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黄帝城(一)古城传说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ay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的台地上,有一座古城遗址,残存的城墙有十几米高,城墙上整齐地排列着夯筑城墙时固定夹板的插孔,城墙底部宽10多米,顶部宽约3米。古城呈正方形,城墙间长宽500多米,当地人称它为黄帝城。
  
  古城内,早已被开垦成了农田,当地百姓耕地时经常发现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这些石头明显有人工加工的痕迹:有的像铲子,有的像板斧,还有些残陶碎瓦。每年播种季节,村民得用耙子先将这些石头砖块清理一番。多少年过去了,总也清理不干净,当地盛传古城里有宝物的说法。据说五堡村村民李增怀的祖上,解放前在古城里挖出过几麻袋银锭。
  李家发财的故事早已成为往事,但从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少人们渴望发财致富的愿望。所以,在古城挖宝,村民们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孩子也经常三五成群地到这里寻寻觅觅,希望有意外的收获。
  这一情况,引起了河北省文物部门的注意。于是,派出考古调查队前来考察。这更增加了古城的神秘气氛,当地盛传“挖宝的人来了”。
  经过勘查,考古队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确定了几个点开始探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发掘,从古城里出土了许多古代生产和生活用具,如:石镰、石磨棒、陶纺轮和陶豆、陶罐等。同时在城内中部的塌陷处,还发现了板筑墙,板筑墙的厚度约20厘米左右,在城内北部还发现了许多砖瓦碎片(图1)。
  
  


  ⑴ 石镰 陶纺轮 石磨棒
  
  根据这些发现,于1957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上发了一条消息:“在‘黄帝城’遗址里发现的……”,在中国考古界和史学界引起不小的震动。专家们根据古城里出土的文物初步判断,这座城,也许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古代涿鹿城——也就是当地百姓传说的黄帝城。
  相传涿鹿城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的都城。如果这座城真的是黄帝的都城,那么史学界苦苦找寻的华夏文明的根就有了源头。
  据《史记·五帝本记》记载,大约在距今5000多年前,随着人口的增加,各个氏族部落之间为了扩大地盘,争夺财富,连年相互征战,为害百姓。而当时的统治者神农氏炎帝,对此却无能为力。这时,黄帝部族在这场兼并争霸战中迅速崛起,许多诸侯都归顺了黄帝,但炎帝不服。因此,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在一个叫阪泉的地方展开争霸战。经过三次大战,黄帝战胜了炎帝,炎帝被迫与黄帝结盟。
  此外,还有一个实力更加强大的部落集团——东夷集团。东夷集团的首领叫蚩尤,蚩尤在历史传说中,是个骁勇善战的战神。黄炎部落联合与蚩尤在涿鹿之野展开了决战。经过长时间激烈的较量,黄帝战胜了蚩尤,并将蚩尤擒杀于冀中之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随后,黄帝与各路诸侯会盟釜山,诸侯们拥戴轩辕氏为天子,并尊称他为黄帝,黄帝在涿鹿山脚下建起了都城。
  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两次非常重要的战争,战争规模很大,堪称中国历史第一大战。
  这两场战争,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氏族林立的局面,开始了走向民族融合。所谓上下5000年的中国文明史,就是从黄帝时期拉开的序幕,上演了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历史长剧。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防大学学者房立中为了写他的代表作《论战争》,曾多次到涿鹿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多年研究,他坚信黄帝的存在是历史事实,帝都设在涿鹿。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毫无疑问地发生过,而且影响久远。
  据司马迁记载,当时黄帝的势力范围东至东海,西到甘肃一带,南及江淮,北达内蒙古大草原,而涿鹿是他统治的中心。所以,历史上一直把涿鹿这个地方,视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图2)。
  
  


  ⑵ 黄帝时期地理示意图
  
  北京大学教授 王北晨:为了揭开黄帝、炎帝、蚩尤的历史之谜,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就曾多次到涿鹿县考察。他根据史料记载,在涿鹿大地上寻访黄、炎、蚩时代的历史遗迹。
  司马迁为了撰写《史记·五帝本记》,还专门到涿鹿县进行过考察,这在《史记》上都有明确的记载。王北辰教授认为,既然汉代全国只有一个涿鹿县,那么,作为汉代朝廷史官的司马迁,考察的就应该是上谷郡的涿鹿县。
  王北辰教授根据汉代上谷郡所管辖的几个县分析,认为汉代的涿鹿县,位于今天涿鹿县东南30公里处的矾山镇三堡村,也就是当地人称之为古城的地方。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在总结了历代的史书典籍之后,根据山川水道的位置,对黄帝的各处史迹,记载得更加准确完整。郦道元在《水经注》第十三卷“漯水篇”的“涿水条”下记载:涿水出自涿鹿山,东北流向,经涿鹿县故城南。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并在涿鹿山下建起了都城。涿水向东流又与阪泉水合,然后折向东北汇入漯水。漯水,就是今天的桑干河。
  王北晨教授经过多年研究考证,根据山川水道的位置,确认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的这座古城,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涿鹿故城,也就是黄帝城。
  多年来,史学界对于远古时期这段历史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考证。但对于黄帝及黄帝时期的所在之地仍然存在疑问和争论。因此1997年3月,河北省文物局根据全国人大代表的提案要求,委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涿鹿故城再一次进行考古发掘。李受命担当这次考古发掘队队长。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研究员 李回忆道:我带着十几个人进驻现场以后,首先做了一些走访和调查,当地百姓对于这座古城很崇敬,都说它是黄帝城。有些人还从黄帝城里挖到了一些陶片、瓦罐之类的东西,但那大多是战国和秦汉时期的。这样我们就感觉压力很大(图3)。
  
  


  ⑶ 古城地表丰富的历史遗物
  
  李将十几个人分成几个小组,一部分人在外围进行调查。一部分人在城内逐片逐段地对古城进行全面的会诊,对古城的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经过几天勘查,他们发现,古城内外由于村民们开垦,种植庄稼,遗址损毁严重,许多有价值的考古信息遭到了破坏。尽管如此,考古队在十几天的调查中,仍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线索。
  他们在古城东边发现了一些战国时期的文物,但在古城南面的下七旗村附近,却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和细石器,这两个历史年代相距很大。
  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左右。据此李初步推测,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到战国,涿鹿古城附近都有人类生活和居住。由当地一些民间人士搜集到的文物中也可窥见一斑。特别是逐鹿县炎黄文化研究会提供的一件文物,它的完美程度,让考古队员们感到十分惊讶!
  涿鹿炎黄三祖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赵育大回忆说:1996年我在黄帝城周围做文物普查时,走到一个村,这个村叫下沙河,在黄帝城南30公里的地方。到这个村访问时,老乡告诉我一个姓李的家里有一块石头。我就去看,一看这东西,我非常惊讶!是一件非常精美的石器,我用一千块钱把这个东西收回来了(图4)。
  
  


  ⑷ 石钺——王者的权柄
  
  经专家鉴定,这件文物属新石器时期的遗物,叫石钺,钺,在古代是王权的象征。但是,这个钺似乎很特别,它的一端是龙的头,而另一端则是的脑袋,按照赵育大的分析,这也许就是黄帝时代的权柄。
  ,是东夷集团图腾的一部分;龙头,则是黄帝的图腾。这件东西的历史年代,大约距今五千年。就是说,黄帝统一了天下,各部落首领尊黄帝为天子以后才出现这件文物。所以,它所蕴含的文化,是融合的文化,是统一的文化。
  考古队根据十几天的调查摸底所了解到的情况,经过综合分析认为,要弄清涿鹿古城的起始年代,也许只有通过考古发掘,才能还原它的历史面貌。他们决定,在城内的东北部选择地层保存比较好,土层堆积比较厚的地方布置探测点。通过钻探及发掘,根据不同地层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古城隐藏了几千年的秘密渐次呈现出来。他们通过地层的切面分析认为,上面的耕土层厚10厘米-30厘米。耕土层下面是战国时期的文化层,即灰土层,这是当时人们生活留下的最直接的证据,灰土层厚达60多厘米(图5)。
  


  ⑸ 考古工作者又有新发现
  
  根据探坑剖面的地层和它里面所包含的陶器残片可以看出,这些陶制品大多有绳纹、压印纹和弦纹等,根据其形制和特点可以判断,这是典型的战国时期的器物。而且,这里边包含的遗物种类、密集程度都十分丰富。由此可以推测,这个城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当时的人口也比较密集,目前在北方地区像这么大规模的古城还不多。
  特别是在第八探坑里,考古队还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这一发现使考古队喜出望外。这座墓的墓葬形制是土坑竖穴墓,墓坑长约2.5米,宽约1.5 米,深2米左右,墓里的随葬器物略显简单。但墓里随葬的三件陶器,引起了考古队的重视。因为,在这三件陶器中,有一件陶鼎(图6)。
  
  


  ⑹ 陶鼎——一种随葬的礼器
  
  鼎,在商周时期作为一种礼器,规格是很高的,只有帝王或贵族才能随葬,这是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座墓里出现鼎,确实让人费解。
  李根据墓葬里出土的一鼎二豆的器形、材质和纹理图案判断,这座墓应该是战国时期的墓葬。墓主人是男性,死亡年龄大约在30岁-35岁之间。他究竟是王,还是贵族呢?
  李查阅了许多史书,也没有发现这方面的记载。但是,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也许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就是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开放时代,西周时期许多严格的礼仪制度已经被扬弃。
  因此,李判断,这个墓里出土的陶鼎,很可能就是一种象征,或者是代表一种希望,希望死者来生称王显贵。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考古队获取了大量的出土文物。通过对这些出土文物的研究和分析,确定这些文物大部分是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因此,初步判断,这座城在战国和秦汉时期,也许就是它的兴盛时期。但是,它究竟建于何时,从这些出土文物里却无法找到答案。要寻找这座城起始年代的证据,就得到它的关键部位——城墙里去寻找(图7)。
  
  


  ⑺ 古城墙似乎是一个信息库
  
  一连几天,李围绕着城墙仔细地观察,有一段西城墙已被当地村民挖去了半边墙体,在城墙裸露出的剖面上,李发现了夯筑城墙时留下来的穿柱孔,夯层一层一层的十分明显。同时,还发现了许多镶嵌其中的陶片、动物骨渣和料礓石等遗物。因此李分析,当年夯筑城墙的填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就地挖掘的生黄土,另一个则是前人生活遗留下来的灰土。
  但是,仅凭这些信息和目前所掌握的情况,仍然难以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因此,考古队在总结了前一个月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地思考,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解剖城墙。希望通过解剖城墙,揭开这座古城隐藏了几千年的历史真相。
其他文献
前言:在医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西方和东方相继出了两位医学大师,一个是西方的盖伦;一个就是东方的张仲景。盖伦提出了实证论,而张仲景提出了辨证施治的理论,这样,中医和西医这两个医学体系,逐渐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那么,这两个医学体系能否有机融合,互相补充呢?    主讲:王新陆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主要从事中医疑难病症的研究。先
期刊
中国古陶瓷领域,曾有柴、汝、官、哥、定(窑)的说法,柴窑排在首位。但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只有少数文献记载,却从没有人见过这种像雨过天睛颜色的瓷器,它似乎变成了一个传说。古陶瓷专家禚振西却找到了柴窑的线索,她说,陕西耀州窑很可能就是柴窑。    20世纪初,柴窑瓷器被誉为“瓷皇”,它是以一位皇帝的名字命名的,这个皇帝是五代后周的世宗柴荣。柴窑就是皇帝的御窑,这种瓷器到底什么模样?它又出自哪里呢?
期刊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技术难度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重点工程。这是一项包括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讯、着陆场七大系统的特殊工程(图1)。      (1)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复杂性、安全性、可靠性技术难度最大的特殊工程    前苏联在1961年4月12日上午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理想。这一天的清晨,宇航员加加林登上了“东方一号”飞船的座舱,由运载
期刊
体育运动的魅力之一便是勇猛拼搏和激烈对抗。竞技场上到处都有速度的飞翔,力量的击打,身体的冲撞。如何确保运动员“血肉之躯”的安全,从来是体育比赛头等重要的课题。瞧瞧冰球选手们“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那身打扮,简直不亚于太空中的宇航员。当170克重的硬橡胶冰球以每小时160多公里的速度在场上往复弹射,平均体重80多公斤的对手在高速滑行中互相“合理冲撞”时,即使有这些头盔、护胸、护肘、护腿、护裆的全方位
期刊
吉林珲春是我国野生东北虎的重点保护区,近年来,这里老虎下山捕食耕牛的事件越来越频繁,是什么原因让野生东北虎如此接近人类呢?    2008年初,《科技之光》栏目组记者,跟随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组织的科考队,深入长白山腹地,调查野生东北虎的生存状况。  这是一张拍摄于2007年末老虎捕食耕牛的照片,是通过设置在吉林珲春国家级保护区的红外相机在夜间自动拍摄到的。拍摄到这张照片并没有让专家们感到兴奋,而
期刊
蔚蓝色的辽阔海洋有规律地涨潮退潮。潮涨潮落,周而复始,天天如此,年年如此。有时还会有大潮的到来。钱塘江因特殊的喇叭形入海口,自古以来,每年都会发生著名的“钱塘大潮”,吸引无数人前去争观它那汹涌澎湃,翻滚而来的风采。  是一种什么力量,大到足以搬动海洋?  这种力量不是来自地球本身,而是月球地心的巨大引力,足以从38万公里远的地方牵动着地球。当月球绕地球运行时,它的地心引力横扫过我们星球的表面。当它
期刊
绿茵场上经典的任意球常常成为电视台反复播放的精彩瞬间。随着一记劲射,足球在绕过“人墙”眼看要飞出场外时却又魔幻般拐过弯来直扑球门,这就是神秘莫测、防不胜防的“香蕉球”(图1)。      (1)行踪诡异的“香蕉球”令守门员防不胜防    打从贝利1966年在伦敦世界杯赛中踢出了第一个“美丽的弧线”后,“香蕉球”便成为越来越多大牌球星们的基本功底和拿手好戏。被誉为“万人迷”和“英格兰圆月弯刀”的贝克
期刊
河南浚县城郊一座旧厂房,已废弃多年,麻雀和野鸽子在这里筑了窝,成排的机器锈迹斑斑,但仍能看出往昔的模样。   一位叫李官奇的老人,是镇子上的农民,为了这小小的厂房,他的百万家财曾赔个精光,一家人沦落到要捡菜叶度日。    但也在这里,李官奇创造出了世界第八大人造纤维——大豆纤维,并实现了产业化。这项发明使他身价过亿,2007年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图1)。       (1)丰硕的成果 杰出
期刊
自行车是人类最机智和简洁的发明,也是奥运会上唯一用轮子代替脚步的竞赛项目。百年来,这种“一个三角加两个圆圈”的坐骑凝聚了无数人的聪明才智,今天的自行车在场地赛中追风逐电,在公路赛中各展英姿,在越野赛中踏平坎坷,在小轮车竞赛中绝技百出。自行车家族实在称得上是体育运动中的泱泱大族了!  那些形貌怪异,幼稚原始的自行车“古董”也许会让人哑然失笑,但它们是现代自行车的往昔和童年。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制
期刊
2008年8月1日18时20分,我国的新疆、甘肃、陕西等地,清楚地观测到一次日全食的天文奇观。灿烂耀眼的太阳在一两个小时之内,逐渐被遮住光芒,慢慢变成一个黑色的球体。此时,人类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向太阳,这个过程持续时间大约两分多钟。  专家预测,2009年的7月22日,中国境内还将出现一次日全食。本来同一地点再次出现日全食,大概需要300年左右的时间。为什12个月之内,我国能出现两次日全食现象,奇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