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育中的创新精神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mei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课堂中,如何保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条件呢?我认为首先应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愉快创新”氛围。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全过程,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否则,培养创新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如何创设愉快创新氛围呢?下面我谈谈两点看法。
  一、充分利用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乐于创新的心理趋向,使学生能够热心向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心热爱。在实践教学中,有些课的“愉快”效应不甚理想,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原因就在于偏重追求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而忽视了用知识内在联系去激发学生对事物的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探求欲望。在课堂上,尽管学生发现的是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和规律,但若他们的发现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上的,则不仅知识掌握得更为牢固,而且在学习中能提高学习的能力,在探索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一位老师不厌其详地展示和讲解5分米、50厘米、500毫米在米尺的同一点上(结合了幻灯投影、放大的米尺等教具),知识是讲清楚了,但学生却兴味索然,因为学生的大脑并未处于积极的探求之中。而另一位老师则放手让学生探索,先出示5、50、500三个数,要求学生想想怎样才能在这三个数之间划上等号。寥寥数语,使学生大脑兴奋,而产生了探求欲望。
  学生甲:5元=50角=500分。
  学生乙:5米=50分米=500厘米。
  学生丙: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
  老师就以学生丙为例,用米尺来展示事实,然后启发学生把这三个数量都用“米”作单位表示,就得到了0.5米=0.50米=0.500米,接着讨论小数部分的位数要同样多,会有几种情况?得出:
  (1)0.5米=0.5米=0.5米
  (2)0.50米=0.50米=0.50米
  (3)0.500米=0.500米=0.500米
  加之老师精心设计的板书,这样“小数的性质”就呼之欲出,最后通过师生的概括,学生就生动活泼地、积极生动地认识和理解了“小数的性质”。
  由些可见,课堂教学中的“生动有趣”,并不能单纯理解为调动学生的愉快情绪,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是被公认的最基本的教学思想,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只是把这种思想停留在口头上,怕学生学不好,在仅有的四十分钟的课堂上不停地提问讲解,不知不觉地把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给占用了。这样,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不能生动积极地思考。反之,如果能真正摆正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位置,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学生就能自主学习,自觉探索,勇于创新。所以,教师要努力创设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把老师的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智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一位老师一开始就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大家都来当研究生,共同研究一个有趣的问题。然后老师拿出一个圆形木板,要求学生想办法量出它的周长。
  学生甲:用一种能弯的尺子直接去量。
  学生乙:用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
  学生丙:拿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一周,量出滚动的长度。
  老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后,提出问题:有一个直径为100米的圆形操场,用刚才的方法测量方便吗?老师接着说: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谁最聪明,不用量能说出它的周长大约是多少米吗?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说:这个圆的周长是300多米。有不少同学疑惑不解。老师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从前面三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中,可以发现一个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那么直径100米的圆的周长也应当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时,有疑问的同学也恍然大悟。老师只是稍加点拨,学生就理解了圆周率的意义,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因此,老师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要有个“度”,这个“度”只能定在“激趣、启思、导向”上,老师绝不能越俎代疱。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进行学习才能学得愉快,能力得到培养。
  三、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开展积极评价,让学生善于创新。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在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具体到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在提出问题一问一答的互动评价中一连让几个学生回答均不理想,于是急于说出正确答案,应及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若一连几名学生均未答出,表明问题可能难了,或者几个学生均是一个层面水平。那就应采取调控措施,如果问题有难度,就应把问题分解或换个角度,降低难度;如果不是问题有难度,那就应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并讲究一下回答顺序。比如,一个中等难易程度的问题,不妨让程度稍差一点的学生回答,请中等或中上等学生补充,再请优生完整、简洁地归纳回答,后请较差或回答不上来的听完后重复回答。这样,在同一个问题的答问中,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受益。同时,教师在实验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这些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对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和创造。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 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呢?基于这一问题发展而来的纠错理论,自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错误的定义、分类、教师对待错误的态度,以及纠错的时间、主体及策略等问题给予述评,并试探国内外语教学国情中关于纠错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旨在通过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 纠错理论 外语教学 国内教学实情  
一  从2004年参加工作至今,我已经连续几年带高一,对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我看来,这几年升高一的学生都经历过了初中课改,所以他们思维活跃,部分学生知识面广,这无疑非常有利于历史学习。但是,从整体来看,高一学生的历史学习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学习上存在依赖性。课堂上依赖老师,课下依赖教材,老师怎么说,课本怎么讲,就是什么,缺乏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不敢质疑。在这种情况下
摘 要: 教学过程是教学模式中的核心成分,学生主动参与则是新课程改革着力倡导的首要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过程,是把握住历史新课改精神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其中情境教学策略是前提,参与过程策略是保障,鼓励与多元性评价策略是强化。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主动参与 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倡导新的教学观和学习观,需要新的教学模式的支持,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能囊括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任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可现在许多学生不愿去学。语文教师要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就要让学生听进去,动起来。具体来说,语文老师要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使重理者,以理动人;重情者,以情动人;重文者,以美动人。  一、以理动人  读书以明理,为学以解惑。其实学生在学习中会有许多疑惑,而课文可以解惑,如果教师运用得体,就一定会通过道理让学生心动,进而解惑。  例如:在讲授《劝学》一课时,我通过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高考正向我们走来。面对新高考新的科目设置、新的测量目标、新的试卷结构、新的题型探索,我们应如何应对?我根据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备考经验,结合本省实际,提出了以下看法。  一、明确学科教育的目标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基本任务确定了历史学科教育的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或凭借专用的历史教材,通过教学检测等教育时间活动,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培养、提高学科思维
教育学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知识有效传授、思想沟通、观点碰撞的双向互动的发展式过程。缺少教师或学生这两者之间任何一方的教学活动都是不存在的,是片面的教学活动。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中考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学生所考分数的高低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和教学效果好差的唯一评价手段和条件,致使学生和教师成为“中考分数大棒”下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的“被动追随者”,学生和教师只能在单一、强制性、单向性
摘 要: 近年来,任务型教学作为交际教学理念的发展备受人们的推崇,然而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本文分析和探讨任务型教学对普通高校英语教学的利与弊,目的是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同时从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克服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将其与其他各种教学法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新飞跃。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普通高校英语教学 优势 弊端    一、任务型教学简介  任务型教学(Task
温麦10号原名86繁1,系本所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两年省区试和一年生产试验,产量表现突出。是目前我省最有苗头的新品种(系)之一。本试验选用代表性品种进行生育特性
摘 要: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就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现状进行了剖析,以引起同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实验教学的关注。  关键词: 物理实验阻力 实验教学 能力培养    新课程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把创设一种师生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看成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
一堂课的成功要有生动的过程,不仅在于一堂课的开始、过程,而且在于一个点睛的结尾,因此结尾的设计必须做到精心、精致、精神。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学习中获得正确的观点、高尚的品质、健康的观念,传承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德,提高基础知识和表达能力,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学的结尾是关键。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大多只注重语文教学的课前、课中的处理,对课堂教学的结尾不甚重视,结合多年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