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3396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不断繁荣发展,行政管理体制也不断改革创新,贯穿这个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也面临重大的挑战。本文简述了行政管理体制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现存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方式落后、政府作用尚未发挥、监督不到位等,结合我国国情及市场环境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创新措施,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管理效率,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总过程。
  【关键词】: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 问题分析 创新策略
  1发展历程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不断繁荣发展,行政管理体制也不断改革创新,贯穿这个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也面临重大的挑战。
  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后,到目前为止,我国大致上经历了5次改革,历时30余年。
  第一次,1982年。这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在于转移工作重心,将重心落在经济建设上。究其原因,行政权力在当时过于集中,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主动性,再加上历史遗留原因,革命队伍老化,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也无法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需求。在第一次改革中,权限下放,精简了干部队伍,为后续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次,1988年。此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是理清党政关系,这是建立在第一次的基础之上的,也是第一次改革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注重职能的转变,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工作目标,努力克服官僚主义,理顺关系。实质上,第二次改革的核心意义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对往后的多次改革发展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三次,1933年。第二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后续几年不断发展变化,在1993年迎来了第三次改革,主要特色在于树立新的改革目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此次改革的重点内容在于实现政企分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此次改革中,行政管理的传统职能被打破,逐渐走向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等职能内容,各级政府队伍逐级进行人员精简,分清职能,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作用。
  第四次,1998年。在1993年第三次改革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职能转变,充分实现政企分开,于1998年实施了第四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将职能转向社会管理及宏观调控等方面,而企业掌握生产经营权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与此同时,相应调整国务院的机构组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具有重大意义且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
  第五次,2003年。在前几次改革的基础上,为了全面完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依法行政为重要原则,全面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效果。
  2改革的必要性
  2.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不单单是以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为衡量标准,对政治、经济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任务及目标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建设工作能够更加快速、协调地运转。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充分符合执政兴国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于协调利益关系有一定的帮助,明确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除此之外,切实加强人民群众的引导,重点协调政府、人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注重培育和发展,逐渐建设服务型政府。
  2.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是重要任务,尤其近些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加大建设力度,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行政水平,从而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实际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速度较为缓慢,相对滞后,存在不少执法不严的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和影响。因此,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离不开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要针对薄弱环节深化改革,从而使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2.4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事业发展一直是重要的主题及任务,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市场繁荣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绩,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息息相关,其在一定发展阶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改革事业的迅速进步,导致行政管理体制已難以满足实际需求,必须进一步完善、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事业。
  3现存的问题
  3.1行政管理方式落后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是重要任务,尤其近些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加大建设力度,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行政水平,从而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实际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速度较为缓慢,相对滞后,存在不少执法不严的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和影响。就现阶段而言,我国行政管理方式仍然较为传统、落后,无法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过去,政府审批事项非常多且冗杂,政府办事流程也较为烦琐,长期下来,造成了职责不清、互相推卸责任等严重现象,再加上行政权力划分过细,项目审批程序繁杂多层,办事效率极低。
  3.2政府监督不到位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始之后,行政虽然不断民主化,各级政府也积极相应,主动采取各种措施,支持行政公开等,政府运行透明度有所提高。但是从实际工作来看,不少工作流于形式,未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人为因素仍然是主要因素,受此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行政公开的程度由政府官员的主观认为、意识等决定,偶然性较高,缺乏合理性及客观性。除此之外,政府监督渠道较少且单一。监督渠道仅仅依靠政协进行监督,新闻舆论等渠道缺乏监督途径,制度保证缺失,政府监督明显不到位。   3.3政府职能角色尚未转变
  就目前来看,我国政府职能角色仍然未完全转变。虽然在几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职能有所转变,但仍然不到位,尚未完全转向社会服务的职能。在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的行使存在一定的过分干预的行为,再加上部分管理审批毫无意义,导致行政管理缺乏科学性,基层考评也将面临巨大挑战。
  4创新策略
  4.1确立政府角色
  随着现代市场的逐步发展,为了满足发展需求,政府除了担任管理者的角色之外,逐渐也成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服务者。建设服务型政府一直以来是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工作最终想要达成的重要目标。政府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做好角色定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具体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职能的转变要尊重市场基础,注重资源配置,在管理方式上加强转变,改变过去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职能,设立公共服务职能相关的工作内容,制定工作任务。其次,改变过去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的状态,逐步转向依靠法律手段管理及经济手段管理的管理状态。再者,政府要彻底改变管制公民、法人等的职能角色,尊重社会主体,并且积极为他们提供服务。如此,才能最终建立服务型政府,满足社会需求,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4.2改革管理结构
  管理结构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及环节,通过科学合理地分配职能,将政府承担的各种职能进行分类,并配置到各个相应的部门中去,包括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等。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坚持优化政府结构的原则,注重职能的最优化配置,各个部门之间要协调统一,明确各自的职能,综合管理结构,建立统一的体系。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政府的服务范围也在逐步增加、丰富,往综合型方向发展。因此,管理结构的改革至关重要,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政府实施全方位管理,逐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4.3明确权责
  政府职能的转变、管理结构的改革完善等,都离不开明确的职责分配和安排。首先,要积极建立起责任问责制。现阶段政府工作中出现不少失职行为,也有部分政府官員滥用职权,谋一己之私利,导致社会人民遭受损害,国家财产也受到侵犯。因此,责任问责制必须充分建立起来,一旦发现有错漏或者违法行为,必须严惩不贷,做到有责必究。与此同时,在赋予及明确职责的时候,要注重权责一致,权力与责任必须对等、平衡,逐级追究责任。其次,在责任问责的基础上,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内容,严格遵守“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各个部门明确最终责任人或主要责任人,将责任追究落到实处,坚决抵制危害国家利益、公民利益等的行为。
  5结语
  小康社会,不单单是以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为衡量标准,对政治、经济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任务及目标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总而言之,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切实解决现存的问题和矛盾,积极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栗宁远,潘墨涛.耦合视角下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央政府机构改革[J/OL].重庆社会科学:1-13[2018-12-21].https://doi.org/10.19631/j.cnki.css.2018.012.003.
  【2】李洪雷.行政体制改革与法治政府建设四十年(1978—2018)[J].法治现代化研究,2018,2(05):62-83.
其他文献
【摘要】:过去几年里,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金融危机不断的影响着金融体系的稳定,加强银行监管、保障金融体系安全、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发展,这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和财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共识。本文结合了巴塞尔委员会于1997年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本文分析了中国银行监管体系、监管方法以及监管工具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思路,完善了银行监管的基础工作。  【关键词】:银
期刊
【摘要】:自2011年以来,为了控制持续的高价格水平,中国的货币政策已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定。然而,截至2012年2月,由于加息,中国的价格水平有限。货币政策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经济调整措施,它保证了自己在国际资本流动的国际环境中的有效和独立的实施,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货币政策 国际资本  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巨大,而货币政策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经济调整措
期刊
【摘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作为企业的中枢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目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出发,分析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以期对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的运行与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所提及的只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部分问题,目前还有其它一些行政管理的问题值得继续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已经发现的问题要积极解决,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防微杜渐。  【关键词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时说“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当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之后,从严治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了新常态。也对国有企业的内部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从严治党为原则,加强国企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企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转型升级,有利于企业发展坚持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不动摇。本文首先分析了从严治党要求对推进国企党建工作的现实意义,接着阐述了新常态下国企大年工作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最后重点论述了应该如何在新常
期刊
【摘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要求企业打造出优秀高效可持续的精干团队和人才,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基于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现状,重点阐述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误区以及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流程、方法。  【关键词】:人才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体系  一 引言  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曾经说过,把我们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
期刊
【摘要】:奋斗不仅是我国优秀的精神财富与优良传统,同时也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和马克思基本理论进行充分结合的产物。从历史角度上看,历史方位是不断变化的,而党的使命与担当是永恒不变的。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共产党人奋斗观的由来、其在理论实践中的创新与发扬等,从而更好地了解我国共产党的奋斗观。  【关键词】:共产党 奋斗观 实践  前言:从时代发展上看,我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观是由艰苦奋斗精神演变而来的,
期刊
【摘要】:自从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之后,各个国有企业加强了对自身内部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将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生产工作等和党建工作相结合的形式创新党建工作开展,对国企党建工作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国企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几点加强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途径,指出了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以启发。  
期刊
【摘要】:国有企业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和调节国家经济的重任,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深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健康稳定发展就需要在党建工作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观念。本文简略阐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分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创新党建工作的新思路,以期促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成效。  【关键词】:国有企业 党建工作 新要求 创新思路  1引言  国有
期刊
【摘要】:一家企业经营和发展离不开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整合、完善,也是当下每家企业想要谋求更高发展的一切的前提基础,只有在精细严格的企业内部管理的约束之下,企业才可以长久、稳定有序地顺利进行下去。通过企业内部一系列周密的流程和管理,维护好各项制度的有效实施,提升企业核心执行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监督和评测,建立出一套完善监督与评价管理体系,并且可以通过优化和不断完善使流程、组织结构、制度等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