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e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的课堂提问能突出教学的重点,指引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开展思考,激活他们的思维。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巧妙提问呢?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堂提问 艺术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常常会感到学生不会提出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关。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倡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因此,问题教学法也得到不少教师的重视,即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问答来组织教学并完成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很多师生的问答是假的,因为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师对学生“对不对啊”、“好不好啊”之类的提问;问题过浅、无需思考的提问;题意笼统、题目过大的提问等等。“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产生的教学是假教学”。那么,教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课堂提问时应注意:
  1 课堂提问难度适宜
  历史教师设计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拔动学生求知的心弦,因此,在新课标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太难会超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学生“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教师提出的历史问题必须是班中绝大多数的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回答的,使学生在开动脑筋的情况下,“跳一跳”便能摘到果子。如果历史问题过于难,或者过于深,那么只能让学生望而生畏,无动于衷。所以说,历史教师在新课标的历史教学的提问中应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注意把握问题难度的尺度。
  2 课堂提问注意梯度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这里是说,会提问的人,像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问是体现知识的层次性、条理性的。倘若在历史教学中,提问的问题杂乱无序,声东击西,学生在课堂里就会感觉到昏头转向,不知所终。所以,只有历史教师精心地设计好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才能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才能控制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的思维处在活跃中。
  3 课堂提问注意效度
  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提问不是纯粹为提问而提问;而是“问”中有学问。按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提问”是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运用历史知识的,是让学生投入在“历史问题”的学习中,形成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观点、历史方法。倘若在新课标的历史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既不能“服务考试”,又不能“服务人生”,那么历史的课堂教学注定是无效的、徒劳的、无益的。因此,高中新课标的历史教学的“提问”,一定要注重效果。教师提的历史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拥有历史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 课堂提问要灵活
  提问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注意正确分析判断学生的回答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其次,单位时间内的群组疑问应涵盖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及其思维线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不断延展其思维轨迹,感知知识信息,把握突破途径,从而通过自我思考而获取新知,提高能力。因此,教师提问时一方面要加强各疑问个体之间的相互构成、协调、配合、互补,另一方面既要有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横向拓展,又要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纵深发掘,让学生从不知到知,由浅知到深知,由少知到多知转化。
  5 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和上面,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及手势,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善意亲切的微笑、充满期待的眼神、激励鞭策的手势、劝勉温暖的言语,都会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适时适度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的“鼓励对人类而言,犹如阳光一样,没有阳光就难以生存”。同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避免使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对学生回答的失误,教师或者可超前性追问或再次递进提问,让学生对自己的失误恍然大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认为,在提问时,要想方设法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简短而确切的评语。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只要学生的回答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应当肯定。在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时,可作适当提示。学生的回答若与教师预设的答案不同,更应鼓励学生说出理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音乐课程标准》中讲:“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幼儿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想以幼儿为主体、以兴趣为核心,创设情境,让幼儿体验、发现、创造、表演音乐美和享受音乐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活动目标:①熟悉歌曲的旋律,能在教师的带领下初步地演唱歌曲。(重点)②感知歌曲节奏,尝试用家乡话在教师的带领下初步地演唱歌曲的念白部分。
期刊
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加德纳指出人至少存在七种本文最受研究者关注的智能:①语言智能。它与对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学习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实现一定目标的能力有关。作家、诗人、记者、律师、演说家、新闻播音员等都显示出了高度的语言智能。②逻辑——数学智能。它是涉及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和用科学方法调查问题的能力。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电脑程序设计师等都显示出
期刊
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客观需求和整体利益,体现人性化教育管理,只有带有浓浓“人味”的工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只有带有人情味的工作,才能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军校教员明白经常性思想工作在教学工作的作用,当然也更明白思想工作其自身的作用和地位。  1 思想政治工作人情味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属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思想与情感的
期刊
万物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是一切事物通向无限美好境界的本原之基,是万事万物巨细联动一体的引力纽带。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要完成这一特殊而神圣的任务,教师职责重大。墨子认为,人的本  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由此看来,学生的道德观念形成与教师本身道德素养是分不开的。教师如何把自己的心灵从种种世俗的思想、忧虑、贪欲、丑陋的精神负担引离开
期刊
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习主体的参与和创造力。学习主体的参与是指班级学生个体参与课堂的激情、程度和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的全面性、创造性等,以及班级交流中学生个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性、重塑自我的有效性等。学习主体的创造力是指学生思维的灵动、思想的新颖以及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如何组织和调控学生的分组活动,达到课堂高效的目标呢?  1 课堂分组活动的组织  学生分组活动,是当下课堂教学的主流形式。首先,它
期刊
【摘 要】 学校建章立制必须遵循制度变迁的基本原理和共同规律,以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为依据,规范师生工作、学习中的主要问题,体现价值导向和以人为本的要求,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制度体系,具有合法性、实效性、教育性、系统性,进而实现学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关键词】 学校 建章立制 基本原则     当前,依法治校已经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必然选择。实行和坚持依法治校,就
期刊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解释为:愤,心求通而没达之意;悱,口欲言而没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在教学中,创造愤悱时机,置学生于愤悱状态,是启迪思维提高效率的必由之路。所谓创造愤悱时机,即创造学生神激心维,欲求欲言的时机。创造愤悱时机,其方法应灵活多变,且因具体问题而异。就此,笔者仅以数学课中的直线与二次曲线教学为例,谈几点体会和作法。  1 隐晦的问题——巧设简例  所谓隐晦
期刊
【摘 要】 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要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通过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那么要改变目前陈旧的教学模式,如何实施课堂有效性教学呢?  【
期刊
【摘 要】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输入信息,传递信息,与学生共享信息的,达到师生双边交流的重要渠道。本文初探高中英语教师真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问策略,以期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质量。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提问 有效性     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
期刊
1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特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特点,一句话概括就是: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在内容上,以“生活为中心”取代“理论为中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知识呈现上,以“探究性”取代“接受性”,符合认识规律;在版面上,以“生动活泼”取代“单一呆板”,提高学习情趣。  2 高中政治自主学习的要求  就学习本身而言,一方面是“学”,一方面是“习”。“学”主要包括课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