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在“教读”课中的运用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i87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编本” 初中语文教材将课文类型界定为 “教读”和“自读”,并注重向课外阅读延伸,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尽快建构起 “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重视阅读教学。因此,以“教读”为抓手,用“自读”来提高,靠“课外阅读”去巩固,遵循教学规律,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将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二十多年的一线教学及近来的不断探索,使我悟出了批注式阅读在“教读”课中的正确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切实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现就将我的一点小小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明确方法,为批注阅读定目标
  批注式阅读”是传统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直接体现,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即时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等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
  批注式阅读需要方法的引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批注式阅读习惯,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方法指导。常用的批注方式有两种:
  (1)符号批注。对文本内容中有感、有惑、有疑之处,进行圈点勾画。圈点勾画往往有自己的一套符号,我和学生商定:用横线画出生字、难词和重点句子,用波浪线画出优美或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用问号标出不明白或有疑问之处,用三角号标出特别关键的词语,用叹号标出需要注意或有感想的地方……
  (2)文字批注。用眉批、旁批和尾批的形式在文中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惑和所疑。可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上阅读心得、联想、见解、疑惑,也可以归纳出段落要点。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圈点勾画批注法因课文内容的不同而方法不同。写人记事的文章,我指导学生勾画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文字,批注主人公是怎样的人,从而把握人物性格;写景状物的文章则应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会这种修辞的好处,渗透文章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应在每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的每次阅读、批注都有明确的目的。比如,对不懂的地方,进行质疑批注;对重要的地方,进行多种层面理解的批注;对精彩的地方,进行推敲式的批注。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确定阅读的目标,有的放矢,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二、课前预习,为课堂精讲打前站
  现代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这提醒教师,在阅读中应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感悟,学会欣赏与评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塑造并发展阅读个性。批注式阅读正是遵循了阅读教学的这些要求和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前预习中,学生初次接触文章,通过作批注,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索、边勾画的好习惯,将阅读引向深入,养成主动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划出疑难词句和优美段落,并能抓住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种修辞、一种手法,从小处着手,从简单处落笔,随机圈点勾画,做出标记,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其次,精读文本,细细揣摩文章内容,要求学生品味感悟人物及作者情感,对文中人物、文章主题等写出个性化解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划船”的本领,从容面对“学海”,就要相信学生,督促他们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向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批注式预习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课堂讲析,为素养提升作保障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是教师教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学生课前的批注式阅读,已经为课堂精讲指明了方向:学生已经自己学会的坚决不教,讲学生预习时不会的疑难问题,精讲少讲。
  在课堂上,我总是先安排学生个人展示或小组讨论,让学生借助批注说出初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在组内交流,让他们互相启发,尽可能通过合作自行解决。
  在小组讨论时,我已经在观察中基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了问题所在,明确了讲的内容。我力求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疑问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思学生所想,解学生所疑,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思维的活跃点,创设自由思考的空间,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质疑释疑。这样的课堂,把文本研读权还给了学生,学生愿学、乐学,自然能达到少教多学、精教活学的目的。而且,讲析之后,我总是让学生将课堂上新获得的理解和感悟用红笔批注在课本上,经常复习,将已知的知识尽快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语文教材中不同的文体,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年段阅读目标,发现每种文体规律性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写作方法和技巧,并适时借鉴、移植、内化为自己的写作素养和技能。
  四、课后反思,为课外阅读奠基
  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目都是经典文章,“教读”课文更是文质兼美,教材编排时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個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只能以 “教读”课为抓手,将教读课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通过“自读”课来验证,提高批注式阅读的质量与效率。
  生活即语文,大语文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学不能拘泥于教室这一方狭小天地,要开扩学生视野,拓展学习空间,在生活里活用语文知识,从经典中获取鲜活的语文素养。这是由课内学习延展到课外阅读的过程,是对课文批注式阅读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是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自己能读书,不等老师讲。过程则是让学生在浏览、略读、精读中,不断反复亲历阅读实践,学习并运用这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最终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如何使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功能得到最为有效的发挥,以顺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方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使阅读活动本身成为个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是我们语文教师继续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道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可见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这时,我们做老师的切不可太心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案例一:排队的习惯  记得开学的第一天,我就给家长们讲:“我们班的孩子是排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对教师自身发展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发展的渠道有哪些呢?理论的学习,业务的培训和技能的训练,应该说都是教师发展的渠道,如果说这些是教师发展的外在因素,我想,反思便成为教师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只有做到思变创新,反思自我,关注学生,因材施教,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打造出
期刊
在北极,这世上最荒凉的地方,居住着北极熊。高山环抱的辽阔冰面、冰川和白雪覆盖的海岸,是北极熊活动的地域。海冰在春天融解,在夏天成为浮冰,这里所有动物的活动都要靠冰进行。冰、空气、水构成海豹生活的空间,再下面是白鲸的世界。北极熊的狩猎场极其辽阔,所以它们不停迁移,每年要在移動的冰面上走五千英里。一只母熊生了一个宝宝,这只幼熊还是第一次接触外面的世界。冰面上是摄氏零下六十度,洞穴内是两三摄氏度,幼熊在
期刊
“对比法”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也就是找出事物之间的不同点和共同点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之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对比法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九年级最后的总复习阶段使用该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相关知识点,建立较为系统的网络知识,让其印象深刻,理解更加透彻。下面就谈谈我在这几年的物理教学中运用对比法解决八年
期刊
一、诗歌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来赞美自然界生物,把与生物学相关的诗、词、歌、赋收集起来,在课堂中适当穿插运用,有感而发,不仅能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使其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也会因教师的知识渊博而“亲其师,信其道”。  如在新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利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色满
期刊
一、教学片段  学习《落花生》的过程中,出现了令我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谈到“花生有什么好处时?”其中的“味美”,钟育睿提出异议:再怎么说,我就是喜欢桃子、石榴、苹果,不但外表美,那味道也不错!我就是不认为花生味美,我不赞成作者的这种说法。(他这话一出,马上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持反对意见。)  学生甲:**妈妈煮的花生,里面有茴香、生姜等调料,特别香,很好吃,上次你不是吃了很多吗?你说味道不好,上次
期刊
根据工作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培计划(2013)”山西省管理者培训班学习,聆听了浙师大10名专家的报告,受益非浅,感受颇深。现就教师培训与教育提升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一、教师培训与“国培计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与教育发展的要求及人们对教育期盼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师德方面。师德是教
期刊
近些年我国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较快,人们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初中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这门学科,这个时期的学习能够为后续生物学习奠定基础。在传统生物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只重视理论性知识传输,使得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抽象化的生物理论。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当前需要革新传统化的生物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提高生物学习效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从而全面促进综合素质提升
期刊
今天這个时代,很大东西都可以“代”,代购,代邮,代寄,代替做事已经成为很多人做事的共识,但是教师这个职业很难代替,学生的学习更难代替。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业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
期刊
没头苍蝇之争  清代学者有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惑是觉悟的基础,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更要用恰当的课堂评价语言引导学生进行“释疑”,以求最后弄懂。在上《蝙蝠和雷达》一课时,班里的学生费中杰提出文中出现的句子:“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比喻不恰当。因为,按照生活中的常识来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