的野草  又惺忪地越过了几个寒冬  她的祷告,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  血肉之躯已化作春泥,记忆割开赤色的分野  那年小雪。姑姑的两个儿子先后于异乡病逝  年关将至。父亲恐于痛楚的刀刃,最初向姑姑隐瞒了事实  我追随父亲回了老家。正月
期刊
张翔武,1980年生,湖南安乡人,中学时期写近体诗、新诗。2001年来云南上学,开始写作现代诗,参与文学活动,并在报刊发表诗文,诗收入多种选本,有散文、书评、诗论见诸报刊。著有《乌鱼最易上钩的季节:2001~2013诗选》(2017年,云南美术出版社)。现居昆明。  K城火车站  这里的上午,太阳照常对大地施行针灸,  人群被时刻表按住脑袋,而头顶  死气早已飘散。不过是,多出了  一排排铁栅栏,
期刊
杨红旗,临沧人,现居旗山小区,背靠旗山,前临西河,平时上班,业余读书,研习诗歌和小说。出版诗集《旗山帖》《玫瑰的马车》。  我坐在草山上  牛羊已经走了,只有低垂的落日  还留下最美的一抹。  牧羊人也走了,他留下的烟头  滚了几滚,掉进了草丛。  此前跟随着我的三只懒狗  也被主人带走了。  夕阳的余温令人亲切  我身上定然还有羊肉的鲜香  但牙缝中再掏不出一点肉丝  饱嗝里满是杂乱的酒气  店
期刊
1  我决定,在把他们两个的牙齿埋掉之前,要给他们举行一场婚礼。他们的朋友中,一定有人乐意当他们的伴娘和伴郎。洁白的捧花会由咧着嘴笑的伴娘递给她。走过花拱门时,他没准会扭头看她一眼。她屏住呼吸,全世界都没有声音。婚礼是白色的,只有白色才配得上他们。双方的亲朋好友会陆续到来,谈天说地。  可是,虽然我认识一些他们的亲友,但我不能请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到场。所以我为他们举行的这场婚礼,是空无一人的婚礼。 
期刊
陈金珊,1987年出生于大理巍山,现居昆明。  郑和公园的黄昏  在无数次的告别里  日落带来的寒意是最小的  黄昏的光被拆成一杯  从上到下度数渐高的酒  大片的云朵拔锚而去  远方有无数的归宿  六百年里有无数的黄昏相似  熟悉闪电的咸  善于招安因孤独而啸聚的风  在海水里,寻找种子  一次又一次沉睡在海洋的腹部  在梦里,去国万里的路  大约不比昆阳到京城更长  一再把大陆推开  把自己反
期刊
安闖,1993年出生,云南昭通人。参加第二届《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作品散见《诗潮》《诗歌月刊》《中国诗歌》等文学期刊。现居云南玉溪。  晚睡  心爱的早晨有奇异鸟鸣最终  停泊于我耳中,像一摊在春天融化  的湖水,为我填注了虚无的重量。  在早晨即将在鸟语花  香中睡去,我想起了距离房门  十几米的几株花,我以为这很遥远  因为路途里是一些小小动物  和潮湿苔藓终身不变的王国。  短暂也很遥
期刊
董莺时,本名董雪莲,女,1988年生,籍贯广东化州,成长于云南蒙自。201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新闻记者、网站编辑等,现在云南从事地方志编纂工作。有作品在《滇池》《红河文学》《大围山》等刊物发表。  黑洞  燃烧万亿年的恒星  爆裂成密实的核  看不见的空  吞噬光和万物  你是生命的摆渡者  和生命本身  穿过一亿五千万公里太空  照过一大片阴影  白夜里的太阳  逃了,坠了  我跪在佛
期刊
费丹艺,1998年生,云南昆明人。现就读于北京建筑大学,大二学生。曾有诗作发表于《边疆文学》。  离乡  重复着抽离 把自己与故土撕开  决绝地 远一点 再远一点  直至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形  然后扎进面无表情的人堆  带着口罩的蒙面异乡人  眼睛里没有瞳仁  你也学会收起生动的眼光  这种决绝像什么 明知山有虎  可这虎山一行行得遍体鳞伤  可你又不得不踏进那虎穴  你要得到山中之王的腿骨作为拐杖
期刊
千里孤岸,汉族,生于1979年12月,云南牟定人,本名陈冬,云南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文联,曾出版个人诗歌专集《公元前的月亮》《大脑周围充满蝴蝶》,长篇小说《霜降夷方》,散文集《指尖上的牟定》,编著30余种。  尖嘴钳  那个在教堂口若悬河的人叫尖嘴钳  他发达的嘴能让河水浓缩成一个池塘  能让池塘夏天下雪以后结冰  冰层下面的荷花粉红盛放 鱼群却噤若寒蝉  四处飞散的语言像尖牙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