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生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经过自己的语言组织。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作文教学既能形成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还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比较陌生。很多同学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 作文课上,急得脸红耳赤,抓耳挠腮。写出的作文,常常是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版)明确: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那么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入门"呢?
一、善于观察,表达真情——搜集写作素材
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记一次活动》时,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来不及开展什么活动就上课了。针对实际,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花了好几节课与学生一起搞拔河、接力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感受了。
二 自由谈吐,激发兴趣——充实写作内容
"说",即是把所见、所闻、所思表达于语言。能说者善写,培养学生好说的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我发现,平时不善说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要叙的事、要说的理,有条理、有中心地诉诸于文字。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缺乏说话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自然景物或亲自参加的各种活动等等,在训练过程中,列出简单的提纲来引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然后按说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3-4年级的习作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让练习自由谈吐的途径有三:一)、坚持写日记,让学生有机会去写自己身边的琐事,大胆地写,不受约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有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学生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心里有话就会写下来,既可以练笔,又可以为作文积累素材。
二)、经常写练笔作文。练笔作文不给题目,学生有什么感慨就写下来,难度就降低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练笔作文和学生一起商量,共同探讨以便更好地修改作文。这一过程,学生因完全感受了写作的整个过程而积累经验。
三)、作文要求"因人而异"。
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要求学生的感想、认识深度以及对语言运用能力都差不多,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要求高一些,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放松要求,适时表扬,不然,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三、读写结合,重视积累——训练语言表达
读写结合要多阅读和仿写。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学生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课文是多读的起点,读好课文,揣摩作者的思路和语言表达,奠定基本的阅读量,由此扩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需要,去阅读报刊杂志和书籍,就迈向多读的天地了。在作文教学中,多读名家文章是重要的,但是,阅读学生的优秀作文也不可忽视,因为这些作文都出自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大致相同的同学之手,具有十分自然的可比性和启发性,最能引起学生自己的共鸣,是学生最直接的作文借鉴。阅读的实践证明:有比较的阅读,可以最有效地发现自己需要吸取的东西;同龄人的习作,最容易得到立意、选材、构思和语言等方面的启发。所以要支持学生们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作文向导》、《百家作文指导》、《作文大王》等。这样,学生们人人争读课外书籍,人人摘录优美词语,人人珍藏生动章节,作文时才能运用书中所学到的知识,才能尝到了阅读课外书籍促进自己习作的甜头。
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把眼看、耳听得来的"材料",直接贮藏在脑子里固然好,只是有些"材料"琐碎,容易忘掉,写作时暂时又想不起来、写不出来。那就可以把平时得来的"材料",以写的形式保留下来。如遇到一件有意义的事,看到一个动人的场面,发现一种富有特的神态,或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语言,都可以写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大量积累生活素材,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很多的练笔机会,为今后写文章时做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尽管初学写作,可无论写什么都应要求能够表达准确、清楚。所以读和写是可以相互迁移。因此,可指导学生模仿范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将范文的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开头、结尾及过渡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写作中。
四、发挥想象,多施鼓励——诱发写作动机
修改版"大纲"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怎样才能使学生神思飞动,浮想联翩呢?如教续写想象时,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秘示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成功的喜悦。学生能够在写作文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的时候,这种快乐是不言而喻的。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付出了一定的辛勤劳动,总希望别人对自己劳动的价值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做到少改多批,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学生的作文瑕瑜互见,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优秀习作中的谴词造句和布局谋篇中的"闪光点",更要发现差的习作中情感表达的"闪光点"。我常把学生习作中的妙词佳句,或别具一格的构思出在黑板报上,使学生"对自己的进步有满意的感觉,对求学发生内在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即便有欠缺的地方,也要婉转地提出,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和可望可即的奋斗目标,鼓勵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不断进步。
实践证明,小学阶段的作文起步,只要坚持多多鼓励,多多阅读,多多练写,就能使小学三年级学生顺利跨进"作文大门",就能使学生在日后的作文道路上,任意驰骋、高奏欢歌。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比较陌生。很多同学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 作文课上,急得脸红耳赤,抓耳挠腮。写出的作文,常常是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版)明确: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那么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入门"呢?
一、善于观察,表达真情——搜集写作素材
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记一次活动》时,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来不及开展什么活动就上课了。针对实际,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花了好几节课与学生一起搞拔河、接力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感受了。
二 自由谈吐,激发兴趣——充实写作内容
"说",即是把所见、所闻、所思表达于语言。能说者善写,培养学生好说的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我发现,平时不善说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要叙的事、要说的理,有条理、有中心地诉诸于文字。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缺乏说话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自然景物或亲自参加的各种活动等等,在训练过程中,列出简单的提纲来引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然后按说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3-4年级的习作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让练习自由谈吐的途径有三:一)、坚持写日记,让学生有机会去写自己身边的琐事,大胆地写,不受约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有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学生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心里有话就会写下来,既可以练笔,又可以为作文积累素材。
二)、经常写练笔作文。练笔作文不给题目,学生有什么感慨就写下来,难度就降低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练笔作文和学生一起商量,共同探讨以便更好地修改作文。这一过程,学生因完全感受了写作的整个过程而积累经验。
三)、作文要求"因人而异"。
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要求学生的感想、认识深度以及对语言运用能力都差不多,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要求高一些,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放松要求,适时表扬,不然,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三、读写结合,重视积累——训练语言表达
读写结合要多阅读和仿写。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学生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课文是多读的起点,读好课文,揣摩作者的思路和语言表达,奠定基本的阅读量,由此扩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需要,去阅读报刊杂志和书籍,就迈向多读的天地了。在作文教学中,多读名家文章是重要的,但是,阅读学生的优秀作文也不可忽视,因为这些作文都出自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大致相同的同学之手,具有十分自然的可比性和启发性,最能引起学生自己的共鸣,是学生最直接的作文借鉴。阅读的实践证明:有比较的阅读,可以最有效地发现自己需要吸取的东西;同龄人的习作,最容易得到立意、选材、构思和语言等方面的启发。所以要支持学生们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作文向导》、《百家作文指导》、《作文大王》等。这样,学生们人人争读课外书籍,人人摘录优美词语,人人珍藏生动章节,作文时才能运用书中所学到的知识,才能尝到了阅读课外书籍促进自己习作的甜头。
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把眼看、耳听得来的"材料",直接贮藏在脑子里固然好,只是有些"材料"琐碎,容易忘掉,写作时暂时又想不起来、写不出来。那就可以把平时得来的"材料",以写的形式保留下来。如遇到一件有意义的事,看到一个动人的场面,发现一种富有特的神态,或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语言,都可以写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大量积累生活素材,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很多的练笔机会,为今后写文章时做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尽管初学写作,可无论写什么都应要求能够表达准确、清楚。所以读和写是可以相互迁移。因此,可指导学生模仿范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将范文的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开头、结尾及过渡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写作中。
四、发挥想象,多施鼓励——诱发写作动机
修改版"大纲"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怎样才能使学生神思飞动,浮想联翩呢?如教续写想象时,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秘示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成功的喜悦。学生能够在写作文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的时候,这种快乐是不言而喻的。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付出了一定的辛勤劳动,总希望别人对自己劳动的价值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做到少改多批,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学生的作文瑕瑜互见,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优秀习作中的谴词造句和布局谋篇中的"闪光点",更要发现差的习作中情感表达的"闪光点"。我常把学生习作中的妙词佳句,或别具一格的构思出在黑板报上,使学生"对自己的进步有满意的感觉,对求学发生内在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即便有欠缺的地方,也要婉转地提出,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和可望可即的奋斗目标,鼓勵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不断进步。
实践证明,小学阶段的作文起步,只要坚持多多鼓励,多多阅读,多多练写,就能使小学三年级学生顺利跨进"作文大门",就能使学生在日后的作文道路上,任意驰骋、高奏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