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迷糊处”入手,消除经验的负迁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学生对两道同类型题“自以为是”的解法进行对比,引发质疑,再由学生自己通过分组作答、交换意见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经验感知。从学生的“迷糊处”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反思、质疑,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发掘学生的思想深度。
  [关键词]经验陷阱;多边形的面积;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29-01
  小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除了间接经验的感知效应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直接经验的作用。直接经验中,新的学习往往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原有的感知经历可能对后续的学习产生促进效果,但也有可能产生阻碍作用。后者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负迁移”。那么,经验再现时如何能够消除负迁移?本文将以实际案例进行探讨。
  一、案例展示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安排了一个单元的“多边形的面积”的课程,主要展示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三种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在介绍完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后,教材给出了一道联系前后知识的拓展题:
  无独有偶,在介绍完梯形的面积后,教材又给出一道类似的题,颇耐人寻味:
  二、课堂实录
  课堂上我让学生对比两个题目。学生A认为:“第一题,长方形面积为12×7=84平方厘米,变形后是平行四边形,因为四条边长度没有变化,所以面积、周长都不变。第二题中的圆形是由20本练习本摞成的,不论怎么摞,前面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周长都不变。”学生 B认为:“第一题中的图形变形后周长不变,因为四条边只发生位移而长度没有改变。但是,变形后原长方形的高度不再是新平行四边形的高度,根据肉眼观察,变形后高度降低。第二题和第一题一样,都是由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高变矮了,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不可否认,这两个学生的数学直觉都不错,但他们更关注题型本身而忽略了两个题目中图形变化的差异,他们只是凭借直观印象就武断地下结论,没能拿出强有力的理论来分析几何图形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我随后提出:“如果老师不把这两个题目同时拿出来,而是让每个组单独解决其中一个题目,你们能顺利得出结论吗?”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我让学生自愿、自由组合成A、B两组,A组解决第一题,B组解决第二题。A组解决好第一题后,讲给B组听,B组解决好第二题后,讲给A组听。约10分钟之后,小组间再互相交流。
  经过激烈讨论、争辩和誠恳听取不同观点后,大家达成一致看法:这两个题目看似“同宗同源”,但是在变形上还是有细微差别的。第一题:长方形木框变形后长度和宽度均不变,但是整个图形直观上被挤压“矮”了,平行四边形的高度在降低。第二题:本题在第一题解题经验的影响下,非常具有迷惑性。但是,如果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在一摞本子的摆放形态向右“鳞次栉比”地错开时,横截面由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底边长没变是不言而喻的,高度变化只是一种视觉错位,真实高度是这叠作业本的厚度——“高度”即“厚度”。作业本码放形态发生变动并未影响作业本的厚度,因此横截面的面积不变。与此同时,原本等同于厚度的侧边长,在作业本发生层叠式的位移后,已变长。因此,变形后的周长扩大。
  三、教后反思
  对于这两道题,学生之所以会思维混乱,是因为教学程序没有做到科学规范。学生之所以“自以为是”是由于教师平时突破难点时“似是而非”。
  反省我们的常规教学,多数时候由于对学情分析不到位,没有做到因“题”施教,常常跳过学生的认知经过,忽视学生的感知障碍,盲目地追求外在的形式。课堂中,学生会受自身经验的影响,忽略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又会受到无关信息、干扰信息的牵制,产生感官错觉。学生没有用自己的思维经历几何性质的研究、发现、归纳过程,基本活动经验就无法积累。在本节课中,笔者以建构主义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迷糊处”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反思、质疑,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发掘了学生的思想深度。
  (责编 罗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自主经历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探索隐含的数学模型,然后尝试去解决数学问题。数量关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对学生理解和进一步探究数学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从“借助情境,强化体验”“数形结合,有效联合”“有效读题,正确解答”等方面入手,强化学生的数量意识,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情境;数量意识;数学模型;数形结合;问题
[摘 要]“倍”是在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学习分数和小数的基础。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正确认识倍的概念,进而理解“倍”的具体意义,可化解本课的学习难点。  [关键词]倍;1份数;活动;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9-0051-01  “倍”是由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以一个量为标准,另一个量有
[摘要]画角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苏教版教材在四年级引入了画角的内容,从教学成果来看,很多学生对画角的理解不足,未能真正掌握画角的方法。对此,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学而教,让学生轻松掌握画角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角;量角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6-0080
[摘 要]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数学教材中包括教学思想与方法、解题策略、数学的知识与技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从而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教师對教材解读的深度和准确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对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有决定性影响。  [关键词]数学教材;四个维度;研读;烙饼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当今社会对小学数学新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教师捕捉与利用课堂资源的能力。课堂教学资源的呈现具有随机性,新教师更要努力实践,如新法与旧法资源的交互呈现,正确与错误资源的对比呈现,有序和无序资源的并列呈现,个体资源变成全体的引导呈现,等等,在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中逐步提升自身捕捉与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能力。  [关键词]新教师;捕捉;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案例研究  [中
[摘 要]对人教版和青岛版教材中“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合理性”之编写思路与意图进行了研究,合理性的依据均为“正方形能恰(正)好铺满所测图形”。分析与论证此依据的不科学性——只是对图形的大小与形状进行选择性取舍的一种巧合现象,且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从而提出让学生感悟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合理性之编写建议。  [关键词]面积;面积单位;正方形;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摘要]一次磨课,就是一次“历劫”,是一次学习、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也是一次合作、反思与教学创新的过程,更是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在“分数的再认识”的磨课中,逐步深入概念本质,让课堂从肤浅走向深刻,从自我走向实际,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关键词]概念本质;深化理解;分数;认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摘 要]小學数学拓展练习是提升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很多教师为制造课堂亮点,在拓展练习设计中铆足劲,挖掘习题深度,不断延伸拓展,寻求广度,但如果设计上缺失“度”的把握,可能会适得其反。以“图形与几何”拓展环节的教学为例,通过“适归关联、适宜选材、适需调控”等方法,掌控“图形与几何”板块拓展教学的“力度”,切实提升数学拓展环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拓展练习;适归关联;适宜选材;适需调控;掌控力度
[摘 要]在“线段”的概念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在生活原型中感知线段、在探索交流中建构线段的概念、在生活经验中丰富线段的概念、在综合应用中完善对线段的认识、在回顾总结中深化对线段的认识,让学生在抽象化的学习过程、动态化的思考过程和多元化的表征过程中,深化对“线段”概念的本质意义的理解。  [关键词]概念建构;概念本质意义;认识线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不能空谈,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而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才能准确研读教材,从而把握数学课堂的本质,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素养;研读教材;课堂本质;有效教学  [中图