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481例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uxinz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其结石部位,大小,数目等的关系。 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6月门诊住院患者481例回顾,分析。结果:碎石有效率为100%,结石排净率为98.6%。结论:B超定位监测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过程安全,方便,疗效可靠。
   【关键词】 B超;冲击波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方法,B超定位监测在体外震波碎石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通过B超定位监测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可以提高碎石的准确性,安全性,有效性。自2011年1月至6月,我院应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治疗输尿管结石48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73例,女性108例,年龄18~67岁,单侧输尿管结石478例,双侧输尿管结石3例,上段结石205例,中下段结石276例,结石大小5*3mm~27*9mm,其中马蹄肾2例。术前进行B超检查,血尿常规,必要时予静脉肾盂造影,肾功能检查等。
  1.2 方法:采用苏州锡鑫CS—2012A,XXES宽焦斑,低压力B超定位碎石机型,工作电压为8.5~10KV,冲击次数100~3000次,治疗时间为10~60分钟,碎石次数1~4次,两次碎石间隔7~14天,。先安置体位,输尿管上段予俯卧位,中下段予仰卧位(膀胱适度充盈),B超探测到结石影像后根据探测的距离调整反射器的角度,机头位置,充盈水囊,涂上耦合剂,将结石准确对准第二焦点处,完成定位。在碎石过程中不断改变冲击波方向,找到碎石最佳点,对碎石过程进行连续监测,调控。
  2 结果
   碎石有效率为100%,结石排净率为98.6%,5例粘连性结石未排出予鈥激光腔内碎石术。
  3 讨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时通过B超进行定位,可提供任何切面的实时超声图像,经过实时数字化处理形成高分辨率的切面声像图,无论结石大小或密度高低,均可在声像图上以亮点光团形式显像 ,根据需要选择最佳的切面,适当调整探头扫描角度和方位,正确使用加压等手法,最大限度地避开肠气、骨骼等干扰因素,B超定位有许多优点:
   1)对大部分结石均可直接定位。
   2)B超无放射性,对人体无损伤。
   3)B超定位可实时连续跟踪监测,调控,随时可改变冲击波方向,做到最佳碎石。
   4)对机房环境要求不高。
   但影响B超定位的因素也有:
   1)驼背。
   2)病人肥胖,显影不满意。
   3)上段结石<0.3cm且输尿管扩张不明显或肠道气体干扰。
   4)输尿管部分狭窄但结石嵌顿,结石小症状重,容易漏诊。
   5)与骶髂关节重叠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要待结石下移在行定位碎石。
   在碎石过程中,始终保持结石影像处于最佳切面,必要时根据判断重新定位,当监视器的结石影像变大,变淡或拉长,即为有效碎石。影响碎石效果的因素也有许多:急性梗阻性结石碎石及排石效果取决于结石本身,首先是结石所处的位置,结石周围水环境较好时,冲击波的空化效应最佳,结石位置离体表越远时,碎石效果越差,例如肥胖患者的结石和下段输尿管结石位置较深时。上段输尿管结石碎石时随呼吸摆动幅度较大,结石移动距离5~20mm,结石的总命中率变低,复震机率相对较高,本组上段输尿管结石复震为28/205,中段输尿管是全程输尿管中最为表浅的一段,当B超能够定位后,则碎石效果较好,下段输尿管结石除粘连性结石外单期治疗即可治愈,是ESWL的最佳适应症,本组两例马蹄肾患者为中下段结石,单期碎石即治愈。结石的体积与结石的粉碎难度呈正比。<1.0cm的急性梗阻性结石基本单期治疗即可。
   碎石后大量饮水是关键,每日2000~3000毫升,尽可能使尿量达到2000毫升以上,待血尿消失后加强跑跳运动,以利结石排出,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及碎石排出情况指导锻炼的强度。
   本组患者在治疗中的反应均较轻,无须使用麻醉、镇静剂,患者较安全,能较好地完成碎石治疗,个别患者呕吐为术前杜冷丁有关。术后血尿程度较轻,几次小便便可消失。术后肾绞痛多较轻,为局部组织水肿或结石排出症状,给予解痉止痛药均可缓解。
  4 结论
   过观察作者认为只要结石<3.0cm,输尿管梗阻不完全,近期有肾绞痛病史的输尿管结石可首选ESWL,不论任何部位,近期无肾绞痛病史的,只要病程不超过半年,ESWL也作首选,因为停留时间短于半年,结石周围包裹不严重,碎石后容易排出。B超定位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过程安全,方便,有效。
  
  参考文献
  [1]王思泉,朱洪炜,张祖豹,周华设,孔迪生,卓骏华,谭凤珍;B超定位低能量ESWL治疗尿路结石4512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年04期
  [2]王红光;孙力彬;刘中芳;宋时旺;;泌尿系结石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2592例观察[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年01期
  [3]杨卫民,许哲,李沙林,张克斌,李星洪,李光昭;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204例报告[J];新医学;2004年08期
其他文献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ACPE),患者肺部和气道阻力增加,肺容量减低,肺顺应性下降,发生I型呼吸衰竭。近年,国内学者对ACPE的治疗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我院自2004年6月-2008年12月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ur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mechanical ven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医院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总结其临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460例剖宫产的孕产妇,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0例剖宫产的孕产妇中,剖宫产指征为头盆不称129例,疤痕子宫101例,胎窘88例,臀位76例,胎儿畸形19例,社会因素47例,其中疤痕子宫、臀位及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加强产检、产前宣教,指导孕
期刊
【摘要】 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98例髌骨骨折患者按照影像学检查分为手术治疗组50例和非手术治疗组48例,分别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或髌骨部分切除术治疗和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但横行移位骨折优良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1.2 治疗方法 (1
期刊
【摘要】 目的:进一步对外伤性小肠破裂诊断和治疗结果分析。方法:对12例外伤性小肠破裂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治愈9例,切口感染切口裂开1例,肠粘连及肠梗阻1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性衰竭死亡。结论:掌握小肠破裂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探查,选择安全的术式,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 腹部损伤;小肠;诊断;手术   外伤性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成人大骨节病药物治疗的效果,为制定成人大骨节病对症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泸定县疾控中心)2008年2月到2011年8月收治的成人大骨节病患者100例,采用无偿发药方式给予硫酸软骨素、小活络丸、21金维他、扑炎痛进行治疗。结果:成人大骨节病患者服用硫酸软骨素、小活络丸、21金维他、扑炎痛两个月后,四肢关节功能改善总有效数为83%;碱性磷酸酶(ALP)、C反应蛋白(CR
期刊
阴道炎是常见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本站于20010年1月—20011年1月应用苦参洗液与双唑泰栓配伍使用治疗阴道炎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随机选择生殖健康普查中发现的阴道炎患者89例,经妇科门诊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年龄21—49岁,病程为3个月 —3年不等。其中滴虫性阴道炎31例,霉菌性阴道炎33例,细菌性阴道炎9例 ,混合性阴道炎16例。  1.2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江苏江阴妇幼保健所采用电子阴道镜对390例妇女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中335例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送病理。结果 阴道镜检阳性率85.90%,与病理诊断检查符合率96.75%。结论 阴道镜检查联合病理活检能及时发现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提高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早期检出率。   【关键词】 阴道镜;宫颈病变;宫颈癌   近
期刊
【摘要】 目的:就100例乡镇医院手术治疗小儿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某乡镇医院共收治小儿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患者100例,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00例小儿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53例(53%),有效(症状有所减轻)41例(41%),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6例(6%),总有效率94%。结论:当儿
期刊
【摘要】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初步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大附一院2010年05月至2011年5月开展的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LRYGB)治疗2型糖尿病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手术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2例中转开腹。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2例出现吻合口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病例随访:25例病人直接停药,11例于术后8周内停用所有糖尿病药物,治愈率72%;13例术后降糖药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四十四团(少数民族团场)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象2009午11月至2010年11月,对四十四团1039人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被调查人中汉族 1039人,阳性人数105人(10.1%)。结果表明学生感染率高于其它人员,维族高于汉族。结论:提高人们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识,加大预防接种的宣传力度;规范对乙肝疫苗接种的程序和要求,减少乙肝病毒感染,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